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chapter9
chapter 9
第9章
這一趟算是無功而返。
短期內打消了溫楠繼續帶傅以誠看病的想法,畢竟這裏是傅以誠最常來的一家私立醫院,已經為他們提供了相當好的服務,确實是檢查不出來問題。
傅以誠開車帶溫楠去了他們很久之前去過的一家餐廳,點菜時随口報了幾樣都是溫楠愛吃的。
這個小舉動強行将溫楠從郁悶情緒中拽了出來,他最受不了這種時候。其實作為相伴三年的情侶,互相知道對方的喜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對于溫楠來說,他在過去的三年中,沒有任何一個瞬間認為他和傅以誠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所以他會記傅以誠的喜好,傅以誠的忌口,傅以誠的一切。
同時理所當然地接受了傅以誠對他的忽視。
大約半年前,傅以誠生日的第二天,兩人單獨慶祝。菜單被送到傅以誠手中的時候,他目光在溫楠臉上冷淡地掃過,只點了自己愛吃的,轉而讓服務生把菜單給溫楠,叫他自己點。
溫楠當時愣了一下,傅以誠抓住他愣神的空檔說:“抱歉,不太記得你的喜好了。”
這是這一年以來兩人相處中常見卻又獨特的一幕,常見在兩人真正好似搭夥過日子般的氛圍,又獨特在這是傅以誠僅有的幾次明确地向溫楠傳遞着一個信息——我不在乎你。
彼時溫楠沉默地接過菜單,像沒事人似地加了道菜,等服務生走後還沖傅以誠勉強地笑着,哄道:“沒關系,點你愛吃的就行。”
那頓飯吃的異常沉默,溫楠覺得自己已經在很努力地扮演一個“賢妻”的角色,但不知又觸了傅以誠哪根逆鱗,當天晚上兩人就因為一件小事鬧了一次。
傅以誠生氣,溫楠就道歉。
溫楠道完歉,傅以誠更生氣了。
這個循環在兩人之間反複出現。
Advertisement
那日傅以誠摔門離去,半個月沒回家。
溫楠總是看着那扇被重重關上的門,想象着傅以誠離開之後會去往哪裏。他應該是去公司了吧,或者去找谷曜喝酒消遣,又或者……
他會去想,但不會深入地想。因為他知道傅以誠想做什麽做什麽,他一個寄居的過客,有什麽權利對主人的生活指手畫腳。
他過去的三年過的戰戰兢兢,總在等。
等傅以誠消氣,等傅以誠回家,忐忑着傅以誠究竟哪天會帶着喜歡的人回來,讓他快點離開。
“老婆?”
一聲熟悉的聲音将溫楠從回憶中摘除,眼前的傅以誠眼中盡是真誠,像眼裏只看得進主人的狗狗那樣盯着他喊老婆。
溫楠不知為何地,低頭自嘲地笑了一聲,調整好自己後糾正道:“不要喊老婆。”
聞言,傅以誠思考片刻,“楠楠?”
楠楠。
很久很久之前,那個傅以誠是不是也曾經這樣喊過他。
大約實在罕見,他回憶起過往竟找不到相關的任何節點,只能想起傅以誠生氣時皺着眉頭喊他“溫楠”。
他搖搖頭說:“叫溫楠吧,我叫溫楠。”
傅以誠表情一下子變了,他剛才還滿懷期待地笑着,等着溫楠點頭後就要天天喊他楠楠,但溫楠突然拒絕了,讓他措手不及。
溫楠看着傅以誠驟然變化的表情,心想傻子卻是不會隐藏,不高興就是寫在臉上的。
“不好嗎?”溫楠裝作看不懂他的表情,故意問道。
傅以誠低頭看着水杯,如果他有耳朵的話此刻一定是耷拉下來的。
“不好。”
溫楠忍下心口一瞬間的揪痛,“哪裏不好,你以前一直這樣喊我,只是你現在忘了。”
“不可能。”傅以誠突然堅定地擡頭看向他,“不會的,我不會這樣喊你,聽着好像陌生人。”
看看這傻子又在篡改記憶,曾經的他們的确是一個屋檐下的陌生人啊。
溫楠沒再接下去,坐了會兒覺得氣氛壓得他難受,傅以誠不加掩飾的難過情緒在蔓延。他留下一句“去下洗手間”就快步離開了。
回來的時候傅以誠已經從悲傷的情緒中抽離出來,指了指溫楠放在對面的手機,提醒他剛剛有消息。
溫楠松了口氣,裝模作樣地打開手機找消息。
在看到□□界面上顯示着一句“聚會在下周呢,來吧溫楠,很多年沒見過了”的同時,耳邊傅以誠說:“抱歉楠楠,不小心看到了,不知道是哪個野男人在叫你約會。”
溫楠:“?”
溫楠:“什麽野男人。”
傅以誠腦子好像又不對勁了,瞪了一眼他的手機,說:“誰知道呢,你那麽多喜歡的人。”
溫楠:“?”
溫楠:“我哪有喜歡的人?”
傅以誠別扭地移開眼,失落地胡說道:“誰知道呢,你誰都喜歡,就是不喜歡我,你就讨厭我,不想見我,一起吃個飯都要找機會躲開,但卻要跟別的男人約會。”
溫楠原本沒有不願意跟他一起吃飯的意思,聽完突然有了。
舉起手機給傅以誠看屏幕,一字一頓地說:“高中同學聚會。”
在傅以誠表情僵硬了一下的同時,溫楠繼續說:“你再給我亂編故事今晚睡地上。”
傅以誠尴尬地抿了一下唇,遲鈍了三秒後反應過來溫楠不會去跟別人約會,一下子高興起來了,也不顧溫楠後面補充的話,興奮道:“帶上我吧,好不好,讓你前男友們都見見我。”
溫楠:“?”
溫楠:“我高中哪有前男友?”
傅以誠這次可比剛才堅定多了,就算溫楠否認了他也一臉的不相信,雙手抱胸下颌微擡,頗有審訊的意味,挑眉道:“不可能,你一定有,我都見過。”
溫楠只覺得太陽穴突突跳,這個被莫名其妙編故事的世界到底有沒有盡頭?
他擡手示意傅以誠閉嘴。
傅以誠皺眉:“你就是嫌我丢人,不願意讓其他人見我。”
溫楠忍無可忍:“再編今晚你挂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