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外頭的天色還漆黑,只有廊上點着的燈籠還亮着,一抹微弱的光線從紙糊的窗戶中透了進來。
沈知窈腦子有些昏昏沉沉的,她不記得自己昨天喝醉之後發生了什麽事情,見顧昭還未醒,只得閉上眼睛硬着頭皮繼續裝睡。
只是她不知道的是顧昭一向淺眠,在她睜着眼睛翻了一下身子的時候就醒了,見沈知窈似乎打算繼續裝睡,他卻突然起了別的心思,側身将她摟進了懷中。
感受到沈知窈身體變得僵硬,但是仍然緊閉雙眼,一點也沒有要睜開的意思。
頭一次和沈知窈這麽親密地貼在一起,顧昭忍着內心的沖動,怕吓到了懷中的小姑娘,他知道沈知窈從小就對他抱有警惕之心。
因為他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當着沈知窈的面殺了人。
原本以為沈知窈會跟人告狀,但是她卻看着他滿身的傷開口的第一句話是問他疼不疼,那時候她才七歲,而顧昭十一歲。
後來顧昭才知道,年僅七歲的沈知窈就學會了騙人,十一歲那年問他疼不疼,笨拙地給他包紮傷口的善良小姑娘,其實都是她裝出來的,那個給了自己溫暖的,在黑暗中拉了他一把的小姑娘,根本就是把他當成了路邊的阿貓阿狗。
她是害怕自己撞見他殺人的場景,會被他連帶着一起滅了口,才故意裝出天真無知的模樣欺騙他。
這也是她後來親口跟身邊的好友提到,被他不小心聽到了,他才知道沈知窈小小的年紀心機就如此深,可他即便真相,也仍然是沒辦法忽視她在自己心裏的特別。
他怨沈知窈拉自己走出黑暗,轉身又把他推了回去,于是故意跟沈知窈的表姐走得很近,還屢次破壞沈知窈的計劃,看着沈知窈想要罵人又不得不忍着的表情,他心裏就會因此而愉悅。
只是他的心裏對于沈知窈的某種幾乎執着的渴望,實際上越來越強烈,甚至想過計算她讨厭自己,也要得到她。
誰知道沈知窈會在唯一一次跟他聯手,把屬于她表姐的太子妃之位攪黃後,很快就撒手人寰。
聽人說她死前沒有別的人守在她床前,就連葬禮也是極其的簡陋,因為她以前對表姐做的很多事情都敗露了,而她到死都不肯給她那表姐道歉,國公府上下對她失望至極,她下葬時連哭聲都沒有。
如今沈知窈又活生生地出現在他面前,他一直壓抑着的情感險些不能自控了。
Advertisement
感受到顧昭突然用力收緊這個懷抱,沈知窈聽着他胸腔跳動的心跳聲,在心裏一直默默地給自己洗腦:正經拜過堂的,給我忍着!
“窈窈。”
頭頂傳來顧昭極盡克制的低啞的聲音,沈知窈睫毛微顫,心跳加快,納悶剛才顧昭喚她時是不是喊了窈窈,轉念一想又覺得是自己想多了,窈窈和瑤瑤太像了,顧昭又不知道她其實是穿來的,多半喚的是瑤瑤。
瑤瑤就瑤瑤吧,只要能活着,她就是當一輩子沈瑤也行,因為她有些舍不得沈家人了。
感受着顧昭懷中的溫暖,聽着顧昭沉穩的心跳聲,沈知窈在對自己一遍又一遍的催眠聲中再一次睡着了。
等她再次醒來的時候,外面的天色已經大亮了,知道昨晚他們二人并未發生什麽,頂多就是在淩晨的時候突然被顧昭抱在了懷裏,她原本還害怕顧昭會對她動手動腳的,沒想到只是抱着睡,她一松懈下來也跟着睡着了。
秋梧伺候沈知窈洗漱的時候面上一直挂着笑容,仿佛顧昭宿在枕流院是什麽天大的喜事。
沈知窈也懶得跟她解釋他們之間只是單純的睡了一晚,什麽都沒做,她自己的身體有什麽異樣她還是能感覺得到的,她可以肯定顧昭昨晚在她醉酒後啥也沒對她做,而且顧昭的人品她還是相信的。
畢竟這可是書中花了大量篇幅描寫他各種君子作為的,就算是面對自己的妻子,只要沈瑤不願意,他也不會碰她,昨晚會突然抱着她多半是喝多了,她記得顧昭酒量很淺。
而且昨晚抱着她睡,對身為君子的顧昭來說,應該也算是孟浪了?
“秋梧,昨天在我娘那喝醉了,後面的事情不記得了,我可有做什麽不該做的事,說什麽不該說的話?”
秋梧正拿着梳子替沈知窈梳頭發,突然聽見她這樣問,臉上的笑容更深了,她繼續手中的動作,道:“夫人酒量淺,才抿了一口酒就醉了......”
醉酒的沈知窈在衆人跟前很是安靜,她沒有察覺到自己已經醉了,只覺得身上有些暖洋洋的,甚至乖乖任由顧昭牽着她出了沈家的大門。
她喝醉後身子會有些疲軟,腳像是踩在棉花之上,怕自己摔倒還緊緊牽着顧昭的袖子。
直到顧昭發現她喝醉了,要将她抱上馬車,她卻鬧了起來,嚷嚷着她要騎馬。
早在白天看見顧昭騎在高頭大馬上的時候,她就想試試騎馬了,前世因着她身體不好的緣故,家中的堂兄弟姊妹都能學騎馬,而她只能坐在搭好的棚子下面看着他們騎馬。
她曾經還跟身為世子的父親說過想騎馬,可是卻被父親因為要保護她而無情地拒絕了,還訓斥她不懂事,他們每次都用保護她的名義,扼殺了她的幾乎所有的愛好。
後來沈知窈想要偷偷出去學騎馬,偷跑在半道上被表姐發現了,以擔憂她的安危為由告訴了她父親,然後沈知窈被關了一個月的禁閉。
被過度的保護讓沈知窈産生了厭世的心理,甚至想着就這樣死了也好,哪知道她死後還能重生在別人身上。
所以前世沒能做的事情,這一世在沈知窈這裏就變得格外的執着,顧昭要抱她的時候還軟綿綿地推了推顧昭的手,指着馬車前面墨硯牽着的棕色大馬說要騎馬回去。
少女帶着鼻音那嬌嬌軟軟的聲音被風吹散的顧昭的耳邊,那聲音比今晚喝的桂花酒還要甜,他見沈知窈一雙眼睛看着那匹馬,眸中閃着細碎的亮光,像是天上的星子落在了她的眼中,鬼使神差的,顧昭沒有拒絕沈知窈這個要求。
他沒想到沈知窈酒醉後會使小性子,看向站在一邊待命的春桃和秋梧,沉吟半刻便吩咐秋梧從馬車拿出了一件披風,然後他親自給她披上。
看着安靜乖巧站着盯着他系披風系帶的沈知窈,顧昭的眼神也柔和了下來。
等替沈知窈披上披風,顧昭讓秋梧和春桃先坐馬車回去,他則扶着沈知窈坐上了馬背,待她坐穩了則自己翻身跨坐在了沈知窈身後。
沈知窈本來昏昏欲睡,将顧昭誤認成了顧谌,等馬走起來的時候被癫了一下時,下意識地輕聲喊道:“顧谌,我害怕。”
但是她這一聲實在是太小了,耳邊都是風聲的顧昭只聽到她後面說的害怕,前面她喊的名字卻沒有聽清楚,只得一只手環住她将她壓在胸膛前面。
等到了宣平候府的時候,顧昭才發現沈知窈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靠在他的懷中睡着了,顧昭無奈地将她抱回了枕流院,秋梧替她換好寝衣後聽見沈知窈半夢半醒,嘴裏嘟囔了一下顧昭的名字。
顧昭倒了杯水給她喝,喝完後沈知窈仍舊喊着他的名字不許他離開,無奈之下顧昭躺在了沈知窈身邊,沈知窈這才安心地睡去。
後面的事情沈知窈知道了,她捂了捂臉,生平第一次覺得丢臉。
這幾天她都不想見到顧昭了,可是偏偏事與願違,臨近午時的時候,外院的人前來枕流院禀報,說是有一位嬷嬷自稱是來給沈知窈送禮物的,說是要親自将手中的東西交給她。
門房覺得送東西的人面生,一時拿不定主意,只好譴了人來問沈知窈的意思。
沈知窈想了一會兒,也沒想出誰會莫名其妙給自己送禮物,但是人家既然都來了,總不能讓人吃閉門羹的道理,便讓來禀報的人去将那位嬷嬷帶了進來。
等前來的人将那卷手抄的佛經送到沈知窈跟前,沈知窈才恍然大悟,這位氣質沉穩的嬷嬷正是在流雲寺伺候在劉太後身邊的尹姑姑。
沈知窈面上露出淺笑:“秋梧,給姑姑看茶,難為姑姑親自跑一趟了。”
春桃搬來一個杌子在尹姑姑身邊,請她坐下,尹姑姑也不客氣地坐下,對着沈知窈颔首:“老夫人自流雲寺回去後身子便有些不大好,今日才想起當日在流雲寺說要給夫人送佛經的事情,望夫人不要怪罪。”
“姑姑哪裏的話,老夫人還記得我也是我的榮幸,只是不知道老夫人現下身子可好些了?”
算了算時間,劉太後應當是因為多年心病才導致身體不好,加上近年來太子和三皇子之間的明争暗鬥,時不時就會在劉太後跟前表演孝順,企圖得到劉太後母家的幫助。
只是現在劉家一直處于中立的狀态,無意黨羽之争,劉太後為此時常頭疼,不奢望他們能夠替皇帝分憂,也起碼不要互相內鬥。
結果有一天劉太後在自己的宮中設了家宴,太子和三皇子當着劉太後和皇帝的面差點就吵了起來,氣得劉太後舊疾發作,這才忘記了給沈知窈送佛經的事情。
而太子和三皇子争吵的原因是趙侍郎,太子想趁着皇帝高興的勁兒讓皇帝對趙侍郎寬大處理,但是三皇子自然是不肯的,于是死咬着趙侍郎縱容幼弟犯事的事情不放。
于是二人越說越激烈,最後還是劉太後摔了手中的杯子,雙方之間的争論才得以平息。
該說不說,這劉太後還挺慘的,本來該享天倫之樂,結果身邊從太子到皇子公主,沒幾個省油的燈。
尹姑姑不知道沈知窈想了這麽多的東西,只回答她:“老夫人身子現在好多了,只不過她說第一次見到夫人就覺得親切,她身邊的孫子孫女個個都不省心,老夫人說如果夫人不介意的話,能否明天去府上陪她說說話?”
沈知窈愣了一下,反應過來尹姑姑說的去府上陪劉太後說話。
那不就是進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