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手繪
第21章 手繪
榮城這邊的寒假放得早,十二月是學校的考試月,結束了這學期的大部分專業課程後,郗陽她們班迎來了這學期最後一門課程手繪效果圖的折磨。
很早以前,電視臺有檔節目,每天早晨六到七點準時放送,連個解說和旁白也沒有,就是一位設計師在那裏畫手繪效果圖。
也不知道那到底算是這檔電視節目的主持人還是嘉賓,總之這位設計師就專心致志地在那裏畫線條,而郗陽小時候經常伴着這個節目的背景樂吃早飯。
後來的郗陽怎麽也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要開始畫手繪效果圖了。
在電視上那位設計師的筆下,線條可直可彎,顏色可深可淺。
然而等到了她們這幫初學者的手上,能在不用格尺的情況下畫出一條長長的直線,已經算是有天賦的了。
之前老師留過作業,讓她們畫二十張紙的橫線,再畫二十張紙的豎線,要求正反面都要畫滿,并且線不可以斷,也不能拐彎兒。
現在就到了學生們上手實戰的時候,要從草稿開始确定比例,之後不僅要勾線,後期還要使用馬克筆以及彩鉛上色。
“你說我當初為什麽要選這個專業呢?”孟鳶在向同桌小聲抱怨,手裏還在不停地勾勒線條,“我當初是腦子抽了還是怎麽的,為什麽要選這個專業呢?”
她同桌郗陽安慰道 :“沒關系,你腦子不好使又不是一次兩次了,也該習慣了。”
孟鳶:“……”她并沒有被安慰到啊喂!
郗陽她們班有一個固定教室,大一開學第一天大家都是按照學號坐的,後來這個傳統也就持續了兩個星期,然後大家就開始随便坐了。
因為畫具、課本等都是放在教室的,這個随便坐并不是說可以随便串座,而是指可以随便搬着自己的座椅板凳到班裏的任何地方落座。
這學期剛開學,孟鳶和齊苒就帶着自己的全部家當,來教室的第一排投靠郗陽了,三人本來是并排的,後來因為被導員兒發現後被勒令分開,齊苒就挪到了郗陽的右後方。
“我當年以為自己在建築方面是天縱奇才,只因為小學時用橡皮泥捏的建築被老師給表揚過。”齊苒也嘆了口氣,“後來我發現,我只是在捏橡皮泥方面比較有天賦而已。”
郗陽說:“我小的時候也喜歡設計自己的房間,誰承想長大後我得為別人設計房間。”
她們的手繪效果圖作業,有按照一些家裝圖片臨摹的,也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設計的。郗陽正在描線的這一幅,就是她自己想象的畫面。
然而從草稿開始,她就意識到了自己犯了一個錯誤,因為她選擇的是古典中式風格的客廳,從屏風到裝飾,充滿了複雜又精細的圖案,而且還有不少镂空的花窗。
用鉛筆畫完草稿的時候郗陽還覺得自己畫得挺好看,然而一想到自己給一點點扣這麽多镂空的地方,她就很想當做自己從來沒畫過這玩意。
結果好巧不巧這一張草稿被她們老師看到了,老師表示很期待這一幅效果圖,并且要求她最終的作業就上交這一張。
當初上手繪效果圖這門課的時候,老師就親自選了自己的課代表,用的是抽簽兒的方式,郗陽剛好抽中。
課代表郗陽表示,自己真的不适合被委以重任,然而多次勸說無果,她還成了手繪老師最關注的那個學生。
于是,此刻的郗陽正背負着老師沉重的希望,一點點描着個一點兒都看不到盡頭的邊兒。
好不容易熬到了上午下了課,班群的消息提示音卻響了起來,打開一看,是另一門室內設計風格與流派的老師發的消息。
給她們上風格與流派的老師姓邱,是位上了年紀的女老師,據說目前還奮鬥在一次次的考博鬥争之中。
邱老師表示,她後天有事兒要串課,串到明天的上午,原定于後天交的作業也要提前在明天上課之前完成了。
如今郗陽她們班的手繪效果圖這門課,終于走到了上色的這一關,絕大多數人也都已經畫完了手上的線稿。
為了避免上色的時候出什麽差錯直接讓整張線稿報廢,接下來會把大家畫好的所有線稿複印三到五張。
在收集了全部線稿後,效果圖老師把這一大摞紙交到了郗陽手上,她們班的小課代表,終于迎來了上任以來的第一個任務。
但是,手繪效果圖成品所需要使用的紙張,并不是普通的A4紙,而是用更大的紙張,她們學校及其周邊,都沒有可以複印這麽大一張紙的打印社。
于是,郗陽要帶着這麽一大摞紙坐地鐵五站地,前往師範大學那邊打印。
老師還特地問過她:“要實在不行,讓其他人去打印也行。”
“沒事兒。”郗陽表示,“保證完成任務!”
從小到大,郗陽因為身體狀況,一直是老師同學們特殊關照的對象,雖說大家也是出于好意,但是這種特殊關照多了,也會讓人覺得自己被劃分到了與普通人不一樣的那一邊。
但是郗家一家老小,一直都在努力讓她覺得自己跟所有人都沒有不一樣的地方。
所以郗陽現在挺自立,她不會接受完不成的工作,但是對自己能完成的任務也不會推脫來着。
而且打印社就在地鐵出站口附近,而師範大學附近的街道都是去年剛剛翻修過的,道路十分平整,也修建了不少緩坡,是她可以便利通行的地方來着。
郗陽出發的時候上午第二節課剛下課,她将線稿裝進了文件夾裏,又把文件夾塞進了小書包裏,就這麽抱着書包出了門兒。
書包跟她那件外套同款,也是上面一大群貓貓頭,這次中間混入的不是貓頭鷹了,而是一直瑟瑟發抖的小倉鼠。
小倉鼠抱着一顆大大的瓜子,和以郗陽此刻差不多的姿勢縮成一團。
過街天橋輪椅上不去,郗陽繞道走了地鐵的升降梯,從馬路對面另一個地鐵口出來,剛找到目的地,迎面就撞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不遠處的秦覓也看到了她,正要過來打個招呼,還未跨出一步,下一刻卻瞳孔驟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