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秦家夫妻帶着香香走後的第二天, 青蕊去豐收糧店采購了種子,種類數量與第一季一樣多,但她準備利用化肥讓莊稼的産量高過第一季。
周掌櫃和藹可親的看着她, 要給她優惠,青蕊拒絕了, 一碼歸一碼,她救了香香已經和秦家有了生意上的長期協議, 這無疑是對她對好的謝禮。
像她這樣的普通莊稼人,能與府城的大商家有生意往來已經很難得了。在其他地方她就不能再占他們的便宜。
買回種子後, 青蕊麻利的都催芽培育上秧苗, 稻谷種子也下了秧田。
很快,早稻成熟了,比旁人家的提前了約摸半個月, 有了這半個月時間,無論是請村民幫工還是銷售都十分有利。
半個月的時間裏,除了收稻谷外,還要把晚稻秧也插完, 所以青蕊請了許多鄉親幫忙收割, 東村人手不足就延伸到了周圍的村民, 還有一些不請自來的,青蕊也接受了, 只要努力幹活都付一樣的工錢。
孫老太也讓三個兒子和何月娘來幫忙。
其實青蕊早就想請娘家人幫忙的, 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但是怕孫老太有想法, 到時候讓何月娘在孫家難做人就得不償失了,如今孫老太主動提出來,以後就都可以請他們過來幫工了。
工錢她都付一樣多,免得旁人有想法,但是她可以在別的地方區別對待一點,畢竟是她的娘家人,村民們就是知道了也不會吃味兒。
女人割倒水稻,男人用打谷桶脫粒,脫粒後的稻谷用麻袋裝起來,先堆在田埂上,到時候一起用牛車拉回去。
忙碌了七八天才把稻谷收完,收完的稻谷有水分和草須,需要晾曬幹燥去除草須,防止發黴、變壞或者長蟲,利于長期保存。
鵝田村有專門的晾曬場,是村民共用的,如果擱農忙時節就得排隊,如今就青蕊一家用,很是方便。
青蕊早早和幾個媳婦把晾曬場打掃幹淨,以免稻谷中混有石子,接着把男人們拉來的稻谷全部倒在空地上,用耙子将稻谷均勻的攤開鋪平以便水分快速蒸發。
等水分曬得半幹,得拿竹須做的掃帚把稻谷裏的草須掃出來,竹掃帚尾翼稀疏,只會把草隔離出來,而不會掃走稻谷,當然,這也得人會掃才行,需要把握好力度。
不會掃的人會掃出許多的稻谷夾雜在裏面,這時候就得人用手輕輕捧起草須在手裏抛一抛,把稻谷分離出來。
稻谷收回來後,青蕊和何月娘便主要負責晾曬這塊,晚稻插秧那邊就交給了廖氏負責,因為晾曬稻谷非常重要,要特別注意天氣,也得防止丢失,當然,這裏的村民們都非常樸實善良,後者根本不必擔心。
Advertisement
主要是注意天氣,夏天多發陣雨,常常上一刻陽光明媚,下一刻就傾盆大雨,調皮的天氣會把莊稼人辛勤的勞動成果打水漂。
好在青蕊運氣好,整個晾曬過程都是日頭紅火,沒幾天就把稻谷晾曬好,用掃帚把稻谷掃成一堆,并用簸箕把稻谷收入袋子中。由二牛帶着牛車拉到鎮上過秤售賣。
因為是第一次出售稻谷,青蕊也一起去了,周掌櫃沒想到青蕊的糧食這麽快送來了,大松了口氣。
青蕊察覺出他的異常,忙問:“周掌櫃有什麽心事?”
“羅娘子有所不知,北邊戰事吃緊,需要大量的糧草,東家為這事都跑斷了腿,可是現在離糧食成熟還要個十天半月,東家收到的糧食也只是去年的存糧,數量屈指可數。我正為這事吃不下睡不着,哪成想你們的糧食就來了,真是雪中送炭啊!”周掌櫃面上全是感激。
青蕊莞爾一笑:“能為戰事出份薄力,羅家上下甚感榮幸。”
周掌櫃笑了笑,夥計吩咐道:“這批糧食不用看了,直接上秤。”
“不可。”青蕊制止他,嚴肅道:“生意歸生意,該怎麽着還是得怎麽着,蒙秦老板厚愛,羅家與秦家簽訂了長期的合作協議,萬不可因為我們之間的友誼而損失你們的利益。”
二牛贊同青蕊的做法,他對青蕊的糧食非常有信心,還是雙方确認好質量為好,免得以後有什麽争議,影響雙方情誼和利益。
周掌櫃擄着胡須直點頭:“好,羅娘子有這份胸襟和氣度,定能與東家的生意長長久久,水娃子,開袋驗糧。”
要是旁人,周掌櫃一定讓夥計查看糧食質量就行,但是憑青蕊剛剛的舉動,他得親自确認,以免出什麽差錯,影響到秦羅兩家的合作。
周掌櫃不辭辛苦,查看了每一袋糧食,雖然累壞了,但是十分高興:“我經營糧店幾十載,還是頭一遭看到這麽好的糧食,顆粒飽滿,色澤澄亮,幹燥幹淨,十足的好糧啊!”
不像別的糧販,都是曬得六七成幹,靠着水分打秤,對糧店的損失可想而知。
難怪青蕊執意要當面驗貨,這麽好的糧食,她根本不怕驗。
青蕊謙虛道:“能入得周掌櫃的法眼就好。”
周掌櫃笑看着青蕊,有本事,做派正直,謙虛禮讓,這樣的人日後定能有大出息。他得幫東家留住人才,以後說不定能為東家帶來大財富。
青蕊的水稻一畝地有一千二百斤稻谷,在這個時候算是高産了,二十九畝地共三萬四千八百斤,未脫殼的稻谷市場價是五文錢一斤,周掌櫃出了高價,給了七文錢一斤。
二牛卻拒絕了,他道:“此糧用于戰事,不敢售以高價,原本應該為國出力,分文不取,然媳婦辛苦數月方得這些糧食,羅某實在疼惜,還望周掌櫃以平價收購,安能兩全。”
周掌櫃拱手作揖:“羅兄弟之大義,實在令人敬佩,就依你之言,平價收購,以全爾忠義。”
他見多了坐地起價的人,卻沒想到他們竟然推卻高價,這份真誠實在難得。
他讓賬房取來一百七十四兩銀子親手交給他們。
青蕊點算清楚,收好銀子,對周掌櫃道:“麻煩周掌櫃給秦老板遞個信,請他來家一趟,我們有重要的事情與他商議。”
周掌櫃應下:“羅娘子放心,我馬上讓人把信遞出去,定耽誤不了你的大事。”
從糧鋪出來,二牛歉意道:“蕊兒,對不起,剛剛沒與你商議就做主拒了糧價,你是不是在怪我?”
“二牛,你想哪裏去了?我怎麽會怪你呢?你的意思也是我的想法,如果你不說我也會拒絕的。”青蕊很欣慰,二牛與她同是願意積德行善之人。
羅家一定會越來越好的,因為她相信,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二牛看她的眼神更加溫柔多情,他的蕊兒,真好。
差不多過了一周,晚稻秧子插完了,這次不用再留秧田,足足種植了三十畝晚稻。
剛忙完田裏的活計,秦義帶着周掌櫃來了,青蕊和二牛帶着他們去了西瓜地。
看到滿地的青皮大瓜,秦義眼睛泛光,激動道:“恩人,這難道是寒瓜?”
“沒錯,就是寒瓜。”青蕊沒想到他認識西瓜,本來以為還要廢些口舌解釋一番的,如此就省事多了,不過也是,秦家世代為商,走南闖北,什麽沒見過,不認識才奇怪吧。
秦義難掩激動的心情,不由得挫了挫手:“恩人,你真令秦某刮目相看。”
他兒時跟父親外出經商時吃過一次寒瓜,覺得十分美味,這麽多年一直念念不忘,只是寒瓜種子十分難得,且不易種植,別說中南府,就是整個南方也沒有人種植成功過,沒想到啊沒想到,羅家竟然種出了寒瓜,還這麽多這麽大個兒。
他突然覺得,羅家人是不是他秦家的福星,自從遇到他們,他就好事不斷,先是走丢的獨女找回來了,接着糧食收着了,現在連心心念念的寒瓜也有了,哈哈哈,簡直太幸福!
青蕊被他的模樣逗樂了,笑道:“大家都這麽熟了,就別恩人恩人的,直接叫我青蕊就行了。”
“好好好,就叫你弟妹吧,我比二牛兄弟虛長幾歲,厚着臉皮稱兄長吧。”秦義笑道。
二牛倒是淡定:“弟恭敬不如從命。”
如此算是認了幹親,兩家人的感情又進了一步,周掌櫃看在眼裏,心裏暗暗決定要對羅家人更好才行,不,要把他們當第二個主子。
青蕊走到瓜地裏,用手拍了拍面前的大西瓜,選了一個熟透的瓜摘了,放在一塊幹淨的青石板上,拿出帶來的刀準備把瓜切了,誰知道刀尖剛碰到瓜皮,就聽到啪的一聲脆響,瓜皮已經自己裂開了,露出裏面的紅瓤,流出清甜的果汁,讓人垂涎三尺。
好瓜。
青蕊滿意一笑,只有如此新鮮自然熟透的瓜才會一碰就裂,用藥水催熟的瓜皮較硬,瓜肉特別嫩,只是紅瓤的地方甜,而自然成熟的,就是靠近瓜皮的白肉也是酸酸甜甜。
秦義和吳掌櫃已經不停的吞口水了,這瓜看着就特別好吃。
青蕊把瓜切成小份,拿了一塊給秦義。
秦義接過,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瞬間嘴裏清爽甘甜,瓜肉多汁,清甜解渴,味道比小時候吃的還要好。
他大口大口吃起來,不一會兒就把一塊瓜吃了,青蕊又給他一塊,周掌櫃和二牛也遞去一塊,最後才自己拿了一塊吃。
這個瓜已經熟透了,厚厚的瓤,入嘴即化,很清甜,汁特別多,一塊瓜吃完,手上已經全部是瓜汁兒,确實不錯,比現代販賣的好吃多了。
周掌櫃和二牛是第一次吃瓜,說不出好在哪裏,只是覺得比以前吃的任何一種水果都要美味可口。
四個人快速解決了一個十幾斤的大西瓜,還覺得意猶未盡,但是看到這麽一大片的瓜,又覺得不必急這一時吃,談事要緊。
“羅弟,弟妹,這瓜可不可以全部賣給我?”秦義樂呵呵問。
青蕊自然就是這個意思,面上未露,擔心問:“這裏一畝地就有差不多七八千斤瓜,我種了五畝,有四萬斤上下,這瓜性寒,雖清熱解暑,可不能當糧食吃,吃多了會拉肚子,這麽多的瓜,秦大哥一時間能賣完嗎?”
雖然西瓜比甜瓜存放的時間長一些,但是放久了也不新鮮,會影響口感。
“弟妹放心,這瓜到了我手上,自然個個都會變得有價值,而售賣一事就更不用擔心了,絕對不會滞銷,只會供不應求。”秦義自信道。
青蕊自然是信的,雖然她不知道秦家的生意有多大,但是敢一次性收走她幾萬斤糧食和西瓜的,也不是一般人。
西瓜金貴,種植繁瑣,又只青蕊一家有,價格上頗貴,秦義給到二十文一斤,青蕊講個情份,收他十八文。
因是首種,村民們都想嘗嘗味兒,廖氏早就定下的,因此青蕊只賣給了秦義四萬斤,足足有七百二十兩銀子。
青蕊看着白嘩嘩的銀子,覺得之前的辛苦付出太值了。
請村民幫忙把西瓜摘下來裝車,摘之前青蕊給他們先上了一課,因為西瓜還有二茬瓜,摘的時候得小心,不能把幼瓜損壞了。
一茬瓜摘完,青蕊趕緊去掉所有老的側蔓和葉片,以減少植株養分消耗,加快二茬瓜生長速度。同時追加肥料,于根外開溝施入,促進第二批瓜的生長。
不止西瓜有二茬,甜瓜、豆角、茄子、辣椒、絲瓜、苦瓜、黃瓜、韭菜、苞米也都可以結好幾茬,而胡蘿蔔、花生、大豆、土豆、地瓜這些只有一茬。
剩下了一千多斤西瓜,青蕊送給了幫工的村民們和娘家親戚,皆分文未取。
大夥知道這瓜極貴,起初要付錢,青蕊不肯收,說是感謝他們這這些日子來的幫助,他們這才滿懷感激的收下了。
孫家,青蕊送了三十個瓜,差不多四百斤,孫老太掰着手指算了算錢,吓一跳,青蕊送了他們七兩多銀子。
除了西瓜外,兒子媳婦還拿回了工錢,雖然和村民的工錢是一樣多,但她覺得這個孫女會做事,會做人,看何月娘的眼神都變溫和了。
何月娘心裏別提多高興,她沾了女兒的光,日子越發好過了,趁這個機會把青蕊跟她提過的事情透露給了孫老太,孫老太拉着何月娘的手差點沒喊她親閨女。
青蕊給張家的西瓜也有兩百斤,感謝在任何時候他們都力挺她,給予了她最大的幫助。
廖氏樂呵呵的收下了,青蕊這是拿她當自己人,她才不矯情,以後變着法兒還回去就是了。
接下來到了收花生大豆的時候,花生需要從地裏□□,摘掉根上的花生,再洗淨泥巴,曬幹。
大豆則像稻谷一樣,用刀割倒,連苗一起拖回家曬,等把豆杆曬幹,豆莢大部分爆開,再用扁擔,竹竿等物敲打,反複數次,把豆子全部脫落幹淨方可。
花生青蕊喜歡水煮的,放點鹽曬幹水分,閑時吃幾顆,特別美味。
而大豆青蕊最愛青豆,剛結上不久,還沒有變黃的時候,摘下來連豆莢一起煮着吃,或者剝出肥嫩的青豆來炒肉吃,都非常不錯。
青蕊記得現代有鹵味,其中就有毛豆豆,可好吃了。
才四畝地的花生大豆,青蕊只請了何月娘和張家三妯娌。
扯花生需要技巧,否則不能把地裏的花生全部□□,就得多一道工序,靠翻地把脫落在泥裏的花生弄出來。
何月娘在這方面是能手,青蕊雖然得她真傳,始終差些火候,何月娘扯的花生一顆也沒脫落在泥巴裏,青蕊就不行,總是有漏網之魚。
廖氏發現青蕊在扯花生上落了下風後,樂了好幾天,總算自己有一件事情強過她了。
扯花生,摘花生,洗花生,曬花生,割大豆,曬大豆,打大豆,如此又去了半個月。
花生大豆與旁的莊稼不同,有小商販來村裏收,花生收去加工成炒貨或者糖果之類,大豆用來磨豆腐以及制作豆芽菜,又或者拿去榨油,很多用法。
只是來收的價格就低一些,不過省了不老少事,青蕊還是很樂意的。
花生收購價是六文一斤,大豆才四文錢,青蕊的花生畝産九百斤,兩畝地一千八百斤,賣了十兩八錢銀子,大豆畝産三百斤,共六百斤,二兩四錢銀子。
比起稻谷和西瓜來,這點算小錢了,但是青蕊并不覺得少,蚊子再小也是肉,可以積少成多,而且十幾兩拿她剛來羅家時來說已經算很多錢了。
收完了花生大豆,又到了挖地瓜、豆薯,摘苞米的時候。
地瓜得先把地瓜藤割掉,再用鋤頭把地裏的地瓜挖出來,挖的時候要小心,不能把地瓜挖斷了,會影響儲存和銷售。
地瓜藤青蕊用來喂兔子和豬崽,因為比較多,用不完的她就剁碎曬幹,煮豬食的時候放進去一些一起煮,很有營養,豬崽也愛吃。
豆薯又叫涼薯,可以生食,也可以煮熟吃,青蕊喜歡生吃,拿上一個豆薯,剝去黃色的皮,露出白脂一般的果肉,咬一口,清甜脆嫩,甜美多汁。
豆薯是水果,也是蔬菜,非常受小孩子喜歡,一般都是當零食吃,雖然容易飽腹,也容易消化。
豆薯和地瓜一樣容易高産,地瓜數量占優勢,豆薯則是個頭大,最大的豆薯有三四斤重。
苞米就不用說了,地球人都知道,蒸煮烹炒,無一不美味,嫩苞米清甜多汁,煲湯極有營養,要是吃不完,可以曬幹了儲存,也可以磨成玉米面,用于過冬。
青蕊最喜歡吃的是烤玉米,小火慢慢翻烤,把每粒玉米烤得金黃,用手掰下玉米粒,香香脆脆,別提多好吃了。
地瓜每畝差不多五百斤,兩畝一千斤,每斤賣兩文錢,才二兩銀子,豆薯每畝三百斤,賣三文錢一斤,一兩八錢,苞米一畝兩千斤,一斤四文錢,四千斤賣了十六兩。
青蕊算着數,太不值錢了,決定地瓜和豆薯不賣了,地瓜用來制作地瓜幹,釀制地瓜酒,豆薯留着給孩子們吃。
地瓜豆薯收回來後,青蕊放到了地窖裏,地瓜需要放一放,等水分不那麽足了制作出來的地瓜幹才甜。
第一季的莊稼幾乎都收完了,除了地瓜,豆薯不再栽種外,花生,大豆苞米都還要種一茬秋季,這一季不賣了,用來存糧過年。
原來種地瓜和豆薯的地都種上了苞米,苞米的收入還是可以的。
該收的收了,該種的也種了,現在就是隔段時間收收二茬蔬菜和瓜。
終于得了空,青蕊難得的睡了個懶覺,二牛貓兒都很自覺的沒有叫醒她,等她起來都日上三竿了。
早餐午餐一頓解決,貓兒去張家找順子兄妹玩了,這段時間青蕊和二牛不得空的時候,都是把貓兒放在張家,張家老太太精神頭十足,在家幫忙照看孫子孫女們,就順便幫着看顧貓兒。
貓兒在張家,青蕊是非常放心的,夫妻兩個便在房裏記賬數銀子。
安靜的小院,除了知了耐不住寂寞聒噪幾聲,時不時傳出兩人的說笑聲和銀子噼裏啪啦的碰撞聲。
屋裏,青蕊拿着筆飛快的記錄着,兔苗和雞蛋後來又賣了幾批,加上前面的共十兩四錢銀子,甜瓜後面也賣了一茬,十兩,加上頭茬瓜錢十五兩,共二十五兩。
稻谷一百七十四兩,西瓜七百二十兩,玉米十六兩,花生十兩八錢,大豆二兩四錢,菜後面又賣了一批是二十兩,加上第一批的三十兩,共五十兩。
所有的銀子加起來是一千零八兩六錢,數字好好,10086,移動客服啊。
還有秦家給的一百兩定銀,這次也沒有抵扣出來,秦義老推脫下次下次,青蕊猜想,一定是秦家給的救香香的謝禮,怕他們不收,所有才頂了定金的名頭。
無妨,不過一百兩而已,以後在合作的價格上勻一勻也就出來了。
二牛在售賣時就知道賺了很多錢,但是看到所有銀子的總數時,還是特別震驚。
羅家最鼎盛時也才幾百兩銀子的家産,如今一季的莊稼就賣了上千兩,如何叫他不震驚?
但是,他的蕊兒每天起早貪黑,在地裏辛辛苦苦忙碌了大半年,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和努力種出高産高質量的莊稼,別說一千兩,就是兩千兩也應該得。
青蕊全程帶着笑,記錄完進賬,接着記出賬,這段日子的工錢就付出去六十六兩。
幫工的人數太多,家裏無法供午飯,她每人補貼了五文錢一天,賺了錢,工錢自然也要提高一點,如此每人每天有二十二文。
接着是請牛車拉貨的工錢,一輛牛車,一個來回就得三十文,總共花去四十兩。
還有生活費,日常瑣碎,狗兒的筆墨紙張,幾個月下來花去二三十兩。
秋季的種子錢差不多二兩銀子,兩頭豬崽八百文,香香走的時候她來不及去給她買路上吃的零食,塞了二兩銀子給她自己去買。
所有的出賬加起來是一百三十九兩八錢。
進出賬一抵,家裏總共剩下九百八十兩八錢銀子。
青蕊和二牛對了銀子,沒有錯,這才把整銀和碎銀分開裝好。
“二牛,家裏放這麽多銀子不安全,留下些備用的,其餘的存到錢莊去吧。”青蕊道。
“好。”二牛應下,當天就把銀子存了,留下一百八十兩八錢,存了八百兩。
青蕊拿着存票,驚訝道:“咋是我的戶頭?”
“這些銀子是你賺回來的,自然存到你名下。”二牛喝了口水,柔聲道。
青蕊很感動,也有些過意不去:“可你才是一家之主。”
“這個家永遠由你做主。”二牛認真道。
青蕊臉微紅,轉身把存票收好,想了想和二牛商量:“這些日子多虧了鄉親們幫忙我們才能順利豐收,二牛,我想請大夥吃頓飯感謝他們。”
二牛很是贊同:“嗯,應該的,把奶和爹娘也接來,這次也多虧了他們,我們要好好謝謝他們。”
“好。”青蕊高興答應。
二牛看着她疼惜道:“請鄉親們幫忙準備飯菜吧,你好好休息,這段時間都累壞了。”
“我不累,我喜歡幹活。”能活着多好,她可不想當米蟲虛度光陰,她要有價值的活着。
二牛覺得她這話含有安慰他的成分,愧疚起來:“你嫁給我已經很委屈了,我不想你再這麽辛苦。”
“二牛,我再說一遍,我不委屈,而且你的腿一定會治好的,等請完鄉親們,咱們就去鎮上找大夫治腿,如果鎮上的大夫治不好,咱們就去府城,府城的治不好就去京城,無論如何我都要把你的腿治好。”青蕊認真道。
二牛眸子微紅,感動得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麽好。
青蕊拉下臉佯裝生氣:“只是你以後再別說洩氣話,也莫再說什麽嫁給你委屈,對不起我之類的話,不然我就不理你了。”
二牛急了,忙道:“好好,我不說就是,我啥都聽你的,你別生氣,也別不理我。”
“噗嗤。”看他着急的樣子,青蕊端不住笑出聲來,嗔道:“傻瓜,我吓唬你的。”
二牛這才松了口氣,大着膽子握住了她的手:“這種玩笑以後莫再開了,我承受不住。”
青蕊下意識想抽回手,但看到他眼裏的深情,臉上一熱,任由他握了,帶着半分羞澀半分疑惑道:“平日裏看天不怕地不怕,咋怕我這樣一句玩笑話?”
蕊兒,我不是怕你這句話,我是怕你不理我,而且我也舍不得你生氣。你放心,我不會辜負你對我的情義,無論再艱難我都會堅持下去。
三天後,是羅家請客的日子,一大早,二牛和青蕊便把孫家人接了過來。
來到羅家,孫老太也沒把自個當外人,吩咐三個兒子去幫二牛招呼客人,自個則領着兩個兒媳婦去廚房幫忙。
周氏上個月生了個女兒,剛出了月子,孫老太讓她在屋裏帶孩子。
青蕊忙把她往外推:“奶,快去堂屋裏吃瓜去,廚房火燒火燎的,別讓熱氣打着頭。”
何月娘也道:“是啊,娘,讓我和二弟妹在這幫忙就得了,您出去歇着吧。”
孫老太不肯,最後還是廖氏給勸出去的,廖氏大着嗓門嚷道:“大奶,您趕緊去歇着吧,您是好福氣的,孫女能幹,以後緊着享福就得了,這些活交給我們這些小輩,您要是往這一站,別人得戳我們的脊梁骨了,您就為我們博個好名兒吧,謝謝您了。”
孫老太出去的時候樂得一朵花似的,待走到堂屋,看到桌子上擺着寒瓜,甜瓜,糖果,瓜子,點心之類十餘種,心裏嘆了一句氣派,便被二牛他們請到上座坐了。
青蕊十分佩服廖氏,說什麽話都能讓人樂到心坎裏去,
說笑了幾句,大夥開始忙活起來。
蔬菜全部是自己家的種的,只買了雞鴨魚肉等葷菜。
這次請的是長期在羅家幫工的鄉親們,大概五六十個人,青蕊準備了六桌,堂屋裏擺兩桌,院子裏四桌。
每桌十二個菜,主菜為土豆焖雞,甜酒炒血鴨,清蒸鲈魚,香芋扣肉,小炒黃牛肉,副菜是苦瓜炒蛋,玉米蒸香腸,胡蘿蔔炖大骨頭,素菜有豆角茄子,涼拌黃瓜,清炒莴筍絲,下酒菜是蒜香花生米。
青蕊、何月娘、張氏、廖氏、唐氏、王氏六個能幹媳婦,每人負責兩道菜,說是兩道,卻有六桌,還是不輕松的。
廖氏的三弟媳婦許氏負責燒火,王氏的大兒媳婦趙氏,女兒大妞負責洗菜。
青蕊做土豆焖雞和甜酒炒血鴨這兩道菜。
先把洗淨的土豆削皮,切滾刀塊放進鹽水泡一泡,除去部分澱粉,接着把雞肉皮肉分離,雞肉和雞皮分別剁大塊,過滾水焯去血水,撈出用冷水沖一沖。
燒鍋七分熱,把雞皮下鍋熬出油,下雞肉炒至嫩黃色,下蒜塊,幹辣椒塊,姜絲,放少許鹽,炒至入味,接着下土豆一起炒,至土豆呈透明狀,再次放鹽,醬油炒暈色,然後放水蓋住菜開始焖,焖至水差不多幹,收汁調味即可出鍋。
土豆融入雞肉的味道,又粉又香,雞肉的油被土豆吸走,吃着一點也不會膩,土豆和雞肉的搭配是雙贏。
接下來做鴨肉,鴨子在宰殺時要留住鴨血,先把鴨子脖子血管的地方拔毛,菜刀磨鋒利,拿住鴨子的翅膀,把鴨頭反過來,露出拔毛的地方,快狠準的割一刀。
這時候鴨血會快速流出來,需要另一個人拿碗接住血,接血前碗裏放點鹽,一邊接一邊用筷子打圈攪動,直到血全部接在碗裏,鴨血接好後不能停止攪動,要攪至鴨血凝成糊狀,用筷子能将所有的鴨血挑起來就算好了。
青蕊把洗淨的鴨肉剁成塊,不用燒熱鍋,也不用放油,直接把鴨肉放進去炒幹水分,接着把辣椒,大蒜,姜絲,橘子皮放進去,如果鴨子不肥,這個時候可以放些油。
接着,米酒,醬油,鹽全部放下去。
待鴨肉熟透,把鴨血反複攪拌,加入鍋裏的熱湯,将凝固的鴨血溶散,放些醬油進去,拌均,就可以上血了。
上血的時候,動作要快,把鴨血灑在鴨肉上,用鍋鏟反複碾壓,直到均勻即可。
成功的血鴨,上血均勻,顏色黑亮,味道一絕。
這道菜是鵝田村的特色菜,很多地方不是這樣吃鴨肉,大部分人是不用鴨血的。
何月娘看到色香味俱全的血鴨,笑道:“蕊兒,你這道菜的火候掌握得極好。”
“嬸子你不知道,我妹子的廚藝在咱們村子是首等,鎮上的大酒樓也沒她做得好。”廖氏又誇起青蕊來。
有人誇自己的女兒,何月娘不知道有多歡喜得意,也道:“她在家時就是會做菜的,不過嫁人後廚藝又進步了許多。”
面對她們的誇贊,青蕊只是笑了笑,她覺得自己的廚藝還可以。
不到午時,所有的菜已經出鍋,一些相熟的媳婦們幫忙擺放碗筷,端菜倒酒,大夥樂呵坐下來,看着一桌子的雞鴨魚肉,紛紛誇贊羅家大方客氣,一時間,屋裏院裏說不出的熱鬧。
二牛在院裏說了幾句客套感謝的話,大家夥便開動,吃了一會子,二牛每桌去陪了酒,複回到堂屋裏陪孫家人單獨喝幾杯。
孫老太對二牛這個孫女婿越發滿意,他會喝酒,比自己那幾個滴酒不沾的兒子強多了,以後逢年過節有人陪她喝酒了。
一頓飯吃的盡興而歸,過了許久,村民們對這頓酒席仍舊贊不絕口。
送走了客人和孫家人,廖氏一家幫着收拾了桌椅碗筷,才準備回去。
青蕊留了他們吃晚飯,一來天熱,剩下的菜不吃完會壞。二來張家幫她忙活一天了,不請他們吃晚飯太不厚道。
待送走廖氏一家,青蕊洗漱完,把貓兒哄睡後,進了空間。
徑直走到藥品區,看見接骨丸已經解鎖了,她大喜,二牛很快就可以站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