第38章 管亥
管亥
“還有什麽好說的啊!直接打過去不就好了。”張飛這樣說道。
“但憑主公吩咐,順必定從命。”
“茂公,你有什麽意見嗎?”
“我認為,張角軍所在的部隊,志軍,還有行軍之類的肯定會比波才他們強很多。我們如果休整了三日,那麽我們的行蹤,一定會給他們發現的。那麽,張角肯定會有兩種選擇。第一是對我們熟視無睹,第二就是分兵,派人前來攻打我們。”
“那他們有沒有可能會率領全軍來攻擊我們啊。”這時候張飛發問到。高順也是同樣投來了不解的目光,似乎也在考慮這個問題。
“這個茂公認為這不可能,張角既然可以在無聲無息中聚齊十八萬大軍來。那麽他們肯定是有所圖謀的,不然他們完全去可以攻打京師或者是朝廷大軍的後勤補給線,又或者是去斷了他們的歸路。所以他們進攻東郡肯定有一些我們所不知道的秘密。既然是這樣的話,他們肯定不會輕易的放棄攻打東郡。所以我斷定他們十有八九不會派全軍來攻擊我們。不過我們仍然不可放松警惕,即使是他們派出出其中一部分兵力來攻擊我們,我們也一定會受到十分嚴重的打擊的。”
“那麽我們三日後如何進軍呢?是在外面駐紮下來,與黃博他們裏應外合,還是直接殺入城中,與黃博他們會合,共同堅守東郡呢?如果是殺入城中,那麽是全軍從一門殺入。還是,分兵從四門進入?茂公,你有什麽看法?且說出來聽聽。”盧俊義知道,這幾個武将讓他們沖鋒陷陣,肯定會無所不能,但是讓他們去想這些,謀略方面的事情。卻有點強人所難了,所以,盧俊義只好直接問道徐茂公。
“茂公認為,黃巾賊兵雖然聲勢浩大,但是這十八萬兵馬,畢竟是從天而降。所以說茂公認為,他們必定是沒有充沛的糧草。而我們東郡,早在去年之前就開始屯兵攢糧,可以說是兵強馬壯。雖然說黃巾賊兵不堪一擊,但是畢竟也有十八萬。如果我們和他們硬碰硬,我們也必定會受到不小的損失。所以,我的意見是不和他們正面對抗,消耗兵力,只要我們可以堅守到他們的糧草耗盡,這個時候我們必定可以大戰而勝。所以我的意見是,挑一條防備比較松懈的城門中殺入城中,與城內的守軍會合。”
“好,那就這樣安排下去。”
“不過,茂公一直想不清楚的就是他們這十八萬兵馬到底是從何而來?而且古代攻城,向來都是圍三厥一,不知道為何這次他們卻把四個城門都堵上了。”
“他們這十八萬兵馬從何而來,這很好解釋。”
“何解?”
“化整為零。他們本來就是自願起義的農民,只要他們肯從叛兵在賜化妝成農民,然後分軍而行,或三五成群,亦或者八、九、十人一隊。從各地前往東郡來就可以了。”
“這。。。。。。那這得需要多麽強的凝聚力呀。”
“畢竟他們是自願起義的農民軍,而不是被強迫要求的軍隊。不過他們為何一直猛攻東郡,我一時半會兒也沒有想清楚。”畢竟這件事情在歷史上,并沒有發生過。盡管在歷史上,黃巾起義确實是波及到了東郡,而且影響範圍也不小,但是,張角根本沒有在這個地方出現過。
更別說會有什麽十八萬兵馬了。這是,盧俊義一直想不通的事情。可能是因為盧俊義的穿越,而引發了相應的蝴蝶效應吧。我現在想這些也沒有用了,當務之急是先保住自己的大本營。
“好,傳令下去。全軍休整三日,這三日一定要注意警戒,提防黃巾賊兵來犯。三日後,我們一舉從東郡的北門殺入。”因為張角的大營布置在南門。所以南門是兵力最多,而且最精銳的地方。如果從北門殺入,那麽,張角南門的兵丁一定來不及支援。
“到時候由張飛帶領前軍突殺。高順在中路保護軍師,我斷後。”
“主公,萬萬不可。盡管,主公勇力非凡,但是主公乃萬金之軀,萬萬不可,負此重險,萬一主公有個什麽閃失。我們可擔負不起。還請主公,另擇他人擔此重任。”
“不如,讓俺翼德去斷後吧。”
“這樣也好。那就我和翼德換一下。其他保持不變。三日後,三更做飯,五更出發。”
“諾。”
“茂公,你覺得我們這場戰役的勝率是多少?”
“張角軍的部隊雖然大都是烏合之衆,但是畢竟在人數上是我們的兩倍半有餘。雖然張角可以策劃起這麽大規模的起義,想必必定是有大本事的人,身邊也可能會有幾個能夠出謀劃策的人,亦或者有一些勇力非凡的人。不過主公有萬夫不當之勇,更兼有張飛,高順,林沖,史文恭等勇猛之士,還有黃博,黃俊穎這種大智慧的人。更何況我們東郡的軍隊,從去年開始就嚴格的訓練。戰鬥力更是遠勝一般的部隊。所以根據以上的數據分析,我軍的勝率至少在七成上。”
“哈哈哈,茂公不要再謙虛了,我還有一個你,更是可以勝過數十萬雄兵,我看我軍的勝率起碼在九成以上。”
徐茂公并沒有說話,只是呵呵一笑。畢竟,他說的八成勝率只是保守估計。
“啓禀主公,北門的守軍大概有3萬人馬左右,領兵将領名叫管亥。”
“管亥麽,傳說中的黃巾軍第一猛将。好,那傳令下去,等會兒突圍進城的時候,盡量給我活捉這個人。如果不能活捉他,也盡量不要傷到他的性命。這個人是一個忠義雙全的人,如果不是因為家庭貧困,被逼無奈,是不會造反的。盡量要把他收為己用。”
“諾。”
“好啦,準備好。全軍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