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大将軍的病10
大将軍的病10
季伶到達紫靈關的時候,伊斯克蘇退到了關外,因為熠國士兵來勢洶洶,而他們對關內地形并不熟悉,謹慎起見,他們選擇後退一步。
季伶着手修複紫靈關,說實話,他并不打算冬天和伊斯克蘇打起來,那樣他們的劣勢太明顯了。因此他的戰略是修複破損關隘,采取防守姿态和伊斯克蘇磨到來年春天。伊斯克蘇主動退出紫靈關,給了他這個機會。
除此之外,季伶還做很多事情,其中之一,就是穩固軍心,給士兵傳達能贏的信念。他在紫靈關上為衆人演說,激勵他們,說必将打敗伊斯克蘇,帶領他們凱旋而歸,士兵振臂高呼,承諾誓死追随。
演說完畢後,季伶退下關樓,親自視察糧草情況。行軍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物資,他必須保證糧草安全。
在視察的途中,系統問他:“你是真的覺得你能贏嗎?”
季伶說:“當然,我對士兵就是這麽說的。”
系統不說話了,也不知是笑他天真,還是打算親眼看看,他到底要怎麽贏。
關于怎麽打敗伊斯克蘇,季伶心裏也有幾個計策,但都是兵書上的簡單謀略,真正用出來,只怕是紙上談兵,把命也搭進去。
很快,嚴冬到來了,季伶深深體會到什麽是侵蝕意志的寒冷,在紫靈關度過一冬之後,不僅有些士兵,連他自己都有些吃不消了。允恪雖然全力支持着前線物資,但當兵的辛苦不是那麽容易就能解決的,該受的苦累還是要承受。
每當感到大家意志消沉,季伶就會鼓舞他們,讓士兵恢複信心。終于,他們挺過了冬天。
在春天到來的時候,伊斯克蘇的軍隊在紫靈關外冒頭,他們也沉寂了一冬,春天一到,就迫不及待彰顯自己的存在感,明目張膽地威脅熠國邊防。
季伶憐惜士兵的性命,叫外出巡邏的士兵暫時不要和北戎士兵起沖突,其實主動挑事的往往是北戎士兵,熠國士兵總是退讓——說難聽點是逃跑,季伶知道長此以往下去,士兵的自信心會受挫,這就是俗話說的進退兩難。
北戎士兵如此嚣張,季伶從中知道近期肯定免不了一場大戰,伊斯克蘇本人應該快來了才對。
二月,季伶在關樓上眺望關外景色,他的身邊站着姜武。這次出征他也跟來了,有姜武的陪伴,季伶感到安心許多。
紫靈關外一片黃沙漫漫,盡頭屹立着高大雪山,從山上流下的溪流,将荒漠澆灌出一條綠茵,而這綠茵通道的盡頭,就是熠國雄偉的北關——紫靈關。
Advertisement
季伶一邊觀賞這與內地截然不同的風光,一邊問姜武:“論士兵數量,伊斯克蘇不如我,論士兵能力,我不如伊斯克蘇,試問,我要如何在他五萬精兵手下取勝?”
姜武認真思索了很久,說:“傳聞伊斯克蘇擅用兵,統帥力強,五萬騎兵在他手下如同百萬雄獅,若要贏他,必須出奇制勝。”
季伶點點頭,上次和伊斯克蘇正面沖突,他一點也沒讨到好處,險險勝過他,回國時有種死裏逃生的感覺,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先誘他一半兵馬離開,再偷襲王帳,你看這招分而治之的計策可行嗎?”季伶沉吟半晌,忽道。
姜武聞言頗為吃驚:“這計策聽來有理,只是怎麽做?伊斯克蘇從不叫兵馬擅離身邊,要引誘他們分開,談何容易。”
“伊斯克蘇是智勇雙全之人,對自己有相當大的自信,自信到自負,但自負并非好事,倘若他站在優勢地位,被自信沖昏頭腦,最見不得的事是什麽?”季伶又問。
“是什麽?”姜武不解,反問。
季伶低頭複又擡頭,忽然一拍手掌說:“最見不得的事是別人說他會輸,伊斯克蘇的一生中沒有輸這個字眼,如果有人預言他會輸的話,他一定相當生氣。”
“不錯,自大的人是不容許別人說他會失敗的,但我還是沒搞懂,難道我們跟伊斯克蘇說他會輸,他就真的輸了嗎?”姜武疑惑不解地說。
“聰明如你,也有犯傻的時候。”季伶哈哈大笑,說:“我又不是預言家……又不是神棍,怎麽會說什麽什麽靈。”
姜武無奈地看着他:“現在這種時候,将軍還有心情說笑。”他看今天季伶的臉色終于比前些天好一點,又說:“不過,将軍如能像今天這樣多笑笑,倒也不錯。”
“等等。”季伶根本沒聽清姜武在說什麽,他感覺眼前有什麽一閃而過,他急需抓住那轉瞬即逝的靈感。
季伶伸出左手,探向空中,張開、攥緊、張開、攥緊,反複數次,忽然脫口而出:“我有計策了。”
姜武一驚:“是什麽?”
季伶笑看他一眼,說:“多虧了今天和你說話,我才能想出對付伊斯克蘇的計謀。”
“将軍想到了什麽?”姜武詫異地問。
“就照方才說的,如果有人說伊斯克蘇會敗,他一定氣不過,氣急之下會做出荒唐事來,我們引誘他調走士兵,再抓住機會偷襲他,這就是全部的計策。”季伶看姜武依舊茫然,補充說:“這樣說你可能聽不明白,我說具體一點,剛才我已經把具體的計策想出來了。”
“我曾和伊斯克蘇的父親在瓦礫城大戰,那是場昏天黑地的戰鬥,最終我是躺着回國的,你應該知道。奇的是,那一戰之前,連我自己都不确定能勝過伊斯克蘇的父親,北戎卻有神官預言我能贏,雖然事後這個神官被斬首了,但是在北戎人心裏還是留下了陰影。這次,我們只要散布伊斯克蘇會步他父親後塵,在瓦礫城敗在我手下的謠言,伊斯克蘇不一定信,但一定很氣就是了。我再挑釁他,說他不敢在瓦礫城和我決戰,一定是怕自己會輸,他一定更生氣。作為一個自負的人,他一定想在瓦礫城打敗我,讓謠言不攻自破。他是個聰明人,很容易聯想到我在瓦礫城布下了陷阱,故意誘騙他到那裏,他會想先排除陷阱,然後在瓦礫城一舉擊敗我。但是排除陷阱就需要人去瓦礫城探路,在他們兵分兩路的時候,我們就夜襲伊斯克蘇大營。”季伶說。
“若我沒記錯,瓦礫城在關內,難道我們要放棄紫靈關,任敵人入侵關內嗎?”姜武問道,他不贊成在關內和敵人打仗。
上次之所以在瓦礫城決戰,是因為熠國被逼到了那樣的危機關頭,紫靈關失守,外敵入侵,難道這次要重蹈覆轍?
“關內百姓今冬俱已喬遷,何必畏懼伊斯克蘇入關?”季伶解答姜武的困惑,說:“誘他入關,不是放任他肆意非為,是來個甕中捉鼈。你想,倘若夏季下場暴雨,我們裝作關防被沖垮的樣子,去東面修複城牆,伊斯克蘇一定會借此機會,派人從西面入關,到瓦礫城一探究竟,那時,我們直接夜襲,打他個措手不及。”
姜武聽到這裏,終于明白過來,這計謀一環扣一環,可行性很強。在他心目中,連流玉是個正直忠義之人,很少以詐取勝,不過兵不厭詐,如今他這樣做,姜武并不反感,反而對他刮目相看了。
不過,姜武自己也看得出來,促使連流玉改變的,是他的身體狀況,他已經無法做到和多年前一樣與北戎大戰三天三夜了,如今的他,不來個速戰速決的話,身體會撐不住。
季伶極目遠眺,之後又收回目光,感到心中恢複了少許寧靜。只有他自己知道,這些天他有多麽茫然無措,不知如何對付伊斯克蘇,擺在面前的似乎只有一個死字。
但現在,一個接近完美的計謀浮出水面,只要一切順利進行,他不是沒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