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竹蜂
竹蜂
下午去後山看過石斛,又在烏桃家吃了晚飯,祖孫倆才離開。
臨走時邵玉君買下了烏桃炮制的各類草藥,數量不多,但她覺得這一趟來對了,并跟烏桃談好等下批石斛采摘時,留出一部分給她。
烏桃答應了。
前兩天讓村裏的叔叔伯伯幫忙挖竹筍,弄出來不少黑竹蜂,烏桃把它們烘幹了,就是沒來得及聯系買家,邵玉君便把黑竹蜂也買下,給出的價格還不低。
邵悅則更喜歡烏桃家的果幹,她買了不少,還買了一些果醬和蜂蜜,她倒是想多買點,只是存量不多,而且很多都是別人預定的,她也不好讓烏桃勻出來給自己。
她們剛離開,來烏家幹活的女人們就圍上來問李水琴,種草藥真的這麽賺錢?
就剛剛桃桃賣掉的那些,她們自家的果園裏也有不少,可她們都是當雜草給拔了丢掉,誰會費勁曬啊,又不值錢。
之前聽說烏家桃桃賣石斛賺了不少錢,村裏也有七八戶人家從她這裏買幼苗搞種植,她們就是把這當成稀奇事,閑來沒事的時候說兩嘴,讓她們拿出那麽多錢去做沒見影的事,她們可不敢,萬一全賠進去了怎麽辦,以前村裏又不是沒發生過這種事。
可今天親眼見到那些長在地裏、不起眼的小雜草都能賣錢,她們就坐不住了,種不起石斛,那種點尋常的草藥總可以的吧?聽說黃瓊都要在自家的山上種穿心蓮。
“都是能治病救人的東西,怎麽不值錢?”現在不管誰來問,李水琴都是這一句話。
那些來幹活的男人們心思也跟着活絡起來,他們都不知道這種成天趴在南瓜花上的大黑蜂也是藥,還能賣35塊錢一只,這要是每天能抓個百來只,一天就能賺三千多,那一個月得掙多少錢?
烏家莊有竹林的地方可不少,他們自家的山頭邊邊上也有成片的,野生的黑竹蜂能在竹林裏活下來,人工養殖應該也可以的吧?
他們拿捏不準,幾個人蹲在一處嘀咕,這個說可以,那個說不行,争執了半天也沒個結果。
最後還是年紀最大的那個提議道:“你們連字都認不全,在這裏能說出個戳毛來,直接去問桃桃不行嘛。”
大家都覺得這個提議不錯、有道理,在幹完手頭上的活之後,他們就過來找烏桃,問關于養殖黑竹蜂的事情。
Advertisement
黑竹蜂的生活習性跟普通蜜蜂完全不同,且它們一年只繁衍一代,蜂卵孵化2~5天,幼蟲都是寄居在竹筒內,本地還沒有聽說有人養殖過黑竹蜂,烏桃也不是特別在行,不過事情總要有第一次,她覺得問題不大。
現在最關鍵的是如何才能找到大量的、正在産卵期的雌蜂,5~8月都為黑竹蜂的産卵孵化期,等到9月中下旬它們就會陸續結蛹過冬,現在去竹林找肯定還能找着雌蜂,就像養殖普通蜜蜂一樣,将它們集中起來繁衍。
烏桃跟幾個叔叔伯伯說了說,如果他們真的想養殖黑竹蜂,那現在就可以開始準備了,就算今年沒弄出來多少,起碼先把雌蜂的事情搞定,等到明年初夏,黑竹蜂開始産卵,用不了多久就會有大批的成年竹蜂。
将最後一批幹貨寄出去之後,烏桃就暫停了預定。
本地的荔枝已經進入采摘季,即便價格很低,甚至都沒有多少收購商來,村民們還是每天起早貪黑地扛着籮筐上山摘荔枝,村裏沒人收,他們就用摩托運到鎮上,哪怕幾毛錢一斤,他們都會賣掉。
烏桃不着急家裏的荔枝,她只選了部分品相好的摘了點,把桂味、情人荔這些相對好吃的寄一些給北方的朋友。
剩下的黑葉荔她還沒想好怎麽處理,就讓它們這樣爛掉也可惜,她跟李水琴商量,看村裏有誰想要的,可以來她家園子裏摘去賣,她不收錢。
李水琴舍不得,可想想除此之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桃桃每天都要進山看草藥的生長情況,那些想種藥、養竹蜂的叔伯嬸子還經常來找她問事情,哪還有時間摘荔枝。
雇人又不劃算,賣荔枝的錢還不夠給人工費,與其這樣,倒不如直接讓村裏人來摘,就當是換人情了。
期間烏蘭蒼回來過幾次,一個是為了打官司要準備的材料,一個是同事還有鄰居都托他回村帶點果子和蔬菜——
之前拿回去的果蔬太多,他和妻子兩個人也吃不完,怕收久了會壞掉,就分出一部分送給鄰居和同事,誰知道過了一兩天,這些人都來問是從哪裏買的。
菜園裏的瓜菜長得很快,烏蘭蒼每次回來都能裝幾筐,也不用他特意挨家挨戶地送過去,訂菜的人都會提前等在他家小區門口。
不知情的住戶還以為烏蘭蒼是菜販子,上去詢問了才知道不是,見這些菜長得水靈,他們也想買,卻被告知需要提前預訂。
有人笑着搖頭離開,也有人嘀嘀咕咕:“搞什麽名堂啊,買個菜還要提前預訂,又不是金蟾龍肉,現在外邊不知道多少人打着進口有機蔬菜的名頭在賺黑心錢,你們當心被騙。”
“這是人家從村裏帶出來的,好吃得很,”之前幸運分到過一袋西紅柿的老門衛替烏蘭蒼說話,“也不是每次都能預定上,要看人家有沒有時間回去摘,聽說17棟的有位業主前兩周就預定了,這周才拿到。”
烏蘭蒼就住在17棟,門衛說的這位業主就是對門的鄰居,家裏有個四五歲的小孩,很挑食,瘦得皮包骨頭似的,都要靠打營養針來維持。
前陣子他把家裏多出來的菜分給了鄰居,一開始這家人也沒特別留意,就是覺得今晚的菜味道特別香,可當他們發現自家的孩子往菜盤裏伸手要吃的時候,才驚喜起來,過後他們還特意感謝了烏蘭蒼,又詢問他是否能幫忙帶些菜,價格好說。
預定蔬菜的人越來越多,菜園子現有的菜就有些不夠了,李水琴趕忙又種了一批,把之前收回來沒吃的南瓜、冬瓜都賣出去,反正留在家裏也沒人吃,不如賣了換錢,能掙多少是多少。
一聽說烏家的荔枝讓出來給村民摘,那些家裏果樹相對較少的村民就來了,當然,他們也不會真的空手,來的時候都會帶點東西,不值什麽錢,但多少都代表着心意。
烏桃家跟烏老二他們的這場官司,毫無懸念的就是烏桃家贏,烏老二不服氣,說要上訴,被幾個族老和年紀長的村民一通教訓,讓他別沒事找事。
村委大院,事關的人都在這裏。
族老指着烏老二罵道:“烏蘭山是個好講話重情義的人,你當初要是好好跟人家道個歉,把錢賠了,就不會有後面的事,現在官司輸了你還要鬧,是不是要把你們從族譜上劃了才高興!”
“誰鬧了,路封了不讓走,還不讓我說了啊!”烏老二跳腳。
“你說個屁!”烏夏林黑着臉呵斥。
他現在越看烏老二就越覺得不順眼,怕因為這事讓烏桃心裏有疙瘩,以後不肯出力幫村裏人怎麽辦——
種了石斛的那幾片地方還有不少野生草藥,前幾天剛挖了炮制,數量還挺多的,烏桃看過之後說粗略估計能賣七八萬,要是這個價格可以,那她就聯系買家收貨。
一戶分一點,也能有個八/九千的樣子,不要本錢的好買賣啊,還有什麽不願意的。
“法院的判決結果都下來了,你還想怎麽樣,我告訴你烏老二,烏家的這條路你趁早歇了心,也別再說什麽上訴的話了,這事你就算上到天王老子那裏去也不占理,烏家的人要是不點頭,你也沒轍,要是敢胡來,就等着警察上門吧!”
烏老二翻着眼,不太情願的嘟囔:“那我們怎麽辦,你作為村裏的主任,總要替我們想個路吧。”
“你們之前不是在後山修了條路?現在就走那條呗,就是每年要給人家一點租路費,你要是連這點錢都不願意出,那就沒辦法了,誰讓你把烏家人得罪那麽狠,現在說苦?晚了!”
後山那條路的地也是別人的,之前那家人都在外地,不知道烏老二他們修了路,去年回來探親看見了就說不讓烏老二他們再走。
事情就是這樣東拉西扯的,才鬧到今天這副田地,也只能說烏老二活該了,四處得罪人,誰都不想把地讓出來給他們修路,要修的話就只能花錢租地。
烏老二不情願也沒辦法,總不能真的從天上飛過去。
這事烏桃也知道,不過她懶得關心,反正不影響自家的生活就行。
荔枝采摘季持續了一個月左右,八月份就開始收割水稻,村裏有收割機,按畝算錢,要是心疼錢的也可以自己收,就是比較辛苦。
烏家去年也是請的收割機,今年因為種藥的事情跟好些人家的關系親近了不少,也有部分是想來求事的,又有烏夏林放話,所以這回沒收錢,是免費幫忙收割,連稻谷都有人幫烏桃曬,她只需要專心弄好山上的草藥就行。
族老他們幾戶的草藥,她是打算賣給九安堂,邵老大夫已經給她打了好幾次電話,都是詢問近期有沒有新貨,急需。
“那個黑竹蜂還有嗎?也很缺,其他地方收上來的藥效不如你那裏的好,我這兒的好幾位病人都等着藥配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