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不怕賊偷
不怕賊偷
這兩天,李長明和李長河兩人趁着天氣不算冷,準備在家裏壘上兩個小糧倉。家裏存了這麽多糧食,一直就堆在那裏還容易招老鼠。
李山擔心這裏會發生水患,雖然當初蓋房子時,已經纏着家裏人下牢地基,地勢也填的高處了不少。
但是在做糧食時,還是和兩人提議底層加了好幾層青磚墊起。李山為求穩妥,兩家的糧倉都讓李長明和李長河蓋用青磚蓋的。
為了防止有地痞流氓夜間在牆面掏洞來偷糧,兩家的糧倉都是靠着南面挨着院子的那面牆建立。
北面牆上,被李長明請人做了個近兩米高的木架子。因為是特意量了尺寸讓人家做的可組裝的,木架兩邊都是剛好挨着兩邊的牆面,而且靠牆的那面,也是都用木板封起來的。
為此,李長明還特意買了一頭牛車,好方便去木匠那邊拉做好的木架回來組裝。李長河在木架拉回來後,摸着手裏被打磨的極為光滑又塗了層油脂的褐色木板,心裏特別期待成品會是怎麽樣的。
這可是他們即便把這新穎的組裝方式賣給木匠,也花了不少銀子才做好的。要不是因為今年的蝗災鬧的,擔心今年不太平,他們才舍不得花這些銀子,在家裏又是用青磚壘糧倉,又是做木板架折騰這些呢!
兩人帶着李恒和李山,一下午的時間就組裝好了。結果等他們組裝好成品後,李山怎麽看都覺得別扭。
李恒看着他皺着眉一臉的別扭,小聲和他嘀咕了一句,“是不是覺得有點兒不搭?”
這個多寶格一樣的架子,做的極好。簡單大方的結構,流暢舒适的線條和顏色,配上地面姜黃的土面。看着是怪怪的。
經李恒提醒的李山恍然大悟,就說哪裏感覺怪怪的看着別扭呢!
兩人轉頭眼巴巴的看向了李山大伯,就連李長河也是有些期待的看了過去。他也沒想到這木架做出來還挺好看,就是和這個地面有些不太合适。
李長明看着面前三人期待的目光,有些頭疼。兩個孩子也就罷了,怎麽如今連自家弟弟都這麽孩子氣了。
最後李長明還是沒有頂住那三雙閃着星星的眼睛,搓了搓臉,轉身去院子裏套了牛車,去拉磚了。
聽着屋內傳來兩個孩子的歡呼聲,李長明眼睛微微彎了彎,拉着李長河走了。
路上,李長明悠悠的趕着牛車,擡眼望着遠處的麥田。注視了會兒後,李長明低頭抿嘴無聲的笑了笑。再擡頭時,已經恢複了正常。
一旁的李長河,見他哥看向他們家田地的方向默不作聲的模樣。他看了看遠處的田地,又扭頭看了看他哥。在看到他哥低頭笑着時,一時讓他忍不住有些紅了眼眶。
他和大哥年歲差了好幾歲,他幼時他們家裏正是窮的時候。家裏大人整天忙碌,他基本上是被大哥帶着長大的。
從他記事起,就記得他哥整天帶着他,在外面給他尋摸吃的。釣魚摸田螺,挖黃鳝泥鳅,烤紅薯玉米花生。這些都是他哥經常給他做了吃的。
就連山上,他哥少年時都偷偷去了好幾次,就為了給他找找看有沒有野果子吃。那時家裏種的幾顆果樹,果子都是要賣了換錢還債的。
李長河擡頭望着天空,這幾年家裏的日子好過了,他們父姆卻不在了。
“哥,過兩天再去地裏給父親和姆父燒點兒紙吧!”
李長明轉頭看着眼眶微紅,正發呆的弟弟,低聲回了聲。
“嗯!”
只用了兩天時間,兩家的地面就全都壓平,鋪好了青磚。木架也都組裝好了,上面已經被放了不少的零碎東西。
杜立夏和劉春雨特別喜歡這個架子,擺放極為方便。他們平日裏的一些常用的東西,都一股腦的擺放了上去。
村裏有幾家李長明和李長河玩的不錯的朋友,特意過來想看看他們家裏的糧倉怎麽設計的。
結果看見那木架後,也都挺喜歡。原本還打聽打聽價格想回頭家裏也做上一個。結果聽了價格後,又有些覺得心疼銀子了。
其中更有一個跟着一起來的漢子,開玩笑的說了句
“你這是發了什麽財了,剛蓋了這青磚大瓦的新房,這又是糧倉又是鋪地磚又是搞了這麽漂亮的木架。這要花多少銀子啊!?”
其他幾人聽了,臉上多少有些尴尬。
他們心裏雖然也有些好奇,但是這種事情又怎麽好當着這麽多人的面直接問出來。
再說了,這幾人家裏雖不是多富裕,但是也都不是窮的叮當響的人家。之前村裏那股子蓋新房的浪潮,他們幾家都是跟風蓋了新房的。
這次也是想參考李長明他們兄弟倆家的糧倉怎麽想的,畢竟他們這些家裏有點兒積蓄的,也覺得今年不太穩當,留了不少糧食在家裏放着沒賣。
李長明聞言也沒說別的,只說是之前蝗災掙了些錢。又想以後家裏孩子能出個讀書寫字的,這才請人做了這個書架放家裏,也好先攢攢文運。
這幾人大多是和李長明一起長大的,從前李長明上了幾年私塾的事,他們是知道的。當年要不是李長明姆父生病花光了家裏的家當,李長明現如今能走到哪一步還很難說呢!
後來聽說私塾那先生還念叨過可惜了呢!再說了,誰家不渴望家裏出個讀書人,人家想提前給家裏孩子準備着,也能理解。
“那感情好,以後你們家孩子要是上私塾學好了,我們家有了小孩兒可就能找你家的給幫着教教了。嘿嘿,将來我能省不少。”
其他人一聽,也是啊!這李家一副将來非要家裏孩子讀書的樣子,将來他們家裏的孩子能跟着沾不少光呢!他們從小讓孩子跟着學,到時候不就能多學會不少了嗎!
幾個漢子一番嘻嘻哈哈的,也就把話題岔了過去。那開玩笑的漢子,也是嘿嘿笑着不再提花費多少銀子的事了。
等那些人走後,李山和李恒有些不安的站在李長明面前低着頭,李長河也是有些難為情的扭着頭不說話。
李長明看着他們那樣子,搖了搖頭。
“好了,蝗災的事,也不是想瞞就能瞞住的。誰知道別人家裏,有沒有什麽親戚朋友夥伴,在衙門那邊做事。這事兒但凡稍微到裏面兒打聽一聲,就能知道了。”
李長河聽這話,有些着急了。剛想問出聲,就被李長明擡手拍到了後腦勺。
李山和李恒立馬扭頭看向了別處,裝作沒看到他們這邊的樣子。
李長河郁悶的望着他哥,這孩子們還在呢!能不能給他留點兒身為長輩的面兒。
李長明也不搭理他的郁悶,“咱家如今蓋房子買牛車,還有這些花費都是可以看見的。要真有有心人盯着,咱們也能告訴人家,咱家把衙門給的賞銀花了。即便還有些剩餘,也不會太招人眼了。”
李山急忙問“那萬一別人不知道咱家領賞銀了呢!”李恒在一邊猛點頭,極是!極是!萬一沒人知道,他們不是相當于自己暴露了。
李長明給兩人一人敲了一個腦瓜崩,不顧兩人控訴的眼神,翻了翻眼。
“我和你爹這兩年,在鎮上是白幹的?就算能知道,誰還能知道咱家具體的積蓄?你們以為前些年,咱家的那堆外賬是那麽好還的?”
李山和李恒一聽還有這個故事,也不揉腦袋了。又一起圍到李長明跟前,等着聽他講當年的事。
李長明卻沒滿足他們想聽故事的欲望,只和李長河一起讨論起今年天氣有些異常的事情。
倆人賴在那邊聽了半響,見的确不可能聽到想聽的了,也就不想再聽那些莊稼地裏的事情了。
兩人嘀嘀咕咕的就要出屋子,李長明低聲囑咐了句“這事兒別往外說,招是非!”
兩人點點頭表示明白的。
他們倆怎麽可能會把這事兒再往外說! 現在的糧價比往常可高了不少了,這離過年還有些日子呢!誰知道後面是個什麽情況。他們倆又不是瘋了,往家裏招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