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章
第四章
李明朗蹲在廚房門口,看着劉嬷嬷用紅紙将雞蛋一個一個包着,放進鍋裏煮熟了,然後再一堆一堆的放進籃子裏。
邊放還邊數着,“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五……”
這讓李明朗想起以前,在村子裏,有人家生了女孩子,就送單數的紅蛋,有人家生了男孩子就送雙數的。難道這裏也是這個風俗。
李明朗暗自猜測卻不去問,他覺得問了,憋屈的還是他自個。
弄好了雞蛋,天色已經全黑了,劉嬷嬷點了盞油燈,打發李明朗去睡覺,自個拿了一本老舊的黃歷,找着适合宴請的日子。
李明朗躺在床上翻來覆去了幾回,最後決定反正他是不會嫁人的,其他的順其自然就好。大不了到最後領養個孩子養老送終就行了。
第二日,李明朗是被一些吵雜聲給吵醒的。
李明朗翻身坐起來,細細聽了一耳朵,大多都是些家常瑣碎的事情,夾雜着慶賀李小少爺成年的祝賀。
李明朗無奈的仰倒在床上,想着劉嬷嬷願意折騰就折騰吧,反正他的人生他自己做主。
大約到了晌午時分,外面的吵鬧聲才歇了下來。李明朗走出屋子,劉嬷嬷正在整理鄉親們送的禮物,不過就是些山野間的雞鴨魚菜之類的。
“少爺醒了,飯菜在鍋裏溫着呢,少爺端出來吃吧。”
李明朗走進廚房,鍋竈還散發着熱氣,掀開鍋蓋,鍋中間卡着竹篾編的平板,竹篾細薄,編制出來的板面算的上平整,上面安穩的放着一碗飯,一碟野菜,一碟魚,還有一碗雞湯。平板下面是熱水。
李明朗夾着菜,喝着湯,吃下去一碗飯。然後開始研究廚房裏那些調料。劉嬷嬷做的菜很天然,吃的也健康,但是吃慣了五味俱全的食物的李明朗,十分的不習慣,便想着看看到底是這裏的調料的問題,還是劉嬷嬷手藝的問題。
李家的廚房很大,長長的大竈臺,四四方方,用磚石壘砌成的,上面煙囪,後面竈眼,前面開了個四個大圓,放鍋,不過有兩個拿木板蓋着,看上去很久沒用了。煙囪上,在李明朗脖子高的位置有個凹槽,放了兩個小瓦罐,李明朗沾着嘗了嘗,不出所料,一個是糖,一個是鹽。
Advertisement
竈臺前面是靠着牆擺放的長條形的桌子,砧板,刀具什麽的都在上面,這應該是處理食材的案臺。案臺的邊角放着些瓦罐,李明朗翻檢了看了看,有些是空的,有幾個放的應該是酒,還有些不知名的醬料
廚房的一角還有一張大的桌子,桌子上面還累着凳子,落了層灰,李明朗想着李家以前是有仆人的,這廚房的桌子大約是給仆人用來吃飯的,現在李家就剩下李明朗和劉嬷嬷兩個人,自然用不着這桌子了。
李明朗将廚房大致打量了一番,感覺這裏的材料有些簡陋,李明朗上學的時候,在廚房打過工,一個師父身邊,少說得放上七八個碗,裏面都是炒菜必備的調味料。
雖然很多人都說,吃味精不健康,鹽吃太多也不好,但是喜歡吃的照樣吃着呢。更何況李明朗不是個會委屈自己的人,他奉行的是及時行樂。
可惜李明朗的廚藝并不是太精,有個嬷嬷伺候着,李明朗也越發了懶了,就想着吃現成的,哪怕味道不怎麽樣。想着讓劉嬷嬷多弄點調味料的話,應該更好吃才是。
李明朗出了廚房,就問劉嬷嬷,這個世界的調味料都有哪些,沒想到劉嬷嬷聽了他的話,就扯着帕子抽泣起來。
一個大男人拿着手帕抽泣着,這畫面怎麽看,怎麽不和諧啊。
“嬷嬷別哭了,到底有什麽問題就說啊,別光哭啊。”李明朗只得細聲安慰說着。
“嬷嬷只是想到的以前,李家也是富庶的,那時候的大廚蔣師傅燒的一手好菜,少爺也是十分喜歡的,哪知道現在,少爺只能吃嬷嬷煮的粗茶淡飯。”劉嬷嬷說着,又哭上了。
“嬷嬷煮的東西很好吃啊,不比那蔣師傅差。”
“嬷嬷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少爺不用那麽安慰嬷嬷。”說着哭的更難受了。
“……好吧,嬷嬷煮的是比不上蔣師傅,但是那蔣師傅是專門學廚出生的,嬷嬷可是自學成才啊,這點就比那蔣師傅強不是。将以時日,嬷嬷好好練習練習,必定能超過那蔣師傅。”天知道,李明朗,連那蔣師傅的一根毛也沒見過。
“少爺就會說話哄人。”雖然臉上還挂着淚,劉嬷嬷的嘴角卻是笑開了。
李明朗看着劉嬷嬷,突然有了個念頭,這劉嬷嬷是個可造之才。管家的可造之才啊。
說不上劉嬷嬷有多大的天賦,但是劉嬷嬷對李家是忠心的,就這樣他就能成為李明朗的心腹,而且劉嬷嬷是寡婦,上無父母,下無子女,只要李明朗能給劉嬷嬷養老,這劉嬷嬷肯定對李明朗死心塌地的。
李明朗想着,就想給劉嬷嬷好好改造一番,第一樣要改造的就是廚藝。
李明朗摸了摸下巴,想着怎麽勸劉嬷嬷去找個廚師,拜個師什麽的,然後回來專門給他做飯吃。
李明朗想着以後的好日子,就想叉着腰,仰天長笑啊。
“嬷嬷,你說的那個蔣師傅,現在怎麽樣了啊?”劉嬷嬷坐在後堂的炕上縫補着衣服,李明朗便湊過去問了問。
“好幾年沒見着了,聽說,倒插門進了個小子的家裏。好像就在距離我們村二十幾裏地的牛家村裏。”
“還在做大廚?”李明朗拿着旁邊的梨子咬了一口,想着怎麽把人給弄過來,教導教導他家劉嬷嬷。
“恩,聽說,有人家請客吃飯什麽的,他就去做個幫廚……哎呀,對了,少爺成年的宴請,可以請蔣師傅來幫忙的。
李明朗咬着梨子不動了,原本心情挺好了,一說到這宴請,李明朗就心情郁卒,但是又不好堅持拒絕,畢竟這是雲國的大勢所趨,他還不想冒頭,做個異類。
“正好明天去市集,路過牛家村,就去說說。正好今兒鄉親們送了不少吃食,挑出一部分,明兒送給蔣師傅,請他三日後過來幫個廚。”
“……”李明朗默默啃着梨,劉嬷嬷忙的這宴請不是為了他,這宴請不是為了他,不是為了他……
下午的時候,李家又來了一撥人,送了些家常菜,每個人看李明朗都是笑眯眯的。時不時還提些前兩年剛成年還沒定親的爺們。
李明朗一下午的心情都很郁卒,不過到了晚上,聽劉嬷嬷念叨着明天去市集要買什麽東西的時候,心情又好了些。
古代的市集啊,李明朗很激動呢。
“村裏人給的東西,辦上三四桌是夠了的,明兒上鎮上,再補上兩桌的吃食,大概是夠請全村的爺們吃上一頓了。”劉嬷嬷說着宴請的事情。
“為什麽不請……小子吃。”李明朗別扭的問道。
“村裏的小子是會來幫忙的,倒用不着上桌吃,留下一些吃食,爺們吃完,小子們再吃也是夠的。”
原來這個世界的男“女”也是不平等的。
“到時候,村裏的那些嬸子的話,可要好好聽聽,哎,老爺去的早,這宴請還得要請村長來主持,得準備點禮物給村長才行。”劉嬷嬷繼續算着。
弄好了明天要準備的東西,便走回了房間,掏出一個小瓦罐,加個裏面的東西倒了出來,都是一文一文的錢幣。李明朗看着劉嬷嬷數了那些錢幣,一共是一百零九文。
“三十文,買兩三斤豬肉,再二十文可以跟村裏的王獵戶買幾只野味,還有一些蔬菜瓜果,再花個十文買些布匹,給少爺做身新衣裳。”劉嬷嬷一點一點的将錢幣分開來算着。
“衣服就算了,舊的也能穿。”李明朗看劉嬷嬷一文一文的算着支出,他感覺像是回到了自己奶奶身邊,他奶奶也曾經攢過錢,還說要給李明朗娶媳婦用,一想到這李明朗的心就酸了起來。
“成年了,少爺怎麽還能穿舊衣服呢,衣服肯定是要買的,希望今年大夥有個好收成,這樣,也就有錢能夠給少爺你辦點嫁妝。”劉嬷嬷将不用的錢,一文一文的放回瓦罐裏面。
“咳咳咳。”李明朗被自己的口水給嗆到了,“嬷嬷,這事不急,不急。”
“成親是不急的,總要先定下人來,等少爺的成年宴過去,我去找下村裏的花大嬸子,他手裏可有不少的好爺們的。總有一個适合少爺。”
“……”李明朗突然覺得他還是傻了算了,至少沒人敢上門提親。
李明朗愣神的時候,劉嬷嬷将那瓦罐放進了他的手裏,“嬷嬷?”
“這是李家這幾年收的田租,攢下來的,本來還想着給少爺再請一回大夫的,現在是用不上了,就由少爺收着吧。”
“還是嬷嬷收着吧,我這不是還小嘛。”
“少爺是主子,而且已經成年了的,哪兒還有嬷嬷收着銀錢的道理。”劉嬷嬷将瓦罐按進了李明朗的懷裏。
“時候也不早了,嬷嬷給少爺鋪床。”
李明朗抱着裝着幾十個錢幣的瓦罐,這瓦罐裏面的錢,好像比他之前沒超過三位數的存折還不如啊。
恩,老天爺保佑今年村子裏大豐收,能夠多收點租子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