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五萬塊
五萬塊
趁着國慶假期,簡凝到書店買了一堆金融、管理、投資方面的書籍回來研究。與此同時,好好吃飯,多按摩頭皮,用生發水,吃生發丸,努力讓自己的頭發早日長長。
年輕人新陳代謝快,頭發生長速度肉眼可見。距離變成光頭四天後,頭皮上已經長出一層絨毛,摸上去不像男生的寸頭那樣紮手,反而軟嫩光滑。
簡凝有預感,這次長出的頭發,發質會很好。
讀了三天書,又在網上搜集了許多信息,簡凝發現很多事情是超出她的認知範圍的。上一世她的專業是新聞學,對經濟這方面無所涉獵。現在研究投資與理財,光專業術語就要消化很久,更別說在市場靈活應用了。
盡管如此,還是要硬着頭皮學下去。
如果一生都保持一般人的生活水平,那麽五年實驗期內的生前數額足夠她和簡如用一輩子。然而這樣的人生無異于混吃等死,沒有任何意義。
比起這樣,她更想拿這些錢做些有意義的事。
合鑫理財公司将理財計劃與報告發給了簡凝,上面列有公司制定的詳細理財投資分配,以及每周收益、預期年收益的彙總表。
從預估趨勢來看,這一期五十萬的理財到明年同期大約可以增加到五十三萬,年化收益率為百分之七左右。
理財這塊收益不算高,但勝在穩定,作為後備保險資金是個不錯的選擇。
簡凝又拿出一百五十萬交給理財公司,一共劃出了兩百萬作為後備資金。有了這兩百萬做保底,簡凝決定用剩下的以及今後的錢拿去做投資。
正在考慮投資什麽項目的時候,簡如回家了。
簡凝匆忙地戴好黑長直的假發,收拾起桌面上的各種書籍,然後開門,接過行李放在地上,給了簡如一個大大的擁抱。
簡如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給簡凝做了她喜歡的排骨湯。母女兩個将近一周沒見面,心理上卻感覺有一年了。
簡如這次回家心情很好。飯桌上,簡如提到她在作者大會上認識了很多業內名人,還遇到了同在半夏小說兼職寫作的編劇。
Advertisement
“那個編劇是晉江的一個大神作者,光憑在晉江寫文和出版的收入就夠在北京買房了,前幾天還賣了影視,真的很厲害。”
“媽,你加油寫,也能成大神。”
“我還差點。”簡如搖搖頭,“作者大會裏,估計混得最差的就是我了。”
“沒事兒,咱們現在生活不也挺好的嘛,不愁吃不愁穿。”
簡如聽得這話,又環視了一圈這老舊的房子,目光落在了簡凝剛買的、與周圍裝修格格不入的冰箱和液晶電視,眉頭緊鎖。
扒拉了一口米飯,簡如低頭說:“凝凝,抱歉啊,以前媽媽一直沒給你創造好的生活條件。其實現在有個機會,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怎麽了?”
“我五年前在雜志上連載的小說,現在有一個變成現實的機會。”
“……要出版?還是改編成影視?”
簡如擡起頭,雙目躍動着靈光:“都不是,是真的變成現實。這次作者大會,有兩位主編透露了一個內部消息,說是有個公司打算建造中國版的迪士尼樂園。”
簡凝愣了三秒,随後反問:“不就是上海迪士尼樂園?”
“不是。這樣說吧,迪士尼樂園是把迪士尼動畫人物與游樂項目結合,這次籌備的樂園項目範圍更廣,它将直接取材本土IP,将其中的故事做成身臨其境的游樂項目。也就是說,你只要走進這個樂園,你就可以擁有真實的穿書體驗。”
簡凝疑惑地盯着簡如,第一反應是這種事情不可能做到。
迪士尼游樂園歸根結底是游樂項目,動畫角色只是游玩的調劑與輔助;如果要游客真實地參與進小說的故事線,那麽小說不就全亂套了嗎?
況且還要請人飾演小說角色,難道每個人都要針對顧客的反應随機應變?
簡如見她一臉不信的樣子,又解釋着:“提出這個方案的公司是國內娛樂産業的龍頭老大,他們好像擁有做成項目的實力與技術,雖然具體怎麽做主編沒和我透露,但是這件事是有做成的可能性的。”
“他們打算先改編一兩部小說試水,正好兩位主編之前看過我寫的連載小說,就向公司那邊推薦了過去。”
簡凝眨眨眼:“通過了?”
簡如開心地點點頭:“對,他們說這個故事很适合樂園項目,邀請我加入劇本小組進行創作和改編,酬勞也不錯,一個月有兩萬塊。”
“兩萬?!”簡凝不可以思議地睜大眼睛。
“很多對吧?他們提供的福利也不錯,安排住宿,包三餐,唯一的不好就是工作地點在北京。”
還沒等簡如說完,簡凝忽地放下碗筷,認真地問:“媽,你确定是正規公司嗎?怎麽聽起來這麽像傳銷組織。”
“……”簡如起身去一堆資料中找到一份項目介紹資料,遞給簡凝,“你放心,媽查過了,這是大公司,屬于紀氏集團,肯定不是傳銷。”
資料扉頁寫着“天海有限公司”幾個字,內頁還有對公司的詳細介紹。
“嗯,不是傳銷就好。這麽好的機會,媽,你一定要去。”
見狀,簡如吞吞吐吐地問:“如果要去,凝凝,你願意轉學去北京嗎?”
簡如心裏其實很想抓住這次機會。但是一旦外出工作,就必須要把簡凝一個人留在X市生活。再有一年多就要高考了,這個時候真不是外出工作的好時機。
折中的辦法就是轉學。
但簡凝考慮到在北京生活成本高,簡如的工資不一定夠用。
再說,她很喜歡現在的學校和同學,并不想離開X市。
母女兩人商量了很久,最終決定分兩地生活,簡如到北京工作,簡凝留在X市上學。為了照顧簡凝的飲食起居,簡如還打算請一位保姆幫她做晚飯、打掃屋子。
簡凝則拒絕了,直接說今後住校就行,既方便又安全。
确定參與樂園項目後,簡如在國慶假期結束前兩天就又動身去了北京,簡凝則依舊留在家裏。她每天入睡早,住校是不行了。
簡如走後,簡凝在網上搜索了一些關于樂園項目的信息。網上相關搜索條目十幾條,內容全都無關痛癢;又搜索了一下天海有限公司,頁面旁邊直接出現了幾個相關人物的頭像。
其中之一便是簡凝在賭場見過的,被紀曉叫做小叔的男人——紀東。
根據百科介紹,紀東是天海有限公司總裁,紀氏集團的二把手。背景介紹那一欄,特意寫明紀東原名謝東,在認紀氏集團總裁紀承作為幹爹後,才改名成了紀東。
紀東是紀承的幹兒子,紀曉又叫紀東小叔,那麽紀曉就是……
簡凝心頭一驚,一時間信息量大到無法接受。
這難道還真讓周敏奶中了,紀曉和紀氏集團有關?
簡凝急忙點開紀東的個人百科,鏈接卻跳轉到了一位明星的百科上。她又搜索了紀氏集團目前的人員構成,在犄角旮旯裏終于找到了一篇報道,裏面有詳細的紀氏家族人物關系圖。
圖裏一一列出了紀氏一族的脈絡分枝,可以看出,紀承的子孫後代分布于各行各業,不乏明星、律師、作家等職業。
而找遍其中,也沒有紀曉的名字和照片。
簡凝覺得事情十分蹊跷,随即便搜索了“紀氏集團”關鍵字。這一搜倒好,除去第一條的百度百科詞目,下面的鏈接全都是關于紀氏集團的某某某又去世了的新聞。
結合剛剛的紀氏家族關系圖,才發現上次《靠近科學》節目所言非虛,紀承的兒孫一輩竟都死得差不多了,存活在世的也就剩紀承的幹兒子、幹孫子,以及部分旁系血親。
有知乎網友還特地在一個問題下分析了紀氏家族後代死亡事件,指出了死亡事件中的諸多疑點。其中,最令人不解的就是,在接二連三的離奇死亡中,紀承從未報警過,對外只宣稱子孫是發病而死。
正因事件離奇、當事人态度不正常,才有不少人都将這件事歸咎于錢靈降災。
看到這兒,簡凝不禁問系統:“紀氏集團的總裁,叫紀承的那個,也是錢靈實驗的參與者嗎?”
系統:“不是。”
“很多新聞都說紀承深受錢靈詛咒,是怎麽回事?”
系統:“不知道。紀承不是參與者,我們也沒必要關注他的生活。”
紀氏家族的死亡事件無解,簡凝索性直接搜索“紀曉”兩個字。
結果搜索結果清一色的紀曉岚,翻了幾頁也沒找到有用的信息。
紀曉的身份徹底成了個迷。
感謝讀者【藜殇】灌溉6瓶營養液
感謝讀者【四喜】灌溉20瓶營養液
感謝讀者【予閑233】灌溉5瓶營養液
感謝讀者【暮煙曦晨】灌溉1瓶營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