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灰旋風”還不夠炸裂
“灰旋風”還不夠炸裂
一轉眼就到了冬天,家裏之前從後山上抱回來的小狗崽兒都長大了不少。
李山原本為了懷念以前,特意給小狗起了個小灰灰的名字,但是杜立夏覺得不好聽,最後叫了沒一天的時間,就又給改了個來福的名字。
李恒哼哼半天,也沒敢說自己給小狗起了一個灰旋風這麽炸裂的名字。這還是李山給他說故事,他根據小狗的毛發特意改的。
最後心裏不服氣的兩人平日裏也不喊來福的名字,私下都是各叫各的。
因着這個,小狗這麽久了,也不知道回應哪個。
不過,也怪不得有人說三四歲的小孩子正是人嫌狗厭的年齡。
在一次劉文小朋友來外婆家走親戚時,看到了肥嘟嘟的小狗仔。
沒忍住就上前去和小狗崽一起玩,當時大家都沒有注意這個事情。結果,當響起一陣陣凄慘的狗叫聲驚醒了衆人的時候,大家這才發現,崔文小朋友已經拎着小狗的尾巴,提在了半空中。
小狗四肢止不住的撲騰,想要逃離小朋友的魔爪。但無奈四肢短小的小狗崽,哪裏抵得過小朋友。
等後來大家發現小狗的尾巴一直不像別的小狗向上卷搖起來時,才後知後覺劉文小朋友把小狗的尾巴揪壞了。
後來有人發現他們家養的小狗仔。尾巴不太正常。甚至還有人懷疑他們家可能養錯了狼崽子。
每到這時候,他們都會和別人講述一下,當時崔文小朋友的年幼無知。
不過,後來劉文小朋友和小狗之間的友誼又重新建立了起來。
起因是李果兒即将臨産,伯姆他們擔心劉文小朋友在那邊沒有辦法及時被照顧好,萬一到時候手忙腳亂的再吓着了,就不好了。
所以就把他帶到了自己家住下,而伯姆他則是留在了李果兒婆家住下了。
主要也是擔心果兒哥生産時人手不足,畢竟現在是已經是冬天了,多個人在那邊也到時候也能不用這麽慌亂。
要不是最近要開始慢慢準備過年的年貨,說不定杜立夏也要過去陪産了。
現在劉文小朋友在這邊常住,每天跟着在廚房炸兩家年貨的杜立夏屁股後面,每次杜立夏新炸出的酥肉丸子什麽的,在敬過神後,都會給劉文小朋友拿一些放涼給他吃。
而小朋友自從那次拽着小狗崽的尾巴到處跑,後來就吓得小狗見到他就躲後,心裏一直惦記着和小狗重新交好的。
因此手裏拿着的炸肉和丸子什麽的,也就不吝啬的偷偷丢給在他們腳下被香味兒饞的直轉悠的小狗了。
杜立夏偶爾瞧見了,知道劉文小朋友想讨好小狗崽和他親近,也不太管着他。
可憐小狗被香味兒都饞迷糊了,見是劉文小朋友丢在腳邊的,也不敢上前吃,反而是扒着杜立夏的鞋子哼哼唧唧的讨吃的。
給劉文小朋友羨慕的不得了,沒辦法,小狗現在怕他怕的厲害。最後撅着嘴巴,起身又把腳邊的那顆肉沫丸子往小狗的方向扔了過去。
肉沫丸子滾到了眼前,又看着劉文小朋友又坐下沒動,小狗才敢撲上去咬住了丸子,又立馬跑到了廚房外去吃完了才又颠颠兒的回廚房。
在一旁燒火的李長河還特意教他該怎麽和小狗崽和好,慢慢随着劉文小朋友每次吃都留給它一點點的放到地上,小狗也慢慢的不再這麽害怕了。
直到晚上吃晚飯時,李山和李恒好奇的看着又玩到一起的倆幼崽,驚訝不已。
在過年前夕,李長明趕着牛車帶着崔獵戶夫婦一起去趟縣城。
一直等到天擦黑了,才頂着滿天飛舞的雪花回到家。
一直陪着李恒在家等着大伯回來的李山兩人,趕緊一個上前去解牛車給牛喂草料,一人拿着雞毛撣子彈雪。
李長明看着着急忙慌的自家倆小子,笑意止都止不住的浮現在臉上。顧不得自己凍的通紅的雙手和臉頰,又和倆小子一起從木板車上往下搬他今年置辦的年貨。
等李長明拉着兩個好奇的一直纏着他問情況的倆人到李山家時,李長河趕緊去廚房端出來一直被小火熱着的飯菜,然後和倆小的一起好奇的圍坐在旁邊。
此時,杜立夏早已經帶着困得不行的劉文小朋友睡覺去了。
李長明看他們他們三人一狗的着急望着自己的樣子,呼呼喝了兩大口熱騰騰的肉湯。又夾起一塊兒帶肉的骨頭,兩口啃掉上面的肉後,把骨頭丢給了在下面急得哼哼唧唧的小狗,這才把賣荷包的情況和他們慢慢說了起來。
李長河早在他哥慢悠悠的逗狗的時候,心裏就有了個大概,因此也就沒這麽着急了。又轉頭看了看邊上正伸着脖子焦急等着他哥下文的倆小崽子,撇了撇嘴,不禁有些得意自己的穩重以及洞察力。
坐在主位的李長明看見了,也不拆穿他,畢竟也是當爹的人了,在孩子面前還是要留些面子的。
不過三人聽到荷包賣的價錢後,也是吃了一驚。
李長明這近一年的來回到縣城和鎮上跑,別的不說,那心眼子和眼力見兒是蹭蹭的往上漲。
帶着崔家夫婦兩人借着過年置辦年貨為由,先是逛遍了縣城裏大大小小的衣料鋪子,又借着崔娘子婦人家想買荷包的由頭,又借機問了不少和他們荷包布料合同的價格。
這一圈下來雖說廢了不少時間,但是他們心裏确實大概的估算出了荷包能賣的價位出來。
三人最後選了一家中等人流量不錯的鋪子賣了出去,那鋪子的掌櫃的也是個精明人,一眼就看中他們帶去的那兩款荷包的受歡迎度。
本想壓壓價格在收,結果看看手中荷包的布料,又看看三人客氣但不讨好瑟縮的神情。
憑着商人的嗅覺,他覺得若是太過,他可能會錯過不小的機會。
本着謹慎的心思,又詢問了數量和款式後,也就痛快的給了一個高價,全收購了過去。
不過又提了個要求,那就是以後他們的荷包,只能賣給他家,不能再到別的鋪子賣了。不過以後若是再有了新穎的荷包,且布料成本過好的話,他還可以考慮在加價。
為了雙方各自安心,他們又特意立了字據。對于李長明識字的事那掌櫃的也驚訝了下,不過他們都是正經想做買賣的,倒也不怕什麽。
賺了不少銀子的崔娘子對李山感激不已,拉着李長明就想去縣城最好的那家酒樓買兩樣菜給他帶着。
李長明聽着她說的酒樓名字,只能頭皮發麻的強烈拒絕了。理由是他們這種親戚了,再說這些太過見外了。
最後崔獵戶一錘定音,三人回鎮子上吃了一頓,又置辦些年貨三人才來。
李長明更是先架着牛車趕緊給人夫妻二人送回去,自己才又趁着天還沒徹底黑下來趕緊架着牛車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