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章
第 22 章
葉钰樂呵呵的上前:“我說崧然,你在阿竹面前說我壞話不太好吧!可惜定安不在,不然叫上他一起游湖定然有趣!”
說完這句話之後,葉钰才沖着長妤公主拱手行禮:“見過公主,聽崧然說今日是公主邀約,請我們來游湖,葉某多謝公主!”
長妤公主憋着一口氣:“葉大人無需道謝,湖上雪景合該讓大家游賞!”
說完就拎起裙擺率先上了畫舫。
葉钰在後面沖着顧時越擠眉弄眼小聲說道:“崧然不愧是你!”
沈竹悅扯了扯葉钰的衣袖,葉钰忙伸手去扶沈竹悅:“好了好了,我不說了,走阿竹,我們游湖去!”
兩人攜手上了畫舫,走上去之前,沈竹悅有些遲疑的回頭去看跟在顧時越身後的南依,剛才南依被顧時越擋着,她沒瞧見,也沒打招呼。
葉钰拉着沈竹悅,發現沈竹悅在看南依便說:“那是崧然家的丫鬟。”
說完又湊到沈竹悅耳邊小聲說:“崧然被長妤公主纏的沒辦法,說那小丫頭是他的通房侍妾,拿人當擋箭牌拒絕長妤公主呢。”
沈竹悅一聽就皺了眉頭,不贊同的說道:“顧大人此舉不妥,即便是家中丫鬟也不該如此,将來那位姑娘嫁人該如何?”
葉钰愣了一下,他沒想到沈竹悅會這麽說,南依是顧時越家的丫鬟,為主家分憂那不是十分正常的事嗎?
沈竹悅一看就知道葉钰完全沒把這件事放心上,嘆了口氣,等顧時越和南依上了畫舫之後便主動去和南依打招呼:
“是南姑娘嗎?”
南依忙沖着沈竹悅福身行禮:“見過沈姑娘,奴婢南依,姑娘喚我南依就好。”
沈竹悅含笑點頭。
Advertisement
那邊長妤公主似乎心情又好了起來,站在顧時越身邊眉開眼笑的說着什麽,顧時越神情一直淡淡的并不太應聲。
葉钰原本在和顧時越聊雪景詩詞,長妤公主截住了兩人的話頭,笑意盈盈的說起他們大遼的詩詞。
顧時越興致缺缺,餘光看到被沈竹悅拉着說話的南依,擡腳就要過去,卻被長妤公主伸手拉住。
葉钰挑眉,大遼女子果真豪放。
顧時越皺着眉頭抽回自己的手開口:“公主自重!”
長妤公主不甚在意的收回手指着兩岸被白雪覆蓋的楊柳說道:“顧時越,我大遼那邊一旦下雪,整個草原都會被厚厚的白雪覆蓋,人走出去就陷入積雪當中,天地一白。”
即便長妤公主這般說,顧時越也對大遼的雪不感興趣,看了一眼南依對長妤公主說道:“公主,顧某失陪。”
說着也不理會長妤公主是什麽反應,擡腳就往南依那邊走,露出溫和的笑意,伸手捂住南依有些冰涼的手說道:
“抱歉,是我疏忽了,忘記給依依拿手爐了。”
南依的手被顧時越握在手心,一股熱意包裹住南依的手,南依看着顧時越似帶深情的眼睛,臉上頓時飛起紅霞。
長妤公主表情頓時冷了下來,冷哼一聲走過去強行挽住顧時越的胳膊嬌嗔:“顧時越~今天你明明是答應和本公主一起游湖賞雪的~”
顧時越嘆氣,再次抽回自己的手,然後伸手攬住南依的腰身正色道:
“公主,顧某說過多次,顧某已有妻妾,配不上公主,還望公主另覓佳偶。”
葉钰見狀拉着沈竹悅走到畫舫的另一頭,避開這邊三人,雖然他和顧時越是知己好友,但這種私事,主要是關乎遼國公主,他不好介于其中。
沈竹悅倒是有些不放心的看了一眼南依,剛才和南依聊天的過程中,她覺得和南依很投緣,而且南依說了自己和顧時越相識的經過,以及進顧府是為了報恩的事。
現在顧時越用南依做擋箭牌,那長妤公主看起來就不是好惹的,沈竹悅有些擔心南依會吃虧。
葉钰小聲在沈竹悅耳邊說:“你別擔心,崧然會護着自家丫鬟的。”
沈竹悅點頭,收回目光和葉钰欣賞雪後湖景。
長妤公主有些惱了,顧時越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絕她,簡直是把她的面子放在地上踩!
可長妤公主又不甘心就此放棄,她來大周就是為了結兩國之好,在這個前提之下,她要挑選一個對她來說最合适的聯姻對象。
毫無疑問,顧時越很符合她的要求,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兵部尚書了,有真才實學,在大周有地位,原本進入寧和帝後宮才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寧和帝很明顯不願意娶異族公主。
這種情況下,長妤公主根據調查結果得出,目前來說顧時越最合适的聯姻人選,若是嫁給別人,聯姻性質變弱,很難保證在他們遼國休養生息之前,大周不會發起戰争。
所以長妤公主有些迫切的想要和顧時越坐實和親聯姻一事。
奈何顧時越有些油鹽不進,還不加掩飾的帶着家中妾室出門在外。
長妤公主有些氣餒,同時看着顧時越深情款款面對南依的樣子,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長得醜,不然顧時越怎麽一點意思也沒有?
顧時越對于長妤公主的各種反應基本都是不予理會的态度,看到長妤公主氣惱不說話,只是攬着南依走到湖邊指着岸上被白雪覆蓋的柳枝和南依親昵的說着什麽。
長妤公主十分洩氣,直到下船前表情都有些恹恹的。
游湖過後,時間還早,幾人也沒立刻就回家,而是去逛了逛。
顧時越一直在南依身側護着南依,時不時的和南依說上一句話,讓旁人一看就覺得小兩口感情很好的樣子。
葉钰懶得管顧時越的事,興致勃勃的帶着沈竹悅去攤位上挑選有趣的玩意。
長妤公主看着顧時越和南依親昵的樣子直覺得十分礙眼,卻又有些無可奈何。
她是作為戰敗方過來和親的,寧和帝允許她自己挑選夫婿已經是給她背後的遼國面子,顧時越不願意的話,她确實不能強求賜婚,更何況顧時越簡在帝心,是寧和帝十分重視的臣子,寧和帝不會為了一個戰敗國的公主去為難手下得力的臣子。
長妤公主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