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頁
第75頁
紀明雙:“??”
早上發生的事情,紀明喜還不知道,他問了一句:“早上惟安說了什麽?”
紀明焱便繪聲繪色,一五一十把吳惟安說的那番話,重新說了一遍。
紀明喜聽着聽着,便将手中的茶盞放下了,面上動容:“這些,你妹夫他前頭從未說過。”
紀明焱自認為他非常懂他這妹夫,便代為回答:“這些年,太多人看不起妹夫了,妹夫也對自己沒了信心,故而才不敢說他早年就這麽努力讀書。否則努力了還一事無成,豈不是讓人更看不起他?不過到底都熬過來了,這些日子,我陪伴在妹夫身側,真的是很心疼他。所以明雙啊,你不能再這般看不起妹夫了。說起來,妹夫可你比厲害多了。”
紀明雙:“???”
紀明喜設身處地想了想,頓時心中多了幾分愧疚之情。
這妹夫出生便沒了生母,那吳大人雖然是個好官,但一定事務繁忙,也顧及不到家裏長子。妹夫在這樣的境地長大,故而才養成了如今這幅畏畏縮縮的模樣罷?畢竟繼母定不如生母,在繼母手下讨生活,相當于寄人籬下了。
紀明喜對着旁邊的紀雲汐道:“雲娘,還是你看人準。在這上面,我也要多和你學,不能以貌取人。說來慚愧,我原先覺得惟安不是個好的夫婿人選,心裏着實不同意這門親事。可現下聽明焱這般說,我才知道惟安心性如此之堅。”
紀雲汐從坐下開始就沒開口說過話,因為她在研究如何經營古代的賭坊。
她之前從未了解過這個行業,所以一切都是全新的,都需要學。
聽到兄長這般說,她才擡起頭:“兄長謬贊了,安郎他沒六哥說得那般好。”
紀雲汐說的是實話。
吳惟安準備春闱期間,睡眠充足,而且睡眠質量應該也很好,吃的喝的更是奢侈,所以都有些營養過剩。她看他皮膚又更白嫩了一些,本就高的個子,似乎又高了那麽一點。
畢竟算起來,吳惟安也就比她年長兩歲,不過十七而已,還是能長高的。
Advertisement
但聽在幾位哥哥的耳裏,紀雲汐這話完全就是謙虛。
紀雲汐輕輕挑眉,知道他們誤會了,但也懶得解釋。
算了,她說的話,很多時候都是真的,但很多時候也都沒人信。
就像她之前說吳惟安挺好,他們不信。她現在說吳惟安沒他們想的那麽好,他們也不信。
幾人又說了幾句,忽而紀明喜的仆從神情凝重地快步走了進來:“侯爺,聖上請您即刻入宮!”
-
紀明喜到禦書房時,裏頭已經有不少人了。
太子,禦史大人馮其石,還有他吏部旗下的侍郎、郎中、員外郎幾人,及翰林院幾位很有聲望的大學士,甚至大理寺和刑部的大人們也在。
皇帝坐在上方,面容溫和,看到紀明喜進來,語氣還含着幾分笑:“明喜來了。”
他轉向馮其石,道:“明喜估摸着還不知道這事,你說給他聽聽,也聽聽明喜怎麽解釋。”
紀明喜看到這滿書房的人,其實心裏大概就猜到了怎麽一回事。
但他行得正坐得端,也不慌不忙,恭恭敬敬給皇帝、太子見了禮,最後看向馮其石。
馮其石一臉他也不想這樣,但職位在身不得不說的樣子:“紀大人,我知你為人,知道你斷然不會這般做。可我是禦史,監督百官、整肅綱紀是我之職,接下來說的話,還請紀大人勿要怪罪。”
紀明喜朝馮其石道:“馮大人,不妨直言。”
馮其石朝着皇帝和太子作揖:“聖上,太子殿下,今日午時,臣收到多人密報,說紀大人涉嫌春闱洩題。”
皇帝低頭聽着沒說話,手裏還拿着本奏折。
他雖已經上了年齡,但看出年輕時容貌也不差,而且他氣質柔和,若不是坐在那龍椅之上,怕是沒人會覺得他居然是當今聖上。
在紀明喜旁邊站着的太子長着張娃娃臉,身形微胖。他看父皇沒開口,便代為問道:“此事可有證據?”
馮其石忙道:“禀太子,此事确實沒有證據。臣本不該将這事禀聖上,可臣收到的密報實在太多了,這春闱榜剛剛公布沒幾個時辰,臣已經收到了兩百多封密報信,懷疑紀大人依職務之便,将試題洩給吳齊大人家的大公子。依臣之見,這密報信皆出自書生之手,臣怕此事不重視不徹查的話,會引得書生不滿,對我大瑜朝名聲不利啊。”
書生這個群體,一向都不太能招惹。
因為他們有筆,能寫詩能作賦,能把死的說成活的。而且一不小心,這些詩詞流傳下去,便遺臭萬年啊。
太子明白這個道理,可他相信紀明喜:“父皇,馮大人說的确實有理,但明喜不會做這事。”
皇帝擡起頭來:“朕和太子想的一樣,明喜是朕從小看到大的,他的品性如何,朕最為了解。不過,馮愛卿說的對,既是書生們對結果有疑慮,就得為他們解除疑慮。衆位愛卿,可有法子?”
皇帝此言一出,禦書房裏的各位大人們便開始議論了起來。
而處于事件中心的紀明喜,非常佛系地站在一旁,什麽都不說,也不為自己辯解。
在場所有人也習慣了紀明喜的處事風格,他這種場合,一般都不會說話的。
只有大家問到他,他才會說。而且說了一般相當于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