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不大的西瓜給娘家拿去半顆,老母親切成一牙一牙的給她留了兩牙。每人薄薄的一牙吃完了正好勾起饞蟲,這個美味的記憶會存在腦海深處,印象裏以前的那什麽什麽特別好吃。
老三吃完砸吧下嘴,開口跟老母親建議:“娘,咱明年也種幾顆西瓜行不?”
老母親給他個白眼:“多大的人了饞吃懶坐,一天天的不說多幹活多掙工分,就想着吃好的。我咋生出你這麽個兒子?”
他媳婦也拒絕他:“種這些多浪費地,西瓜吃了不頂飽,不如種紅薯種土豆。”
老三頓時洩了氣:“可西瓜好吃啊,你們剛才不也吃的津津有味,沒見不吃都留給我。”
“留、”老太太說着話拿起了雞毛撣子,擡手就揍他:“憑啥留給你?啊,那是我女婿給我的,老娘憑啥給你?”
老三啥都不敢說,生怕鄰居知道他家在吃西瓜,一股勁兒跑出了院子。身後沒人追了他停下腳步,路邊拽了跟狗尾巴草到處甩,心想何時才能實現西瓜自由。
老三一天天的被困在這小小的山村感覺憋悶,不知他妹妹早已計劃好等到條件允許就帶他一起飛一起浪。
孟楊寵媳婦、地裏不僅種了西瓜還在坡地上種了甜瓜,下雨天不上工就跑去山裏摘野果。
酸溜溜、野葡萄、野杏,反正是見什麽摘什麽。酸酸的野果一般人都不愛吃,卻正好合了他媳婦這個孕婦的胃口。
“真的不酸嗎?”
“牙倒了。”劉穎輕輕皺皺眉頭。“咬其他的肯定是咬不動了,晚上咱們喝糊糊吧。”
“給你打倆雞蛋。”
“嗯,明兒你再給我摘些野葡萄。”
“還吃?”
Advertisement
“好吃。”
“行吧。”
劉穎懷孕默不吭聲的,等夏糧發下來,忙忙活活收秋了大家才發現她挺起了大肚子。
今兒她挎着籃子上山去采韭菜花,山上野韭菜挺多,不消多久摘了半籃子。繞路到自家菜地摘了些辣椒,回家搭配大蒜生姜等做韭菜花醬。
回家将所有食材洗淨放在笸籮上控一下水分,孟楊回來正看到她提水出去倒,快跑幾步接住她手裏的水桶才放自己的鐮刀。
“等我回來再弄行不,你肚子這麽大還提水多危險。”
劉穎直起腰甩甩手上的水珠:“五個月早穩當了,幹什麽都不耽誤。”
“還是注意些。你做這些等我回來弄,拿輕扛重的活兒別自己上手。”
“趕快挑水去吧,我把水都用完了。”
孟楊返回滿臉震驚。“我可挑了兩缸的水,那可是六擔啊,你咋倒了的?那一桶桶得多重。”
劉穎呵呵笑。“用了一缸,要不你明兒再挑也行。”
孟楊無語了,挑起水桶去挑水。他倒不嫌他媳婦費水,他是擔心她用完這些水都得提出去倒。一桶桶的那麽重。
“我給你找個不好的缸用來放廢水,以後我回來倒。”
東屋薛巧娣一回家就挑水去了,她男人洗腳聽到了他倆的對話,端着洗腳水出去順帶拉住孟楊。
“我說兄弟,你這麽慣媳婦你覺得好嗎?”
“咋不好了?”
“就懷個孩子而已,讓你捧腦袋上了都快。從懷上到現在是不是就沒上工,這得少多少工分?支書家閨女也太嬌慣了,你當初聽我的娶那……”
“江大哥、”孟楊開口打斷他的話。“我樂意。你沒聽過一句話嘛,叫有錢難買我樂意。”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江東來老早就看不慣了,今兒實在忍不住說出來就被孟楊給頂的閉了嘴。望着人遠去的背影,他搖着頭回了家。
翌日大家忙着收秋,劉穎和母親用碾子将昨兒她準備好的食材碾壓成醬。韭菜花、辣椒按照八比二的比例家調料制作成醬,新鮮的時候聞着尤其的香。
午飯吃的雜糧面條,加了新鮮的韭花醬讓人吃了一碗還想吃。老太太在擀面,對上老三的目光撇嘴。
“再加半碗啊。”
老三立馬笑了,瘋狂點頭。他家吃面碗非常大,以往頂多給大半碗,如今吃了一碗居然還能續。
一頓飯吃了個飽,撈面條吃到飽的感覺非常的好。尤其是這面很細,吃到嘴裏口感細膩,加上新的韭菜花點綴簡直完美。
老漢吃完了也加了一筷子,老大兩口子放下碗不準備再要,被老母親給喊住也給加了一些。
“都吃飽。這幾天幹重活多吃點兒。就是雜糧面而已不費啥,多虧了熒熒的調和才這麽好吃。”
看大家吃飽飯實在是太幸福了,劉穎躺炕上睡覺嘴角都挂着笑。下午等人都上工走了,她騎着車跑去十幾裏外找西瓜。
事先已經打聽好哪個大隊種着這玩意,土路騎車一個小時到了目的地。路邊看到人們在拉西瓜瓤,她趕快下車跟人家打聽。
“同志,這西瓜呢?”
“都收回家了啊。這時節了西瓜沒人要,大隊給社員們分了。”
“啊,那您家有嗎,能不能換我幾顆?”她拍拍後座上的袋子:“我這有大米,這可是稀罕糧食。”
“大米換西瓜啊?”老漢驚訝的張大了嘴,實在不理解她的腦回路。“這時節西瓜不值錢,吃了拉肚子。城裏供應都不要了,你咋拿這好的大米換着玩意?”
劉穎也不知道這老話是咋流傳下倆的,當地人都說秋後不吃西瓜,吃了對身體不好。可她不信這,後世別說秋後了,一年四季啥時候不吃,沒見把誰吃壞。
“大爺,這您就別管了,反正您換不換吧?”
“換,當然換。西瓜又不頂飽,一炮尿就沒了的玩意。”
“哎,小媳婦你換多少,我家也有。”
“我家也有。”
西瓜地裏好幾個都及時響應,一個個跑到了地邊。拿不頂飽的水果換頂飽的糧食,大家一個個都覺得劃算。
“我大概要五六十斤,先緊着大爺的換。”
老漢樂呵呵的笑:“我家還有三顆,大概有個二十來斤。走吧閨女,我們幾家的西瓜都換給你了。”
大家連咋換都沒問,一個個急切的跑回家将西瓜拿了來。劉穎拍了一下都還不錯,地邊拿大米換西瓜。
一斤大米八斤瓜,這是她按後世的價格大概換算了一下。後世大米在三塊左右,産地的西瓜在幾毛。如今正是西瓜不值錢的時候,她這價格說出來沒一個反對的。
“咱沒稱啊,這咋稱?”
這時期什麽都是國營,普通人手裏少有這些工具。這事兒劉穎之前已經想過,此時提出意見。
“我看大家的瓜都差不多大小,一斤米一顆瓜,你們覺得怎麽樣?”
大家低頭瞅瞅自家的西瓜,互相瞅瞅點頭。“平均一下差不多,就按你說的辦,不過我們的西瓜你可都得要。”
“行。”
十二顆瓜,十二斤米。老農民們将衣裳撩起來當兜子,一會兒工夫交易完成。熱心的人們幫她将西瓜裝麻袋,在後座捆好。
“閨女,明年你還要西瓜嗎?”
“明年再說。”
說是換幾十斤,結果後座上馱了一百多。回去的時候平路還好,遇到上坡累的要死。安全起見她走一段歇一段,坐路旁休息,一只兔子飛快的從她面前跑過,她望着兔子消失的地方滿目可惜。
“紅燒兔頭,麻辣兔丁,幹鍋兔塊兒。我的美食啊,就這麽跑了。”
抓不到兔子頓時非常想老公,他要在今兒又開葷。起來騎車繼續走,鳥兒成群結隊的在天上飛。這時期的生态是真好,河裏的水也清澈見底,用手掬一捧就能喝個痛快。
眼看天色暗了離家近了,她累的幹脆坐路邊等人來接。果然聽到隊裏下工的敲鐘聲後沒多久她老公迎了上來。
“我的姑奶奶啊,你這是幹嘛去了?挺着個大肚子不說在家休息,你是一天天的到處找好吃的。”
孟楊扶她起來,讓她坐車前梁他推着走。“沒哪兒不舒服吧?”
小孩子一樣坐在前梁,倆手扶着車把。肚子不算太大坐的也不憋屈,她望着金黃的田野笑的歡快。
“沒。我身體好着呢,就這麽點兒活兒累不着。孕婦得多活動,越多活動以後越好生。現在這生産技術可不咋地,我得多活動。”
這時期和更古早的時期,越是有錢人家照顧到位的越容易發生難産。她這段日子不僅自己不閑着,甚至還想勸勸夏蟬。別成天在家躺着坐着,這樣看着是享福,實際不利于生産。
奈何人家根本不聽,薛巧娣勸了一回還被怼了,後來院裏鄰居沒人再說。
男人有勁兒,方向把的很穩。推着她和一大袋的西瓜很快到家,老母親一看這情況就開始念叨。這時期懷孕只要不是生病都是正常幹活,大家也覺得幹活沒什麽,可面對她換回來的玩意卻十分有意見。
“我說閨女,你找西瓜到底幹嘛用的?大秋天了,吃西瓜竄稀。旁人都不要了,你咋想起來找那玩意?想吃明年讓楊子再給你種,這季節別吃那東西。”
“買幾顆西瓜咱做西瓜醬豆。”
“啥叫西瓜醬豆?”
當地人不會做這個,劉穎是後世從網上學來的。這時期傳播速度慢,他們這裏的人不會。
“等我做好你們就知道了。”
晚上切開分了一個西瓜吃,将剩下的放麥草裏儲存。晚上回家先挑選黃豆,兩口子在油燈下邊幹活邊閑聊。說着說着西屋鄰居進來,一開口就說新聞。
“夏蟬發動了你們知道嗎,她這好像不足月。”
“是嗎。那叫接生員了?”
“我家那個幫忙去叫的,我剛去幫忙燒了一大鍋的熱水。熒熒,你這肚子也顯懷了,明年幾月生?”
“大概二月左右,也許正月裏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