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未來想改變世界
未來想改變世界
學長身上自帶一股王者氣場。
但這時面對自己的學弟們,這些同樣跟自己一樣熱愛籃球的年輕人,又顯得很平易近人。
他給肖亦丁建宇他們講了自己當年畢業時,受了一次重傷,別說打籃球了,差點連運動都不能像正常人那樣。
後來就轉了念頭,開始去思考自己是不是可以做一些別的事情。
他也向隊員們分享了體育生畢業後可以走的一些道路。
他們未來的出路在哪?
當他在說這些話的時候,臉上的神情是如此誠懇。
聽他講話的隊員們,也是聽得如此認真。
別看平時表面上嘻嘻哈哈,內心是一定會有疑惑的,對前途未知性的迷惘,還有對體育這條道路的質疑,學長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一一替隊員們解答,他說的話很具有參考價值。
分享會結束,學長跟教練兩個人要去參加一幫好友的聚會,離開場館時,被肖亦叫住了。
肖亦禮貌跟學長打招呼,介紹自己,學長拍了拍他的肩膀,笑了。
“我知道你,你是最近故安高中籃球界風頭最盛的主力,我也看過你打籃球,确實是可造之材,以後你在這條路上會走得很遠的。”
“學長,有個問題我想問你。”
在學長剛才分享的時候,肖亦就想問了,可問問題的人太多,他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時機,這時分享會結束,人都要走了,再不問就沒機會了。
“有什麽想問的?只要我能回答,都會回答。”
Advertisement
學長對肖亦有一股天然的好感,面對他的态度也就特別親切。
“受了那次重傷,最後是因為什麽恢複了?”
肖亦知道當年發生的那件事情,學長出了一次特別嚴重的車禍,雖然他現在對別人說起來風輕雲淡的,當時的困難,恐怕只有當事人自己才能夠體會。
除了發達的醫學以外,肯定還有另外的原因讓學長堅持着,不然他的身體不會恢複得那麽快,不僅重新打起了籃球,還成為了別人的教練。
學長盯着肖亦的眼睛看了一會兒。
最後,說了句,“為了所想守護之人,”頓了頓,“其實,也就是為了家人,老實說,當時如果僅憑我自己的力量,我覺得我是走不出來的,我對未來感到很恐懼,我很怕自己如果不能打籃球,那還能做什麽?我還有沒有其它的價值?”
“我也怕自己就此癱瘓,連正常人都不如。”
“當時我愛人跟我在一起,非常支持我,照顧我,我就覺得我有了一股力量,這股力量讓我重新有了希望,也讓我重新開始思考所熱愛的籃球事業。”
“我的生命不僅僅是由這些我所熱愛的東西組成,也是由那些愛我的人所組成,當愛我的人給我那些力量的時候,讓我更加能夠無所顧慮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這些話肖亦夠聽得懂。
卻又一知半解。
校隊教練在遠處開始催學長快一點了,學長是真的要走了,他對肖亦道,“以後你會明白其中意思的。”
*
回到課室上課。
那是一節英語。
英語是肖亦覺得最頭疼的一個科目,不過,之前在南辰對他的輔導中,除了數學以外,英語也會安排時間給他講解,或許是出于愛屋及烏的心理,他對此也就沒那麽排斥了。
老師今天沒按照課本來,給了大家一個自由讨論的題目,讓大家用英語口語讨論以後所向往的職業。
同學們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
A1班的學生,學習成績之所以好,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他們并沒有把所有的學習都當成,或者說完全當成是升學的手段。
有一些知識,不一定局限于課本裏面的,課本以外的更多拓展,他們自己本身也有興趣,才能學得好。
比如說英語,很多同學在課餘時間,自己也喜歡看英文電影,英文電視劇,聽英文歌,口語表達也是非常不錯,站起來說的時候,十分流利。
當然了,英語老師為了照顧像肖亦這樣聽說口語困難的學生,在其他同學講的時候,他會适當在白板上用中文寫出一些關鍵詞,這樣肖亦也就能夠大概明白其他人在說什麽了。
同學們之中,有想做老師的,有想做醫生的。
律師,航天員,還有人想做歌手。
大家問那個想做歌手的學生,為什麽不走藝術生的路去考藝校呢?那個同學有點無奈,“家裏面還是想我學金融,總得先把應該做的事做了,再去做想做的事。”
老師說,人是沒有絕對自由的。
但你只要更努力的話,以後的選擇會更多。
聽到這裏,肖亦想到了不久之前學長說的話,若有所思了起來。
最後,英語老師向南辰提問,問他以後想做什麽,這是老師自己本身好奇的問題,他知道南辰學習成績年級第一,妥妥的學霸,任何學科都能夠被他拿下,看不出來他對哪一門課是特別偏重的,所以也想不到他以後大概是會往哪個方向走。
關于這個問題,班上其他同學也比較感興趣,大家都看向了南辰,或許也只有在這種時刻,周圍人對他的關注會稍微多一些。
南辰的回答。
只有一句話。
“我想成為一個改變世界的人。”
這句話很簡單,不用翻譯,肖亦也能夠聽得懂。
短短一句話,十分有分量。
老師跟同學們聽到之後,一點都不覺得南辰是在異想天開,以他的成績,以後肯定能考到國際名校,在某個領域成為佼佼者,可不就是成為改變世界的人嗎?
但這句話在肖亦的理解上,又稍微有些不同。
他覺得南辰的“改變世界”,并沒有那麽簡單。
當你感受到,你所喜歡的人,是具有高度精神追求的時候,你也會不自覺地被對方感染到,南辰這句話就像是什麽很重的東西,一下子就擊中了肖亦的心髒。
他表面上雖然沒表現出什麽——
內心觸動不已。
之後,學習狀态越來越好了,有時候就算不輔導他,他自己也會主動去看一些書,做一些習題,在第一次模拟考中,雖然還是沒辦法跟其他的尖子生比,自己跟自己比,進步很多。
*
十二月,沿海城市故安天氣也漸漸變冷了。
在室內打球還好,一旦到了室外,打球出了一身汗,再被風一吹,就容易着涼,這也是肖亦以往每年在秋冬季節會碰到的小困擾,今年……開始有了不同。
周末早晨,他約了丁建宇在附近的露天場地1v1。
一個小時過去了,兩人汗流浃背,恰逢一陣秋風吹過,丁建宇打了個寒顫,立馬從自己背包裏拿出一條毛巾往身上擦。
“雖說夏天打球是熱了點,但這種天氣,出了汗被冷風吹的感覺,還不如熱一下呢。”
丁建宇吐槽,回頭一看,發現肖亦臉上表情有些愣,便走到他旁邊,用手在他眼前晃了晃,“我跟你說話呢,有沒有聽到,發什麽呆?”
“……沒什麽。”
肖亦也開始拿出毛巾擦汗。
剛才是有一股比較大的風吹了過來,不光是丁建宇能夠感受到,肖亦也知道,因為他看到了地上的落葉被卷了起來……問題就出在這。
這個時候刮起的風,肯定是涼的,肖亦卻沒有感受到涼意,特別是他在滿身是汗,站立在風中的情況下。
這是他剛剛發愣的原因。
一段時間後,肖亦發現,每當他在室外打籃球時,周圍便好像一直都被一股“暖氣流”給包圍,是很合适的溫度,不至于讓他覺得熱,又不會讓他覺得冷。
好像在他旁邊有幾個隐形的暖風機一樣,還能根據情況不斷自動調節,這讓剛運動完,出了一身汗的他,不會因為涼風揮發汗帶來熱量的損失,是很神奇的體驗。
他問了丁建宇有沒有相同的感受。
後者給他的回應,是摸了摸他的額頭,“……你是不是發燒了?”
他把丁建宇的胳膊打了下來。
或許……是自己的錯覺吧。
*
天氣越來越冷,在這種冷天裏——
節日顯得尤為熱鬧。
國內,很多中國自己的節日是不被年輕人重視的,反而西方傳過來的節,讓他們比較看重,比如說,聖誕節。
節假日經過長年的演變,很多時候已經失去了它本身的文化傳承,更多的是被商家當做一種營銷手段,聖誕節快到了,你不買禮物送給對自己來說重要的人嗎?
可以送給家人,送給朋友,送給同學,送給自己心儀的人。
課餘時間,女生們讨論的話題圍繞此展開。
“表白的話,那一天會非常合适吧?”
“對啊,放在平常普通的日子,總是少了那麽一點氛圍,你們也知道,那種時候氛圍很重要,說不定有了那種環境,對方收到禮物時會更加心動,然後也會對你更有好感,這不就接受你的心意,然後就能在一起了?”
有個女生在糾結要不要在聖誕節當天,給自己喜歡的人送禮物表明心意,另外幾個女生幫她出主意。
“你就挑聖誕節送吧,這樣進可攻退可守,萬一他拒絕了,就解釋說只是普通的節日禮物。”
“別說那麽喪氣的話好不好,一定會成功的,關鍵是看送什麽,知道他喜歡什麽嗎?得投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