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準備
準備
一直到下午,李山才等回來李長河他們哥倆回來。
兩人回來後,李山見他們兩人臉上多了些激動之色,也就不再提心吊膽了。
杜立夏和劉春雨二人,見家裏的頂梁柱自從晌午後匆匆忙忙的出去一下午,終于回到家裏。一時也顧不得詢問太多事情,兩人就一起急忙忙到廚房準備晚飯去了。
屋裏李山看着心情舒暢的兩人,和李恒一起一人搬了個小板凳坐在各自父親身邊,準備聽聽事情的過程。
原來兩人匆忙跑到村長家把想法和村長說了一遍後,村長只沉思了會兒,就準備套上牛車去衙門那邊一趟。
而本來想就此回來的兩人,也被村長拉住一起坐上牛車跟着去衙門。
村長的意思是怕到時候他說不清楚,實際兄弟兩個也知道,一是村長有些擔心上面的官老爺到時候還要再詳細詢問,一來一回的耽誤時間。二來也是擔心這事兒涉及到的人多,萬一沒辦成村長也不想平白的招惹了一堆抱怨。
但是他們兄弟兩個卻不能縮在後面不出來,即便這事兒最後沒成,他們哥倆也不後悔。能有一次博出路的機會不容易,但凡這事能有一兩分的效果,那他們家能得的好處就抵得上這些風險。
他們也已經盡力想辦法為大家保護各自家裏的東西了,可是和地裏還有個把月就能收的麥子相比,幾只雞鴨的損失也是值得的。
兩人跟着村長一起到了衙門,在村長領着他們見了主薄大人後,兩人又把他們想的辦法又詳細的說了一遍。
主薄大人聽後果然很激動,衙門自從聽到別處有蝗災後,就一直很揪心煩悶。眼看着麥子即将就能收了,今年小麥長勢不錯先前還說是個好年份呢!轉眼就要擔心蝗災會過來他們這邊了。
萬一他們這邊真的讓蝗蟲糟蹋一遍,糧食自是不必再想了,今年的稅收肯定是湊不齊的。就是到時候這麽多沒東西吃的流民,就讓他們受不了。
他們林沐縣不是什麽交通要道,更不是一個兵家必争之地,縣裏的軍事和防護措施并不是多厲害。
若是到時候流民真起了事端,那他們這些衙門的人才是危險了。即便能避開流民的沖擊,上面也不會輕饒了他們。
沒想到正當他們犯愁的時候,就有人來送了計策。怪不得今天一大早,就聽見喜鵲在枝頭叫喚的歡快呢!
那主薄聽了他們的主意後,直接讓他們在那處先等着,他轉身親自跑去知縣大人那邊,準備和知縣大人細說一遍。
三人自從進了衙門後就不自覺的拘謹着,本以為和主薄大人說上一遍後就能回去了,結果讓他們在那等着。
正當三人有些心慌時,竟然有人給他們端來了一些茶水和點心過來。雖不是什麽好茶好點心,但是也很好的安撫了他們不安的心。起碼知道了主薄大人聽後應該是比較滿意的,不然也輪不到他們喝到衙門的茶水點心。
當然了,三人也沒敢真就那麽沒心沒肺的吃喝起來,事情還沒個着落,他們也不敢放肆。
最後知縣大人和主薄大人一起過來時,三人吓了一跳,平日裏他們這些人想見一面這些人可是不容易的。
三人見過禮後,知縣大人就急切的詢問起了他們的具體方法,最後幾人又反複推敲商議後,知縣大人才拍板安排了起來。
見此時已經沒他們事請的三人也就趕緊回來了,村長還要組織一下他們村的人。另外,還有附近幾個村裏也要去通知一下。
最讓兄弟二人忍不住激動的是,臨走時知縣大人的誇獎,主薄大人那意味深長的眼神,還有和他們一起出衙門的捕快客氣的言語。這讓他們心裏再沒了慌亂,也讓他們兄弟二人心中暗自興奮,他們賭對了。
說起這些事情時,李長明和李長河并沒有避諱李山和李恒兩人,并且把他們的猜測詳細的和這小哥倆說了一遍。萬一他們這次真的成了,那這哥倆個就不能再迷糊着。畢竟,如今他們就是為了給孩子們鋪路,今後李家還是要靠他們兄弟倆的。
李山和李恒兩人乖乖的點頭表示明白了,李山又想起一件事,一時間有些糾結不知道該不該說。
李長明素來是個心細的漢子,這次的主意基本上是李山提醒的他們。如今看着這個聰明伶俐的侄兒欲言又止的模樣,李長明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李山的頭。
“你個小機靈鬼兒,又想到什麽好主意了?就咱們爺幾個,不用擔心。你說就是了,我和你爹給你合計合計。”
“其實也不是啥重要的,就是那螞蚱還可以烤了吃。到時候支起兩個鐵架子,下面放上木柴,洗幹淨後的螞蚱用小鐵棍串起來,刷上些醬汁後架在鐵架子上烤,又快又好吃。”
其實燒烤這個東西,李山原本是想等這兩年的天災人禍過去後,再跟家裏人細說的。不論到時候是他們家到外面擺攤,還是把方法賣到酒樓裏,都會是一個不錯的進項。
但是如今這個蝗蟲的事對他們家來說,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們家獻上的方法越成功,衙門的那些官老爺們才會越記着他們家的功勞,将來他們家才會得到的獎勵越豐厚。
只是本想将來當個家裏謀生的手藝的,燒烤本來就是葷素皆可。起步的成本也不需要太多,花樣還豐富。但是如今情況特殊,只能先想辦法把除蝗災的事情盡力做到盡善盡美了。
李山把自己的想法和他們詳細的說一遍,在大伯和他爹又細細的詢問了一圈後,兩人一合計準備還是獻上這個主意。
自家留個手藝雖好,但是出門做生意并不是那麽簡單就可以的。不光要自己的東西過硬,還要有過硬的人脈,才不有人眼紅随意找他們麻煩。不然,就算是再好的東西,他們恐怕也守不住。
李山和李恒聽了李長明他們的分析後,不住的點頭表示受教了。也是,古代的治安的确是沒辦法那麽讓人安心。萬一真有人眼紅他們想給他們下絆子,他們恐怕也拿不出有效的證據。
自己終究不是土生土長的古代人,雖然根據現代的一些東西能取個巧,但是有時候一些利弊并不能看的清楚。還是他們這些在這裏生活的幾十年的人,更能分辨利害關系。
心裏再次提醒自己不可大意的李山,也不禁再次感嘆自己這伯父的心思缜密。不過家裏人心齊,有大伯這麽個精明能幹的掌舵者,那能少走不少的彎路。
李長明此時也在心裏感嘆,自己這個侄兒也算是個少有的聰慧了。可惜先前家裏實在是負擔不起孩子們的束脩,後來才會慣的這孩子靜不下心來讀書。
唉!終究是他們李家這一代福氣不夠,不能出個讀書人。可他相信,他們家再往下一代的孩子,終究會培養出一個讀書人圓了父親的願望的。
大家一起吃過晚飯後,李山大伯又把今天的事情跟劉春雨和杜立夏他們講了一遍。明天大家就要準備集合去趕往膠州城的方向了,時間不等人,他們要盡快趕在蝗災飛過來前設防阻攔,盡可能多的消滅蝗蟲的數量。
劉春雨和杜立夏聽後雖然有些懷疑,但是聽說縣城的大人們已經決定了,也就放下心來了。并且兩人又點上蠟燭,到廚房做了些能放的餅放在籃子裏,準備明天讓他們爺四個帶在路上吃。
家裏抓魚的抄網有好幾個,因為網孔太大,李長明和李長河在屋內也點了油燈,縫了不少紗布套在外面。
李山想起從前秋收時會拿了狗尾巴草串螞蚱,就從杜立夏的針線籃子裏拿了一團結實的棉線出來,又挑了一根最大的針插到棉線團裏放好。
李恒看李山的舉動,詢問緣由後,小聲提議不去讓木姆姆家的林林,明天和他們一起去。到時候他們兩個抓蝗蟲,讓林林在一旁給他們看着東西。
李山同樣小聲笑嘻嘻的同意了他的提議,李恒看他笑的讨打的模樣,微紅了臉轉頭看了看自己的父親和叔父兩人。見兩個大人沒注意到他們兩個的樣子,忍不住伸手捶了李山一拳。
李山挨了這一拳也沒覺得有多疼,但是為了少年人的薄臉皮,還是伸手在自己嘴巴上做出一個封嘴的動作,表示不會外傳。
李恒見他識趣保證的動作,也不再抓着他不放。轉身去和自己的父親他們說出想讓木姆姆家的林林,明日和他們一起去的事。
李長明想了想也覺得有一個人在邊上看着比較好。但是有擔心到時候那邊人多眼雜的,讓林林一個小孩子在旁邊看着東西容易被人欺負。在和李長河商量了一番後,決定明天讓李恒姆父也一同跟他們去。
邊上有個大人陪同着,他們也能更安心些。再加上這麽多人的吃喝問題,還是離不開一個小哥兒的操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