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投資教育(完)
投資教育(完)
趙曉晴點進去一句“恭喜”,高三狗難得發了個害羞的表情。
之後高三狗暑假high起來,天天拿着小皮鞭在微博鞭策@看到我叫我去刷題學習,後來被反向問責:學習了嗎?考證了嗎?高三的知識點還記得嗎?
高三狗吃西瓜的手微微顫抖。
度過高三的知識巅峰期之後,完全不記得了呢。
虛弱.jpg
于是高三狗被持續考證的刷題抓回去繼續刷題,沒時間在網上發開箱視頻、旅游視頻、吃瓜——西瓜、黃瓜、甜瓜等——視頻。
臨走,她曝光了大魔王刷題的冷酷面目,然後號召其他人一起組團刷大魔王:
高三狗和刷題在線上開了個24h自習室,随時歡迎其他人加入,誰進來後鹹魚躺就踢掉(此處艾特刷題)。
趙曉晴背資料的時候偶爾會亂入這個自習室,亂入後被高三狗的記憶力秀了一臉,又默默退出,開個小號回來了。
随着時間的不斷流逝,基金會相關法律和公司相關法律法規也在不斷更新,趙曉晴之前給基金會請了專門的法務,現在自己可以松手,不再事事跑第一線,就也抓起了法條學習。
除了法條,她也需要查看相關案例,了解具體案件是怎麽處理的。
因為找資料和案例都有法務代勞,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去問,趙曉晴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太累,并在此過程中養成了良好作息。
每天早上七點半起床,洗漱後運動半小時,洗澡,吃早餐。
八點五十分到趙氏打卡,查看集團運轉情況,随機抽查職業經理人,然後看文件,處理公務,在上午盡量完成需要實地走訪的工作,不能就推遲到下午繼續。
下午一般去基金會查看項目,在擴大工作範圍的時候和當地相關人員對接,确認基金會資金收支的平衡點,查看基金會的資金流向,和在辦公室或者跑外勤的人員協調工作。
Advertisement
偶爾公司或基金會需要出差,就空出時間,把原本的計劃往後推遲,回來再解決。
不需要加班的日子裏,晚上加入自習室學習,偶爾是法律相關,偶爾是加班看文件,偶爾是看看生活中需要用到的資料——
例如養老院的信息。
當初受父母庇佑的自己仿佛還在眼前,但是一轉眼,從遇到付雁開始,已經十二年了。
十二年裏,付雁前期在她身邊,後來有一天說“你已經不需要我了”,就像忽然出現一樣,忽然消失了。
十二年裏,趙父趙母一天天老去,現在快到退休年紀。
趙氏集團的業務趙曉晴差不多上手了,顧氏那邊的股份趙父早在幾年前抛出換現,他們合計完覺得可以休息了,就準備這兩年回家。
兩個老人覺得在家空待着太無聊,讓趙曉晴找個合适的養老院,最好能和平時的生意夥伴、大師名家們一起喝茶下棋釣釣魚,跳完廣場舞再唱歌,偶爾開展老年人書畫展覽之類的。
趙曉晴依言查找資料,找到符合要求的養老院之後,又知道了一些老人的現狀。
諸如公立養老院推廣後還是床位相對稀少,不少人想進去要等半年以上,私立養老院價格昂貴,很多人負擔不起費用。
且公立養老院人手不足,雖然偶爾有志願者前來幫忙,但還是不能完全看顧過來老人。
有些慈善基金會是面向養老院捐款的,說是增加老人物資、擴建養老院和增添工作人員,但按照趙曉晴的這麽多年的從業經驗,感覺不太對勁。
她把備選的幾個養老院名單發給父母,在他們讨論後,幫着他們和一群叔叔阿姨在那邊團聚。
回頭查看了那些基金會的問題,就收集證據,去掉自己的主觀意見,匿名投遞到了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建議在各基金會之間進行行業調查,對私分、挪用、截留或者侵占慈善財産的機構進行一定的處罰和監督。
建議完之後,趙曉晴回歸到以前的作息,九月新生入學,法務問趙曉晴要不要去試試參加法考。
趙曉晴想了想,去當了回氣氛組。
等到成績出來,她收到自己沒有及格的消息,也收到了接受調查的通知。
當年十月到十二月,全國各慈善機構經歷了一輪調查,有些沒事,有些被責令改正,有些直接被吊銷登記證書。
年底的時候,這個消息算作年終成績總結被發布。
各平臺推送消息,不少人在看到眼熟的機構後,回去看自己的募捐記錄,落下心酸的淚水,又轉瞬将心酸化為悲憤斥責起來:
終究是錯付了……打,給我狠狠的打.jpg
之後各基金會、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開啓了定期自查模式,一切沸沸揚揚,一瞬風氣肅清。
向陽基金會沒出事,和它聯系在一起的向陽科技有限公司和趙氏集團也沒有受到大的影響。
其他公司在被發現詐捐後執行了行政處罰,之前一些免稅等優惠政策也收回,然後過段時間後,它們又和現存的一些機構重新進行了合作,部分人因此也找上了向陽基金會。
這一年,向陽基金會接到的采訪空前的多,在群衆對慈善機構整體缺乏信任的情況下作為正面典型立了出來,在網絡和線下存在感都升了起來。
年底,趙曉晴被提名進了感動華國十大人物候選人。
選票結束後,她順利入選。
第二年年初,頒獎現場,趙曉晴站在臺下,看着十幾年來的事情在主持人口中一一道出,上臺前有些緊張。但真正上臺後,看到觀衆席上熟悉的人臉,她深呼吸一次,情緒就平複下來了。
觀衆席上,趙父趙母一起,旁邊有各自一位好友陪同。
向陽基金會的人坐在後面,沈蓉蓉和偶爾來做義工的傅齊并肩,一個小女孩坐在傅齊身上,周冰和陳小麗坐在一起,旁邊是各自閨蜜,法務、財務人員穿着基金會的衣服。
基金會旁邊,是各所學校的人員,葉老師和兩個學生坐在一起,張老師牽着同事的手,周校長和陳老師各自坐着一起鼓掌,還有一些寄過照片或者沒寄過照片的學生都在那看着。
趙曉晴看到他們,好像看到這十二年的自己,每一天痛苦或者高興的自己。
——學習新的知識太痛苦了,能不能不學。不可以。
——走出舒适區實在太難受了,能不能不出去。不可以。
——他們好高興,我也好高興,原來幫助別人真的會改變別人,我只是随手做做而已。
——我做到了,我可以了。
從不可以,到我可以,原來回想起來只是一瞬間。
趙曉晴站在舞臺上,在燈光下微笑,兩名小學生拿着鮮花和獎杯走來,她伸手接過。
兩人朝她敬禮。
趙曉晴捧着鮮花,将獎杯舉起。
現場的親友為她鼓掌,現場的觀衆為她喝彩,電腦、手機、電視機之前的觀看者們,也笑了起來。
他們有的是受資助的學生,有的是進行合作的老師,有的是因為助學項目間接受益的人員,有的是近年來因為當地發展起來而待遇變好的支教人員,還有的是和趙氏交好,而認識趙曉晴的人。
陳思意當年在取消婚約後,因為趙家在顧氏的股權和趙曉晴交好過一段時間,後來因為時間湊不到一起,就不勉強了,兩人逐漸變成點贊之交。
現在十幾年過去,在電腦上看到趙曉晴有些感慨,然後就發了朋友圈祝賀。
李詩陽當年和趙曉晴說一聲訂婚的事情之後,順理成章和趙氏合作起來,做了這麽些年的商業夥伴,看到頒獎送了禮物過去。
還有其他加入基金會,或者後來退出的朋友們,在這個時候也送了賀禮。
顧文澈沒有看節目。
他當年被趕出顧氏集團後,就入職了顧氏的對手公司,幫公司獲得了不少利益,順利升職加薪。後來顧氏捏造一份證據告他商業間諜罪,雖然因為證據不足沒進去,但他和堂兄、繼弟等人的争鬥更加白熱化,之後被打壓得厲害,只能去了其他城市。
現在他是一個普通人,普通上班,偶爾加班,房貸車貸壓在身上不敢跟上司嗆聲,休息完法定節假日就工作。
沒時間看節目,也不會常常上網。
當網絡因為本國神經學研究取得突破發展而沸騰時,他一無所知,只在上班後聽人讨論才知道這件事。
網絡上,年輕的科學家說感謝帶他的導師,感謝資助他的向陽基金會,感謝這個國家對他科研項目的支持。
評論區一片贊揚和吸學神。
@金金金成鑫:大佬收下膝蓋!
@奶茶好喝不能喝:普通人的22歲,畢業,社畜;學神的22歲,科研,全球突破性進展[跪下]
向陽基金會和趙曉晴的微博也再次熱鬧起來。
六年前的感動華國十大人物被翻出來,基金會官網點擊量激增,随後有人在官博評論區留言——
@西瓜好吃天天吃:這個基金會居然沒邀請過受資助人進行宣傳!沒有單人照,沒有合照,任何受資助人的信息都沒有說明!這次要不是學神自曝,誰能知道他是受資助出來的?
下面有人哈哈哈說但是有受資助學校,也有人說确實了不起,還有人誇誇學神。
基金會官博現在有專人運營,回複一些信息。
@向陽基金會:每個人都有隐私嘛,收支明細注明錢財就可以了[害羞]
基金會官博祖傳害羞表情上線。
趙曉晴的微博下就簡單多了。
她在獲得感動華國十大人物之後,就成了明市優秀黨員,然後再得了一些榮譽,被作為一種象征推在前臺。
那時候她的評論區多是合作夥伴回複,或者是受資助學生感謝。
但接着随着她在自習室的小號掉馬,她的評論區就出現了各位學友打卡,也出現了咨詢考證的問題,這些人和受資助學生混雜在一起,很快把趙曉晴的微博變成學習專區。
現在學神的消息傳來,她的評論區齊齊——
@2039堅持鍛煉:姐姐帶帶我,要求不高,把教學神的老師介紹下QAQ
@再買就剁手:姐姐帶帶我,要求不高,把學神介紹下QAQ
@今晨輕露:姐姐帶帶我,要求不高,把自己介紹下QAQ
@不能再吃了:學神采訪裏說姐姐現在每天都在學習,激勵他繼續深造嗚嗚嗚,你還說自己是學渣!
@在線學習回複@不能再吃了:畢業多年後開始每年一個證,還順路跑去讀了倆學士學位而已,怎麽不是學渣[doge]大家都是本科生,怎麽不能自稱學渣[doge]
@不能再吃了:……_(:з」∠)_
趙曉晴無話可說,給大家比了個心。
之後向陽基金會收到一些捐款——六年前向陽基金會轉為了公募型基金會,現在可以收捐款了——趙曉晴也在向陽基金會這麽多年常作行業表率,如首先響應自查和率先接受民間組織管理局派遣人員入駐,接受被随時抽查後,被請去上了個節目。
節目上主持人圍繞學神咨詢了向陽基金會的資助原則,保密措施,以及受資助人的現狀。
趙曉晴說:“我們一般只資助學生到大學,之後除非情況特殊才會繼續,所以大多數人的近況我們也并不清楚。不過總有人寫感謝信回來說說現在的生活,或者發郵箱,捐款,所以我認為大家都過得不錯吧。”
節目最後贊揚了向陽基金會的保密工作,民間組織管理局入駐各慈善機構的工作人員也很快加嚴審查各機構的工作程序,在受資助人員的信息上能模糊就模糊,避免對受資助人造成不必要的傷害,當民衆對資金流向有疑問時,再進行流水方面的解答。
兩月後,之前的節目在又一次播出之前,插播了一條新聞,說節目組收到很多人來信,決定對以前的節目追加一個後續,以後誰如果對前期節目有補充說明,也可以投稿給電視臺,節目組會擇稿播出。
本期後續中,幾百人出現在屏幕上,說出自己受資助的過去,說出自己現在的現狀,也說自己因為當初的經歷,現在很多時候選擇幫人。
趙曉晴的私信因此出現很多人報告現狀。
其中有一個人說:“我女朋友是向陽基金會資助出來的,畢業的時候我又正好趕上慈善機構出事,于是我畢業後參加了基層工作,服務期滿考研究生,終于在畢業後考上了民間組織管理局。雖然為了避嫌,我不能入駐到向陽基金會,但是我會在其他地方進行監督,讓所有人的善款都不被浪費。我覺得現在的生活很有意義,所以特意來感謝您。”
趙曉晴回複後關閉微博。
她自己改變了,她改變了其他人,其他人又改變了更多人。
窗外陽光明媚,看過去的時候,總是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