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十章
沈知窈不知道顧昭有沒有去跟趙氏說不要為難自己,反正她裝暈的那天趙氏再也沒有來找過自己麻煩。
只是到了第二天上午的時候趙氏那邊又派了人來,這次來的不是翠玉,而是名叫紅袖的丫鬟。
翠玉自昨天在祠堂自己把自己吓到了之後,就再也不想見到沈知窈了,一聽到趙氏要差人來傳沈知窈,立刻求了好姐妹紅袖,讓她替自己去。
這紅袖模樣生得不錯,走起路來姿态風流,一雙媚眼看誰都像是帶着鈎子,像是能把人的魂勾走似的。
只見紅袖扭着腰肢走進了沈知窈所在的枕流院,院子的兩個小丫鬟看見她之後都笑着問了好。
紅袖和翠玉不一樣,她心裏明白沈知窈再如何不讨侯夫人的喜歡,也是正經主子,且近日來人人都說五公子前途無量,刑部空缺的侍郎位置很有可能就是他的。
如果五公子當真成了刑部侍郎,那五夫人的身份自然也會跟着提高,且她對五公子存了點心思,她現在對五夫人和氣一點,日後真成了五公子的妾室想來五夫人也不至于太過于為難她。
這樣想着紅袖便對跟她問好的兩個小丫鬟笑了笑,然後踏着輕快地步子走向了沈知窈所在的正房。
彼時沈知窈在房中懶懶地靠着貴妃椅,手裏拿着前日柔惠送她的紅石榴寶石的頭面細細觀看,發現上面的寶石确實是很稀有。
只是這頭面的樣式略顯老氣,她看了一會兒覺得無趣,順手将這頭面擱在身旁的桌子上。
秋梧端了杯用桂花蜜泡的茶給沈知窈,見她随意将郡主賞的東西一放,便笑着問她:“夫人可是不喜歡這副頭面,奴婢瞧着着頭面上的寶石新鮮得很,看着不像咱們這的。”
沈知窈喝了一口花蜜茶才恹恹地回答:“這副頭面的樣式太過老氣,哪裏适合我,這郡主擺明了就是故意的,暗裏嘲諷我老氣。”
她看了一眼那頭面,腦中靈光一閃而過,索性站起身子,來了興趣:“我倒是有個法子讓它們變得好看些。”
說罷在秋梧疑惑地目光下走到了窗邊的案前坐下,然後吩咐秋梧攤開宣紙:“快替我研墨,我要重新給它們畫個花樣,等畫好了你拿到外面去,讓外面的人照着我這花樣來打一副頭面,再将這頭面上的寶石取出來重新鑲嵌在新的頭面上。”
聽了沈知窈這一番話,秋梧提醒她道:“這頭面是郡主賞給夫人的,若是郡主知道夫人私自将它拆了,會不會不高興?”
Advertisement
她倒也不是怕柔惠郡主不高興,只是怕這事會讓郡主覺得夫人是看不上她賞的東西,才會重新做了一副,屆時是否又因為這個事給夫人找麻煩?
沈知窈自然是知道秋梧的擔心,她拿着毛筆沾了沾墨水,一邊畫一邊道:“既然郡主都将這副頭面送給我了,那麽現在這東西就是我的了,我就算是把它仍茅坑裏面郡主也管不着。”
她這話說得倒是有幾分道理,秋梧見她拿這毛筆畫了幾筆,很快一只小巧的珠釵就畫了出來,而且這珠釵的樣式還是她沒見過,看着并不華麗卻很精致。
秋梧也只是在出嫁前才跟着她的,所以并沒有懷疑為什麽沈知窈會畫畫,正要開口誇贊她畫的珠釵,那邊門口就傳來一道略顯柔媚的聲音。
“五夫人,侯夫人有事找您,讓您即刻去一趟正院。”
聞言沈知窈握着毛筆的手微微一頓,差點将一條直線畫歪了,她暗道這趙氏真是一天也不讓她安生,看來是昨天顧昭并未同趙氏說那些話。
秋梧見沈知窈繼續着手上的動作,想着紅袖是趙氏身邊的人,她怠慢不得,只好走到門口笑着回她:“你先去回侯夫人,我們夫人一會兒就去。”
紅袖見出來的是秋梧,便将頭往裏面探了探,發現屋子只有沈知窈,并沒有顧昭的身影,她心裏有些失落,但面上沒有表面出來,她見沈知窈依舊坐在案前,便有些為難。
她對着秋梧小聲道:“侯夫人的意思是要五夫人現在馬上過去,今天正院來了些客人,需要五夫人幫忙伺候。”
說着便看向了沈知窈。
即便紅袖壓低了聲音,沈知窈還是聽見了紅袖的話,她擱下毛筆,擡頭往紅袖那邊看去,一雙眼睛裏面沒有任何的情緒,當下看得紅袖有些發怵。
像他們這樣的大戶人家很多時候都是不需要做兒媳的親自伺候客人的,除非來的客人是一家主母的貴客,不然都是下人負責端茶送水。
往常就算是有貴客來也是下人伺候倒茶,今日趙氏這般動作,想來是還在氣她昨天在祠堂暈倒的事情。
秋梧看了看紅袖,又轉頭看看沈知窈,有些拿不定主意:“夫人,這?”
她朝着沈知窈使了個眼色,其實是想暗示沈知窈裝病,既然她昨天都暈倒了,說今天身子還未好全也說得過去。
沈知窈倒是沒有想繼續裝病的想法,想到她昨天吩咐秋梧做的事情,她拿起手絹擦了擦食指上不小心粘到的一點墨水,等擦完了才緩緩道:“容我換一身衣服就去。”
紅袖自然是點了點,然後尴尬地笑了笑:“奴婢在外面等您。”
沈知窈移步到了裏間,讓秋梧拿了件較為寬大的外袍穿上,這外袍在沈知窈落水前穿着合适,但是落水後她病了一場導致瘦了一圈,所以穿上去後別人一看就覺得更加的弱不禁風。
等紅袖帶着沈知窈來到正院的前廳,就見趙氏正在跟三位眼生的夫人聊天,其中兩位穿得雍容華貴,另一位長得有些像宣平侯的倒穿得樸素了一點。
看見沈知窈進來規規矩矩地給她問了好,趙氏臉上的笑容淡了許多,她對着沈知窈道:“還不過來見過二位夫人和你姑姑。”
為了避免沈知窈出錯丢臉,趙氏還是當着三位的面一一介紹了。
那兩位穿着較好的是吏部侍郎和國子監祭酒的夫人,而穿着較為樸素的是宣平候的妹妹顧清枝,
沈知窈很有眼力見地跟她們一一問了好,順便嘴甜地誇了這三位夫人,讓她們三個第一次跟她接觸就心生好感。
這三位并不知道趙氏不喜這位五兒媳,當着趙氏的面從沈知窈的外貌到言行都誇了一遍。
沈知窈:我竟不知道我這樣好......
尤其是林夫人,她像是很喜歡沈知窈,憐愛地拉着沈知窈的手,見她有些消瘦,語氣裏便帶了點心疼:“我的兒,怎麽這樣瘦,可是你這婆婆苛待你了,跟我說說,我好替你出頭!”
她這話是在開玩笑,但是聽在趙氏的耳中卻像是有些諷刺她的意思,她臉上維持的笑快繃不住了,心裏後悔請了林夫人來,但是她又不能跟林夫人翻臉,她的鋒兒還在國子監,現在不能得罪了林夫人。
于是趙氏只好扯着笑睜眼說謊:“你懂什麽,時下她們年輕人之間都是追崇以瘦為美,老五媳婦這是在趕時髦呢。”
一旁聽着的顧清枝卻是知道一些緣由的,沈知窈之所以會這樣削瘦,都是因着之前落水的緣故。
她素來不喜歡這位嫂子,以前她還未侯府未出嫁的時候就跟她面和心不合,見趙氏明明不喜歡沈知窈還要裝得婆媳和諧的樣子就覺得惡心。
顧清枝存了膈應趙氏的心思,便驚訝出聲:“林夫人還不知道,我這侄兒媳婦前陣子不小心落水了,生了一場大病,所以才會這般消瘦。”
趙氏聽到顧清枝的這般話心頭一跳,悄悄拿眼去瞪顧清枝,然而後者假裝什麽都不知道地拿起茶杯喝茶,完全無視了趙氏的白眼。
而林夫人聽到顧清枝的解釋,眼中對沈知窈的心疼更甚,她拍了拍沈知窈的手:“苦命的孩子,倒是難為你了,好好的怎麽會掉水裏?”
又到了演戲的時候了,沈知窈內心精神一振,然後對林夫人的這些關懷表現出受寵若驚的模樣,小心看了一眼趙氏,再輕聲說道:“多謝夫人關心,是我不小心在荷塘邊落水,都怪我聽了母親說想喝荷葉上的露珠泡的茶,想去采露水給母親泡茶喝,才不小心落水的。”
這邊林夫人聽了她的話還未表态,那邊吏部侍郎的夫人陳夫人就出聲了:“你有這份孝心是好的,但是你萬不可因為落水的事情而對自己的婆母生了嫌隙。”
這陳夫人跟趙氏還在未嫁前是閨中密友,聽沈知窈這番話就感覺出不對,為了不讓趙氏在林夫人那裏留下不好的觀感,只得話裏提點沈知窈。
林夫人這邊卻還在心疼沈知窈:“你是個孝順的好孩子,我那裏還有一些上好的補品,等我回去後就差人給你送來。”
這倒是讓沈知窈有些意外,于是她臉上對林夫人露出了真心實意的笑容:“謝謝夫人,只是我們府上也有這些,倒不好意思白拿夫人的東西。”
見沈知窈這樣懂事,林夫人更是喜歡:“傻孩子,那些東西左右放着也無用,今日我瞧着你頗合我的眼緣,你就不要跟我見外了。”
如此沈知窈也不好再拒絕,只得笑着又誇了幾句林夫人,誇得林夫人笑得眼睛都要眯成一條縫了。
沈知窈見趙氏勉強維持着臉上的笑容,心裏都快笑死了,她從小為了跟表姐争長輩的寵愛,早就練就了一張對着長輩随口就能誇出花的嘴,她可不是在趙氏面前就變得嘴笨的沈瑤。
趙氏沒想到林夫人第一眼就喜歡上了沈知窈,她本來是想在衆人面前把沈知窈當下人使喚,以達到羞辱沈知窈的目的。
哪知道林夫人會這樣喜歡她這個兒媳,為了不讓林夫人繼續跟沈知窈說話,只好笑着對沈知窈說道:“三位夫人的茶杯都要空了,你給她們的杯裏添些茶水。”
對于從來沒有給人斟茶倒水的沈知窈來說,這确實是一種侮辱,她不是沈瑤,自然不會乖乖聽話。
只見沈知窈小心翼翼給三位夫人添了茶,然後才端起趙氏的茶杯,讓紅袖往裏面倒了滾水,正當她準備将茶放到趙氏身旁的桌面上時,她的手一個不穩,那杯滾燙的茶水潑到了趙氏的腿上。
趙氏立即猛地跳了起來,然後用力地抖了抖下擺,接着瞪着眼看向沈知窈:“你這死......”
罵人的話到了嘴邊,想起林夫人并陳夫人還在這裏,又被她硬生生地憋了回去,只得忍痛死死看着沈知窈。
沈知窈像是被吓到了一般,一臉驚慌:“母親,我不是故意!”
這時秋梧忙上前扶住沈知窈,言辭懇切地對趙氏說道:“侯夫人息怒,夫人昨天在祠堂暈倒了,現在身子還沒有好全,想來是身子不适才會導致一時沒有拿穩茶盞的!”
趙氏現在也沒心情聽他們主仆二人狡辯,忙讓紅袖扶着自己回了房換衣服,留下因為受了“驚吓”而眼中含了淚的沈知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