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三百六十五裏路(尾聲)
三百六十五裏路(尾聲)
2023年夏末秋初時節,王小林回國出差。辦完公事,他打車回到京宸。
因行色匆忙,他沒去探望表叔杜天明。可他心裏知道這其實不是理由。他不願聽到表叔必然會感慨萬端地談到他逝去多年的父親,然後再熱情高漲地談上一番國是。表叔當然是好人,可有時好人也讓人無可奈何。還有更重要的一點,他不願見到杜晶。聽說她直到今天還沒結婚。一個老處女,生活必定是不如意的。他怕見了面大家都感到尴尬。
他是在西校門下的車。車子可以開進來,但他想自己在校園裏走一走。站在小河邊的十字路口,他向北面望着多年前在大食堂舊址上建立起來的現代化住宅區,今日它也已略呈舊色。他向南走過一道石橋,繼續漫步,一處處看似平凡的場景争先恐後地喚醒他頭腦中無數珍存的美好記憶。他走過孫梅住過的單元房,走過西區筒子樓,繼續向東行去。這些年國家經濟迅猛發展,高校變化亦如夢如電,好在校園深處這些老式單元樓還在,夏日裏廣闊的綠蔭依舊亭亭如蓋。
他終于走進了寧靜的普陀齋。高高的,用青石塊壘成的校園圍牆下,一排清爽的白楊林深處就是他的家。每扇綠色單元門邊的空地上,一樓住戶的北窗戶根下的花壇裏依舊稠密地栽着馬蹄蓮。寬大的綠葉襯托下,純白的大花在風中搖曳。在油漆班駁的單元門口,他巧遇一位鄰居,也是父母曾經的同事。“範阿姨。”王小林彬彬有禮。滿頭大汗的範阿姨戴着遮陽帽,扛着金屬杆,顯然剛從聽松院門球場打完球回來:“喲,是小林啊,完全認不出了!可好幾年沒回來了吧?”“十七年。”“你媽呢?還在美國給你帶孩子?”“是的。”“孩子多大了?愛人是做什麽的?”“大的十七歲,小的十五歲。我太太是工程師。”“呵,你媽可真有福氣!她多少年來朝思暮想的不就是這一天嗎?”“是。——範阿姨,那我先上去了。”“哎。咳,時間可真像在飛!…….可不是,就連我那老二也在德國工作十七年了!你媽到底有本事,不在家當留守父母!哈哈…….”
王小林有些生疏地打開家門,塵灰滿面。他推開自己那間朝北的小屋,把罩在586電腦、老式音響和一堆發黃教科書上的白色被單一一揭下,伫立良久。過了一會,他用電熱壺給自己燒了些開水,洗了一個杯子,泡了茶,從旅行箱裏取出無線筆記本。這時美國是在深夜,無法與親人對話,他點擊了一個平日裏常去的地址,是付如斯生前為矽肺病患者建立的維權網站。斯人已逝,昔日的同窗周明接手繼續辦了下去。當塵埃落定時,你才會發現,往往是當年那最不起眼的證實了自己最有韌力,最一往無前。
由如今已是著名歌手的朵而演唱的宛轉卻略顯凋傷的曲調随之在房間裏響起來:
我們遙望着神秘的夜幕,
看見夜幕上有許多星星閃爍。
雖然是悠閑,悠閑而過,
卻總願把繁星,把繁星數了又數。
一顆星星就是一個夢呀,一顆星星,就是一顆閃光的珍珠。
我們常常到海岸上漫步,
面對着海上的波峰浪谷。
雖然是漫步,漫步而過,
卻總願唱着,唱着向大海祝福。
Advertisement
一聲祝願,就是一個夢呀,一聲祝願,就是一顆閃光的珍珠。
…….
回美國的飛機次日晚間起飛。上午,他拉着旅行箱在校園裏慢慢地走。馬上就要開學了,自行車和汽車如潮湧般來來去去,常令他促不及防。京宸早不是那個清靜得像村莊似的大花園了,就更無人留意這個滿面塵霜的中年男子。一個身影在他眼前一閃而過。他揉揉眼回頭望去,卻被一波波學生青春的身影擋住了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