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85章
但不管宿寧到底有沒有啓發朱岚, 情況就是這麽個情況。而且仔細一算,整件事情确實不算是朱岚一個人的功勞。
宿寧去找新的編劇,這件事何帆是知道的, 他和顏凱談的時候她就在一邊。
何帆親眼看着, 這位宿總是真心想要把這個項目做好的, 而且積雪又把她帶到了劇組體會了不一樣的氛圍。
反比之韓偉榮, 這段時間都在想錢,根本沒有想怎麽把電影做得更好。
他什麽時候變成這樣了?
何帆覺得自己的身邊人開始變得非常陌生。
她之前一直把韓偉榮和自己的藝術生命綁在一起,何帆未必在之前完全感受不到那劇本有問題,但否定韓偉榮就等于否定她自己。
但她從其他導演、演員甚至宿寧這個負責人身上感受到新的東西, 某種程度上把韓偉榮從自己身上漸漸剝離開了。
朱岚是瞅準這個時機上的。
她畢竟投了一半的錢, 一方面真的想把這筆錢收回來, 另一方面是真的氣不過——沒有人能擋她的路。
哪怕戀愛腦也不行。
現在韓偉榮總算跑路了,分手的時候也被朱岚的人引導着要求着說了不少狠話, 把這條路斷掉了,何帆本來就在這段時間感覺到不對勁,現在反而有種塵埃落定的感覺。
但何帆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麽崩潰, 也沒有失去自己的支柱, 因為心裏記得第二天答應了郭寶木, 所以她還是到場了。
有正經的事情做, 緩過來之後, 思考一下,覺得分手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而且她今天就去劇組看到了積雪那場戲,好好感受一下戀愛腦的下場。娛樂圈競争激烈, 和古代宮廷也差不了多少。
朱岚覺得這次分手之後, 她真的清醒一點,這個項目就有點希望了。
天賦和能力并不是時時刻刻都會跟在人身邊的, 朱岚看過太多案例,這些都是消耗品,何帆再和韓偉榮糾纏下去,她本來的能力和光環都要被消耗殆盡了。
朱岚講到這裏,而且還從舒妙那裏知道何帆在劇組的現狀,心情越來越好,道:“宿總,之前雖然沒合作成功,但這次你得承認,我們這回算是合作愉快,對吧?”
宿寧:……這居然算合作嗎?
但仔細想想,過程雖然有點混亂,但是結局是對的,他沒有辦法否認。
随後朱岚又問他:“宿總編劇找得怎麽樣了?這個時候最好一鼓作氣,別讓她們兩個又死灰複燃了。”
宿寧:“已經加急了。”
今天他會收到幾篇,再好好選選。這一段時間太短,給出完整的電影劇本不太可能,但寫清楚劇本要擴展的方向和幾場重頭戲是夠的。
朱岚:“那好,我等宿總的好消息。”
宿寧今天下午和沈明铮一起再去姚山那邊找顏凱,積雪那邊的戲份也拍的差不多了,她快要殺青了,之後就是主角和其他配角那裏還有些橋段沒拍完。
這時候《太醫院喜事》的景已經搭得差不多了,主要演員都是自家的,導演是顏凱自己,他作為老板,自編自導甚至加個自演不是第一次了,沈明铮怕他第一次拍正經電視劇不熟悉,給他找了幾個經驗豐富的副導演當助手。
《太醫院喜事》的劇本定了前十集,剩下的一半都是邊拍邊寫,所有事情都在計劃中進行。
顏凱雖然很忙,但對宿寧這邊也算是非常上心,還給了兩份不同的劇本意向。
而且都是給的紙質版的文件,因為這經了顏凱的手,上面還有他親手寫的腳注和一點意見,這是他的習慣。
沈明铮找的編劇工作室也給了兩版,發來的是電子版。
宿寧在去姚山的路上,先看的是那兩份電子版,改的不算差,至少比之前的好多了。
這兩個編劇工作室走的都是标準的商業片流派,出産的作品不乏票房很高的,于是在懸疑中加入了不少的搞笑或是輕松的橋段,擴展的是精神病院這個大背景,加了許多形形色色的精神病人角色。
宿寧細細看了,有些負責搞笑的醜角角色确實寫得挺有意思,兩邊的劇本給有區別,但區別并不是很大,商業片的風格很明顯。
然後宿寧到了姚山,他又拿到了顏凱那邊給的劇本,去了劇組之後,他到晚上的酒店才有時間把這兩本劇本意向都過一遍。
顏凱給的劇本類別反而沒有那麽輕松高效商業化,他了解過何帆的導演風格,也知道宿寧希望劇本往懸疑方向走這樣和導演風格更契合。
所以,這兩本又是和知名工作室不一樣的類型。顏凱接觸的編劇明顯是比較小衆一些的,擴展的都是原著裏的兇殺案。
原文太短,而且确實結局也沒有說女孩到底是不是兇手,她到底是瘋狂殺人犯還是有其他計劃,都成了留白的懸念,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發揮。
宿寧認真看了,這兩兩本确實用了心了。
一本走的是刑偵路線,另一本給的劇本方向和寫的重場戲是往燒腦那個方向寫的,宿寧第一次看的時候還沒有看懂,有些反轉給的還十分晦澀和隐晦,叫人不容易看出來。
他仔細看了兩遍,還看了顏凱在旁邊寫的一點解釋和批注,才理解清楚了整個故事。
懸疑的氛圍确實有了,就是有點太彎折。
這四個本子寫的都不算差,特別是顏凱給的那兩個。說是不出名的編劇,但只是風格上小衆一些,功底還是有的,而且确實用心。
宿寧看完之後有合作的想法。除了何帆,光影娛樂和沈氏影業之後都有不少項目要開的。
但沈明铮在一邊看着他的表情,一眼就知道宿寧心裏的想法。
“怎麽了,對這些都不滿意?”他問道,“有哪裏不對嗎?”
宿寧既不點頭也不搖頭,把手裏的本子遞給他,道:“你看看。”
給了這麽多意向,如果他一個也選不上,宿寧也覺得自己這個甲方有點過于挑剔了。
他打算從裏面選一個最好的,再修改修改給何帆看一看。
心裏是這麽想的,但宿寧總覺得缺了點什麽,
所以他等着看沈明铮的意見。
但沈明铮看完之後,他的意見和宿寧類似。
顏凱給的第一本是裏面最好的,懸疑和其他的線條都設置得相對比較好,算是最為平衡的一個,顏凱重點推薦的也是這一個,在這一點上幾個人的意見倒是挺一致的,所以沈明铮道:“再改改。”
但可能要加緊一些了,積雪那邊要殺青了,何帆也不能拖太久。
但他在伸手把本子遞給宿寧的時候,恰好翻到劇本的最後一頁,然後在文件夾中間的夾縫裏看到了什麽。
顏凱用的文件夾是顏開工作室統一購買使用的,封皮稍微有點厚,而且顏凱有的地方手寫的內容太多,中間夾了不少便簽條,所以紙張夾着紙張,沈明铮在其中看到一個奇怪的。
他扯出來一看,上面有一個小小的二維碼,沈明铮奇怪:“這是什麽東西?是劇本的彩蛋?”
宿寧也愣了一下,他拿出手機,掃了一下這個二維碼,結果掃出來一份新的文件。
他只看了一眼,便明白過來:“這是劇本,一份新的劇本梗概。”
和之前的都不一樣。
原著名字叫做《眼睛》,之前的劇本梗概都暫時沒有對這個名字做出更改,但這個劇本改了,它的名字叫做《沒病》。
來不及想為什麽這份劇本會夾在裏面,宿寧已經打開了,就先看了一遍。
如果說前面兩類一類是注重商業化擴展了精神病院這個大背景,另一類是注重懸疑兇殺擴展了案情這個事件,那這個劇本就是擴展了原著的人設,并沒有拘泥于原著的情節。
——初出茅廬富有正義感的男主,分不清楚是否真的有精神病很有可能手沾鮮血“詭異”的女主,寫的确實是懸疑劇情,也加入了精神病院裏的其他角色,但風格又很不一樣。
剛大學畢業沒多久的男主進入精神病院采訪,他帶着攝像機進去,打算拍一部記錄短片。
這所本市著名的精神病院從表面上看,病人們确實有不少行為異于常人的,各種奇形怪狀發瘋發病都有,但純粹的神神叨叨沒有辦法吸引關注,男主覺得這樣不足夠。
他經過一番探查,卻發現院裏有一塊封閉的區域,裏面明顯有其他病人,但精神病院拒絕他進去探查,甚至一些病人聽到那個地方都很害怕,看場景和裝修,也比其他病房要上檔次很多。
男主為了拍攝視頻素材,還是偷偷進去了,然後他遇到了女主,一個非常漂亮惹人憐愛的女孩,很容易叫人一見鐘情。
這一段用的是原著的內容。
女主告訴他自己沒有病,這個區域是用來關押他們這些沒有病被強行送進來的人的,是院方的陰謀,希望他能找到真相,救自己出去。
男主在這個時候不由得想到了一個關于精神病院的經典問題:“倘若一個人是正常人,在精神病院又該怎麽證明自己沒病呢?”
不過偷偷潛入的男主還是被人發現了,院裏的一個醫生把他帶了出來,警告他趕緊出去,特別是不要相信住在這裏的病人的任何話,這些都是說來騙他的。
之所以有特殊院區,是因為那些病人大多身上有刑事案件,因為有精神病,不負刑事責任,只能關在這裏看管,勸他不要多想,離這裏越遠越好。
但醫生說的話和實際情況有矛盾,男主又确實發現院方和外面人交易的蛛絲馬跡,而且有些關在特殊院區看起來比外面的病人正常多了。
他覺得這件事沒有那麽簡單,為了找到真相,分清楚這些被關押在特殊院區的人到底是有病還是沒病,犯下的命案又是真是假,又或許是因為他想見喜歡的女孩,男主還是冒着風險找機會去見了關在那裏的女主,還見到了特殊病房裏的其他人。
故事就是在這其中的有病沒病的矛盾中展開的,梗概中間插的那段重頭戲就是男主女主和醫生對立的對話。
“精神病人在這裏無法證明自己是正常人,那正常人如果裝作精神病的話,又該怎麽算呢?”
男主疑惑:“可裝作精神病又有什麽好處?”
“好處太多了,”女主笑,“實在太多了。”
很多懸疑片和犯罪片會以真實的社會事件做背景,既有大衆共鳴,同時真實的事件也是任何人都想象不出來的劇情。
原著太短,是沒有的,但這個本子是有的,屬于額外加的其他劇情。
精神病人在發病的時候傷人不承擔刑事責任,前段時間便有無辜女孩被砍到重傷的新聞,肇事者因為有醫院提供的精神病證明而不承擔責任,這件事确實引發了廣泛的讨論,對受害者的同情無法彌補她的傷痛。
由此,有精神病想裝成正常人,也有正常人想裝成精神病,逃脫責任。
這是劇本裏暗藏的一條線,也是真正的真相,宿寧看到後面就知道了。
男主後來漸漸發現,特殊院區裏一些的人是真犯過罪的,其中一位重傷了無辜女孩,害她瞎了眼睛身上還有砍傷,但他背景雄厚,家人僞造了精神病歷,以精神病為由把他送進了這裏。
特殊病房的環境比監獄好多了,等幾年後風頭過了便把他接出來,而院方私下收受賄賂辦成了這件事,這種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前面的劇情裏觀衆都分不清女主是否有病,實際上她是借助多年前的案子,靠着醫生的幫助僞裝身份進來的。
醫生是想利用正義感十足的男主調查醫院找到證據并公之于衆的,于是看似阻攔,實際慢慢留下矛盾和線索。
女主是受傷女孩的妹妹,因為小時候的變故兩個人分開生活,一直有聯系,這個姐姐對她來說非常重要,為了報仇雪恨,她是主動潛入醫院的。
某種程度上,三個人都是正義的,為了讓犯罪的人付出代價,只是三個人的路線略有不同,男主是絕對正義,醫生中立正義,女主一整個混亂正義。
她真的沒病,又确實如原著一樣有點瘋。
在男主尋找證據遇到意外受到阻攔的時候,她在計劃同态複仇。
中間有一段的重頭戲是寫給她的。
“精神病的事情,讓我們精神病來解決吧,”她笑,“我還有辦法讓他付出代價。”
她差一點就成功了,準備複刻之前兇殺案的樣子,要用剪刀挖掉對方的眼睛。
但幸好,被男主在關鍵時刻扯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