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一章
李明朗撐着下巴,盤腿坐在炕上,将剛才的事情過了一遍。
“總感覺有陰謀啊,陰謀。”
幫李家償還兩百兩銀子的債務,永遠租給朝山村種地,比市價高一文收了朝山村的糧食。李明朗扳着手指,算了下那兩個人給的優惠,總覺得沒這麽好的事兒啊。
雖然農村人比較古樸,讓李明朗很放心,但是那些城裏人可狡猾的很呢,跟林軻差不多,想到林軻,李明朗想起了一直以來被忽略的事情,林軻一個城裏人也在朝山村住了幾個月了,為了什麽呢?
難道朝山真有寶藏,還是李家的田裏有寶藏?
李明朗想着就出了門,走過溪流,沿着田埂走了兩圈,感覺不像是埋着寶藏的樣子啊,田中間的溝渠有一米多深,也沒見有什麽奇怪的東西啊。
難道……是墓葬?!李明朗眼神一亮,然後又是一暗,如果是墓葬的話,還給村人種田做什麽,而且盜墓不都是深夜挖個洞就行了嘛,買什麽地啊?
李明朗對着田裏,做了好幾種猜測,都被一一否定了。
“難道是朝山有寶藏?”李明朗看着不遠處連綿開去的朝山發着呆。
“得兒,得兒……”不遠處路上的馬蹄聲打算了李明朗的思路。
“林軻回來了?”這是李明朗第一個想法,但是那馬匹方向卻是往鎮裏去的。李明朗眯着眼睛仔細看了看,好像是剛才去他家裏的那兩個人。
“李小少爺。”
李明朗回頭,就看到了村長。
“村長啊,那兩個人走了啊?”李明朗指了指遠去的馬匹。
Advertisement
“恩,走了,他們說三天後再來,希望李小少爺能給他們答案。”
“哦。”李明朗挑了挑眉,三天,這時間還挺長的啊。
“李小少爺到底有什麽想法不?”
“不知道,村長你說我該不該賣了呢。”李明朗真的拿不定主意,看村長的年紀也應該是見過世面的。聽聽意見也是好的。
“哎,咱們是莊稼人,賣地啊,一般是不得已的作為。”村長拍了拍田埂上的草,坐了下來,又拍了拍旁邊的地方,讓李明朗坐下,李明朗也順從了坐了下來。
“李小少爺大約是不知道朝山村的歷史。”
“恩?”
“三四代之前,朝山村原本是個獵戶村,家家戶戶都是進山打獵為生的,朝山裏野獸兇猛,死傷那是肯定有的,幾乎每年都有那麽一兩個男人死在山裏,幸運的,屍身帶回來了,不幸的,直接給山裏的豺狼虎豹當了糧食,李家祖上也是在那個時候來這邊的,聽說李家也是做官了,告老還鄉來着,就到了我們朝山村定居,這百餘畝田地是當時的李家老爺請人開墾出來了,後來租給了我們種地。能夠不進山裏打獵送命,家家戶戶都開心的很,交了租子,留下的糧食什麽的也夠一家人嚼用,大家便定下心來做農戶了,不過有時候還是會進山打點野味什麽的,不用賺家用的銀錢,便不再拼命了,能打到點野味就吃,不能打到回家吃糠咽菜也是可以的。”
李明朗邊聽邊點頭,朝山裏的危險,他是知道的,種田的确比打獵好啊。
“當年也真的要感謝李老爺,要不然可能朝山村又要走上進山打獵的路子了。哎,不過這種田也越來越不容易了。”
“恩?出什麽事了嗎?”
“其實也沒什麽大事,就是今年的一畝地的糧食又比全年少了十多斤,連續三年都在減少,以往産量多的話,能得到兩石多一點的糧食,現在一石半都有些難了。李小少爺也別怪我勢利,那兩個城裏人給的條件,我是真的動心了,租金只要半石糧食,其他糧食收上去還高市價一文,還有那兩百兩銀子,分攤給全村,一家也有六七兩,省一省夠大半年的嚼用呢。”
“村長,你是覺得我該賣地?”
“……咳。”村長咳嗽了一聲,停頓了許久才繼續說道, “這田埂是二十年前新修的,前面那道田埂的年歲長着呢,我有記憶的時候,他就在了,大約是李家祖上時候修的吧。這道新修的田埂啊,還有故事呢,當初租着這兩塊田的是村頭的張家,張家老頭過世了,兩兄弟為了分田地的事情吵起來……後來就有了這田埂,我那時候還小,看着熱鬧,現在才知道田地的重要,還有那邊那快田,是林家的……”村長用一種很懷舊的語調說着這句話,帶着一種莫名的深情。
李明朗看了幾眼那幾塊田地,并沒有升起什麽特殊的感情,但是聽了村長的話,卻感受到了農民對田地的熱愛。
村長也不想賣掉這承載着朝山村歷史,伴随着他成長的田地吧。只不過比起感情來,生存更加重要,他不能讓安逸的朝山村再回到那種每天為了生計擔心生死的日子。
“其實賣不賣這些田地對我來說并沒有什麽不同,如果對村裏人好的話……其實,我比較擔心,那兩個城裏人的目的。開出那麽優厚的條件,有什麽目的呢?商人追逐利益,我們朝山村有什麽值得他們這麽對待的呢。”聽村長的口氣,他知道不少朝山村的歷史,不知道知不知道這田地原本是做什麽用的,或是有什麽傳說之類。
“這……”村長想了想,點了點頭,“的确有些奇怪,還是李小少爺想的透徹,這世界上沒有白吃的東西啊。”
“那兩個人是怎麽找上村長的?”
“直接找上門的,也沒人介紹,他們倒是對當年的李老爺送田契的事情知道的清楚,應該是準們打聽過的,回村裏問問就知道了。”
“那兩個人是什麽身份啊?”
“說是城裏糧鋪的大掌櫃和二掌櫃的。”
“糧鋪的?以前來收過糧?”
“朝山村是安平城境內離安平城裏最遠的一個村子了,糧鋪的人哪兒會過來啊,都是我們送到城裏去的。”
“确定那兩個人是糧鋪的掌櫃的嗎?“
“這倒是沒見過。”
“我們村得田有什麽特別的嗎?”李明朗試探的問了問。
“沒什麽特別的,種糧食的,也沒見長出過什麽其他東西啊。”
“這塊地在做田地,就是我祖上開墾之前是做什麽用的?。”
“具體不清楚,好像是灌木叢什麽的。”
李明朗抓了抓頭發,想了想說道,“我明天進城去看看,那糧鋪的信用如何,還有那兩個人,是不是真的是糧鋪的掌櫃也要确定一下,還有他們是不是也去其他村子收地了,也要打聽一下,如果沒什麽問題,地賣就賣了。有問題的話,還是留着吧,寧願日子過的苦一點,也不能把唯一的盼頭,送給別人吧。”
“哎,聽李小少爺的,田地是咱們村人的命根子,絕對不能送給別人的。”村長神色有些激動的說道,“我去找老木頭借牛車……”
“牛車太慢了,有馬沒?”李明朗問道。
“馬只能做用于行路,又不能勞作,養着太費力了,村裏還沒人養過,不過進了鎮子,有馬匹可以租的。銀錢村子裏的人出就成。”
“銀子我有,這田地是我家的,我進城也是為了我自己家。村長就別我跟客氣了,我不缺那幾兩銀子。我先回去收拾點東西,村長幫忙去跟木頭叔說一下。”
“行,明天一早就出發,晚上之前應該能到城裏。”
“……”對于這裏的交通如此不發達,李明朗表示有了錢,他要修路,要買馬,買車。
李明朗說收拾東西,不過也就是幾件衣服,還有十幾兩銀子。原本以為是輕車簡行,第二天看到鄭三和王月月的時候,李明朗還愣了一下。
“李小少爺,你畢竟是個小子,讓你一個進城,我還真的不放心,讓鄭三,和鄭三家的,跟你一塊去吧。”旁邊的村長笑着說道。
“好你的李明朗,去城裏這麽大的事情也不跟我說一聲。”王月月拍了拍李明朗的肩膀說道。
“我進城這是正事,又不是去玩。”
“知道是正事,有些事你一個小子不好出面,有鄭三在也方便點。”
“那鄭三去就行了,你跟着做什麽?”相處久了,李明朗習慣于跟王月月頂嘴了都。
“我這叫夫唱婦随,不行嗎,我上次進城還是我七八歲的時候,老早以前的事情了,這次進城你們幹正事,我給村裏的嬸子,叔叔帶點禮物什麽的。也不枉我們進城一趟。”
“別說了,時間不早了,快點走吧,得趕在城門關前進去呢,要不然就得露宿在城外了。”鄭三說着就扶着王月月上了牛車,李明朗跟着跳了上去。然後想繼續打着嘴仗。
有王月月在,一路上倒不寂寞,中午進了鎮子,吃了點東西,然後換了馬匹,往城裏趕着,三個人都不太熟悉騎馬,但是為趕時間也顧不得那麽許多了,三個人的膽子也大,知道怎麽架馬,怎麽叫停,也就騎了上去。
李明朗後來想起這段經歷,都覺得驚險。那馬騎的跟過山車似地,幸好路上沒遇到什麽意外情況,要不然就是被摔斷脖子的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