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01.25丨03.01
193.01.25丨03.01
曹操的仁德之名遠揚,趙雲剛走不久,又有人前來投奔了。
來的是個文人。
郭嘉看到拜帖上的名字,忍不住看向坐在旁邊的荀彧。
荀彧:“?”
郭嘉欲言又止,想說你女婿來了,但是憋回了肚子裏。
荀彧的長女才十一歲。
陳群這個時候不可能會是荀彧的女婿,說不定二人現在還不認識。
荀彧:“??”
荀彧看到拜帖上寫着:陳群,字長文,颍川陳氏,甲寅年生。
哦,陳元方的兒子。
幾年不見,小小少年都已經長大成人了,可惜沒有參加陳群的冠禮。
郭嘉命人将陳群請了進來。
陳群比妳衡還要小上一歲,剛到弱冠之齡,臉龐稍顯稚嫩,但是身量很高。
郭嘉估量了一下,得有一米八幾。
和荀彧差不多高啊,想到這裏又扭頭看了荀彧一眼,還是沒有說啥。
荀彧:“???”
郭嘉知道孔融的年紀約在陳群父子之間,而陳群的父親比孔融大了二十四歲。
想不到陳群在這年就已經弱冠了。
那陳群和荀彧的長女年齡差距很大啊,得有兩三個代溝了。
他若是有女兒得找個年紀相當的。
陳群看到荀彧也在,面上一喜,激動地喚道:“荀哥。”
荀彧颔首。
郭嘉心道:現在叫荀彧哥,以後就要叫荀彧爸爸了。
“你們認識?”郭嘉轉頭問荀彧。
荀彧見郭嘉終于問出來了,解釋道:“我認識他父親,以前常去他家走動。”
郭嘉:“哦。”
陳群見郭嘉比他大不了幾歲,官職卻比荀彧要高,十分的佩服,恭敬地喚道:“郭祭酒。”
郭嘉露出了和善的笑容。
他對陳群的生平比較了解,是在魏國建立後建議恢複肉刑的狠人。
在看待劉備的事情上也不敢茍同。
公元194年,陶謙給劉備四千丹楊兵,讓劉備駐紮在小沛,想讓劉備幫着抵擋曹操的進攻,給了劉備一個豫州刺史的虛銜。
豫州真正掌權的刺史是孫贲,袁術的人。
劉備以仁義著稱,得到各大諸侯的交口稱贊,也是陳群看好的人,在劉備為豫州刺史時出任豫州別駕。
雖然劉備真正掌控的範圍只有一個小沛。
陶謙病重,擔心自己的兒子守不住徐州,會惹來殺身之禍,于是真情實意的請大好人劉備前來擔任徐州牧。
徐州牧可比徒有虛名的豫州刺史強多了。
劉備不是甘居于人下的,對此瘋狂心動,不顧陳群的勸阻執意要接下徐州這個燙手山芋,從而令陳群失望,失去了陳群這個幫手。
陳群分析的很對。
徐州對劉備來說是個燙手的山芋,對曹操、袁術等諸侯來說卻是一塊肥肉,劉備即便是得了徐州也守不住。
但是,劉備是想要當老板的人,不是打工仔。
曹操得兖州的時候,因為先于步兵抵達戰場,遭遇了黃巾軍後都差點丢了性命。
劉備想争霸,怎麽能不冒風險呢?
最後的結果也沒有很糟,雖然失去了徐州,但是得到了富商糜竺的支持。
機遇與風險并存。
劉備當初若是不敢踏出這一步,很可能會被曹操當成徐州的守門卒給滅了。
陶謙那四千丹陽兵可不是白送的。
郭嘉随便問了幾句,見陳群果真在官員的道德品質方面容不得沙子,于是直接任命陳群為西曹掾,也就是紀檢委員。
回到家後,郭嘉請蔡琰幫忙。
曹操聲名遠揚,正是招攬人才的時候,可以趁此機會将還沒發展起來的東吳班子全盤接收。
蔡琰的文采好,可以幫他潤色招攬信。
孫策年少有為,雖然對當地的豪強世族采取的是鐵血手腕,血腥鎮壓,但是對普通百姓真正做到了秋毫不犯。
曹操攻打徐州的時候也是對百姓秋毫不犯。
“有相同之處更容易吸引到志同道合的,你就抓住這點可勁的誇曹孟德。”郭嘉一邊磨墨一邊說道。
“嗯嗯。”蔡琰想好怎麽落筆了。
郭嘉又道:“袁術疑心重,從他當年坑孫堅不給孫堅糧草的事情就可以看出來,可以以此規勸孫策。”
“嗯嗯。”蔡琰快要寫不贏了。
孫策人在家中坐,突然收到了兩封招攬信,一封是袁術的,一封是曹操的。
袁術對他大加贊賞。
守孝期滿就該出來建功立業了,何必在家虛度時光呢,問他想不想要父親的舊部?
孫策看完非常的心動。
王侯将相守孝期得滿三年,而他一介白身,守孝一年就足夠了。
時不我待,是時候出來建功立業。
然而他手賤拆開了第二封招攬信,相比之前更為激動。
父親興義兵是為了拯救黎民百姓。
曹操嚴令軍隊對百姓秋毫不犯,是當之無愧的仁德之主。
能把百姓放在心上的諸侯不多。
不管是袁紹還是袁術都會是下一個董卓,而曹操絕對不會。
孫策想着不能空手去。
于是他聯系了好朋友周瑜,在當地招攬了幾百人,前往鄄城投奔曹操了。
得知消息的袁術:“……”
再一次出了馊主意的閻象:“……”
袁紹不知道內情,只是聽說曹操的部下反了,袁術又在攻打徐州,而曹操出兵在外,鞭長莫及,以為曹操快要不行了。
心中快意的同時又有幾分擔憂。
曹操是他盟友,若是現在倒下了,那他就孤立無援了。
于是他寫信招攬曹操。
回來吧,想想你我多年的交情,你可以放心地把家人遷到邺城安頓。
這擺明了是要曹操的家人當人質。
剛剛得知孫策、周瑜帶兵來投,正為之高興的曹操:“……”
陳留,張邈後悔反曹了。
趙雲、孫策、周瑜已經率軍兵臨城下了,呂布和張邈坐在城裏大眼瞪小眼,心裏都憋着火。
孫策用計,大敗呂布。
呂布先是敗給了孫堅,現在又敗給了孫策,栽在這父子手裏。
這場大敗,挫傷了銳氣。
張邈譏諷道:“素聞奉先骁勇,卻怎麽連三個後輩都敵不過?”
居然讓他們給跑了。
呂布下意識反駁:“你怎麽不說我厮殺了一夜才遇到他們三個?而且是他們敗退逃命,不是我不敵他們。”
論武力,無人是他敵手。
如果不是他先前消耗了體力,必能将孫策斬于馬下。
哪能讓他們來去自如?
旋即,他反應過來,霍地起身,怒道:“孟卓這是看不起我?我也不留在這礙你的眼,現在就走。”
要不是看在兄弟的情分上,先把張邈給捅了。
“你厮殺一夜?”張邈絲毫沒有意識到危機,在死亡邊緣上反複蹦迪,“你不中孫策的計,又怎麽需要厮殺一夜?”
呂布……呂布在積蓄怒意值。
張邈騙他入夥的時候騙他說曹操出兵在外,兖州空虛,害他白來這一趟。
還錯失了袁術的兵馬糧草。
張超見二位箭弩拔張,出來做和事佬,好不容易才把人給哄住,抹了把額頭上的細汗。
趙雲這邊就和諧的多了,充滿了歡聲笑語。
趙雲由衷地誇贊道:“伯符只一個埋伏,就消滅敵軍近兩萬人,當真是少年英才。”
誰能想到這麽出色的将領,年未及弱冠?
孫策首戰告捷,十分的開心,聽趙雲這麽一誇頓時不好意思了,誇了回去:“此番多虧了子龍兄相救,我與公瑾才能全身而退。”
呂布成名已久。
他見了心癢難耐,想要上前與之較量一番,正好周瑜也有此意,出于對呂布的尊重和重視,兩人一起上了。
但二人合力也不敵呂布。
若不是有趙雲的加入,一時半會兒還難以從呂布手上脫身。
孫策這話倒是提醒了趙雲。
趙雲擅長防禦,看到孫策以身犯險時着實吃了一驚。
所幸把人給撈回來了。
不然折了孫策,這場仗即便是勝了,回去也不好向曹操和郭嘉交待。
孫策和周瑜敞開胸懷接納了趙雲。
不管怎麽說,三人一起對戰過呂布,在攻守方面有着意想不到的默契。
好幾次都是有趙雲護着才脫險。
周瑜也說道:“是啊,若不是有子龍兄相救,我與伯符危矣。”
是他低估了呂布的勇武。
本以為和伯符聯手,即便不能夠取勝,也能夠全身而退。
此番多虧了趙雲。
三人都惦記着明日的戰事,雖然很高興地飲了幾杯酒,但都克制着自己沒有多飲,免得酒後誤事。
捷報傳回了鄄城。
郭嘉收到了曹操傳回的颍川的戰報、趙雲傳回的陳留郡的戰報和劉備傳回的徐州的戰報。
曹操的具體行蹤只有郭嘉知道。
郭嘉命人将趙雲、劉備傳回的戰報傳到曹操的手上,同時告訴曹操他又雙叒叕幫曹操招攬到了人才。
這回是田豫,也是個剛守孝結束的年輕将領。
曹操擊退了黃巾軍,不急着回去平叛,而是參了豫州刺史郭貢一本,指責郭貢縱容黃巾賊寇為禍鄉裏,不聞不問,不配為豫州刺史。
剛剛赴任的郭貢:“……”
朝廷收到曹操的奏折後,一想也是,曹操在攻打黃巾賊寇的時候,郭貢身為豫州刺史沒有出兵相助,甚至連口頭上的表面功夫都沒有做。
确實是不合格。
豫州刺史得換,換誰呢?曹操舉薦了漢室宗親劉玄德。
朝廷一看是姓劉的,準了。
劉備還在徐州和袁術對峙,突然收到了朝廷的旨意。
傳旨的太監看到熟人也有點懵。
曹操表奏劉備為徐州牧,表奏劉玄德為豫州刺史。
劉備和劉玄德居然是同一個人。
曹操平定了豫州,對陳留和徐州的戰局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張邈棄城跑了。
袁術久攻不下,又見曹操得空,覺得再打下去讨不了好,便撤軍了。
感覺寫的不滿意,在糾結是加速完結還是如裹腳布一般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