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31章
◎種菜。◎
【尊敬的觀衆朋友們晚上好, 今天是1月23號星期五,歡迎收看今晚的龍夏聯播。】晚上七點,龍夏聯播正式播出。
“播節目了。”
浙省太原鄉龍江泉村, 杜小莘一邊整理桌子一邊對屋內喊道。杜小莘今年二十八,之前在羅海做室內設計, 後來全球變冷很多公司破産,她跟着公司熬到最後一刻後失業返鄉了。
當前有70%農村學生跟她一樣失業返鄉,大家和她的日常生活一樣, 吃飯睡覺玩手機, 除了對全球變冷的擔憂, 更多的是生存迷茫。
“飯好了?”杜小莘弄好碗筷後, 爸爸媽媽從屋子裏出來。杜爸年輕時學過醫,他們家開了個鄉村診所,一般爸媽在店裏等生意,她在家裏做飯, 等爸媽回來後飯正好做好。
“煮了點小米粥, 還有炒豆芽。”杜小莘介紹今天的菜品。
這裏有三碗小米粥和一份炒豆芽, 都是用平價票購買的。
所謂平價票, 就是國家對每家每戶發放的線上購物憑證。居民們可以拿着平價票去糧庫購買保障糧食, 這些保障糧食大多是一些平價的糧油米面等, 也是因政府的強力管控,居民們度過最初的慌亂後, 整體還沒有亂套。
“我明天去買點黃豆,豆芽不夠吃了。”杜小莘坐下後閑聊道。現在地上種不出菜,他們家的豆芽都是自己買黃豆後發的, 她打算這兩天多囤一些。
“你不是想吃肉罐頭呀, 明天去的時候換一罐。”杜小莘昨天看了一晚的吃播視頻, 杜爸知道她饞了。
“不換。”杜小莘連忙搖頭。
她想吃歸想吃,但一斤黃豆能發七斤豆芽,有這些平價票,她還不如多囤點黃豆。
“唉,你說放十年前,誰會想到吃不起飯……”杜媽感慨大環境不好,只是不好歸不好,他們還得努力活着。
“我們現在的位置是京雲27號農業園,自全球變冷後,龍夏政府沒有放棄對耐寒種子的研究,經過艱苦不不懈,我國政府共引進大紫葉菜,大藍菜,小龍眼果等三十七種蔬菜種子。”談話間,電視機裏傳來抑揚頓挫的主持音。
Advertisement
“周傑?”杜爸是資深的新聞聯播觀衆,一眼就認出正在主持的記者。
“現場直播?”杜小莘将注意力放在右上角的【現場直播】。
新聞聯播是全國收視率最高的新聞頻道,全球變冷後,收視率更是呈三倍的速度增長,這是居民了解國家大事的主要通道。
“我們現在的位置是京雲27號農業園門口,現在請我國資深農業學家裴青裴教授帶我們看參觀37種新品農業園。”周傑介紹完後,和王小曼一起走進農業園。
“外面零下三十度,引進什麽都種不活。”杜爸村裏生活了一輩子,對新品種子什麽的不看好。
“觀衆朋友們,這就是我們的新品農業園,這裏不是溫室大棚,是一個最常見的普通蔬菜棚。”杜爸胡亂想了一圈,在看到新聞時愣住了。
此時周傑和王小曼來到一個七千平的巨大農業園,園裏有兩米長寬葉子,像海草一樣橘色藤條,一米長的紅色條紋瓜……他有種看科幻電影的錯覺。
“這是新聞聯播吧?”杜媽也被面前場景一愣。
“是啊……”杜小莘換了兩個臺,因是全國聯播,現在其他電視臺也在播出相同的直播畫面。
“袁教授,這是我們的新品蔬菜?”這時周傑指着最近的蔬菜問。
“這是大紫葉菜,可以在零下三十度到五度的溫度種植,成熟期三十天,根莖和葉子都可以食用。”袁青說完後,吩咐工作人員拔了兩根大紫葉菜煮熟,然後開吃。
“好吃!”周傑和王小曼之前嘗過一遍,現在再吃,還是感覺好吃。
在接下來二十分鐘裏,兩人跟着袁青參觀了其他地方,這中間也時不時的介紹一些新品蔬菜。他們最喜歡小龍眼果,這種果子跟龍眼一樣,深粉色的,吃起來像荔枝一樣Q彈。
“這些都是新品蔬菜?”
“能吃?”
……
兩人直播中,電視機前的觀衆朋友們有些暈暈乎乎。從兩人吃大紫葉菜開始,他們就處于暈乎狀态,先不說這些蔬菜能不能吃,單單外表……不像正經蔬菜啊。
“尊敬的觀衆朋友們,37種蔬菜種子已經通過國家質量檢測,最低可在零下七十度的地區生長。為緩解日益嚴重的蔬菜壓力,新品種子将于1月25日全國上市。除了國家和農業公司外,國家農業總局此次發放20W畝私人種子,邀請全國農業愛好者網上申請試種。”七點二十八,龍夏聯播主持人最後說道。
“這些蔬菜是從哪兒引進的?”
“真的能吃?”
……
新聞聯播結束後,居民們還沉浸在剛才的震驚中。全球變冷後,外面的動植物少了70%,除了一些高耐寒植物外,很多植物根本種不活。
大家打開全球百科全書,除了一些長相相近的植物,這些怎麽看怎麽不像藍星植物……
“剛才那些能在外面種植?”杜爸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從未見過這些植物。
“不知道。”杜小莘打開龍博。
“國家引進了37種耐寒種子?”
“這些種子是從哪兒引進的?”
“不知道能不能吃……”
……
現在‘龍夏37種種子’話題已經登上熱搜,因關系到全國民生,網上話題度不斷高漲。杜小莘看了一圈,發現有不少人詢問種子試種——
“網上申請步驟是什麽?”
“好像在國家農業網上申請,需要填寫姓名身份證號這些基本信息。”
“申請人數挺多的。”
……
杜小莘看着網友回答,摸進了國家農業網。
農業新品種子申請規則:1月23日晚7:30—4月23日晚7:30間,網友們可在新品窗口實名申請試種種子,申請通過後,國家會随機發放2—5種種子,這些種子可以種半畝左右,主要用于居民個人種植,嚴禁倒買倒賣。
新品種子會在通過後包郵郵寄。
“包郵呀。”杜小莘想了想,在網上填寫了申請。
在接下來的三天裏,網上全是對新品種子的讨論,同時,這些種子也按照農業網公布的正式上市。因是第一批種子,這些種子國家,企業,個人的比例分別為6:3:1。
杜小莘自填寫完申請單後就沒有太在意,直到27日上午,接到當地快遞電話——
“有我的快遞?”杜小莘已經忘了試種種子,她想了又想,騎着自行車去鎮上。
下午兩點,她終于看到自己的快遞——
名稱:龍夏試種種子。
物品:小團菜,大紫葉菜,小龍眼果,雲豆子。
……
杜小莘:太快了!
“23號申請的種子今天到貨了。”
“我的是小團菜和大藍菜,成熟期最快的是7天,比韭菜還快。”
“家裏還有一袋過期的韭菜水餃,一直沒舍得吃。”
……
在杜小莘收到快遞後,有不少人陸續收到快遞,大家跟杜小莘的想法一樣:太快了!
“這些叫小團菜雲豆子的,能不能吃啊。”
27號下午三點,王愛娟看着剛剛送到的快遞發愁。王愛娟和趙懷民是黑雲三中的退休老師,全球降溫後,黑雲是龍夏溫度最低的城市之一。
現在黑雲城市居民走了一半,大家有的去親戚家避難,有的則去一些南方城市租房生活。黑雲大街上一天也看不到幾個人影兒。他們有個女兒在深市當老師,氣溫驟降後,一直想讓他們去南方生活,他們一來不想給女兒添麻煩,二來舍不得這個城市。
這裏冷歸冷,暖氣和空調還能使用,他們打算這麽熬着,實在熬不動了再說。現在他們的人身安全沒問題,但生活狀況跟其他城市一樣,很難買到像樣物資,每月只能靠平價票生存。
他們這兩個月都是饅頭鹹菜,大米粥鹹菜,燒餅鹹菜……老兩口口味輕,現在吃鹹菜吃的鈉超标,他們已經有兩個月沒吃過正經蔬菜了。
就在這郁悶中,國家發布了37種新品種子,兩人跟其他人一樣,都不知道這些種子是從哪兒引進的,不過現在的國際局勢太亂了,他們猜測國家不想讓其他國家知道,這是一種機密策略。
趙懷民喜歡上網,看完新聞聯播後直接申請了種子試種。現在種子到了,王愛娟看着這兩包種子有些發愁,不知道這些能不能種,種出來能不能吃……
“能不能吃的,種種就知道了!”王愛娟剛自言自語完,趙懷民穿着超厚羽絨服出來。
“你出去呀?”王愛娟問。
“去樓下種菜。”
他們是三中家屬院,以前小區樓下有一大片冬青球非常漂亮。現在冬青球沒了,外面全是被冰霜覆蓋的凍土,他打算把凍土弄弄,看看能不能種出來。
“外面會不會太冷啊?咱們就在陽臺種點。”王愛娟不想折騰,也感覺外面天氣種不活。
“官方資料說的有土就能種,咱們要是全種陽臺,種一兩根的也沒用。”人上了年紀比較固執,趙懷民說什麽也要種下面。
王愛娟見勸不動,只能披着羽絨服一起下去。
黑雲市的室外溫度零點七十度,他們剛一出來就感覺臉被吹的疼。現在外面沒有積雪,地面全是凍得硬邦邦,兩人用鏟子鏟了幾下見弄不動,只能回去接熱水燙地面。
就這麽一遍遍的,他們終于在小區整理出半畝地,然後把種子全種上。
“你說七天後,會長出綠菜嗎?”王愛娟看着剛種下的種子發呆。
他們種了小團菜和雲豆子兩種,網上有小團菜照片,這種菜成熟期七天,長的像縮小版的生菜,比生菜翠綠。
“應該能吧。”趙懷民也不确定。
現在三中家屬院沒有綠色,他想了想,打算這幾天每天下來盯會兒,這樣不管能不能長出來,他心裏也算有譜。
“應該能長出來吧?”
“不知道。”
“希望能長點。”
……
同一時間,全國有不少居民陸續種植,大家大多種在陽臺裏。因是全球災難下的第一批凍土種子,大家跟趙懷民一樣,心裏既緊張又期待。
……
“有事了随時聯系。”一月三十號上午七點,秦雁等人和郭文星告別。
一周前,他們帶着20億種子回來後沒有直接回去,而是在研究地安排下,往星際列車上囤了不少物資,這些主要是一些桌面擺件,減壓玩具等物。大家帶這些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物盡其用,看看能不能把這些東西在星際傾銷出去。
星際有327W個星球,這裏物産豐富人文豐富,大家一直想找一個文娛外的發展方向。結果讓所有人沉默:星際物産豐富太無窮無盡了。
礦産資源,藍星比不上。
動植物資源,比不上。
科技資源,比不上……
……
現在藍星在星際的優勢只有文娛,也是因此,秦雁除了這些物資,還帶了3000首作者授權的歌曲U盤,除了歌曲,還有一些動畫故事,國內童話等。
既然藍星當前的優勢只有文娛,那他們将會努力發展文娛,将當前優勢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