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大将軍的病04
大将軍的病04
允恪發現,連流玉在看着自己。被注視的地方升起灼燒感,允恪恍了會兒神,心想連流玉到底在看什麽?
過了一會兒,那目光仍沒有挪去,那寧靜的注視仿佛能一直看到允恪心裏去,允恪下意識的躲閃那如有實質的目光,心中生出一種從未有過的潰敗感。
連流玉在想什麽?為什麽會想當這個衛将?允恪私心不想叫他過于勞累,但是連流玉以一種難以言說的目光看着他。
允恪無法看透其中所有的感情,不過他能看到連流玉的決心和信念。他是認真地想得到這個職位。
想及此,允恪動搖了。以前,他和父皇沒少虧待過連家,他即位以來,連流玉從沒主動向他請求過一件事情,這還是第一次。若說補償,這就是個機會。
他的請求,他怎麽忍心拒絕?若說勞累,只要想辦法不讓他那麽累就可以了。
“既然連愛卿開了這個口,朕怎麽能不答應。朝臣皆知連愛卿在士兵當中威望極高,朕想一個小小衛将,駕馭起來應該不在話下……可有人有異議?”
以允恪的年齡,坐上這個皇位實在過于年輕。他的聲音還沒有淬煉出老皇帝那種沉穩和自信,還有着青年人特有的清亮。但他說這句話的時候,無比篤定,其中的強勢吓了群臣一跳,殿內靜得鴉雀無聲。龐寧偷瞄了一眼允恪的臉色,明知事态往預料之外的方向發展,一時竟也安靜無話。
“既無人反對,衛将一職就由連愛卿擔任。”
季伶最先反應過來,但臉上還是有着無法掩飾的驚訝,沒想到允恪真的答應他了,季伶說:“多謝陛下恩典,臣定當盡力而為,不辱使命。”
“另擢校尉姜武為衛将副官,和連愛卿共同理事。”允恪說這話的時候,看了季伶一眼,不知此舉是否契合他的心意。
季伶想,姜武是他的心腹,有他一同加入衛軍,牽制龐寧就沒那麽難了,允恪此舉無疑是在幫他。
“臣替姜武謝陛下隆恩。”
衛将之事解決之後,早朝也就進入了尾聲。
那之後,季伶由賦閑在家變成日日到宮中班房報道,忙碌了不少。偶爾歇下來時,會覺得氣喘,他心想他的身體已經這麽不中用了?
Advertisement
他閑來無事時同将士們飲酒談心,龐寧萬萬沒想到,連流玉僅僅是和他們厮混一段時間,就使一衆将士折服,龐寧在左右衛中的權威大大下降了。
時光飛逝,很快就到了龐寧謀反的前夕,龐寧緊鑼密鼓地準備着謀反,而季伶也時時刻刻提防着他。
龐寧感到了來自連流玉的這股壓力,留這個人在京都,他是做不成想做的事的,因此心生一計。
當時熠國和北戎處在和平時期,而之所以和平,全歸功于連流玉。即使是北戎的人,也佩服熠國有這麽一名偉大的将軍,賜予他尊稱,敬他是個英雄。
除了北戎以外,北地還有許多民族,其中有受北戎壓迫的,暫且稱他們為夷人。來自四個不同地方的夷人在北戎統治下,生活過得苦不堪言,在反複思考之後,他們決定投奔熠國,向熠國的皇帝尋求庇護所。
夷人首領向允恪發出了求救的書信,這事在朝廷中讨論之後,衆臣一致覺得不能輕視。必須好好安置夷人,贏取夷人信任,這樣不僅能弘揚熠國國威,對牽制北戎也有幫助。
夷人在得到允恪的首肯後,帶領全族往熠國國內遷移,已經在到國都的路上。龐寧這時跳出來說,必須派人與夷人接頭,方顯出對他們的重視。
這次投靠他們的夷人裏,有幾個是當地的王,身份尊貴,一般人去迎接不合适。龐寧提議:“連将軍常年駐紮北地,對夷人風俗文化很是熟悉,夷人也知道他的名字,連将軍是此行不二人選,陛下意下如何?”
龐寧說的不錯,熠國懂夷人話的官員極少,高官就更沒有了,若要和夷人建立友好關系,莫若讓連流玉去。只是允恪仍在猶豫,他想到連流玉身體不好,染上一身風塵,對他而言有什麽好處?
但是這事竟不在他掌控之中,丞相在內的十餘名大臣都舉薦連流玉去,最終允恪派了連流玉過去,一點辦法也沒有。
季伶自己對這事并不感到驚訝。龐寧想先支走他,再對付允恪,這想法再正常不過。以龐寧在朝中的權勢,讓丞相等人順水推舟、幫他一把并不難。
在謀反事發的當天晚上,龐寧靠京都統領的力量,鎮壓禁、衛二軍,控制了皇宮各大宮門,不許宮內的人出去。
龐寧跑到乾寧宮,心裏琢磨着允恪的死法。亂刀殺死雖然解氣,但是恐怕會落人話柄,而且龐寧也不想落個弑君的罪名,這對他接下來接任皇位并沒有好處。
龐寧決定放一把火。
耀眼的紅色火舌從雕梁直竄屋頂,在空中打了幾個旋,才消失不見。朱紅色的宮宇,整個包裹在火海裏,偶爾從宮中傳來太監宮女的呼救聲,但是沒有人滅火,殿外站着的只有龐寧麻木不仁的死士。
他們看着帝王的宮殿沉浸火海,臉上沒有懼意,也沒有一絲焦急,有的是看一件尋常事的那種平淡。
允恪很警覺,火起的時候已經跑出了二門,不過火勢起得太快,他還是被封堵在宮殿裏了。而且好巧不巧,屋頂的一根小柱折了,掉下來,正砸在他膝蓋骨後面的肌腱上。等允恪反應過來的時候,他的右腿已經直不起來了,一瘸一拐的他,無法靠自己的力量躲避落下的房屋構件,更無法離開這座殿宇。
允恪嘗試向外挪了兩步,停了下來,靠着他平時常坐的一把椅子,嘆了口氣,想,他是難逃此劫了。
允恪覺得熱浪還沒有侵襲到身體附近,反而是物體燃燒産生的毒煙熏得他痛苦不堪,意識開始變得模糊,允恪劇烈的咳嗽起來。
越咳越止不住,越咳發現自己離死越近,允恪本不是膽小之人,不過發現自己就站在閻王的隔壁,還是情不自禁的發起抖來。
這時,有一雙清涼但也不乏溫度的手抓住了他的手。
允恪睜眼,在無盡的火光之中,他看到了連流玉紫色的衣角,他不禁睜大眼睛,看得更仔細些,這次他看到了他整個人。墨色的發,在火焰之中無風而舞,帶着一種難以言說的迷醉與輕狂,他的眼睛寧靜如海,身形高大,有如神只降臨。
允恪從沒見過這樣的連流玉,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他在戰場上沖鋒陷陣的豪邁情懷,看到了他與将士共賀勝利的肆意快意,這一刻的連流玉,無比耀眼,允恪心旌動搖,為之心折。
“連流玉……你……”來救我了?
“皇上,臣救駕來遲,有罪。”耳邊是男子沉穩的聲音。
允恪聽了想笑,都這種時候了,明知沒有怪他的意思,卻還說這樣程式的話,這事挑遍全國,也只有連流玉一個人做得出來。
沒錯,他忠誠又死心眼的将軍回來救他了……
允恪心頭大石落地,轉瞬昏迷。
火災現場本來也不容人閑話,季伶見允恪不省人事,立刻抱起他,往乾元宮外走去。
他進入宮殿的時候,外面的局勢已經被控制下來了,滅火工作也在迅速有序地進行,也正因此,季伶在帶着允恪離開殿宇的時候沒有遇到更多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