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準備收尾
金陽如火, 便連風都是熱的。安淺夜等在殿門口, 取了一名侍衛的頭盔, 用它來扇着風。
殿內仍争辯着, 她豎起小耳朵, 正聽到沐羽塵的話時, 迎面走來一人,見是禁衛軍副統領寧晏,便朝他笑了笑。
寧晏目光微閃,只是朝她點點頭,在走了幾步後, 望着她唇口微啓, 但終是沒有出聲。
她将是秦王妃,和他便處兩道, 不會相交。他垂下頭, 步履匆匆而去。
彼時,安淺夜已望着殿門, 在注意裏面的情況,一雙眼睛亮亮的。
在殿內, 沐羽塵揚聲道:“魯國立百樂閣, 查探我國虛實, 且行事殘忍陰毒, 兒臣以為,應公之其暴行,當街問斬犯人, 并遞國書于魯國尋公道、解釋,以正國威!”
鎮南王想也不想,立即反駁道:“殿下此言差矣,魯國是強國,國力不弱于我大雁,若是起了糾紛,會兩敗俱傷,讓別國得利。”
“魯相已出劍,我雁豈能怯戰?”沐羽塵反問道,“雁泱泱大國,本王不懂,為何在這廟堂之上,全都一臉慫樣?”
衆臣騷亂,一時之間,如蒼蠅在嗡嗡般。
“堂堂鎮南王,卻瞻前顧後、欺軟怕硬,有失大将風範。”沐羽塵又道,“文死谏,武死戰,方為國之大幸,鎮南王過界了。”
“殿下的言辭,不免難聽了些!”鎮南王冷哼了一聲,又向隆嘉帝拜道,“臣一心為國,是怕有損國力,請陛下明鑒!”
“一心為國?怕也不盡然。”沐羽塵淡淡道。
鎮南王似有激動,接連咳嗽了幾聲,一聲大喝:“殿下質疑臣……”他的臉漲紅,怒目而視,整個身體都在顫。
“夠了。”隆嘉帝制止,雖希望他二人翻臉,但這到底是在朝堂上,衆臣争吵不像樣子。
“便按羽塵說的。”他沉吟道,“公之其罪行,當街問斬,以敬效尤。”
“吾皇明斷!”衆臣拜道。
此事已畢,隆嘉帝端坐在上方,在他旁側,小太監揚聲道:“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鎮南王沉着臉出列,禀奏道:“陛下,臣有本要奏,義衍被滅,北境幾已無恙,無須重兵鎮守,能否調部分人馬,去守南境?”
削兵權!
隆嘉帝目光一閃,鎮南王這話,算是說到他的心坎裏。他也正琢磨着此事,北境戰事已了,沐羽塵那二十幾萬大軍便是大禍患了。
“羽塵,你意下如何?”他含笑問道。
沐羽塵默了片刻,答道:“父皇,義衍剛剛被滅,仍有禍端未除,局勢不算穩,若此時調走兵馬,會有不當之處。”
鎮南王微微一笑,像是在譏諷道:“前日在大殿上,殿下言道一身是傷,恐命不久矣,以此來拒小女的婚。殿下既有暗傷,當在府好好靜養,少憂心軍政大事。”
“霍卿,謹言。”隆嘉帝淡淡道,像是有制止之意,“霍丫頭的事,朕知你心裏有氣,但此為朝堂,不可公報私仇。”
聞言,鎮南王有所傷懷,悲嘆道:“:陛下說得極是,雖是臣作繭自縛,但小女無辜,而今名聲盡毀,怕是無臉回京。”
他忽一抱拳,沉聲道:“若說公報私仇,殿下昔日滅義衍,為其戀人複仇,拿上十萬将士的性命不當回事,豈非枉為一軍之帥?”
在殿門口,安淺夜磨了磨牙,指示一個小太監進去,幫她通報。
小太監低着頭,從側道飛快入殿內,向隆嘉帝拜道:“啓禀陛下,黎姑娘請求面聖,自稱百樂閣一事與滅義衍一事皆與她有關。”
隆嘉帝淡淡道:“讓她進來。”
“宣黎二丫姑娘上殿!”小太監高聲道。
殿門開啓,外面的強光湧入殿內,安淺夜背着光,從末端快步上前,福了一禮道:“民女拜見陛下,吾皇萬年!”
“你請旨見朕?所為何事?”隆嘉帝問道。
安淺夜脆生生道:“天下之事,都逃不過一個理字。鎮南王主動請婚,被殿下拒絕後反生怨意,是何道理?義衍被滅,此等普天同慶之事,卻總有人在挑錯,是何居心?”
“陛下,我朝律法,女子不得參政。”鎮南王面無表情。
安淺夜輕哼道:“陛下,民女沒有參政,只是在教鎮南王做人的道理。”
鎮南王聞言,這還得了?他當即怒道:“黃口小兒,也敢教訓本王?”
“鎮南王,注意措詞。”沐羽塵瞥來一眼。
“在大殿之上,成何體統?!”隆嘉帝語氣略重,殿內頓時鴉雀無聲。他的目光一轉,看遍了全場,才道:“霍卿所言極是。羽塵,你身有暗疾,且北境已無大憂……”
“父皇,義衍還有逃兵,且義衍國尚未安撫好,北境不能撤兵。”沐羽塵立即回道。
“也有些道理。”隆嘉帝像是在沉思,聲音柔和,但語氣十分堅定,不容人質疑,“先撤十萬兵,都屯在河西郡。”
這十萬兵馬,他也不會給鎮南王,南境本就有三十五萬兵馬,不可能讓鎮南王坐大。
隆嘉帝又道:“經義衍被滅一事,百谷國已被震懾,短期內,它不會犯南境。”其實相比沐羽塵,他更憂鎮南王。
不管如何,沐羽塵始終是他的兒子,姓沐,而鎮南王姓霍,且掌握有三十五萬大軍。
聞言,鎮南王明悟,遞出一物,拜道:“陛下,戰事已畢,臣上交兵符。”說罷,他又看向沐羽塵,意思顯而易見。
受此一激,沐羽塵也唯有回道:“父皇,兒臣願交一半兵權,在府好好靜養。”
隆嘉帝很滿意,讓人收去了兵符。盤旋在心裏的兩件大事落下,他只覺渾身一松,臉上微露着笑,“羽塵,聽聞你下個月成婚?”
“回父皇,是下月十五。”沐羽塵回道,臉上已現喜色,看向了安淺夜。
衆臣們暗自搖頭。說到底,二皇子是為了娶王妃,才會有身疾這個謊言,害得自己被削兵權。
自古紅顏禍水,沒想到二皇子也逃不過。
衆臣們一臉唏噓,唯有左右相互視一眼,只覺得不大對勁,二皇子如此易敗?想到大皇子與三皇子的事,他們難以置信。
上首,隆嘉帝又道:“你雖是草寇出身,但既做了秦王妃,過往的事便得放下。往後,羽塵就勞你照顧,兩個人好好過日子吧。”
“陛下,”安淺夜笑答道,“民女遵命。”
隆嘉帝颔首,吩咐道:“你退下吧。”
安淺夜一臉無奈,第一次上朝,自己也準備了一宿說辭,但至今一句也未曾用上。百樂閣的事已解決,那雁國的青樓呢?
青樓不除盡,總有被逼良為娼的人。
她禀道:“陛下,民女為民請命!”雁國女子不得參政,她不參政,只道為民請命。
“說。”隆嘉帝似有興致。
“百樂閣之事,不過冰山一角。”安淺夜正色道,“整個雁國,必還有此類事,被迫落風塵,被迫受侵害,應當制止。”
“你是指封查青樓?”隆嘉帝訝異問道。
安淺夜點點頭,回道:“留下青樓百害而無一利,既有傷風俗,又有損夫妻感情,何況,多少人為青樓中人傾家蕩産?”
衆臣們垂首不語,青樓一事過于微妙,會牽扯到自身名譽,畢竟大都去過青樓。若是贊同青樓被封查,便少了些樂子;可若去反對查封,又會被人恥笑。
“查封青樓,也可防止百樂閣之事再現。”隆嘉帝威嚴道,“左相,此事交你去查辦。”不比朝臣,封不封青樓,對他而言無影響。
博個好名聲,何樂而不為?
“陛下聖明。”安淺夜笑道,退出了大殿。她也沒有料到,竟然會如此容易。
衆臣又在朝議,論了幾件事,諸如科舉、防饑荒、彈劾朝臣之類的,期間,鎮南王幾度針對沐羽塵。
“退朝!”
回府後,安淺夜一邊用膳,一邊聽着牧冰的彙報。在前夜,沐羽塵言道由她接管暗衛,牧冰處理一些事後,已在和她交接。
暗衛分工明确,各司其職,倒也不難管。他們暗為死士,明為商賈,如今留在京城的不多,大都分散在各地。
“據查到的消息……”牧冰念道。在桌上,有上百個小紙團,都是一則則消息,全是暗衛們發現的,有些現在還看不出價值。
“安國公府遠方親戚楚離,和右相府二小姐一見鐘情。”
不止有政壇消息,也會有趣聞之類的。
“居然是小七,他的眼光倒是不賴。”安淺夜驚訝。上次在公主府,她便見過楚離,知其是安國公府的親戚。
昔日,被黎二丫搶上山的八個小弟,阿大四人不知所蹤,小三小四追随大皇子,已随之被處刑,至于小六陸非則傾慕沐靈兒。
“那右相同意了親事嗎?”安淺夜問道。
“楚離身無所長,乃是一介草民,右相自然不願意。”牧冰回道,眼中有一絲訝異,“但二小姐以死相逼,非其不嫁。二小姐身子多病,經不起鬧騰,右相唯有應允。”
“小七挺有福氣。”安淺夜感嘆道,忽的心裏一動,“右相府大小姐呢?”
大小姐寧婉柔,便是大皇子妃。大皇子已死,不知她如今是何光景。
牧冰嗤笑道:“大皇子雖已被貶,但其子嗣未被貶,仍為皇孫,她如今還想着跳過皇後位,直接當太後。”
“生命不息,夢想不止。”安淺夜笑道,“諸事已備,我們也要收尾了。”
到時候,送給隆嘉帝一份大禮。
作者有話要說: 隆嘉帝:削了羽塵的兵權,令他回府靜養,你們就能整天膩在一起,感不感激?
安淺夜:非常感激……
沐羽塵:所以,我們要回你一份大禮。
隆嘉帝……你們沒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