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轉眼,稻谷已經抽穗,先前一株株青翠的苗子鼓起的大肚子變成了一縷縷稻花,微風吹過,花香肆意,引來不少蜻蜓蝴蝶在上頭起舞。
稻谷靠風和昆蟲授粉結果,但是有的莊稼人為了高産,也會用細棍子輕輕左右掃弄稻穗,讓花授粉均勻。
這個時候,稻谷需要精心侍弄,防蟲,除草,供水,施肥等,能不能高産就看這個時候下的功夫到不到位。
此刻田間最是熱鬧,百姓全部在自家田裏忙碌,青蕊自然也不例外。
稻葉上有微刺,在田裏幾個穿梭下來,皮膚會被割破,又癢又痛,滲了汗水更甚,青蕊下田時會穿上長袖,防止皮膚受傷,只是會特別熱,但是也比被稻葉割傷好。
進入夏天,太陽越發烈,昆蟲發出煩躁的鳴叫,青瓜也時不時在水裏呱幾聲,混着水聲,悶悶的,整個田間非常熱鬧。
“蕊兒,吃飯了,太陽好烈,快上來。”二牛送飯過來,見青蕊還在稻田裏拔草,忙喊道。
莊稼人恨活計,一點時間也不願意耽誤,中午要麽帶飯來吃,要麽家人送過來,青蕊早上出門前就把午飯做好了,在鍋裏熱着,二牛和貓兒、香香在家提前吃了飯,就趕緊給她送來。
“嗳,就來。”青蕊應了聲,再拔了幾行草才洗了手腳上了田埂,來到樹蔭下。
二牛先給她倒了碗水,青蕊接過喝下,貓兒拿了汗巾子給她擦汗,香香拿着蒲扇給她扇風。
“謝謝貓兒和香香。”青蕊覺得涼快又舒服,揉了揉兩個小棉襖的頭,接過二牛遞來的飯吃起來,幹了一上午活實在是餓了,飯菜好好吃。
午飯是酸菜炒小魚幹和南瓜苗,魚幹是酸辣味,在夏天悶熱的天氣吃最是開胃,青蕊吃得滿臉幸福。
“妹子,吃啥菜?這麽香。”廖氏端着碗過來,瞅着青蕊的飯笑問。
青蕊招呼她坐下,把菜端給她:“酸菜小魚幹。”
“夠味兒。”廖氏夾了幾筷子,滿嘴酸爽,問:“哪買的魚幹?這麽好吃。”
青蕊已經吃完了,放下碗喝着水答:“阿根嬸給的,說是旺子在咱們河裏邊撈的。”
Advertisement
旺子是周阿根和王氏的兒子。
“我說這麽好吃,咱這河裏的東西就是好。”廖氏點點頭,又看着她另一個碗:“啥菜?咋沒見過?”
“南瓜苗,味道不錯,你試試。”青蕊端起來給她。
廖氏夾了一筷子吃,眼睛一亮:“這不會是南瓜藤吧?”
“可不就是。”青蕊笑道。
廖氏樂了:“這玩意豬都嫌澀得慌,咋被你做得這麽美味?”
“哈哈。”青蕊忍不住大笑起來,廖氏的話總是這麽逗。
二牛見自家媳婦如此活潑開朗,說不出的高興,自從媳婦和廖氏打交道後,就變得十分有朝氣,他對廖氏很是感激。
看到一旁給青蕊按肩膀的香香,廖氏低聲道:“這孩子的家人還沒找着?”
“是啊,香香在我家倒也還習慣,只是她家人得多着急,前幾天我家二牛特意去了鎮上問了,一點消息都沒有。”青蕊一臉擔憂道。
廖氏看了一旁默不作聲的二牛一眼,壓低聲音對青蕊道:“昨天我家那口子去鎮上,聽說北邊打戰了,亂得很,這孩子莫不是北邊那邊的吧?”
“打戰?”青蕊聽得心驚膽戰,不安的看向二牛。
二牛給她一個安慰的眼神:“蕊兒莫怕,我們這裏是南邊,怎麽着也打不過來。”
廖氏也跟着點點頭:“自古咱們這邊就沒因打戰禍禍過,妹子放心。”
青蕊這才松口氣,她只想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寧日子,可不想經歷亂世。
看了看已經和貓兒去抓青蛙的香香,她道:“應該不是那邊的吧?她說住府城,應該是我們中南府的人。”
吃完了飯,大家夥休息了一會兒又下田忙碌起來,水稻成熟的時間是三個月左右,青蕊算了算日子,差不多還有一個半月就可以收割了,但是她得把握好時間,提前讓水稻成熟。
傍晚時分,大家夥都回家了,青蕊獨自去了趟地裏,過了兩天,地裏的蔬菜瓜果就可以采摘了。
青蕊先把每種菜采摘了一些,帶去鎮上讓尚食樓的周掌櫃确認菜的質量。
周掌櫃非常負責任,嚴肅着臉親自查看了每一種蔬菜瓜果,又讓廚房做出最簡單的菜品來品嘗。
等把每樣菜都嘗了個遍,這才露了笑:“羅娘子家的菜不但水嫩個兒大,味道也極好,這黃瓜清甜可口,無論是涼拌還是炒肉都好吃,豆角根根都是又直又肥嫩,竟半絲也不打彎,看着就有食欲,做出菜來就更別說了,這個時候一般莊戶人家的菜才剛冒尖,沒想到羅娘子家的菜已經長成了,可算是解了我們酒樓的危機,我們這是分店,在府城還有總店,你有多少菜?我們酒樓全收了,給你最高價。”
青蕊腳步輕盈的出了酒樓,趕緊回到村裏,請村民們幫忙摘菜,明天一大早就送去酒樓。
二牛空閑的時候編織了許多的竹筐子,青蕊請村民幫着把蔬菜瓜果采摘下來,整齊的擺放在竹筐子裏。
“妹子,難怪你家的豆角直溜溜的,原來竿子插得又高又整齊,這豆角半點也不拘着,可不就順溜了。”廖氏一邊麻溜的摘豆角,一邊誇道。
王氏把幾條翠嫩的黃瓜放進筐子裏,也道:“可不是,二牛媳婦做事整齊,種出來的菜也長得整齊,只是這熟的也太早了些,我家的黃瓜豆角都還是嫩秧子,最快也得要半個月才能長得。”
“王嬸,你別嫉妒我妹子,她這見天在地裏貓着,不知道的還以為她也是地裏的莊稼呢。”廖氏把一手豆角放下,又繼續摘。
大夥一哄而笑。
青蕊也笑出聲來:“嫂子,有你這樣打比方的麽?怪滲人的。”
“不是咋的?這天沒亮你就來地裏了,天不黑不回家,土翻了又翻,肥施了又施,你們瞅瞅,這地裏除了菜就是土,一根草也沒見着,咱們村子上千畝的地,誰家的地有你家的地這麽幹淨利落的?”廖氏說得眉飛色舞,手上一下也沒停,不一會兒就摘滿一筐子豆角。
大夥都非常贊同廖氏的話,王氏也直點頭,這會子覺得青蕊種的菜就該比別人家的早熟。
她笑看着青蕊,道:“嬸子我呀是嫉妒也嫉妒不來,就二牛媳婦這體力這精力,連我家那口子也比不上,往大了說,連我家旺子也沒她強。”
“那沒得說。”張老二媳婦唐氏飛快的摘着辣椒,朝她們嚷道:“青蕊嫂子看着瘦弱,內裏有着無窮的力量。”
“木樁媳婦,瞧瞧你弟妹這話說得多有水平,這肚子有墨水的就是不同。”王氏笑誇道。
廖氏呵呵直樂:“那是,我弟妹可是有學識的人。”
“快別取笑我了,不過是認了幾個字,要我說,還是我二牛哥養得好。”唐氏看了不遠處在安排人把摘好的菜搬上牛車的二牛一眼,打趣道。
大夥又是一通哄笑。
青蕊臉都紅了,嗔道:“嬌嬌你真是不經誇,王嬸怕是後悔誇你有學問了。”
唐氏名嬌嬌,青蕊和張家熟,都是直呼其名。
玩笑歸玩笑,幹活卻半點沒耽擱,天黑時分,菜就都摘好了,一筐筐放在了車上,第二天蒙蒙臉亮就拉去了鎮上。
周掌櫃親自盯着過秤。
豆角十八筐,一筐五十斤,辣椒二十筐,一筐三十五斤,茄子十八筐,一筐四十斤,苦瓜十九筐,每筐四十五斤,土豆二十筐,每筐五十五斤,共三千四百二十斤,每斤三文錢,共十兩二錢零六十文。
還有絲瓜、南瓜、莴筍、黃瓜、胡蘿蔔、韭菜、土豆,加起來六千五百八十斤,也是每斤三文錢,一共賣了十九兩七錢零四十文。
青蕊盡量控制着産量,不能過于高過旁人的産量,讓人起疑,可是她種的種類多,最高産量的一種就是土豆,差不多一畝有一千斤,她種了兩畝。要不是尚食酒樓在其他地方還有酒樓,這麽多的菜,怕是也無法消化。
而且一次性批發出去有三文錢一斤已經是高價了,像胡蘿蔔、南瓜這些家家戶戶都有種的菜,零售才賣二三文錢一斤,也是她的菜好,又搶了先機,周掌櫃才給了她高價。
青蕊拿着那有些打手的三十兩銀子,心花怒放,她賺大錢了,哈哈哈。
作者有話要說: 數錢數到手發軟的日子來了,想想都覺得那麽美呵!
慶祝收藏滿三百,今天加更,感謝親們一直以來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