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身揣巨款橫掃兩元店
第36章 身揣巨款橫掃兩元店
在周曉玲家,陳喬玉第一次用淋浴,既興奮又開心,之後周曉玲教她用吹風機,更是讓她心生感慨——她以前洗頭都得仔細把頭發絞幹,還要晾上好一會兒才能徹底幹。
如果碰上天氣不好或者洗得太晚了,洗完頭一直濕噠噠的用體溫慢慢烘幹,第二天可能就會頭疼。
但現在這吹風機簡直太神奇了,想什麽時候洗澡都可以,不一會兒就能吹幹。
周曉玲頂着一頭粉毛,摸着陳喬玉的頭發道:“喬玉,你發質真好,順滑。”
陳喬玉想了想,說:“因為我一直沒有燙過頭,也沒有染過。”
以前陳喬玉的媽媽餘蘭香倒是會用火鉗燙頭,燙完之後就是那種毛毛躁躁的手感。
周曉玲摸了摸自己的粉毛,她一時新奇去染了,但是自己根本不會打理,一段時間下來,頭發已經毛躁得不行了。
“我以後也不染了。”周曉玲以前覺得自己土土的,但是現在看陳喬玉,倒是覺得天然的淳樸的也很美。
陳喬玉洗完澡穿的是周曉玲的衣服,周曉玲說陳喬玉身材好,不挑衣服,就把自己的衣服拿給陳喬玉試。
陳喬玉挑了一件短袖的T恤,胸前有一個卡通貓貓頭,然後又挑了一件牛仔裙,到膝蓋下面的位置。
這個裝扮剛好在她能接受的範圍內。
周曉玲看了一圈,有點嫌棄陳喬玉的牛筋皮涼鞋:“你怎麽會買這種鞋啊?”
陳喬玉低頭看了看自己的土灰色的涼鞋,她覺得挺好的啊,顏色雖然不亮眼,但是款式挺好看的,也很适合她在七零活動。
周曉玲把兩人的衣服一股腦塞進了洗衣機:“身上這套你穿走吧,換下來的衣服我給你洗了,你下回來穿走。”
身懷巨款的陳喬玉:“完全可以!”
婉拒了周曉玲一起吃晚飯的邀約,陳喬玉拎着今天從程哥那裏拿到的多餘盒飯,還有周曉玲友情奉送的一瓶礦泉水,陳喬玉轉身往菜市場去了。
雖然身懷巨款,但她最喜愛的地方還是菜市場旁邊的雜貨店。
陳喬玉進去兩元店逛了一圈,大大小小的東西,從剪刀刨子指甲刀,到梳子鏡子和香皂,甚至還買了個臉盆——青楊到現在還是洗腳洗臉用同一個盆。
還買了一套碗筷外加兩個飯盒,筷子足有十雙,上面還雕花呢,雖然有些粗糙,但已經比村裏常用的好看多了。
碗盤也是,印着現代人眼裏俗氣的花樣,但拿回七零年代,絕對是全村最靓的仔。
陳喬玉仔細平衡着七零的審美和這些商品,雖然她知道有些更好看,但為了不出格,她還是沒有選,盡量都選拿到七零也不乍眼的那種。
衣架也買了一把,夾子直接拿了一小籃,粉筆盒大小的塑料小籃子,陳喬玉覺得很可愛。
還有毛巾,陳喬玉挑了灰白深藍淺藍六條,準備自己跟青楊一人換一條,再送金二嬸和舅媽一人一條,剩下的兩條備用。
毛巾是七零的硬通貨,尤其這毛巾又大又柔軟,比陳喬玉平時用的好多了,肯定很多人要。
這一通買下來,老板算了賬,最後優惠了一下:“給128吧!再送你兩塊抹布。”
陳喬玉欣然答應。
支出128,當前餘額930。
即便花了這麽多錢,剩下的錢依舊是陳喬玉做夢都不敢想的數字。
即便不能跟七零比,但放在現代,也可以買不少東西了。
陳喬玉把東西都放進臉盆裏,又在菜市場旁邊一家還沒關門的副食店裏買了十個雞蛋,花了六塊錢,剩餘924。
雖然這裏的雞蛋比較貴,但陳喬玉覺得在這裏買比較安全。
無論藏在哪個老宅裏,都随時可以取用,不像七零那邊,就算富裕如姚太婆有雞蛋,陳喬玉總去買也會露餡兒。
抱着臉盆,提溜着雞蛋和盒飯,雖然沉甸甸的,但陳喬玉的腳步是前所未有的輕快。
其實她還有很多想買的東西,但是今天買的已經夠多了,再買下去的話,真沒法交代了。
陳喬玉在現代的老宅裏藏了兩個雞蛋,又把一些商品的外包裝都拆下來,再仔細磨掉商品上跟現代有關的印記,用手機當手電筒檢查了兩遍,才放心抱着盆,穿越回了1979。
今天的時間也不算早,但比昨天早一點,天邊還有最後一絲夕陽。
夜幕即将降臨,陳喬玉藏了一部分東西在廚房裏,然後從後院溜出去,沿着牆根繞到大路上。
在她蹑手蹑腳沿着牆根走路的時候,老宅東廂房的屋頂上,收谷子的鐘斯年:“……”
是他花了眼嗎?
他剛才好像看到陳青楊的姐姐從後院溜出去了?
可,他之前好像并沒有看到陳喬玉進廚房啊?
鐘斯年皺眉想了想,除非陳喬玉在他爬上屋頂收谷子之前就在廚房裏。
不是沒這個可能,畢竟鐘斯年回來之後沒進過廚房,只在堂屋裏拿了收谷子的工具。
但……鐘斯年看着已經收得差不多的谷子,想不明白陳喬玉為什麽要在廚房裏待這麽久,現在還要悄悄從後院溜出去。
奇怪。
沒等他想明白,陳喬玉已經推開了大門:“青楊!”
陳青楊正撅着屁股收谷子呢,聽到陳喬玉的聲音,驚喜回頭:“姐!”
陳喬玉雙手捧着臉盆,滿臉的驕傲,壓低聲音道:“看我換什麽東西回來了?”
陳青楊丢下掃把跑過來,頓時滿眼放光。
好多東西!
姐弟倆謹慎地左右環視一圈,東廂房屋頂上的鐘斯年似乎察覺到了什麽,下意識蹲了下去。
陳青楊悄聲道:“姐,快進屋,鐘大哥在屋頂上呢。”
陳喬玉擡眼看了一眼東廂房的屋頂,看不到鐘斯年的身影,只聽到掃把的唰唰聲。
陳喬玉抱着東西進了屋,她鎖了一半東西進樟木箱子,陳青楊才收完外面的谷子,進來跟陳喬玉一起看。
精致光亮的小東西贏得了陳青楊的贊賞,他問陳喬玉:“姐,咱媽到底給你留了多少東西?”
這些東西明顯不是那一麻袋兩籃子菜能夠換回來的。
陳喬玉白他一眼:“這是人家給的預付款!”
“啥叫預付款?”
“就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都要供應菜給人家,人家提前把錢給我了。”
陳喬玉将自己在現代聽來的理論用自己的話解釋給陳青楊聽。
陳青楊聽了之後雖然覺得有點意外,但倒是也不覺得奇怪——這個年頭的人就是這麽實誠,好多人留下一句自己姓甚名誰哪個村的人,就能借別人的東西,過後再還。
這個預付款聽起來也差不多,有的時候是先把糧食蔬菜送過去,再收錢。
那先收錢,過後再把糧食蔬菜送過去,好像也說得通。
陳青楊就是擔心:“姐,這麽多東西得換多少蔬菜啊?”
陳喬玉想了想說:“一直供應到冬儲菜吧。”
城裏人每年冬天都要買一大批冬儲菜,主要就是土豆蘿蔔大白菜。
她的幌子也只能用到那時候了,總不能寒冬臘月的還去賣菜吧。
陳喬玉現在還不知道,【現代】那邊,別說寒冬臘月了,就是大年三十都有菜賣。
不過眼下還是生活要緊,陳喬玉揚了揚自己手裏的飯盒:“給你帶了好吃的!”
這飯盒兩元店的老板說是不鏽鋼的,要八塊錢一個,不過有點薄。
陳喬玉覺得長得有點兒像七零年代的鋁制飯盒,用用應該就能以假亂真了。
飯盒一打開,陳青楊的口水就一流三千尺了:“姐,這也太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