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摘星樓
第83章 摘星樓
等到稍微閑一些,方晏和周子晨換了便裝,坐上了出宮的馬車,今天他們兩個要好好的逛一天。
周子晨穿的是一件青色的衣裳,系的是白色的腰封,方晏穿的是白色的衣服,腰間系的是青色的腰封。
兩個人腰間都挎着寶劍,寶劍的劍穗也如同他們的腰封一樣,是同一個顏色的。
并且仔細看,還會發現他們倆衣服邊角上的花紋都是青色的竹葉。他們這副打扮,還是方晏提出來的。
方晏說,他倆穿這個出去就特別有夫夫相,一看就是夫夫。
周子晨自然是樂意的,兩個人出了宮之後,周子晨讓紫蘇先帶他們去聚寶齋。
這聚寶齋是京城之中最有名的一家專門賣飾品的地方,比如男子的腰帶,發冠,簪子,女子戴的各種首飾等等都有。
不過這裏的東西,随便拿出一件,恐怕都要百兩銀子,有些極品甚至要上千兩或者萬兩,所以即便是達官貴人,從這裏買一件東西都會肉痛好久。
不過據說這裏面的東西成色都極好,方晏沒從這裏頭買過,他聽周子晨讓紫蘇駕車去那裏,以為是周子晨想買什麽,于是他好奇的問,“子晨想買什麽?”
周子晨笑了,“我想買什麽就買什麽嗎?”方晏點了點頭,“那當然,就算是你想把整個聚寶齋買下來都可以。自從他們成親,我都沒陪你出來好好的逛過,這次咱們一定要好好逛一逛,以後我有時間,就陪你出來。”
周子晨笑道,“把整個聚寶齋都買下來?那恐怕要整整一箱金條吧?”方晏笑了,“放心,我不動用國庫裏的錢,這都是我原來攢下來的,我小時候攢下來的錢多,能買下來。”
周子晨笑得很開心,“這樣啊,我不要聚寶齋,阿晏以後把你的錢給我管好不好?”
方晏點了點頭,“好啊,還記得我給你過的那個小箱子嗎?那裏都是我這些年攢下來的錢,回去我就給你。”
周子晨搖了搖頭,“不用,我就是随口一說,這次我也不是去買東西,我就是把原來買的東西取回來。”
方晏有些好奇,“那你買的什麽呀?”周子晨神秘一笑,“一會兒我拿回來你就知道了。”
Advertisement
很快到了聚寶齋,周子晨下了馬車,方晏道,“我也要一起去。”周子晨看了看周圍都是人,本想拒絕的,但是看方晏那滿臉期待的表情,于是還是點頭答應了,他把方晏扶下了車,然後牽着方晏的手,走進了聚寶齋之中。
周子晨走到了櫃臺前,拿出了一個玉牌一樣的東西,遞給那掌櫃的,那掌櫃的先是一驚,随後轉身離開,過了沒一會兒,就拿了一個特別精致的盒子來。
那盒子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紋,上面還有機關鎖,最重要的是那盒子上還帶着淡淡的香味。
周子晨将盒子拿到手之後,跟那掌櫃道了一聲謝,然後就拉着方晏離開了。
等到了馬車上,方晏滿臉好奇的說,“子晨,你買的是什麽呀?”
周子晨将盒子打開,只見盒子裏面有一只通體紫色的簪子,那帶着淡淡的香氣,但是比盒子上的香氣更加的沉靜,讓人聞起來特別舒服。
更重要的是,那簪子的尖端尖銳無比,如同利器一般,周子晨小心翼翼的把那簪子插在了方晏頭上,歪着頭欣賞了一會兒才道,“好看。”
方晏愣住了,“你說你要取的東西就是這根簪子?”周子晨點了點頭,“是啊,我答應過你,等回了京一定給你買好簪子。”
方晏伸手摟住他,“東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意。不過你和這裏的人好像很熟?”
周子晨道,“我和這裏的老板認識,所以就讓他幫忙做了這個,只是他出去游歷了,好像還沒回來。”
方晏點了點頭,“這樣啊。我帶你去個好地方。”
周子晨有些好奇,“什麽好地方?”
方晏道,“你聽說過摘星樓嗎?”周子晨仔細的回想了一陣,“阿晏說的可是前朝明帝為那位玉貴妃所修建的摘星樓?”
方晏點了點頭,“是啊,自從這位玉貴妃從摘星樓跳下去之後,這座龐大的建築就被皇室所丢棄。
不過好在許多世家子弟都認為此地可以憑吊。所以不乏暗中維護的人,甚至許多人把那裏當做定情的地方,還傳出了許多愛情故事,以前我也只是聽說,今日正好有空,就想帶着你一起去看看。”
摘星樓依舊很高大,但是周圍可以算得上是荒涼了,到處都是雜草。方晏和周子晨下了馬車,并沒有讓紫蘇他們跟着,就那麽牽着手慢慢的走了過去。
別看這周圍比較荒蕪,但是摘星樓的樓梯還是十分堅固的,兩個人牽着手慢慢的走上去,站在頂端,方晏伸手摟住了周子晨的腰,“這地方可真高啊。”
周子晨點頭,“是啊,前朝明帝當年為了保護玉貴妃,将她安置在此處,又怕她思念家鄉,于是便将這摘星樓修得極高,方便玉貴妃眺望故鄉。”
方晏沉聲接口道,“可是玉貴妃每日以淚洗面,又不忍心明帝也遭受群臣逼迫,于是在夜晚,從摘星樓上一躍而下,明帝痛心不已,自此之後身體日下,不久之後便嘔血離世了。”
周子晨道,“其實我覺得前朝明帝死的憋屈,當年玉貴妃從摘星樓之上一躍而下,就是為了讓他不再為難,以後能夠勵精圖治,做個好皇帝,但是他終究辜負了玉貴妃的期望。”
方晏搖了搖頭,苦笑不已,“子晨,你有沒有想過,其實有的時候,活下去的那個人才是最痛苦的?”
周子晨愣了一下,“或許吧,畢竟常聽人說,世間萬般滋味,陰陽兩隔最苦。”
方晏将他抱得更緊了一些,“是啊,陰陽兩隔最苦,逝去的人已經逝去了,但是活着的人卻要帶着那份記憶在這世間苦苦掙紮,這種滋味,最是難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