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天才
天才
一家人說說笑笑,小寶貝拿了塊兒芙蓉糕在嘴裏慢慢磨。威遠侯陳家乃是簪纓世族,府中的廚娘都是家生子,世代相傳做糕點的手藝一絕。
她肚子不餓,可這糕點香甜的氣味實在引人垂涎,不吃也不舍得利索的放下。反正她如今太小,除了吃喝拉撒也沒別的好幹。只當消磨時間了。
“聽說皇後娘娘的娘家找了個江湖郎中,開了一副海上方,說是可以助孕。娘娘最近好像正在吃。”
陳家大兒媳不經意的說完,望着大姑子神情依舊,實則雙手緊緊的拽着帕子,身體緊繃顯然對這八卦非常在意。
陳丹染輕輕笑笑:“什麽海上方,都是騙人的。”
這話說的極籠統,不知道是說方子是騙人的,還是皇後娘娘吃藥的傳聞是騙人的。皇後已年過三十,人老珠黃。皇上極少去坤寧宮,就算去了也是坐坐就走。如此,她吃什麽不是白搭。
女人們閑聊着,下人來禀大舅媽的娘家弟妹領着她家小公子前來拜會。老太太本打算打發兒媳去接待,結果大舅媽提議讓領到這裏。
“她是晚輩,該來拜會下老祖宗。”
她如此說,老太太還能如何,總不能當着衆人的面給長媳沒臉。雖然她已經猜到她們所為何事。
大舅媽娘家姓王,父親承襲了最後一代勇毅伯的爵位。他是個吃喝玩樂無所不為的纨绔。後代兒孫若沒有進取,他們家就要徹底沒落。畢竟這大周朝實行的可是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五代後沒功勞,爵位直接就被抹了。
女人在侍女的帶領下很快進來,她今年二十多歲,長的眉清目秀。身形微豐,儀态落落大方。
身旁的小男孩大約五六歲,跟着母親規規矩矩的行禮。挨個叫人,給長輩們道好。之後安穩的站在母親身邊,一副小大人的模樣。
一番客套的寒暄後,大舅媽含笑拉着侄兒王承陵小朋友進入了正題:“陵兒年紀雖小,可卻是極聰慧的。如今已經背完《三字經》《百家姓》唐詩也背了不少。”
說着她轉身和藹的跟侄兒說:“陵兒,給大家背一段聽聽。讓老祖宗和染姑姑看看我們陵兒記憶力多好。”
王承陵小朋友一副乖巧的模樣,晶亮的瞳孔中不屑與無奈飛快的閃過,然後啓唇開口背誦事先交代的內容。
Advertisement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這麽小的孩子,一字不差的背完啓蒙的《三字經》,迎着衆人贊嘆驚訝的表情,他話鋒一轉開始了更加深入的表演。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小寶貝坐在炕上驚的瞪大了雙眼,之前只說他會背唐詩吧!這怎麽忽然背起了拗口的《離騷》?
這篇她之前高中背過,後來執行任務時又重學過。以她這小身板不知道能不能說利索?這小家夥才五六歲,居然已經接觸這麽大難度?他父母就算想要他光複門楣,也不能拔苗助長吧。
此時,大家的眼睛都好似黏在了這小孩兒身上,一個個皆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大嫂目露自豪,連一直表現淡薄的王家娘子也忍不住為兒子驕傲,自矜的眼眸寫上了傲然。
“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
孩子忽然打起來柯登,曉曉震驚的心緒一松,咧着嫣紅的小嘴笑了。居然背了差不多近一半,這孩子的智商值得稱贊。
她笑聲一起,原先自信的孩子頓時臉色燒紅。迎着她稚嫩的臉頰飛快的低下了腦袋。右腳悄悄的踩着左腳,一副懊惱躊躇的模樣。
曉曉心裏贊嘆不已,看到他這一副變化突生好玩的心思。這樣才正常嘛,一個五六歲的孩子而已,若真順溜的背誦完才讓人震驚害怕。
她這廂咧着小嘴傻笑,那邊三舅媽推一下坐在一旁的陳汐沖大家開口:“這個汐兒也會背。”轉頭捅咕閨女一下,神情滿是急切的炫耀。“接着小哥哥的背兩句給大家聽聽。”
不是吧?一個王承陵已經夠逆天了,你閨女才多大,怎麽可能會如此複雜的詩詞?
衆人訝異中又透着隐隐的期待,三舅媽已經急不可耐的又推了閨女一下“快背啊!讓姑姑瞧瞧我們汐兒多聰明。”
陳汐的小身子被推的一踉跄,差點摔在地上。心中惱火萬分,面色絲毫不露。狹長的眼睛裏盛滿了委屈。
衆人正想說不要為難孩子,她卻小嘴輕啓,真的接上了男孩的下文。“荃不察餘之中情兮,反信讒以齌怒。”
哄長輩高興,是她必備技能。雖說以她的年紀背《離騷》太早,可她只背一句,且她那個母親是什麽性情大家也都知道。如此并不會懷疑她什麽。
居然說對了,這下衆人全是一副被雷劈的驚訝表情。三舅媽洋洋得意,自己女兒自幼聰慧,這是她特意教她顯擺的。
這回好,踩着妯娌娘家人上位,以後看誰還敢看輕她們母女。
果然,王家娘子有些讪讪。開口誇耀了陳家孫女一通,乘機開口說出了此來的目的。
“宮裏給兩位皇子招伴讀,陵兒已經報了名。可如今王家式微,長姐看能不能在貴妃娘娘面前進言……陵兒的才智剛才長姐也看到了,絕不會辱沒了咱們。”
這七大姑八大姨的牽扯,在以宗族為單位的古代都是不可避免的。他們一進門,陳丹染就猜到了她們此來為何。
“為這擔心我覺得大可不必……這回與以往不同,聽說聖人認為孩子多了更有益于讀書聽講,所以特意開辟東四所為書房,親貴中的孩子挑适齡的陪三皇子四皇子一起讀書,不似以往只要一兩個伴讀。這麽多孩子可去,你家小公子如此聰慧,應該能被選上。”
“可……王家如今……”他公爹一個只知吃喝玩樂的老纨绔,家族中官最大的就是一個從六品的族叔。近支在朝堂完全沒人,如果沒有人幫忙,孩子真的能進宮給兩位皇子做伴讀嗎?
她男人已經無爵可襲,他那窩囊不求上進的樣子,她早已失望透頂。如今只寄希望于兒子給她掙鳳冠霞帔诰命加身。對于這接近天家的機會非常看重。否則兒子以後就是考取了進士,上頭沒人幫扶,那仕途也會非常難走。
“小婦人如今已是窮途末路,求長姐幫幫忙,小婦人感激不盡。”
王大娘子說着跪倒在陳丹染面前,她實在是無法可想了。只要能為孩子搭上天梯,她不介意将自己的驕傲踩在腳底。
“不用如此,你先起來,有話好好說。”陳丹染抱着睡着的女兒,使個眼色讓人将她扶起。
大舅媽王氏對娘家的境況也憂心的很,不然也不會特意安排弟妹來。扶着弟妹她也擦擦眼角,對大姑姐語帶哀求。
“王家如今……求長姐看着我三分薄面上幫一把,王氏感激不盡。”
“好了,好了。都是一家人,說什麽感激不感激的話。你長姐家倆男孩,還有咱家倆孩子,這回都在伴讀之列。若有機會,你長姐哪能不想着。當然會想辦法幫忙的。”
老太太是人老成精,這話說的夠水平。既提醒了這個一心為娘家的兒媳,也表明了女兒的立場。人家自家孩子也在參選之列好不好,你們別這麽巴巴的賴上來。況且還有你自己的孩子呢,那也得指望人家幫忙。
老人如此一說,王家倆再不敢多言。附和着說了些好聽的,王大娘子帶着兒子離開告辭。
該說該做的都做了,剩下的聽天由命吧!只是望着孩子聰慧的眼眸,她心裏到底意難平。若是能給皇子做伴讀,以後的前程算是有了。跟将來的皇親貴族乃至天子搭上線,這事兒想想就那麽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