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歪
楊家自在汴京城安家,便再無甚社交活動。
好在家裏人丁興旺,自娛自樂倒也不覺無聊,還省下了許多社交銀子,只是找不到兒媳讓人發愁。
相應的,汴京的武将圈子裏,知曉楊家的也不多,即便楊父雁門關大捷讓一幹武将很是震撼,可內眷依舊對楊家一無所知。
文官的圈子更是和武将不搭邊。
可楊家一夜之間火了,名聲遠揚,飛進了汴京城文武百官的府邸。
“那楊家,真是心眼不少啊……”
“膽子夠大,竟然踩着韓國公府往上爬……”
“說不定過一陣,宮裏就多出個楊妃了……”
“哎呀,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呢,潘家怎麽可能忍氣吞聲……”
“楊家這主意打的可真精呀……”
……
“噗哧,”壽王噴了雙壽一臉的粥,“你說什麽?楊家有好幾個嬌滴滴的娘子?”
雙壽心想,早知道就躲遠點了,邊擦臉上的粥邊繼續八卦,“是的,說是不日就要進宮呢。”
小眼睛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楊家的知道了,那臉色肯定好看,可惜啊,看不到,哈哈……”
小眼睛笑了一陣兒,吩咐雙壽,“你去楊府問問,去問問,是八娘還是九娘要成奸妃啊,哈哈,去,去,順便将她們的臉色記清楚了,一五一十的告訴我,哈哈……”
“我出不了府啊……”雙壽可憐巴巴道,“我不會翻牆。”
“叫雙祿去,快,快。”小眼睛急不可待,太想看楊八娘的表情了。
“王爺還真是閑啊。”李先生幽幽道。
小眼睛低頭,府裏的确是該整頓了,為什麽李先生進來都沒人通報,自己這王爺是擺設麽?
然後,小眼睛就悲催了……
八娘和九娘的禁足生涯就滋潤得多了,隔三差五的被接進宮去,別說,有一回還真和皇後湊了一桌馬吊。
皇後驚的下巴都掉了,沖九娘道,“真的是你贏的壽王?你仔細想想,真的是你?”皇後不禁有些懷疑九娘是不是在給潘家打掩護了。
“那天運氣太好了。”九娘點頭,自己都不敢相信那麽好的運氣呢。
八娘也作證,“九娘那天實在是太厲害了。”
“看來過幾天得讓壽王去上個香。”皇後覺得壽王太背了些。
自然,進宮去回回都能碰上官家,起初官家還和皇後一起逗逗小娘子,後來官家就和折氏單獨聊天,皇後則請小娘子吃點心。
過了兩天,小眼睛的屁股終于好了,李先生自然是變本加厲的将課業加了又加。
小眼睛找了個機會跑進皇宮找親爹訴苦,結果發現大娘娘和楊家兩小娘子在外屋喝茶,官家和楊夫人在裏間,不知幹嘛。
小眼睛呆懵了半天,趁皇後去院子裏和心腹悄聲交代任務,小聲問:“官家在打你阿娘的主意?”
這下換八娘和九娘呆懵了,回過神來後,九娘忍不住連翻了三個白眼,“傻成你這樣,也挺難的。”
八娘暗笑,将佘太君和趙匡義扯一起,這得要多大的想象力啊……
“他們倆有什麽可聊的?”小眼睛認為楊家兩小娘子太單純,不知人心險惡,尤其是帝王之心,趕緊提醒,還不住的眨巴眼睛。
“知道你蠢,真不用這麽賣力的證明了。”八娘譏諷道,覺得小眼睛大概是遺傳了他親娘的基因,趙匡義多精明的人啊。
趙匡義和他哥趙匡胤不一樣,他是文人,不是武将,雖然也禦駕親征,可那只是在中軍大帳裏運籌帷幄,并不能親自騎馬殺敵。
這也是為什麽他收複了劉漢後非常自負,因為周世宗和趙匡胤這兩位馬上皇帝沒能辦到的事,他辦到了,這說明什麽,說明他牛啊。
可是,在軍事上,趙匡義私下不得不承認,許多東西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因此,他覺得皇宮不安全,可是侍衛頭頭們拿出的方案,好像都面面俱到,他挑不出毛病,視察值班人員,人員都到位,個個都似打了雞血樣,他也挑不出刺來,但是,他就是不放心,總是疑心有漏洞,可沒任何依據啊。
請教朝廷的武将?趙匡義可不樂意。
趙匡義登基有着些流言,但大宋的官員都保持了沉默。
趙匡胤是柴榮的心腹大将,他上位,其他心腹并沒誓死護着幼主,多少對柴家還是有愧疚的。
等趙匡義登基,原來柴榮的心腹自然不會跳出來為趙匡胤的兒子主持公道,說這是官家的家務事,他們不攙和。趙匡胤的心腹也選擇了沉默,兄終弟及,确實是太後和趙匡胤一起定下的,他們有什麽立場反對?
因此,趙匡義登基時,以及登基後,都沒遇到什麽大的阻力。
但是,在幽州城下,所有将軍都沒事,就趙匡義一個人負了傷,這讓趙匡義很是窩火,認為武将沒盡責,存有私心,否則為什麽獨獨自己挨了箭?!!
因此,趙匡義對這幫武将,尤其是開國功勳,那是很有心結的,總覺得這幫人沒安好心,就等着看自己的笑話。
向他們請教,怎麽可能?!!
別看小眼睛智商有點欠費,那是沒遺傳到趙匡義,趙匡義的眼珠子一轉一個主意,瞬間就将主意打到折氏身上,從這方面來說,小眼睛也沒判斷錯,呵呵。
趙匡義認為,能率三千人大敗十萬敵軍,楊繼業的軍事素養毋庸置疑,而折氏聽說也是将門虎女,在楊繼業身邊這麽多年,多少應該受了點熏陶吧?
于是,趙匡義便讓皇後請楊家小娘子進宮,然後跑去偶遇了。
雖然第一次折氏沒接招,但這卻難不倒趙匡義,那就不談安保,聊軍事理論嘛,往大了聊,泛泛而談。
這一聊,趙匡義發現折氏的水平高出自己的想象,讓自己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于是,皇後便隔三差五的接楊家小娘子進宮了,官家和皇後很恩愛的,經常去找皇後,偶遇自然而然。
然後不久之後,宮裏的侍衛頭頭便頭疼了,官家竟然挑出了宮中守衛的毛病,而且是有理有據,斥問的大家是面紅耳赤,啞口無言……
官家回到寝宮,自己偷偷樂的喝了一大杯,太爽了,那種“知道你不懂我懶得和你說,你是官家,你說了算就是”的表情,官家可是受夠了……
官家對折氏那是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于是這回和折氏聊完正事,官家便告訴折氏,三個月後要辦大型的蹴鞠比賽,“讓你家的六郎好好準備!”這段時間,官家對楊家的情況了如指掌,知道六郞的年紀可以參加蹴鞠比賽。
折氏喜出望外,這意味着楊家終于能打開汴京的社交缺口了。
出來一看,喲,兒子也在,官家開心的對小眼睛道,“今年的蹴鞠比賽,楊六郞就到你那一隊。”
小眼睛還在盯着折氏看,沒注意聽官家說什麽,胡亂應着,“知道了。”
官家拍了一下小眼睛的腦袋,折氏臉上又沒花,這小子這麽盯着人幹嘛,禮儀都到哪裏去了,覺得兒子沒教好,很沒面子,便對折氏說,“你和他親娘有點像。”
折氏了然了,慈祥的沖小眼睛笑了笑。
八娘九娘齊翻白眼。
小眼睛驚悚了,官家是什麽眼神?以為自己不記得親娘模樣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