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故人之女
第32章 故人之女
“臣(臣婦)叩謝太後!”
姜容今日穿着一襲世子妃規格的大紅色袖衫霞帔吉服,與謝淩熙一并謝恩,禮儀周全,儀态端莊。
“真是一雙璧人。”太後望着兩人笑容和藹。
對於皇家來說,北王府挑了一個小戶女子,不和朝中重臣聯姻,十分懂事。
所以當日謝淩熙入宮請旨,她立即便同意賜婚。
太後按照慣例誇贊了幾句,賞賜了一堆東西,姜容也有禮有節的回答,準備告退。
“這便是苓娘的女兒嗎?走上前來,讓本宮瞧瞧。”安陽長公主突然出聲道。
苓娘,白氏的閨名。
太後看向她,“你竟然認識?”
“母後,您可忘了?兒臣生瓊兒的時候,險些沒了命。便是派人請了苓娘,才保住母女平安。這些年我一直遠在外地,去年回京聽聞她病故了,僅留下一個女兒。”安陽長公主望向姜容,笑容溫柔可親:
“這故人之女,我定然要替苓娘好好照顧。世子便先去牡丹宴,我可要留姜容多說一會兒話。”
“喔,原來她母親便是曾經救過你那位女醫,你們倒是有緣。”太後點點頭。
姜容對長公主的示好,只有警惕。
因為前世……
她與長公主在宮宴裏也見過數次,但她從未曾說過此事,對姜容如同陌生人一般。
Advertisement
謝淩熙看了一眼姜容,告退。
今日他們夫妻也在牡丹宴受邀之列。
當然以謝淩熙那人盡皆知的纨絝脾性,即便是宮宴,他樂意就來,不樂意就稱病。
只是姜容被留下,他不打算把她一個人扔在這,那就順便參加宴會等等她。
“我瞧你與世子恩恩愛愛,真不錯。我本心中還擔憂呢,聽聞你早有一樁婚約……”安陽長公主一臉關切道:
“只怕我母後一時好意,卻毀了你的好姻緣。”
姜容的兩樁婚約,一是太後賜婚,一是先父遺命。若說賜婚好,就是忤逆父命不孝。若說賜婚不好,那就得罪太後。
這長公主,故意挖坑給她跳,來者不善。
“承蒙太後隆恩,賜婚小女,若家父在世,必定會不勝榮幸。小女與家父之心一樣。”姜容有條不紊應對,滴水不漏。
“你與你父親都是忠心耿耿的。”太後緊皺的眉頭一下便舒展開了,笑道:“這孩子真是乖巧懂事,哀家十分喜歡。來人,把今年新進貢的雲珠錦賞兩匹給世子妃。”
“謝太後娘娘!”姜容乖巧行禮。
安陽長公主也笑着,但眼神漸漸冷了。這丫頭,和她母親一樣巧舌如簧,能言善辯……
太像白苓了。
但她神色不變,又留着姜容問她平日讀什麽書,喜歡什麽,和藹地仿佛就是一個關心故人之後的長輩,最終才命人送她出去。
宮女領着姜容出了慈寧宮,走到一個分岔路口,指着左邊一條道:
“世子妃,您一直往前走,盡頭便是舉行牡丹宴的蘌花園。奴婢告退。”
“多謝。”姜容客氣致謝,順着她指的路往前走。
直到感覺身後一直盯着自己看的那道視線移開,姜容回頭一看,那婢女折身返回了。
她立即快步折返,往右邊那條路而去。
……
慈寧宮外。
宮女回到了安陽長公主身邊,悄聲道,“殿下,奴婢已經給她指了去湯泉池的路,親眼目睹她進去的。”
“今日兩位皇子都在湯泉池,那可真是熱鬧呢。”安陽長公主勾了勾唇角:
“走吧,咱們去牡丹宴。這熱鬧啊,總得帶着大家一起看,才有趣不是?”
……
另一邊,姜容幾乎是用最快的腳步,又不能失禮的跑,一路小碎步快快沖到道路盡頭的蘌花園。
直到看見人群中的謝淩熙,她才松了一口氣。
上輩子作為北王世子妃,她常被召進後宮參加宮宴,去過很多次蘌花園……
但凡換成第一次入宮的閨秀,已經中計了。
“夫君——”姜容拉住謝淩熙的手,笑容溫婉不露痕跡:“剛才在路上吹了風,我頭有些疼,可否回去看大夫?”
後宮是敵人的地盤。
對方來者不善,那她當然盡快跑!
絕不給對方再次布局下手的機會。
“好。”謝淩熙對着身邊的侍衛吩咐一聲,道:
“本世子舊疾複發,與太後娘娘告知一聲,先行告退。”
兩人一同離開後宮,坐上了自家的馬車。
姜容打探道,“夫君可知,出了慈寧宮往左那條路,是去哪的?”
“湯泉池。”謝淩熙道。
這是宮中一處溫泉。專供皇帝與皇子們享用,偶爾也會賞賜宗室子弟。
謝淩熙泡過。
“有人想把我引去湯泉池。以後宮中宴會,我能不能不參加?我怕被人害了。”姜容看向謝淩熙,十分坦誠。
謝淩熙眸色微沉,臉色依舊懶散,“當然可以。”
他心中記下一個名字,安陽長公主。
姜容放下心,打了一個哈欠,懶洋洋靠在他的肩膀,不一會兒阖上眼睛睡着了。
安陽長公主是皇帝的胞妹,夫家亦是權貴。
打不過的敵人,那就暫避鋒芒。
路,要一步步走。
仇人,也要一個個殺。
……
“殿下,北王世子妃與世子一道離宮了。”婢女禀報。
安陽長公主緊皺眉頭,“她不是第一次入宮嗎?怎麽知道去蘌花園的路?”
“許是謝太妃知道她第一次入宮,怕她走錯,早有交代。”嬷嬷輕聲提醒道:
“殿下,您這一番臨時起意,怕是打草驚蛇了。她大概猜到是您引着她去湯池宮。”
“驚着她又如何?她只能受着,難道還能與本公主為敵?”安陽長公主冷笑一聲:
“更何況,本宮可沒留下任何把柄。不管是今天的事,還是別的事……她怎麽也查不到證據,能奈本宮何?”
嬷嬷誇贊道:“殿下翻手為雲,捏死此女不過是捏死一只螞蟻而已。”
“若非她母親太招人恨,這種不起眼的小蟲子,都不配本宮對她費心思。苓娘的女兒,讓她死的太痛快,都對不起本宮這些年受的苦。”安陽長公主恨恨道:
“盯着她,再尋機會,讓她進宮!在她死之前,本宮還要尋些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