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不跑了
不跑了
在一個秋風蕭瑟的日子,南昭世子離開了京城。坊間傳聞,離京那日,世子容色枯敗,活像老了三十歲。
而同一日,太後也病倒了,據問診的太醫說,太後食不下咽,起了滿嘴的燎泡。
芊芊剛把那五百萬兩套走的時候,太後雖然又氣又悔,但想着畢竟黃金都在乾清宮鎖着,雖然麻煩了點,想個辦法,神不知鬼不覺地拿回來,到時候就對外宣稱是入了賊,也算是還有可操作性的餘地。
哪承想,她迷迷糊糊發了一夜的燒,第二天一醒來眼線便火急火燎地來報:女帝竟然把黃金全運到了戶部。
太後懵了,問運到戶部作甚。
眼線說用來補齊欠發俸祿。
太後兩眼一黑,差點又暈過去。
那俸祿已經欠下兩年沒發了,而全國上下又那麽多官員,這麽一分,五百萬兩黃金不得一分不剩?
還好戶部是太後的勢力範圍,她馬上着人通知戶部尚書攔着。
戶部尚書哪知道錢是這麽來的,聞言哭喪着臉:“沒用了太後,诏令已發到三省六部,眼下怕是整個京城,不,連外省的官員都知道了。”
所有當官的都樂瘋了,現在誰說不發,誰就是所有大胤官員的公敵。
太後當場吐了一口老血。
然而,次日更令她生氣的事發生了。
遠在邊關的梁素聽聞女帝有錢給官員補發工資,卻半點沒提給他發軍饷的事,心理不平衡,幹脆仗也不打了,飛速撤兵班師回了京。
這下機遇也沒有了,謀劃一場,什麽都沒得到不說,還損失了二百五十萬兩黃金。
太後當晚就咳血了。
話說芊芊雖然很想把那五百萬兩據為己有,但她也明白過猶不及,卷點金銀珠寶就算了,貪多嚼不爛,那麽多黃金光換成銀票就是很大工程,說不定還會影響她的跑路計劃。
況且兩年不發俸祿,那些貪官自有辦法斂財,可卻苦了兩袖清風的清官。
這個皇帝她雖不想當,但不妨礙她為社稷江山留些小貢獻。
最重要的一點是,芊芊白手起家,也沒少經歷風浪,但從來沒有欠發員工工資的習慣,這點不管在哪都不會變。
至于沒給梁素軍饷,一是因為錢不夠,二是因為芊芊知道,梁素根本不缺軍饷。
準備造反的人,手裏怎麽會缺糧少錢,梁素這麽多年賣官鬻爵,貪污受賄,早就不知道攢下了多少財富。
而邊關的戰事,不管由沒有軍饷,都必敗。
梁素這個奸臣早就和鞑靼串通一氣。兵敗割地賠款一條龍是注定的結局,并不會因為芊芊給他軍饷而發生絲毫改變。
芊芊騙聘禮發工資的事是有些冒險的。因為女帝并不是會考慮官員死活的人,不然也不會手下人都吃不起飯了,還斥巨資給段淳玉買禮物。
而且梁素是先帝定下的三位輔臣中唯一現今仍在朝堂之人,女帝一向很儀仗他,也斷然不會做出有錢全都給官員發工資,卻對他要軍饷置之不理的行為。
但恰恰因為這兩個舉動,挫敗了太後的實力的同時,又将梁素提前喚了回來,京中兩股勢力重新平衡,現在動她就相當于宣戰,所以就算二人對她的行為有所懷疑,也因忌憚對方無人出手。
芊芊成功地為自己争取到一段時間。
下一步,就是去找男主相認,退位讓賢,把皇位這個燙手山芋甩給男主。
男主是歷史系學霸,簡直最完美穿越人選,是天選之子,而她就是炮灰一個,之乎者也一個不會說,連繁體字都認不全,可別妄想當什麽女皇一統天下,跑路才是正解。
芊芊記得書中寫過,男主是在中秋節那天穿到了一個落水的宗室子弟身上,而中秋節就在幾天之後。
那位宗室子弟天生癡傻,府邸就在京城,所以很好打聽,就是寧王的嫡子。
京中宗室子弟在太後和梁素的權利鬥争中死的死殘的殘,知趣的早就主動遠離是非之地,寧王因年事已高,獨子又是個傻子,所以能留在京城而未遭毒手。
可惜啊天算不如人算,誰知道後來這個傻子被人穿了呢。
芊芊掐着日歷等中秋節,期間太後要辦中秋宮宴,芊芊一句“要辦你自己拿錢”,直接又把太後氣了個半死。
呵呵,當她不知道,就借着辦宮宴撈油水呢吧。
中秋節一過,芊芊便趕緊出宮直奔寧王府。
寧王府落魄已久,寧王被皇帝的突然造訪驚得不知所措,芊芊寒暄兩句就直奔主題,提出要見寧王世子。
寧王世子在确實中秋節意外落水,此時仍在病中,由下人攙扶着見駕。
芊芊看着一臉傻笑的男主,心道這是還裝着呢。
不愧是男主,這謹慎的性格,這出色的演技,注定要成大事。
于是芊芊找了個機會,趁無人在意,說出了接頭暗號:
“How are you?”
寧王世子:“嘿嘿,嘿嘿。”
芊芊:“.......”
難道是她發音不标準,于是芊芊又換了一個:“奇變偶不變!”
寧王世子:“姐姐天天見!”
這倒挺押運,可是不是她想要的答案啊!
不可能啊!但寧王世子确實仍然一副呆傻的樣子。
芊芊不死心地又說了數個暗號,包括并不限于唱國歌,背乘法表,甚至把人都支出去表演了一套廣播體操,都沒得到期待的回應。
如此這般跑了幾天寧王府後,芊芊終于絕望地承認,男主并沒有穿進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她的穿越而改變了原有劇情。
這樣一來,芊芊的計劃全泡湯了。
如果不能讓位,名正言順地退出歷史舞臺,以目前的局勢,她是無法全身而退的。
她是一個傀儡皇帝,周圍都是太後和梁素的眼線,走到哪裏都有人跟着,怕是還沒出連城門都沒出就得被人抓回來。
她是有些小聰明,但一無幫手,二無兵權,如今只是借着太後和梁素僵持才得以活命,一旦局勢激化,第一個死的就是她。
芊芊努力回憶劇情,梳理男主的逆襲之路,忽然想起一人。
此人名為宋靈毓,為已故首輔宋清硯之子,自小便有神童之美名。
他十七歲時便高中狀元,先後在翰林院、戶部、吏部任職,所到之處政績突出,頗為同僚所贊許。
如此下去,宋靈毓本有望繼承其父,成為大胤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輔臣,然而卻因容貌過于俊美,被女帝屢屢冒犯,最終憤而辭官。
一次偶然的機會,已經是寧王的男主與宋靈毓在一茶館相遇,交談中為其風采吐所蟄伏,遂與之結為好友。
後來王室覆滅,寧王有逐鹿之心,欲拜宋靈毓為謀士,宋靈毓深知男主胸懷人品,早就認定其為明主,欣然應允。
從此寧王如虎添翼,宋靈毓屢出奇謀,滅太後,殺梁素,平南部三王,最終助寧王一統天下,之後更是君臣一心,開創了太平盛世。
而且這個宋靈毓不同于其他謀士,他不僅有縱橫捭阖之才,還身手不凡。他早年間曾游歷四方,結交了不少奇人異士武功高手,拜入寧王麾下後宋将他們引見給寧王,這些人日後無一例外都成了寧王的得力幹将。
如此奇人,若是能得到他的輔佐,芊芊相信,她不僅能活命,還能将權利從太後和梁素那些逆賊手中奪回來,坐穩這個王位,
想到這,芊芊恨不得立即去找宋靈毓,然而想到原主之前好像将人得罪的不淺,便先回了宮,打算選幾份厚禮再登門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