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成為了當朝宰相
成為了當朝宰相
人的際遇,很多時候本人猜測不到。
周圍人也目瞪口呆。
民仔在小飯館裏碰到了皇帝,依靠自己的智慧獲得了他的賞識,最後,更是跟着皇帝一起入了宮。
見民仔讀過很多書,開始時,皇帝就讓他在禦書房伺候自己,這項工作民仔再熟悉不過,自然幹得很好。
有時候,皇帝閱讀理工科的古籍,讀到什麽很晦澀難懂的地方,會讓民仔一起看看,讓他說一些他的看法,民仔都能給出很新穎的觀點。
皇帝好奇,“你這些學識都是從哪裏學到的?”
民仔簡單說了自己的身世,因家中困難去到一戶大戶人家做下人,“那戶人家的老爺心善,收我做了書童,我的知識,大部分是在那段時間,跟老爺學的。”
曾經有一段時間,“老爺”對民仔來說,是個禁忌。
只要一想起來,一提起來,他心中就會很悶,很痛。
都說時間是味良藥。
現在,他已經能夠平複這種心情了。
皇帝對王居風大感興趣,“你已經是這麽聰明了,你那位老師想必更是了不得,我真想見上一見。”
民仔眼神黯淡下來,“他已經離開了,您是沒法見到了。”
皇帝以為民仔口中的離開,是離世,再見民仔眼中的傷神,也就沒提了。
日後,越來越多時候,他會與民仔進行古籍中刁鑽難解問題的探讨。
Advertisement
随着兩人思想交流的深入,再後來讨論的範圍,就不僅限于偏門的理工科知識了,還有關于治理國家方面的,民仔想起王居風曾說過的觀點,再結合自己的理解,以及對眼下局勢的判斷,說出了很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那是超前的,皇帝以前甚至都從未想過的。
他覺得讓民仔只當書童,是太屈才了。
皇帝賜了民仔一個官職,是很小的文官,也是考慮到重用得太明顯,會讓民仔遭來不必要的嫉妒,而這對民仔來說,已經是個天大的機遇了。
他感恩,也牢牢抓住了這個機會。
步入官場,迅速成長了起來。
大部分走上仕途的人,要麽是有野心,要麽是真的想替身邊的人,替舉國百姓,替這個天下做點什麽事情。
民仔只是一個城鎮中,最偏僻的小村子裏出生的孩子,光是溫飽問題都不能夠得到很好的滿足,那時候他的世界很狹窄,遇到的人也很有限,只有爺爺,鄰居,所能想到的,他自己長大了以後要做的事,最多不過是與爺爺住在一間寬敞明亮的大房子裏,每天三餐能夠吃飽飯,還能夠聽爺爺講很多有趣的故事。
他是想不到其他人的,也不會去關心村子以外的事情。
因為碰到了王居風,受王居風的影響,民仔整個人的思維都被打開了,當然,這也是因為王居風為他創造了很好的生活條件,讓他不再為吃穿住發愁,有得字識,有得書讀,最基本的欲望被滿足以後,自然會想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世界上的滿足。
很多人喜歡讀書,僅限于此。
他們沒有想過,将這些虛幻的,理論的東西轉變為現實。
民仔不同,他不僅喜歡讀書,也喜歡學以致用,他并不是個書呆子,有了餘力之後,所想的,是怎麽利用自己的學識,替更多的人,辦成更多的事。
這就是他當官的立足點。
有了這份初心,在制定很多政策,行使自己權利的時候,他也就能站在大部分人的利益角度考慮,最終做出來的事情,那些事情帶來的結果,都是讓他所服務的群體滿意的。
他這個官,越來越受到尊敬,民意很高。
當今聖上是個愛才,惜才,也用才的人,民仔真的有才華,也有能力,自然被重用。
盡管為了平衡其他人,皇帝已經提拔得很不明顯了,可民仔在官場上的晉升速度,還是讓他招了不少嫉妒。
嫉妒他的人當中,有一些心腸特別惡毒的,他們不僅想把民仔拉下馬,也想置他于死地。
公事上,這些人特意設置一些陷阱,引導民仔做出錯誤的抉擇,但民仔總能慧眼識出,不中他們的圈套,見不能以公職失責定罪他,這些人便□□,各種殺手、刺客屢次對民仔或明或暗發起襲擊,數不清多少次,他都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讓他不懼怕這種危險,甚至希望多遭遇幾次的——
是每次臨危之時,他都能“聽”到老爺鼓勵他活下去的聲音,或是當時的危機莫名其妙化解。
民仔猜測,老爺應該是成功回到了他的家鄉,也知道怎麽聯絡民仔,但只有在民仔生命受到威脅時,他才會與他有一些聯系,民仔相信,這也是因為老爺受到了某種聯絡限制,不然是絕對不會僅滿足于這種聯系的。
随着民仔在官場的成長,他越來越明白,要想弄清楚發生在老爺身上的事,他就需要擁有很大的權力,這種權力可以讓他更有能力去調查真相。
有了這層信念,他也就更加不懼怕那些陷害他的奸臣。
敵人越強,他就更強。
在需要強硬的時候,他絕不軟弱。
個人方面,民仔聽從了爺爺的話,娶了妻,他的妻子是個書香門第的大家閨秀,長相溫婉可人,最重要的是,很有學識,民仔與她待在一起的時候,未必有對異性的那種心動,可他跟妻子交談時,兩人是有很多共同語言的。
婚後第二年,民仔的妻子就懷孕了。
她的肚子特別大,猜測應該懷了不止一個。
卻也想不到,等到生下來時,竟然是四胞胎。
那個時候,人們對于生育這件事情的态度,是生得越多越好,但民仔一來心疼妻子懷孕太辛苦,二來也因為他其實對與妻子造人這件事情,只抱着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情,并不熱衷于,也就沒再讓她懷二胎了,反正一胎生下來的四個孩子,足夠他用一生的時間去教導。
民仔與妻子相敬如賓,對孩子花時間,花精力陪伴、養育,盡責地做一位丈夫,做一名父親。
原來王府裏那個青澀稚嫩的少年影子,已經越來越沒有了。
只有在夜深人靜時,民仔在自家府宅的後花園擡頭觀天時——
他知道,自己心裏還有一塊位置。
這麽多年以來,沒再被第二個人占據過。
作為與他關系最親密的伴侶,民仔的妻子自然也知道,丈夫其實對她并不是男人對女人的那種愛,他心裏有人,這個人也未必是個女性。
要是換做另外的女人,說不定醋意大發,引發夫妻間矛盾,這個家就不得安寧了,可民仔這位妻子不一樣,她早年博覽群書,也有過去國外游歷的經歷,眼界很寬,能夠接受多元化的感情觀。
早在她與民仔成婚之前,民仔就很坦誠地告訴過她,他可能沒法給她世俗意義上的愛情,她亦不在乎,那時她欣賞的,是民仔這個人的才華,是他當官盡心盡力為百姓辦事的品德。
她想着,感情都是可以培養的,等兩個人結了婚,日子一長,或許丈夫也能夠喜歡,甚至愛上她。
當然了,這麽多年過去,她知道自己當初的想法天真,但也絕不後悔,雖然沒從丈夫身上得到一個男人對女人的愛情,可她得到的,是最大程度的尊重與信任。
這在某些時候,可能比愛情更加重要。
民仔也覺得非常幸運,能夠碰到這樣一位奇女子,可以容納自己在感情上的特殊情況,他并不孤單,即使沒有了老爺,在以後的日子裏,他也碰到了很多對他來說很重要的人。
如果爺爺在天有靈,會感覺很欣慰吧?
二十多年過去,民仔成為了宰相。
當了宰相之後,大力推廣教育。
他讓很多因為貧窮不能讀書的孩子都能夠認字念書,不再走他自己童年經歷過的老路,同時,也在現有的教育基礎上,引進了很多先進的學科,為的是讓本國學子不做井底之蛙。
期間,亦沒有放棄解開關于老爺王居風身上的謎團。
所做的努力之中,包括派人搜尋當年見識過老爺出生那天異象的人問話,包括進入皇室藏書館,查看那些很珍貴的,記載與“天外”有關的異聞的信息。
這些年,也不斷派人去搜集發生在全國各地的,有關于“天上不明物體入侵”的事件,總結它們的規律。
最後,民仔有了一個相對來說比較成熟的概念。
那時他研究天文學已經有段時間了,知道了宇宙的存在,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王居風肯定是來自于天外,是在這廣博宇宙中的另外一處。
跟城鎮與城鎮,國家與國家之間會互相流通一樣,天外的人,偶爾也會來到民仔所在的這個星體。
可能是交流學習,可能是暗中搜集不同星體的各種資料,也可能是旅途中發生了意外。
老爺的情形,結合各條線索,民仔認為可能是兩種情況都有。
老爺那個星體的人,應該是也想來到民仔所在星體進行交流,或者搜集某種資料的,但原本沒想着是要派老爺,他在某種意外之下,才進入到了那個作為容器的母親的身體裏,成為了一名嬰兒被生了下來。
那具體是怎樣一種情形,民仔目前還不清楚。
但他認為,這個世界上一定是有人知道的,比如王太老爺的那位忘年交年輕人朋友,或許當時就是他給王太老爺出了個主意,讓王太老爺有了一個來自外星體的高智商的兒子。
民仔也曾派人去打探搜尋過那位年輕人的下落。
可惜,多年以來,毫無線索。
就跟當時一些西方國家文明要高于民仔所屬國家一樣,天外人的文明,起碼老爺家鄉的文明,也是要遠遠高于這裏的,老爺來到了這裏之後,既然不能回去,那只能适應,憑借着過人的才智,把王家米鋪的生意打理得很好。
但他始終是不屬于這裏的。
碰到機會,冒着巨大危險要走。
他所制造的那些儀器,引來的“龍卷風”,很有可能是他所在星體的某種“能量源”,這種能量源主要來自風力,或許當初王太老爺給他取名“王居風”,多少也是知道一些內幕,“居于風中,來去自如”,也很有可能就是王居風所屬星體的人所擁有的特異能力。
關于民仔每每在臨危之時,都能夠聽到老爺的聲音這件事——
他也與很多在靈異方面有研究的西方學者交談過,根據某些說法,人在将死之時,靈魂會“出竅”,學者們提出了“磁場電波”的概念。
可以理解為,電波的傳播速度是很快的,幾乎是不受空間限制的,即使王居風跟民仔之間的距離很遠,也可以在某些時刻有所連接。
這些時刻,就是民仔險些喪命之時。
因為他們兩個人互相都極度思念着對方,才會讓各自的腦電波在特殊情況下碰撞到了一起,民仔“聽”到的聲音,并不是真的聲音,是大腦傳給他的一種感覺。
當然,後來他不會通過自找危險這種方式,試圖讓自己與老爺取得聯系,這樣是對自己不負責,對家人不負責,老爺也會擔心。
而且作為人,精神跟□□缺一不可,只要兩者還捆綁在一起,那麽這種磁場電波式的聯系,就始終會受到限制。
什麽時候,兩者能夠分開?
民仔自然也知道答案。
他大半個後半生,過得十分圓滿。
子孫滿堂,培養的下屬遍布天下。
由他主導制定了很多新的政策,進行了很多項大膽的改革,肅清了不少在舊思想影響下的頑固勢力,為這個國家培養了擁有更多希望的新鮮血液。
這些新鮮血液,腦子裏擁有的思想,是與老一輩相比,要廣博得多的,視角,格局,都打開了。
這也正是王居風之前,一直想要看到的。
從官場退下來了之後。
民仔妻子因病去世。
他們夫妻倆一輩子和和氣氣,像是合作夥伴一樣,把家裏內外打理得很好,妻子對民仔來說,是很親的親人,她走了,他自然也是傷心。
但他知道,死亡不是結束。
是另一種開始。
自此,閑來無事,民仔就會去花園裏待着,種種花,種種草,曬曬太陽,看看書,也經常抱着年幼的曾孫,給他們講故事,那些故事,都是爺爺曾經講過給他聽的。
回顧他這一生,有過坎坷,遇到的貴人也很多,悲歡離合,數度遭遇險境而化為安夷,居于高位,把他的人生價值發揮到了極限,現在人生路臨近終點,已了無遺憾。
某個曬着太陽的下午。
在搖椅上,民仔安樂離世。
據發現的幾個曾孫說。
曾祖父臉上是帶着笑容的。
那是一種終于可以擺脫世俗一切束縛——
去見誰了的喜悅。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