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頁
登聞鼓歷代王朝皆有,懸于朝堂之外,百姓若有重大冤情,可擊鼓鳴冤。官府聞聲必上奏,狀紙直達皇帝或欽差大臣。
彼時早朝上,姚升平正在同兵部的人打嘴仗,忽聞鼓聲,皆停下來。
“這是......登聞鼓的聲音?”一位約莫五十年紀的官員道。
“臣已經快三十多年沒聽見這鼓聲了,上一次還是......”說到這,他倏地停下來。
上一次還是睿王當東宮太子時,被人構陷圈禁,後來慶安大長公主為胞弟擂鼓伸冤。
有人仔細聽了會,驚訝道:“就是登聞鼓!何人如此大膽?不知擂此鼓要受五十杖刑嗎?”
歷代皆有登聞鼓制度,前朝擊鼓之人需受五十杖刑,再加三十鞭刑,但此規矩嚴苛,往往擊鼓者還未訴冤便死在了這刑罰上。是以先帝将鞭刑祛除,擊鼓者只需受五十杖刑,且不論庶民皇室。
二十多年前,慶安大長公主擊鼓鳴冤,也生生受了五十杖刑,為此一生不能受孕,臀骨至今留有殘疾,差點都挨不過去。
不曾想,二十多年後的今天又有人擊鼓了。
明惠帝坐在龍椅上,也聽到了,他眼皮一直跳,面色陰沉。
“快着人去看看!是誰人擊鼓!”
“是。”
.
擊鼓之人不是旁人,正是死去的繡娘曹善蓉的姐姐曹善芳。
十一月的天寒冷,她衣衫單薄,身形瘦弱,卻挽高袖子,拼盡全力擂鼓。
“皇上,草民狀告內閣知政姚升平,濫殺無辜,欺君罔上!”
此時,登聞鼓大堂外,圍了許多來看熱鬧的百姓。
有人細細打聽得知狀告之事後,驚恐地瞪大眼睛。
這女子居然狀告姚升平,直指姚升平雇其妹妹繡制龍袍陷害鎮國将軍,事後将其妹妹殺人滅口,丢屍亂葬崗。
此狀一出,京城再一次炸開了鍋,比之以往更甚。
看熱鬧的人群逐漸沸騰起來,一傳十,十傳百,不到半天,幾乎全京城的百姓都圍攏過來。
這時,衆人才恍然發覺賀将軍的事蹊跷。
賀将軍從下獄到定罪只短短一個月,速度如此之快,像是有人故意引導輿論,百姓們被牽着鼻子走。
此前那些說賀将軍狼子野心的人突然不見蹤影,倒是出現了些為賀将軍鳴冤之人。
這些人情緒憤慨,宛若燎原星火,只在人群中一點,百姓們紛紛為賀将軍喊冤。
這聲音一浪高過一浪,直達皇宮金銮殿。
“皇上,”乾清殿中,姚升平冷汗涔涔:“眼下該怎麽辦?”
明惠帝眸子陰鸷得快滴出血來。
可眼下還能如何?若賀柏舟就此斬首,他将被天下人唾罵。且不說他這皇位得來名不正言不順,本身因為睿王的事,就令他受諸多诟病。
如今,睿王府日漸勢大,他再是經不起半點風雨。
是以,明惠帝只得打落血牙往腹中吞,不得不将賀柏舟的斬首改旨,命大理寺重新審理此案。
.
靜香書院。
下學後,學子們也在讨論鎮國将軍賀柏舟的事。
“聽說有人擊登聞鼓了,狀告內閣知政姚大人。”
“好像是因為姚大人雇其妹妹繡龍袍,姚大人殺其滅口。”
一聽“龍袍”,衆人倒抽口涼氣。
“這麽說,賀将軍是被姚升平構陷的?可姚升平一個內閣文官與賀将軍八竿子打不着,為何要構陷他?”
有家中族人在朝堂的,知曉些其中秘辛,道:“也許并非姚大人構陷,而是......”他指了指皇宮方向:“那位呢?”
“賀将軍打了勝仗,是有功之臣,他為何這麽做?”
“嘿,你想想,自古以來功高蓋主的人有什麽好下場?”
此話一落,衆人安靜下來,各自沉思。
半晌,有人感慨:“這麽看來,賀将軍真有可能是冤枉的。”
阿黎抱着書跟柴蓉蓉經過,聽得此話,她心下松了口氣。
賀将軍果真是受人冤枉,而且即将沉冤昭雪。
她小聲對柴蓉蓉道:“我就說賀将軍不可能是那樣的人,賀家人何其偉正,個個是為國出生入死的英雄。他們馬革裹屍,流血犧牲,不該命運如此。”
這話說得小聲,卻被旁人聽到了。
那人低嗤了聲:“說得冠冕堂皇,其實只不過是不舍得某些人罷了。”
阿黎和柴蓉蓉雙雙轉頭,見幾步之外站着蘇慧。
柴蓉蓉面色不善:“蘇慧,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蘇慧道:“什麽意思,你不該問問你的好姐妹宋槿寧嗎?她最是明白了。”
“陰陽怪氣,小人之心,說的就是你種人。”柴蓉蓉道。
蘇慧冷笑:“我陰陽怪氣?我只是實話實說,不然宋槿寧為何不敢與我對質?”
阿黎冷眼瞧着,原本想忍這個蘇慧,現在卻不想再忍。
她上前兩步:“行,我跟你對質。你适才的話是何意?既然要說就說明白些,免得模棱兩可惹旁人誤會。”
蘇慧道:“宋槿寧,誰人不知道賀玉卿在書院與你關系非比尋常?可他為何如此你心裏沒數嗎?你分明是定了親的人,得了個容世子還不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