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雖然因為拆遷的事熱血上頭了一下下,但孟正還記得今天的主要目的。
他們沒怎麽耽誤就去了劉劍的家。
劉劍家只有一間平房加一個小破院子, 整個色調灰撲撲的, 院門上鏽跡斑斑。這間二十平米左右的平房是劉家的餐廳兼客廳兼卧室。廚房是在院子裏挨着牆壁另搭的, 一面透風, 算是違章 建築。除此以外,還有一個不到兩平米的雜物間也是違章 建築。衛生間在一百米之外,是公共廁所,十分不方便。
房間太小了,哪怕家裏人勤快收拾着,也顯得雜亂無章 。
劉劍一進門就喊了爸媽,然後說:“我同學來了。”
劉爸爸和劉媽媽都很震驚, 震驚之後是不知所措。
除了畢曉恬那姑娘偶爾會跟着她那位在居委會工作的奶奶來劉家看看, 劉劍可從來沒有帶同學回來過。這該怎麽招待啊?同學會不會笑話劉劍?劉爸爸天生殘疾, 劉媽媽腿上打着石膏, 都不良于行。劉爸爸本來坐在椅子裏在做手工, 劉媽媽本來躺着也在做手工, 聽到兒子的話後都想要在第一時間站起來。
孟正跟在劉劍身後進了屋子, 見狀忙說:“叔叔阿姨好, 我是劉劍的同班同學,我叫孟正。都別起身了。我們和劉劍關系好着呢,不用這麽客氣。”
沈獨清落在最後, 嘴巴不如孟正那麽甜,卻也好脾氣地說:“叔叔阿姨好,我也是劉劍的同班同學。我叫沈獨清。”
劉爸爸和劉媽媽有些恍惚。這兩個孩子長得太好了吧。他們在語言方面有些貧瘠, 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這兩個孩子,內心深處卻湧出了自卑的情緒。
劉媽媽是啞巴。劉爸爸局促不安地搓了搓手,說:“康康,給你同學倒杯水。”
康康是劉劍的小名。這間屋子太小了,孟正和沈獨清擠進來後,屋子裏連轉身的地方都沒有了。孟正估摸着左邊的床板是劉劍睡的,忙拉着沈獨清挨着床沿坐下,屋子裏的空間才顯得大了一點。孟正遞給劉劍一個眼神。
劉劍連忙把茶葉蛋的事情說了。
劉爸爸和劉媽媽聽得入神。
坦白地說,也許他們心裏不一定覺得這個生意真的能成,但他們卻又一心盼着這個生意真的能成。孟正給予他們的不僅僅是一個點子,還是一個希望。
劉爸爸的眼睛都紅了,用手背不斷地擦着眼角。
Advertisement
孟正和沈獨清見狀,心裏都止不住地酸澀。
劉媽媽啊啊了兩聲,又用手指比劃着。這不是正宗的啞語,劉媽媽自然沒機會去學啞語。但劉劍身為她的兒子,肯定能看懂她的比劃。劉劍給孟正和沈獨清翻譯說:“我媽媽說,不知道怎麽感謝你們才好。她說,你們是活菩薩。”
劉劍稍微有一些羞愧,羞愧的原因自然不是因為他媽媽不會說話,而是“活菩薩”這個形容。他們是高中生,高中生肯定都不喜歡封建迷信。劉劍怕孟正和沈獨清不會接受“活菩薩”這種說法。可是,他媽媽只會這樣的誇人啊。
孟正連忙說:“阿姨,您太高看我們了。要不咱們現在就開始煮吧?”
別客套也別煽情了,趕緊撸起袖子幹活吧!
劉爸爸柱上拐杖去了廚房。他們家的廚房裏沒有煤氣竈,只有一個小爐子,燒的是蜂窩煤。劉爸爸燒爐子的時候,劉劍又把家裏唯一的一把椅子拿了出來,放在廚房門口,然後把媽媽從床上抱起來,放進了椅子裏,讓她能在一旁圍觀。
孟正拿出了煮茶葉蛋的方子和原材料,大家圍着小爐子,煮起了第一鍋茶葉蛋。主要是劉爸爸在煮,孟正說着注意事項,劉媽媽和劉劍都努力地記着。
他們這一鍋打算先煮個三十枚。
前面的幾個步驟都用不了多少時間,到了最後一個步驟時,孟正說:“然後用小火煮上一個小時就行了。一個小時後,你們把爐子滅了,但不要把雞蛋取出來,讓它們浸泡在湯汁中,泡上一整夜,第二天就應該特別入味了。”
茶葉蛋是真的不難做,只要原材料到位,很容易就煮成了。
眼看着一鍋茶葉蛋都要煮好了,劉家三口都松了一口氣。
他們正忙着時,有人敲了敲院門。大家回頭一看,只見一個短發的老太太在門口站着。劉劍忙站起來喊人,又給孟正和沈獨清介紹說:“這是傅奶奶,是我們這兒的居委會主任。是畢曉恬的奶奶。傅奶奶,這是我的高中同學。”
傅奶奶笑着說:“你們在煮什麽呢?我老遠就聞到味了。”
劉劍忙說了他們想做茶葉蛋生意的事。
傅奶奶非常高興地說:“這是好事啊!這樣吧,我家就有一輛三輪車,是老早以前買的了,現在已經用不上,整天在院子裏鎖着。先借給你們用用。”
這就又給劉家解決了一個大困難。
做生意肯定是需要有一輛三輪車的。別的不說,火爐子、鍋都需要放在三輪車上,再推到賣東西的地方去,要是沒有三輪車,那就很不方便。
除此以外,劉家還面臨着另一個困難。劉爸爸腿腳不好,他自己不會騎三輪車,就算有了三輪車,他也需要有個人把他推到賣東西的地方去,等賣完了再把他接回來。要是劉媽媽沒有受傷,她倒是可以做這事,或者劉劍要是不住宿,他也能做這事,但現在卻需要另外找個人。
傅奶奶琢磨着這個事情該如何解決。劉爸爸咬牙說:“一只腳也能騎車,我左腳還是好的,這兩天多練練,争取把技術練出來。還是別麻煩別人了。”
一只腳确實能騎三輪車,只是會辛苦點。
見傅奶奶的臉上露出了遲疑的神色,劉爸爸苦笑了一聲說:“傅主任,你們給我們的幫助已經夠多了,我心裏一直非常感激,可我們不能不知好歹啊,不能一直給你們造成麻煩。孩子他媽的腿……唉,還得養好幾個月呢,我總不能一麻煩你們就麻煩好幾個月。我自己努力努力,肯定能克服的。”
沈獨清還想再勸,孟正拉住了他,對着劉爸爸豎了個大拇指,說:“叔叔好樣的!有毅力的人什麽學不會呢!叔叔你這兩天就好好練練車。生意也不是馬上就能做起來的,我們還要幫您把原材料供應這一塊好好跑一跑呢。等我們把原材料搞定了,您的車技肯定就能練出來了。”
劉爸爸忍不住沖着孟正露出了一個笑臉。
劉劍也給了孟正一個感激的笑容。
這一通事情忙下來,天已經晚了。孟正和沈獨清該回家了。劉家人站在院子門口送他們離開。孟正回頭望去,劉家的屋子還是灰撲撲的,但劉家人的眼裏卻有了色彩。他沖着劉劍一家揮手,說:“叔叔阿姨,你們進去吧,晚上風大。”
劉爸爸和劉媽媽就使勁地揮手。
離開城中村,孟正又開始琢磨拆遷的事了。
迎着涼涼的夜風,孟正的腦子忽然清醒了些。
因為那個被蝴蝶掉的三百萬,孟正一直不知道自己的重生是時間線倒退,他還以為自己重生到了平行時空。然後,他的腦海裏忽然冒出了一個問題。既然是平行時空,這邊的房子還會拆遷嗎?別和那個三百萬一樣沒有了吧?
沈獨清卻不知道孟正的擔憂,問:“劉劍說的那個冤大頭,他手裏一共有六套房子。不知道是不是全都打算賣了。如果他要全賣,你吃不下六套吧?”
“我肯定吃不下。”孟正說。如果他能确定要拆遷,只要那個姓原的人想賣,他一定想辦法全部吃下來。可問題是,他現在不确定這邊會不會拆遷了。
城市規劃這種東西,按理來說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但萬一決策層的領導換人了呢?不同的領導肯定會拿出不同的發展方案,萬一這個時空的領導把城中村的開發規劃挪到了十幾二十年以後……他現在一口氣吃下那麽多套房子,他會被噎死的。買房子需要花費的錢畢竟不是小錢!
沈獨清繼續說:“你要是吃不下,我就吃掉兩套。”
“啊?等等,你的意思啊,你也想買這邊的房子……”孟正欲哭無淚,“萬一我的預感出錯了怎麽辦?我自己虧也就算了,我還害你跟着我一起虧嗎?”
沈獨清很是詫異地看了孟正一眼,搖搖頭說:“如果我買虧了,這和你又有什麽關系?投資嘛,肯定會存在一定的失敗幾率。哪怕是世界首富,也不敢說自己的投資穩賺不賠吧?”想了想,他又說:“其實我也覺得劉劍家這片地方會拆遷。瑞陽市一直在往外擴張,我不相信政府會留着這麽一大塊地不用。”
見孟正還想說什麽,沈獨清又說:“自從上次你提醒我可以把錢拿出來投資一下房子後,我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确實也怕虧,所以我決定把父母留給我的錢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存在銀行裏不動,那算是給非濁留着的。一部分拿出來投資,如果投資虧了,就算在我頭上。如果取得了豐厚的回報,我就把收益一分為二,我一半,非濁一半,就當是我這個做哥哥的為他賺的錢。”
簡而言之,虧了算沈獨清個人的,賺了是沈獨清和他弟弟平分。
這樣的好哥哥,全天下去哪裏找第二個啊!
孟正愣愣地看着沈獨清。他以為沈獨清是跟着自己熱血上頭了,但其實沈獨清心裏清清楚楚。這個被他當作小朋友來照顧的孩子在這一刻顯得特別可靠!
“你看着我做什麽?”沈獨清輕咳了一聲。
“沒、沒什麽啊。”孟正說。
兩個人對視一眼,然後一起若無其事地轉開了視線,轉而看着路燈下忽長忽短的影子。
孟正心想,孩子長大了啊,這種油然而生的欣慰之情真是克制不住啊。
沈獨清卻莫名覺得耳根微微有些發熱。
第二天,孟正和沈獨清起得很早,不到七點就到了劉家。
傅奶奶已經把她家的三輪車送來了,劉爸爸把車子擦得很幹淨。他們把工具裝上三輪車。這天是周末,學習門口沒人,他們就打算去少年宮那邊試賣。
“我們得給我們賣的茶葉蛋起個名字。”沈獨清說。
“起什麽名字?劉家茶葉蛋嗎?”劉劍問。他和他的父母這會兒都很緊張。
沈獨清四下看了看,找了一塊硬紙板,稍微剪裁了一下,然後從兜裏取出一支黑色的馬克筆,在紙上寫下了“狀元茶葉蛋”五個字。他的字特別好看。
沈獨清把硬紙板遞給劉劍:“你考上了雅和高中,這可是全市最好的高中,以後妥妥能上一本的。你們家的茶葉蛋叫‘狀元茶葉蛋’一點問題都沒有。”
劉劍臉色爆紅:“我、我哪有……”
“學校門口賣小吃的不少,不起個響亮的名字,怎麽脫穎而出?”沈獨清問。
事情就這麽定了,劉爸爸賣的茶葉蛋就叫狀元茶葉蛋了。
等他們趕到少年宮門口時,是八點剛過一點點。少年宮門口人來人往。孟正和沈獨清本來想幫劉家叫賣的,卻被劉劍攔住了。劉劍現在也敢開孟正和沈獨清的玩笑了,說:“你們長得這麽帥,若是站在那裏賣茶葉蛋,不用吆喝,顧客們就圍來了,這起不到鍛煉我爸爸的作用。還是讓我爸爸先喊着賣吧。”
這話有一點道理。要是孟正和沈獨清負責賣蛋,不出幾天,這邊就要傳出“茶葉蛋潘安”的都市傳說了。于是,他們就坐在少年宮門口的花壇邊瞧着。
劉劍給他爸爸打下手,負責給茶葉蛋裝袋。
劉爸爸一開始還有些喊不出口,就用扇子使勁扇着鍋,香味都散出去了。狀元茶葉蛋這個名頭挺好用的,立刻就有家長停在了他們攤子前。那媽媽掏錢給兒子買了一個雞蛋,擡頭看到了劉劍身上的校服,說:“喲,雅和高中的?”
劉劍自己有些不好意思,劉爸爸卻驕傲地說:“這是我兒子,今年上的雅和高中。”
那媽媽笑着說:“難怪叫狀元茶葉蛋了。不錯不錯,老板你兒子日後的前程肯定差不了。”
不到半個小時,三十枚茶葉蛋就全都賣了出去。
這個生意能做!
孟正和沈獨清一邊把劉爸爸送回家,一邊和劉劍商量說:“我們得抓緊時間把原材料供應這塊搞定了。我等會兒就打電話給我爸爸,讓他從老家買了茶葉給我們寄過來。劉劍,你和沈獨清馬上去調料品批發商那裏問一問調料品批發的事。我去郊外的養雞場談談雞蛋收購的問題。”因為沈獨清不能坐車,因此孟正就安排他和劉劍在市內跑跑了,他自己則打算去郊區看看。
沈獨清接話道:“劉劍,等會兒我們去批發商那裏,要是價格合适,我們可以直接買幾箱調料品帶回來。錢,我先借給你一些。你不要有什麽負擔,只要你家的小生意能做起來,你很快就能把錢還上的。”沈獨清能自主動用的錢比一般孩子多多了,他要是借個五六百的給劉劍,都不用驚動他舅舅一家人。
大家立刻分頭行事了。劉爸爸回去練車。沈獨清和劉劍去買調料,他們這個任務比較容易搞定,就砍價時需要費點力氣。孟正的任務是最不好搞定的。
劉家虧不起,劉劍和他父母都認為,生意應該一點一點來。所以,他們打算每天先賣一百個茶葉蛋,之後再根據實際情況慢慢添加。但對于養雞場來說,哪怕孟正特意找了一家中小型的養雞場,每天一百個雞蛋的生意也太小了。
負責人不打算接這樣的小生意。
孟正說:“我們是打算用貴農場的雞蛋做茶葉蛋放在學校門口賣的。我們可以在三輪車上給你們打廣告,寫上‘春福農場雞蛋,放心蛋’的字樣,學生家長接送孩子時都能看得到,我們周末時還去少年宮門口賣蛋,那邊人流量就更大了。所以,你們真的不能每天都便宜賣我們雞蛋嗎?”估計負責人在此之前都沒有見過孟正這樣的談判方式吧,都被孟正說樂了。但負責人還是不為所動。
這個養雞場不大,所有的員工加在一起只有五六人,還都是親戚。如果是那種大型的養雞場,負責人必須要依照規章 制度辦事,孟正就徹底沒有希望了。
這種中小型雞場還是可以通融通融的,負責人被孟正纏得沒辦法了,最後吐口說:“至少五百個。你們每天定五百個蛋,我們可以用最低價給你們。”
五百個也太多了啊,劉家哪裏用得了這麽多的蛋呢?
孟正心裏忽然又冒出了一個主意。
這家養雞場的雞蛋是直接供給菜市場的,養雞場給出的批發價和菜市場裏的零售價,多的時候每斤的價格能相差五毛,少的時候也能相差兩三毛。所以,用最低價拿蛋的劉爸爸完全可以在賣茶葉蛋的同時賣生雞蛋,只要他控制着自己的價格永遠比菜市場便宜一毛或幾分錢,他手裏的雞蛋就一定能夠賣出去。
小學生一般都需要家長接送。比起忙着上班的爸爸媽媽,自然還是爺爺奶奶接送孩子上學的情況更常見。對于老一輩的人來說,一毛錢也是錢,只要知道了劉爸爸這邊賣得便宜,他們肯定願意送完孩子後順手買一些蛋回去。
這樣一來,劉爸爸對蛋的需求就多了。
但這個生意是做不大的。因為誰家都不會天天買雞蛋,他們買雞蛋回去總要吃一陣子吧?而且生雞蛋的利潤太低了,劉家想要賺錢,還得是靠茶葉蛋。
孟正琢磨着,生雞蛋和茶葉蛋一起賣,一天五百個蛋還是能消耗掉的。
最後,孟正和雞場負責人定下的合同是這樣的,在前兩個月,養雞場每天為劉家提供一百到兩百個蛋。養雞場每天都有人送雞蛋去菜市場,劉爸爸自己去菜市場那邊取蛋。兩個月之後,要麽合約終止,要麽劉家拿的蛋增加到五百。
之所以負責人願意在前兩個月給出方便,是因為孟正得知負責人家裏有兩個孩子在念初中,他立刻表示自己中考成績全市第三,願意把自己初中時全套筆記的複印件奉上。這位負責人才松了口。
兩個月的時間,足夠劉爸爸知道自己每天消耗多少個蛋了,要是能達到五百個或者更多,那就繼續和這家養雞場合作,要是沒有那麽多,孟正到時候再給他們想想辦法。
因為在養雞場裏耽誤的時間比較多,孟正趕回學校時已經是傍晚了。
雅和高中規定,學生們必須在周日的中午前趕到學校。所以孟正遲到了。其實劉劍和沈獨清也遲到了,但他們到得早點,劉劍跑去班主任那裏說明了原因。
這才幾天時間啊,劉劍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了。他非常坦然地說了一下家裏的具體情況:“……他們都是為了幫我。孟正現在已經在回城的公交車上了。”
小周老師頓時覺得自己對學生關心不夠,沒想到劉劍家裏這麽困難。
劉劍一臉認真地說:“老師,學校給我的幫助已經夠多的了,不光沒有收我的學費,每個月還給我生活費。您不用擔心我,我家會一點一點好起來的。”
年輕的小周老師聽得心潮澎湃,他由衷地為自己的三個學生感到驕傲。
劉劍走後,小周老師忍不住在自習的時間打內線電話對着沈獨清的外公感慨了幾句。他們老師間經常互通有無,有些話只要不被學生們聽去就好了。
徐家人這才知道孟正和沈獨清這些天都在忙什麽。
徐家人特別特別驕傲。晚上吃飯時,徐家人坐在一起都在讨論這件事。
徐老師說:“當初讓阿清和小孟認識,真是做得太對了。阿清以前對着同學總是愛理不理的,現在卻能為同學跑前跑後做這麽多了。”
周培麗不高興地說:“阿清本來就是好孩子啊。”
“沒說他不是好孩子。但你不能否認小孟對阿清的積極影響。”徐老師說。
沈外公就笑着說:“都是好孩子都是好孩子。”
沈非濁安靜地聽着,眼珠子滴溜溜地轉着,不知道想了些什麽。
過了幾天,當小學門口出現狀元茶葉蛋時,沈非濁立刻讓外婆掏錢買了六個。劉爸爸并不知道這位就是沈獨清的弟弟,樂滋滋地用袋子給他裝了起來。
“要分開裝。”
“好好好,分開裝。”劉爸爸的服務态度特別好。
沈非濁帶着茶葉蛋去了班上,把茶葉蛋分給了平時和他玩得最好的六個女生,說:“這是狀元茶葉蛋,吃了以後能考狀元噠,我請你們吃哦!”
女生們很開心,男生們很嫉妒。
別的班上的學生不清楚,但反正在沈非濁的班上,他們以後想吃茶葉蛋時,都會認準了劉爸爸的攤子。狀元茶葉蛋,沈非濁認準的茶葉蛋,你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