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青蕊端出第二盆蝦仁野菜湯時,一盆茭白炒肉已經見了底,大夥吃得一臉幸福。
蝦仁也是村子河裏的蝦子,每年春天河裏漲水的時候村民會拿把竹柄網子去河邊打撈,一網下去可以撈滿滿一網,偶爾還會有笨笨的河魚一絲起被撈上來,也可以美美吃幾頓。
河蝦個頭極小,但是味道特別鮮美,而且富含鈣質,是老百姓營養的主要來源。
一般把河蝦撈回來後洗淨了用鍋烘炒半熟,烘焙幹水分保存,想吃的時候拿些出來做湯或者炒都非常好吃。
大家一邊喝着鮮美的湯一邊好奇問:“這個時候咋就有茭白啦?”
“不知道啊,上次經過河邊看到有就掰了一些回來。”青蕊打起馬虎眼來。
屋裏的廖氏看了院子外的二牛一眼,嚷道:“興許是天氣熱,給早早的催熟了。”
大夥沒懷疑什麽,繼續低頭吃起來。
吃完了飯,青蕊讓大夥回家休息一下,晚一點再開工,大夥卻沒有一個回去的,歇了會飯氣,就往田裏去了。
三十畝田用了不到兩天時間就插完了,青蕊留下秧田沒插,等稻谷快成熟的時候得培育晚稻秧子。
等種完了水稻,地瓜、土豆的秧苗也培育完成,可以移栽到地裏。這個時候就差不多趕上了芒種這個節氣。
培育的地瓜苗因為照料得好,土壤肥沃,溫度适宜,長得非常翠綠肥嫩,看着就想吃。
當然,地瓜苗是可以吃的,取嫩綠的莖葉或者藤蔓尾巴上最嫩的部分,清炒和炖湯都非常好吃,而且十分有營養。
地瓜從藤蔓到根塊都是寶。在現代已經被評為綠色抗癌食物。
地瓜可以生吃,可以煮熟吃,可以用火煨着吃,上次貓兒給她的地瓜就是煨熟的,還可以刨絲曬成地瓜絲,曬幹的地瓜絲有嚼勁,越嚼越甜,一般作為小孩子的零嘴,也可以煮飯的時候加進米裏,一起焖熟,地瓜的香甜味融入米飯裏,味道好極了。
但是青蕊最喜歡的還是地瓜幹,就是把地瓜蒸熟,用刀劃成小塊,放在太陽下曬幹水分,曬制而成的地瓜幹甜甜糯糯,特別有嚼勁,口味奇特。
Advertisement
除了地瓜幹外,還可以做地瓜片,同樣是蒸熟,但是不是劃成小塊,而是壓碎了用專門的工具刮成片,地瓜片比地瓜幹水分更少,更容易保存。
以青蕊饞嘴的程度,等地瓜熟了後是一定會做地瓜幹吃的。
地瓜和土豆不同,地瓜牽藤,土豆長苗,種植的方法也不同。
地瓜種植的是從地瓜上長出來的藤蔓,而土豆則是将在土豆上長出來的嫩苗和土豆一起種在地裏,種植的時候要把一個土豆分成數份,每份土豆上都必須要有幾根嫩苗苗才行。
種地瓜時,要把藤蔓用剪刀剪成幾段種植,先挖整齊的一行行土兜,把截斷的那頭放進土兜裏,再埋土。
種植地瓜最好是兩個人配合行動,一個人用鋤頭刨土兜,一般一鋤頭就可以刨一個土兜,另一個人放地瓜藤,刨土兜的人又負責埋地瓜藤。
埋完土後再澆些水,利于地瓜苗在土裏長芽。
說到長芽,青蕊覺得地瓜非常神奇,地瓜藤不是種子,只是長于陸地上的秧苗,埋在地裏不腐爛就罷了,竟然可以長出芽,然後還在地裏結出那麽大那麽多的果實。
兩畝地瓜兩畝土豆,青蕊帶上狗兒兄妹種的,一來讓他們鍛煉鍛煉,不能養成只懂索取不知付出的米蟲,二來,狗兒讀書已經有段時間,也該出來勞動一下,免得變成弱不經風的書呆子。
青蕊說要帶兄妹倆去種菜,叔侄三人一口就答應了,半點猶豫也沒有,特別是二牛,他早就有這個想法,他覺得青蕊一個人種地太累了。
兄妹倆個負責放地瓜藤,青蕊刨土兜和埋土兜。
四畝地,嬸侄三個種了差不多六天,以青蕊的速度四天就能搞定,但是孩子還小,體力不支,她得遷就他們,所以放慢了速度。
其實如果沒有廖氏幫忙,六天還打不住,得往後再延兩天。青蕊每想到那天的事,心裏就直樂。
那日,青蕊弄了個鬥笠往頭上一戴,帶着兄妹倆準備出門,廖氏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攔住她:“妹子,咋的還生嫂子的氣?嫂子錯了,再也不瞎咧咧了行不?”
看着廖氏一臉的緊張認真,青蕊憋不住笑出聲來:“嫂子,我啥時候生你氣了?”
“沒生我的氣幹啥不理我啊?”廖氏委屈巴巴問。
青蕊朝屋裏看了一眼,笑道:“是二牛讓我別和你說話,這樣你就不會再打趣我了。”
“原來如此,這個二牛,也忒愛吃醋了,就見不得你和我講得來。”廖氏松了口氣,青蕊不生她的氣就好,她可喜歡青蕊做的飯菜點心了,要是以後青蕊都不理她,她豈不是沒口福了?
想到那天在田裏時王氏的話,青蕊問:“插秧那天二牛咋的你了?”
“為你出氣呗,你男人可見不得你受半點委屈。”廖氏不清不楚說了一句,步子輕快的帶着狗兒貓兒往地裏去了。
青蕊見她不願意說,也沒再問,兩人又開始有說有笑起來。
地裏早放了水分控制器,不用澆水也可以,但是青蕊還是象征性的澆了些溪水,防止別人起疑。
種完了最後一撥莊稼,青蕊松了口氣,把賬記錄好,重新對了一遍,沒有問題,把賬本拿給二牛看。
這段時間的工錢、菜錢和一些零碎小錢共花了四兩銀子左右,家裏還剩二十兩整。
二牛看過後,想了想道:“蕊兒,你嫁過來還沒回過娘家,如今莊稼都下了地,我陪你回趟娘家吧。”
作者有話要說: 河蝦很好吃,可惜袋鼠對河蝦過敏,一吃就暈,沒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