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未婚媽媽
未婚媽媽
下午四點的時候,本來還悶熱難當的天空突然陰沉下來,不一會兒,就有細細的雨絲飄灑下來,窗外一棵芒果樹被水洗得愈發翠嫩,風吹過,葉子微微顫動着,一下一下貼在窗上,像一只頑皮的小手撥弄着人的心弦。
喬然看着窗外蒙蒙的語氣,心裏記挂着幼兒園的女兒,手頭的工作不知不覺慢了下來。
一雙白皙修長的手輕輕扣了扣她的桌子,喬然回過神來,歉意地沖來人笑了笑,周陽陽了然地開口:“擔心童童?”
“嗯,”喬然把散落在頰邊的碎發拂到耳後,“早上出門的時候給她穿得有點兒單薄。”簡簡單單的動作,清清淡淡的嗓音,卻蘊着說不出的溫柔雅致。
周陽陽忽然就想起五年前喬然第一次出現在這家小小的編輯部門前的時候,那時的她撐着一把小巧的傘,白衣黑發,裙邊微微被雨水打濕,娉婷地站在那裏,絲毫不顯淋雨後的狼狽。
見周陽陽出來,她微微笑着迎上來,溫溫潤潤的嗓音響起:“請問你們這裏還在招編輯嗎?”
那一刻,身後的斜風細雨,煙柳殘陽在她的如畫眉目下都化成了背景。
周陽陽下意識地就點點頭。
她又是一笑:“我大學是學中文的,……剛畢業,能不能在這兒工作?或者,實習也可以。”
或許是因為喬然身上的氣質太出衆,或者,是她眼裏的渴望太明顯,盡管她沒有任何證件,周陽陽還是當場就同意招收她。
下了班,跟好友蔡晴說起的時候,那只小辣椒立馬就嗆起來了:“你說你收留了一個沒有身份證、沒有居住證、就連住處都沒有的女人?!”
“嗯……還是一個很漂亮的年輕女人。”周陽陽不怕死的補充。
“你這事兒辦大條了。”小辣椒伸出塗着鮮紅色指甲油的手指,一下一下狠狠地點着她的腦袋,“她肯定是一麻煩,還是一來歷不明的麻煩……唉,你說你,倩女幽魂沒看過還沒聽過嗎?”
第二天,周陽陽禁不住小辣椒的聒噪,帶她去看了她口中所謂的麻煩,不出一個小時,她已經雙眼放光的拉着人家的手,從本地美食聊到風俗習慣,還熱情地介紹哪處的房價優、地段好balabala……
最後,周陽陽不得不死拖着好友離開喬然暫時栖身的那家小旅館,某只還猶不死心地頻頻回頭做好客狀:“有空去家裏吃飯啊,我媽的糖醋魚遠近聞名……”
後來,在小辣椒的姑姑的幫忙下,喬然租下了編輯部附近一個小區三樓的一間房子,而她們也驚異的獲悉:喬然懷着兩個月的身孕!
這座南方的小城算是一個縣級市,民風以閑适為主,流言蜚語傳播的就特別快。沒過幾天,本地來了一個年輕漂亮的未婚媽媽的事就傳遍了幾乎半個城市。喬然每天出門時總會接收到小區內外積聚閑聊的三姑六婆們各色或好奇或猜疑的目光,時不時還有只言片語飄進耳中:“是不是被趕出來的小三啊?”“我看肯定是……”
喬然就是在這樣迫人的環境中安定了下來。
那時候,周陽陽的編輯部剛上軌道,工資不高,活兒也很雜亂,可是,喬然這個看起來像是大家族出身的女子卻沒有絲毫的埋怨,每件事都認認真真的做好,話不多,卻又不會讓人覺得清高,只會心疼她的堅強、柔韌。
關于那些越傳越離奇的流言,喬然總是置之不理,反而小辣椒每次聽到,總要沖上去跟人家理論:“你才是小三,你全家都是小三!你是親眼看到了還是經人證實了?太閑了就去找點鳥事兒做,別總在這裏嚼舌根子……”回頭還忍不住跟她吐槽:“你看喬然的氣質談吐,哪裏像小三了,那些人真沒腦子。”小辣椒此人在本地頗為出名,最主要的是因為她有一位名揚小城的麻辣老媽,據說在小辣椒不滿周歲的時候,父親在一個暴雨天為了救一個落水兒童犧牲了,而作為烈士家屬的辣椒媽抱着哇哇大哭的小辣椒死守着那個家,即使得到婆家的默許,也堅決不改嫁。孤兒寡母的靠着一點微薄的體恤金開了一家小飯館聊以度日。讓辣椒媽真正成名的是因為在小辣椒八歲的時候,那天,辣椒媽有急事出門,留下剛放學的女兒看店,回來時,就看到女兒站在店門口正死死地揪着兩個小年輕的衣服,看到她連忙大吼:“老媽,這兩個人吃完飯不給錢喏”。那兩人趁機撥開小辣椒的手,撒開腳丫子就跑,辣椒媽怒了,沖進廚房拎起一把刀就氣勢洶洶的追過去:“我砍死你們這些小痞子……”……後來,還是那兩人的父母怕兒子吃大虧,打了報警電話,于是,那天,辣椒媽追着人,警車在後面追着辣椒媽,就這樣跑遍了大半個城市……據說那時的場景可謂是盛況空前,幾乎達到了萬人空巷的程度,至今仍是小城人津津樂道的舊聞之一。事情以辣椒媽拿着痞子父母們雙手奉上的三倍的餐費結束,從此後,辣椒媽也就揚名小城,無人敢惹。
喬然生童童的時候難産,臨昏迷之前死死的拉住一旁的醫生,交代說萬一有意外,一定要保孩子,然後千萬找一家善心人代為撫養。護士出來轉述給在外面等待的她們聽時,連一向堅強彪悍的辣椒媽也忍不住落淚。
童童出生後的第四天,昏迷的喬然才醒過來,第一眼看到襁褓中玉雪可愛的嬰兒,這個一向淡笑示人的小母親眼淚“撲簌”就掉了下來,依舊插着針管的細瘦手臂緊緊地抱住女兒,無聲壓抑地哭。無助的悲傷像看不見的霧氣,瞬間就彌漫了整個病房。
後來,喬然給女兒起名叫櫻童,姓……秦。
其實,對于喬然過去的一切,以及……孩子的爸爸,她們不是不好奇,不過都很有默契地選擇了無視。畢竟有些事情只适合藏在心底,攤開在陽光底下,誰曉得會是被灼燒或是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