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大黃是你嗎
大黃是你嗎
這些日子天氣轉變快的利害。
家裏的糧食存放問題解決好後,李山和李恒兩人沒了事情可幹。
李長明見他倆這兩天在搗鼓漁具,擔心兩人到時候去村邊那河裏抓魚,跟別的孩子起了争執。
特意把家裏過冬存木柴的任務交給了兩人,好分散他們注意力。他們家今年日子過得不錯,沒必要再讓小孩兒去河邊跟別人搶那點兒魚。
他們兩個大人到那邊意思意思裝個樣子就行了,家裏想吃的話,還不如拿錢買些大的回來,做成熏肉留着冬天吃。
這熏肉的事,還是前段時間李山跟杜立夏說的,杜立夏和劉春雨被李山說的好奇,就嘗試着在家做些試試。
李長明見到妯娌兩個有些奇怪的行為,還特意問了一下,知道是李山出的主意後,又把人喊到屋裏仔細詢問一下做法。
剛吃了午飯,李長明就拉上李長河還有杜立夏和劉春雨做上牛車出去了。
李山和李恒吃過飯就帶着木林,去山腳邊撿幹樹枝去了,結果等他們回來後,遠遠兒的就見家裏門都鎖上了。
李山和李恒走到木姆姆家門口時,已經坐在門口等着他們的木姆姆原本想說什麽的。結果看到不遠處又走過來了幾個人,就笑眯眯的跟他們說家裏人是去鎮上買些李果兒生産後要準備的東西去了。
李山和李恒心知肚明,肯定是大伯擔心夜長夢多。他們自己在家裏做了容易被人看見學了去,想趕緊去縣城裏把熏魚和熏肉的法子賣了換錢。
這裏也是有熏肉被走南闖北的商販們帶回來賣的,但是價格就極為的昂貴了。但是商販們能帶回來的也不多,市場上是供不應求的。
他們這裏并沒有制作的方法,若是酒樓裏能自己制作了熏魚和熏肉,那成本就能降下來很多了。
李山和李恒兩人帶着木林一起又往山邊跑了兩趟,才終于把木姆姆家要用的木柴存夠。
兩人想趁着天色還早,準備再去一趟。不過山腳邊的幹樹枝,已經在今下午陸續的被一波波的人撿幹淨了。
他倆準備這趟就不帶木林了,來回幾趟下來也該讓人家小哥兒歇歇了。再一個,兩人準備再往裏面走走,就他兩人的話也能快去快回。
木林有些不願意,抿着嘴,雙手緊緊抓着背簍不放。
他想着,就算不能幫他們兩人,能跟在一邊給他們警戒也是好的。秋天的山裏,不是那麽好進的。
李山站在一邊兒不好說些什麽,就是苦了李恒。面對木林的好意和少有的倔強,他也一時沒了往日的決斷,不知道該怎麽勸木林。
邊上光明正大看樂子的李山,在心裏直搖頭。李恒看着早熟穩重,沒想到面對木林的時候竟然這麽慫。
李恒看着木林有些無奈,又斜眼沖一邊看他笑話的李山翻了個白眼。
最後還是從廚房出來的木姆姆心疼自家的小姑爺,笑着拍了下嘿嘿偷着直樂的李山。讓木林放下背着的大竹簍,又給他們一人找了把砍刀拿着。
木林這才在李恒的無奈的目光下,紅着臉放下了一直被他緊攥着的背簍。
拿起自己的那把砍刀,就有些慌亂的轉身就走,就連木姆姆喊他吃點兒東西再去都沒停下。
李山和李恒被木姆姆一人塞了好幾個水煮蛋,讓他們走在路上吃了墊墊肚子。
李恒心裏惦記着匆匆跑出去的木林,把砍刀放進背簍後,拿着雞蛋和木姆姆打聲招呼就往外面快步走了。
留下李山在後面,脖子上挎着木姆姆給他們準備的水壺,一手拿衣服兜着還熱着的雞蛋,一手拎着把砍刀。
等李山追上兩人時,就看到兩人正周圍冒着泡泡的分吃着雞蛋。
李山翻着白眼把嘴裏的雞蛋咽了下去,被噎得趕緊把手裏的雞蛋都交給他倆,這才騰出手趕緊喝了兩口水順了順。
三人一路加快腳步到山腳邊時,視線可見的範圍內,人數已經沒剩下幾個了。陸續還有些之前到山腰處下來的成年人,在加上再加上日頭還行,一些和李山他們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們也多是想盡可能的多撿些。
等天再冷些的時候,或是自己家裏用或是和家裏長輩擔到鎮上賣了換錢,都是很好的。畢竟是白撿的東西,他們多弄些說不定今年過年還能吃頓好的呢!或許給家裏人添件冬衣也是好的。
三人一路也沒停下留,一路順着踩出的小道往裏走。
直到人越來越少,周圍地上的幹樹枝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粗壯,木林申手拽住了李恒背着的背簍,不讓他再往前走了。
李恒以前和李山兩人進過更深處,還記得裏面有幾顆板栗樹。從前他們經過的時候李山就跟他說過,糖炒栗子,栗子土豆炖肉。他當時聽了就惦記上那幾顆板栗樹了,就等着這時候過來撿栗子呢。
但是木林不允許他們再往前走,他也不能好心當做驢肝肺,就這麽掰開他的手硬要進去。
那幾顆板栗樹不光李恒惦記着,李山也惦記着呢!結果任憑兩人怎麽給木林保證不走遠,木林也不松口。
最後說不過兩人的木林直接急紅了雙眼,威脅兩人再往前走,就回去告訴李山大伯。
原本還想接着忽悠木林的兩人,被吓得縮了縮腦袋認命的放棄了。李恒見木林被他們倆氣紅了眼,更是心疼的拍胸脯保證不再往裏走了。
雖說兩人一時打消了念頭,但是李山還是有些不太想死心。在撿柴的過程中也不住的碎碎念,想忽悠木林同意他們再往前走一點點,看看那栗子還有沒有了。
木林也不說話,只紅着眼睛看着李恒,李恒被他看的頭皮發麻,只能轉身瞪着李山。
李山啧啧兩聲,也就徹底死心不想了。
這裏雖不算山腰,但是有些偏僻平日裏也很少人過來這邊,因此落在地上的木柴很多。
兩人一直挑挑揀揀的選大枝的撿,木林則警惕的在一邊給兩人看着四周的動靜。
可能是最近的那些獵戶們狩獵的動靜比較大,他們在那邊一直晃悠着挑選,結果竟然連個兔子之類的小動物都沒見着。
眼看着頭頂的太陽越來越西下,三人決定不停留了,趕在還有些暖意的陽光走小路下山。
三人在小路上剛走了一段,李山比旁人更靈敏些的五感就隐約聽見有小狗的叫聲。和身邊兩人說了一下後,三人決定悄悄過去看看情況再說。
他們村裏養狗的人家不少,但是多是養的瘦骨伶仃的,畢竟人都吃不飽,哪裏舍得喂太多給動物。又不像雞鴨這些,吃的胖了還能賣個好價錢。
家裏養狗也多是想看家護院用的,每天給口吃的餓不死就算完了。而那些生下的小狗,除了有人家提前預留的,剩下的大家也多是給放到這後山了。
不管怎麽說,好歹養狗也都不短的日子了,大家也不忍心就這麽把小狗給扔外面。後山差不多的天氣都有人去,把小狗放這,有看上的也就直接抱回去養了,多少也是給小狗崽多了條生路。
他們三個還真想抱個狗崽回去養着,再一個,這太陽都快下山了,晚上外面溫度低。若是太小的狗崽子在外面容易也挺不過去,他們家裏也不差這口吃的,以後還能看家護院,也不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