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老板竟是徐斯年!
第11章 老板竟是徐斯年!
昨晚道別時,徐斯年說:“老匠人下午兩點半才到籬園,不如你上午帶我們去嘗嘗蘇城面,再逛逛大街小巷。”
姜予欣然答應。
現在是早上九點,姜予認真道:“事先說好哦,我請你們去一個地方吃本地特色早餐,你們不許跟我搶着買單。”
徐斯年笑:“行啊,你是籬園主人,我們是客人,都聽你的。”
去的是一家當地人都愛去的餐廳。
入座後,姜予看着餐牌,像個導游一樣介紹:“蘇城人愛吃面,吃面的講究也比較多,蟹黃面是最多人點的,但昨天吃了螃蟹,今天點個三蝦面怎麽樣?”
徐斯年點頭:“可以,你來安排就好。”
“還有灌湯包、糯米燒賣、生煎包、馄饨……”
雖然可能吃不完,但是總覺得不點一桌,不好意思請客。
服務員過來後,姜予吩咐:“面要過橋,湯要寬湯,湯上加點青,蔥花就好。”
徐斯年笑眼眯眯:“這是什麽說法?”
姜予解釋:“過橋是指面和澆頭分開,寬湯是多加面湯,緊湯是少加面湯,青是指蔥花之類的,免青是不放,重青是多放……”
徐斯年:“連吃碗面,也有這麽多的門道。”
“嗯,待會兒可能吃不了那麽多,但我想讓你們一起嘗嘗。”
各色早餐端上桌,姜予用筷子夾了點兒面,又拿着澆頭碟子放了些蝦,舀了湯在小碗中,端給了徐斯年。
Advertisement
徐斯年有些受寵若驚:“是給我的?”
“嗯。”姜予道,“下一碗是張齊的。”
張齊吓得趕緊說:“我自己來就好。”
“沒事,你們都是客人,我幫你們夾面是應該的。”
但張齊眼疾手快,拿過了自己的碗:“我來,我來。”
徐斯年微笑:“張齊吃了你夾的面,怕是三天都要睡不着覺,讓他自己來吧。”
“……”
*
姜予帶着他們逛了一下游客最愛逛的那條街,雖然現在是冬天,但周末依舊人頭攢動,三人沒買東西,甚至沒進任何一家店鋪,只是純粹走一走。
走到南邊後,徐斯年說想乘船體驗一番。
姜予想三人包一條船,但徐斯年并不介意地道:“與其他游客拼船也行。”
于是三人與另三位游客一起,坐上一條六人烏篷船,聽着船娘唱着小調,沿着河道慢慢向北搖去。
坐在船裏,姜予說道:“晚上水道兩邊燈籠點亮,夜景會更好看。不過一次兩次覺得新鮮,要是逛多了,也會膩。”
徐斯年卻笑:“要看跟誰一起逛。”
後來,姜予發現同船的一位女游客正在小心翼翼地用手機偷拍徐斯年。
身邊這個男人,長得确實太出挑了,有人偷拍也是正常的,于是忍不住瞄了他一眼,笑容帶着幾絲詭異。
“怎麽了?”他疑惑地問,随後又說,“你的帽子沒戴好。”
說罷幫姜予整理了一下貝雷帽和頭發。
姜予:“……”
女游客感覺自己偷拍被發現了,不好意思扭過了頭,假裝拍風景。
姜予也摸出手機,發信息給徐斯年:【剛剛那個女生在偷拍你。】
徐斯年彎着笑回複:【你怎麽知道她不是在偷拍我們?】
啊這……姜予:【反正我就是知道只拍了你。】
徐斯年輕輕呵了一聲:【小樣兒。】
姜予發現,他低垂着頭笑着回複微信的樣子,角度很好看,隔着鏡片,也能看到他長長的睫毛微微抖動。
一時忍不住,又發了一條:【你繼續保持這個姿勢看手機,別動哦。】
徐斯年一頭霧水,但還是配合着沒有動,姜予趁機離得遠一些,給他拍了張側臉低頭看手機的照片,然後發給他。
“這個角度挺好看的。”
徐斯年:“……”
他沒有再回複微信,而是直直看向她,眼睛裏帶着光,有種說不出的引誘:“其他角度更好看,拍麽?”
猛然被他若有似無地撩了一下,姜予頓住。
之前跟他的交流都是屬于有邊界的,內心把他當成尊敬的人,這次在船上好像暧昧了一些。
臉上不禁臊了臊,姜予收了一下眼神:“不拍了,還是抓拍有意思。”
“唔,”他若有所思,“那我試試。”
“?”姜予覺得奇怪,便擡眼看他。
卻見他拿着手機,迅速地抓拍了一張她的照片,随後笑道:“确實,還挺有意思。”
姜予:“……”
“發你看看?”
姜予本身膚白唇紅,眼睛又靈,只是照片裏表情充滿不解,透露出一股嬌憨的味道。
“……”姜予郁悶,“把我拍醜了。”
“看來不滿意,那再給你拍?”他興趣盎然。
“不用了。”姜予扭了一下頭,怪不好意思的。
正好看到張齊,發現張齊正看着他們二人,臉上那種笑,就像是一個吃瓜群衆嗑到了CP的姨母式微笑。
姜予剛要說話,張齊察覺到,索性轉頭去看河道邊的景色。
“……”
好在船也即将抵達了目的地,姜予看了下時間:“一點半了,我們先找到車子,再回去歇息一下吧。”
“也好。”徐斯年問,“餓不餓?”
“有點兒。”姜予看了看手機,“去哪裏吃東西麽?”
“不如點外賣,差不多外賣送到園子,我們也到了。”
“行。”
剛要拿手機點外賣,徐斯年吩咐道:“張齊,點些外賣。”
“……”
*
下午兩點多,老匠人過來了。
這位老匠人,六十來歲,一直從事中式老建築的修繕工作,對榫卯工藝十分精通。徐斯年說他也是拜托了人請來的。
他帶着徒弟進來後就對園子裏的建築品評了一二,還說:“廳堂、廂房等建築的框架都沒有大問題,也沒有蟲蛀、糟朽,放心住吧。”
至于那個六角亭,老匠人盯着看了許久,又繞着它走了一圈,說道:“臺基沒有問題,亭子立柱支撐也沒問題,那就是亭子吊頂的橫梁或者榫卯結構松動了……”
姜予關切地問:“那麽修起來麻煩麽?”
“不算麻煩,花點時間,排查出來加固一下就好了。”
姜予放下心來。
想請老匠人和他徒弟吃吃茶,老匠人連聲說:“不用客氣了,還要去一個地方看看,你跟我小徒弟聯絡安排修理事宜。”
“……”
送走老匠人,姜予籲了一口氣。
心裏打着小算盤,修的工序不複雜,工時也耗不長的話,花費肯定在她的預算內的。
那就好。
緩了緩,姜予拿了貓糧過來喂貓咪。
一回生,二回熟,兩只貓也不怕徐斯年了,還在他腳邊蹭了蹭。
徐斯年說道:“我們待會兒就回海市,不如你跟我們一起回去,吃了晚飯,再送你回學校。”
姜予考慮到背着那些酒,坐高鐵又轉地鐵的話,确實不容易,于是點頭:“好呀,但我不吃晚飯了,直接送我回學校吧。”
……
*
返校後,日子好像消停了下來。
從當初窘迫、困頓,與隐隐想要逃避的狀态中,變得平靜了許多。
25號,結業考試一結束,姜予便回家,約了老匠人修亭子。工程看起來容易,其實也複雜,老工匠帶着兩個施工人員,搭起框架,敲敲打打……
然後,脫臼正骨似的,把亭子正好了。
費用确實在預算內,姜予安心地奔波回學校。
29號這天,她帶着個人資料,去了海夏風投,辦理實習入職手續。
人事部的同事說:“入職培訓統一安排在元月4號,先帶你去財務部熟悉一下環境。”
“好的。”
月初月尾的財務部最忙了,沒空管顧來人是誰。姜予進去後,簡單打了聲招呼,主管讓一個叫譚倩的老員工帶她。
譚倩一看到姜予,就松了口氣:“有實習生幫手了,真是棒!先讓你做點兒簡單的吧。”
核實內部報銷單據并歸類入賬,這個工作确實簡單。姜予在譚倩的指導下,坐在工位上,進入工作狀态。
吃午飯的時間,姜予去了園區公共食堂,譚倩和幾個同事坐在附近,開始聊公司八卦。
總結起來,大概就是公司前不久經歷了一場人事地震,原總裁因為工作不力,被董事長果斷解聘了,財務總監也開除了,現總裁由董事長兼任。
有人說:“今天下午董事長會過來開會。”
譚倩星星眼起來:“董事長會來?”
“當然,最近公司百廢俱新。”
“董事長真的好帥,能力還很強。”
姜予是個新人,不方便打聽問詢,吃完飯就離開了。
……
下午依然是做同樣的工作,實習第一天不用加班,一到點,譚倩就讓她下班了。
這一天下來,姜予的感覺也還行,比她想象中的要容易,沒有什麽不适應。
也可能是因為做的都是皮毛。
走到樓下,路邊是停車位,原本姜予沒怎麽注意,但是經過某輛車子之後,總覺得它很眼熟,于是又折返回去。
面對車頭站定,姜予眨了數次眼睛,确定自己沒有看花眼!
車牌號一點兒也沒錯,正是徐斯年的那輛卡宴。可是,他的車怎麽會出現在這裏?他來這家公司談業務?抑或是……
一個不敢深想的念頭鑽出:會不會,他就是那個誰這家公司的董事長兼總裁
念頭蹦出來的剎那,一個熟悉的低醇聲音在身後響起。
“小魚?”
姜予背後不禁發僵,扭頭望去,徐斯年赫然站在身後,一旁還有幾位看起來像公司高管模樣的人物。
“……”
什、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