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疊雲等人先前回來時動靜有些大,國公府那邊聽到聲響特意派了人過來詢問,得知鳳娓回京就一直讓人注意着這邊的動靜。
是以鳳娓剛坐下沒一會兒,國公府那邊便來人請鳳娓過去用午膳,說是定國公與靖安大長公主均不在家,擔心鳳娓一個人用膳寂寞。
國公府的大房二房是定國公的子嗣,但是是庶出。
提到這個就不得不說一說當今聖上為何如此敬重靖安大長公主,為何如此寵愛鳳娓這個表妹。
先帝不是位明君,後宮妃嫔多不勝數,子嗣也多,還是皇子的皇帝只是其中一個,且并不受寵。因為某些原因,差點夭折,是靖安大長公主将其救了回來,并撫養長大。
兩人說是姑侄的關系,不如說是姐弟是母子。
後來,諸多皇子為争奪皇位鬥得你死我活,甚至發動了宮變。
為了護住還是皇子的皇帝,剛有孕不久的靖安大長公主不幸小産了。
不僅如此,那次小産讓大長公主傷了身子,恐難再有孕。
為了延續鳳家血脈,大長公主主動給定國公納了妾,這才有了定國公府的大房二房。
可誰也沒有想到,臨近四十的大長公主竟然有孕了,并成功誕下了鳳娓。
這種情況下意外到來的鳳娓,說句集萬千寵愛于一身也不為過。
鳳家人不算多,但卻是分住兩府。
鳳娓與靖安大長公主住公主府。
靖安大長公主身為公主,千金之軀,有她的驕傲,願意給定國公納妾綿延子嗣已經是她最大的讓步,要她與定國公的妾室同處一府那是絕不可能,于是便将公主府移到了定國公府旁邊。
Advertisement
鳳家大房二房則住在國公府,至于定國公,除非處理公務太晚,不然他都是在公主府陪着大長公主。
“誰派來的?”鳳娓問。
“兩位夫人都派了人。”
今日不休沐,她的兩位庶兄皆在衙門當值,府中只有兩位庶嫂和孩子們。
鳳娓與這兩個庶嫂幾乎差了一輩的年齡,向來不太親近,但相比大嫂,她更喜歡二嫂一點。一來她不喜歡大嫂康氏虛僞的性子,二來二嫂沈氏生得好看。
沈家人都長得好,宮裏的惠妃娘娘也是個大美人。
“你走一趟,就說我累了,不去了。”她吩咐疊雲。
已是正午飯點,康氏沈氏都沒用膳,直到疊雲過來傳話。
鳳娓從小到大來國公府這邊的次數屈指可數,沈氏早已猜到她不會過來,沒說什麽,只讓人送了一道需要文火慢熬的老湯過去。
康氏同樣猜到鳳娓不願過來,但她道:“爹和殿下都不在府裏,郡主一個人不免有些寂寞,不如讓晚欣過去陪郡主用午膳。”
鳳晚欣是康氏的小女兒,聞言癟了癟嘴,滿臉的不願意。
疊雲看在眼裏,面色不變:“多謝大夫人好意,不過郡主喜靜,就咿嘩不勞煩二小姐了。”
話落,疊雲福了福身,告退離開。
“你剛才擺什麽臉色,”等人走遠了,康氏低聲訓道:“不是跟你說過麽,對公主府那邊的人要臉色好點,殿下不點頭,你怎麽嫁進皇家。”
“我臉色好了也不見得那位就會點頭,”鳳晚欣冷笑一聲:“再說了你沒聽到疊雲說的話呀,郡主喜靜。”
“她還喜靜?兩座府邸這麽多人,就她最愛熱鬧。連借口都找得這般随意,說明就連這丫鬟都沒把我們放在眼裏。既然如此,我又何必舔着臉上去讓人奚落。”
“她是郡主,可我也是鳳家的孫小姐。”
“那你親事怎麽辦?”
“讓父親去跟祖父說吧。”鳳晚欣道:“祖父若同意,那位想必也不會故意為難。”
康氏想着大長公主那張冷冷淡淡的臉,嘆道:“實在沒有辦法就只能如此了,就是不知道你祖父願不願意。”
鳳晚欣:“我是他的孫女,我若是能成為皇子妃,那是整個鳳家的榮耀,祖父怎麽會不願意。”
康氏沒女兒這麽樂觀,以鳳家如今的地位,又有靖安大長公主與福陽郡主在,定國公真不一定願意這麽做。
她沒把這些說給女兒聽,說了也不會聽,只叮囑道:“晚上去那邊你可不能像剛才那樣甩臉子,你祖父可寶貝那娘倆了。”
“晚上要去那邊用膳?”
“郡主離京這麽久才回來,便是大長公主不提,你祖父也肯定是要一起用頓家宴。”
康氏讓人留意着公主府的動靜。
剛過申時,大長公主與定國公便回來了。
康氏算了算時辰,該是收到消息就立即出發。啧,大長公主只鳳娓一個女兒也就罷了,定國公分明還有兩個兒子幾個孫子孫女,竟也把鳳娓當個寶。
須臾,公主府果然來人通知讓他們晚上過去用膳。
晚膳大約在酉時中,康氏特意提前過去。走出門,她想到什麽猶豫半晌後回頭拿了個匣子出來。
剛到院中就聽到鳳娓清脆的笑聲。
婢女通報後,康氏進到屋內。
大長公主住的院子,便是軟塌都比別處來得寬大,但再寬大的軟塌能坐的也只有兩處,一處坐了大長公主,另一處坐了鳳娓。
見康氏進來,鳳娓一動不動,慢悠悠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顯然不會起身與康氏見禮。
康氏暗恨,卻沒有辦法,天地君親師,鳳娓是郡主,是宗室,屬于君。認真計較起來,她得給鳳娓行禮才是。
康氏給大長公主見禮,而後看向鳳娓,笑得和藹可親:“郡主可算是回來了,不說殿下和爹,就是我和你大哥都惦記得緊。”
“是麽?”鳳娓若有似無地勾了勾唇:“我還以為大嫂盼着我一直不回來,免得影響晚欣的婚事呢。”
去年鳳娓休夫時康氏過來勸說,話裏話外都是和離對女人不好,能忍則忍,還讓鳳娓替晚輩想一想。
鳳娓聽得火冒三丈,也不管什麽嫂子不嫂子的了,直接将人趕走了,直到她離京康氏都沒再出現過。
“郡主還在生氣呢,”康氏是個厚臉皮的,自己找了位置坐下:“生氣也是應該的,那事确實是嫂子做錯了。”
“當天你大哥就狠狠地罵了我一通,我後來想了想,的确是我想差了,忘記了郡主不是一般人,沒得受了委屈要忍着的道理。”
“早就想來給郡主賠罪,又擔心郡主還沒消氣。上午聽聞郡主回來了,想着過了這麽久郡主也許消些氣了,就把我出嫁時家母送的一套壓箱底的頭面找了出來,”康氏起身把匣子放到軟塌上的小幾上:“小小心意,郡主就別在和嫂子計較了。”
鳳娓打開匣子,是一套綠幽幽的飄花翡翠首飾,成色不錯。
這樣的首飾珍貴是珍貴,可鳳娓不缺,但康氏拿出來肯定心痛。
秉着康氏不高興她就高興的原則,鳳娓爽快地收下了,對康氏露出一個真誠的笑臉:“嫂子破費了。”
康氏:“郡主喜歡就好。”
“喜歡,”鳳娓拿出一個镯子戴在手上,還伸到大長公主面前:“阿娘,好看麽?”
大長公主雖臨近花甲,但調養得宜,面色紅潤,雍容大氣,瞧着似比康氏還年輕些。
看出女兒的有意而為之,她笑得滿臉寵溺:“好看。”
康氏神神秘秘地道:“其實我還有一個禮物。”
“還有一個?”鳳娓看眼康氏,奇怪她今日怎麽這麽大方。
康氏:“郡主和離……”
“不是和離,”鳳娓糾正道:“是休夫。”
“對,是休夫。”康氏作勢打了下嘴,接着先前的話道:“郡主休夫快一年了,陸子川都要再娶,郡主就沒什麽想法?”
鳳娓眉梢一挑:“嫂子有話不妨直說。”
“那我就直說了,”康氏看向大長公主:“前幾日晚秋不是診出喜脈了嗎,反應有些大,我過府探望時舅母特意來拜托我,說是她娘家有個侄孫,模樣品行都不差,讓我來問問殿下和郡主的意思。”
大長公主淡聲:“本宮記得你舅母娘家是汪閣老家吧?”
“殿下好記性,正是汪閣老家。”康氏小小地奉承了大長公主一下:“這位公子是汪閣老的最小的孫子,名序。”
“汪閣老啊,”鳳娓心念微動:“最小的孫子?他今年多大?”
“今年十八,是比郡主小了兩歲但也沒人規定妻就一定要比夫小不是。”
“說得也是,”鳳娓若有所思:“那這是汪家長輩的意思還是汪――汪序自己的意思啊。”
“聽說是汪序自己的意思。好似是他之前偶然在街上見過郡主一次,可那時郡主是羅敷有夫,只能把這份心意埋藏起來。”
鳳娓眉心微微攏起:“可我休夫這麽久了他怎麽才想起派人來說親?”
康氏:“說是郡主剛休夫時不好來,後來呢郡主又離京去了,便拖到了現在。”
“聽着倒不錯,可我又沒見過他,”鳳娓道:“王婆賣瓜尚且自賣自誇,誰知道他人究竟長什麽樣。”
康氏一聽,越發覺得鳳娓有意。原本這件事她只是受舅母所托,現在她自己也上心了。
她若是能給鳳娓說門滿意的親事,大長公主投桃報李,想來會願意幫忙把晚欣嫁進皇家。
“這簡單,回頭我跑一趟,保管給郡主安排得妥妥當當。”
鳳娓搖頭:“不急,我剛回來,有些累了,想歇一歇。”
康氏皺眉,不懂鳳娓怎麽一下子就變了,還想說什麽時丫鬟來通報二夫人沈氏到了。
沈氏坐下後就感覺鳳娓一連看了她好幾眼。
她摸了摸臉頰,問鳳娓:“郡主一直看我可是我臉上是有髒東西嗎?”
“二嫂好看,”鳳娓看着沈氏美麗的臉龐,忍不住露出幾分笑意:“沈朝和你有幾分相似。”
“郡主見過沈朝了?”
“在宮裏遇見的,”回想沈朝那張臉,她忍不住感嘆道:“多年不見,他還是這麽好看。”
“他幼時更好看,眼睛大大的,睫毛長長的,嘴唇紅得跟上了口脂似的,比小姑娘還小姑娘。”沈氏回憶往昔:“以前我和惠妃娘娘最喜歡哄他穿小姑娘的衣服,他爹還曾為他畫過一副小像呢。”
鳳娓眼睛一亮!
女裝小像哇,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