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H.洪荒(二)【補完!】
H.洪荒(二)【補完!】
昆侖山位于不周山脈西北,山頂玉虛宮,乃是盤古正統,道門三清聖人修道之所,然自太清老子立教成聖後,便将道場搬到三十三天外,現只有玉清元始天尊與上清通天教主仍将道場設在此處。
話說三清成聖後,前往拜師者絡繹不絕,太清聖人只收得一徒玄都大法師,玉清聖人有弟子十二金仙,而上清聖人秉承有教無類的教義,不問根腳出身,廣納門徒,頗有萬仙來朝的氣象。這日,元始天尊與通天教主于昆侖山開講金仙大道,異象紛呈,玄妙萬端,座下弟子聽得如癡如醉。
“咦?”兩位聖人突然停下了講道,手指掐算起來。在座下弟子不解的目光中,通天教主率先搖了搖頭:“此子心性,與吾教義不符,與吾教無緣。師兄?”他目光轉向一旁的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雙目微合,身披七十二色神光,左手虛拈道:“心性雖堅,教義亦合,然仙緣寡淡,恐要經歷一番抉擇考驗,卻是與吾無師徒之緣。”他輕撫長髯,喚道:“廣成子。”
座下一名童顏老者起身,左手持拂塵,背上一對雌雄雙劍,恭敬的施禮:“師尊。”
“你可去昆侖山下,有一子與你有緣,就讓她做個記名弟子罷。”
“是。”
張燕在昆侖山下,憑借着曾經修道的經驗,破解着一些粗淺的陣法。這應該是為考驗求道者專門設立的。此時,她身後,早已一個同伴都沒有了。當初跟着她一起前往昆侖求道的五名同伴,有三名死在了路上,兩名路遇大神通者,已拜師成功,唯有她,一心仍往昆侖。
“不錯,不錯,你一介凡身,卻能勘破這幻陣。”一陣青光一閃,方才還困住張燕的幻陣煙消雲散,一名仙人翩然而至,乃做歌一句:“指出長生千古秀,生成玉蕊萬年新。”微微向張燕颔首道:“汝可是求道之人。”
“弟子張燕,前往昆侖欲求無上大道。”張燕一見此人背上的雌雄寶劍,便知是誰,她于初入仙道之時,便曾參拜了此人塑像數十年,當下答道。
廣成子亦掐算了一番,又細細觀其氣數,拂塵一掃:“你資質頗佳,心性堅定,然仙緣寡淡,還當不得道門中人,若是有意,倒是可為吾記名弟子。”
張燕一聽,從善如流的跪下:“弟子張燕,拜見師尊。”
“嗯,起罷,你只是吾記名弟子,不入道門,為師便不給你起道號了,便依你俗家姓名。你且随我入山參拜聖人。”廣成子一道白光掃過,就将張燕給送到了不知何處。
“弟子張燕,拜見二位聖人。”待睜開眼,張燕便見到前方蒲團上高坐的兩個身影,神光搖曳,一道清氣遮掩了容貌,只覺得威嚴肅穆無比。
“你且坐下聽道。”元始天尊聲音不怒不喜,而通天教主,根本沒有表示。
“是。”張燕恭謹的在廣成子的蒲團後,尋了一處空地坐下了,四周皆是元始天尊或通天教主之徒,唯她一個三代弟子,能聽聖人大道,是一種機緣,卻也尴尬得很。
“哼。”一聲輕哼從右側前方傳來,一名女道人,身着大紅八卦衣,頭頂三花中沉浮着一枚日月寶珠,投來一縷輕蔑的神色,複而轉頭聽道。見其所坐的位置,定是通天教主的弟子無疑,張燕也曾對有教無類的思想推崇有加,只是,千百年後,不複從前。
修仙無年月,張燕雖達不到那等一閉關便是千萬年歲月的境界,然有幸得聽聖人講道,一晃便是六十六年。這六十六年裏,她終于得傳第一部功法《玉虛初解》,于聽道中,修為蹭蹭上漲,已然是天仙之境。
講道畢後,廣成子倒不曾拘着她閉關苦修,反讓她多于洪荒走動,或有所悟。賜予了張燕一枚攝魂鈴,鈴铛晃動下,可撼人元神,是仿照落魄鐘煉制成的,威力不小,恰好适合她如今的境界。
下山後,張燕率先尋了曾經居住過,後求得巫族庇護的人族群落,偙早已于十數年前死去了,縱然修習了巫術,然人之壽命終有盡時,不至百年,已是黃土一捧。巫妖之間的沖突,愈發激烈,曾經和她一起尋仙問道的兩人,媞與郄,亦沒有消息,不知是随師尊在那座洞天福地修行。
用了九百九十年,張燕走遍了幾乎所有人族的群落,或傳授些簡單的醫藥之術,或指點些勞作方法,更多的,卻是除妖。此時妖族剛發現食人血肉,可以快速提升修為,一心對付人族的,還只是些山野化形的小妖,若消息傳揚出去,妖族掌有上古天庭,勢力遍及洪荒,人族堪憂吶,她不過是小小天仙,哪裏能救得千萬人。
洪荒之中,沒有朋友的概念,所有人,都在争,争法寶,争靈根,争天機,争氣運,死道友莫死貧道,就是這麽簡單。大道五十,那一線生機,卻是億萬生靈在争奪。若非張燕闡教聖人門下三代首徒的身份,或許早已遭遇不測,魂飛魄散。
第一千年,張燕回到了昆侖山,麻衣赤腳,修為即将突破至太乙金仙境界。面對截教弟子愈發排斥的神态,毫不理會。
“哼,真是好師侄,我只知道,她身上煞氣極重,不知殺了多少我妖族。”提着寶劍,手托日月寶珠的龜靈聖母這樣對截教同門說道,便是多寶道人、長耳定光仙、烏雲仙等亦是皺着眉頭,礙于三清一家,不好多言。此等煞氣,非是道統之争,亦非殺妖奪寶這般簡單,分明是執念已成的表現。彼為人族,又是一貫蔑視妖族的闡教弟子,而自己為妖族,雖入截教,仍以自己出身自豪。
但廣成子與元始天尊,卻頗為滿意,言其仙緣雖淺,卻頗有慧根。
“天庭中,天帝帝俊欲與羲和仙子立天婚,廣發請帖,遍邀天下大神通者前往觀禮,廣成子為吾首徒,汝雖僅為記名弟子,卻也是三教三代唯一一人,便随其前往吧,只是莫要失了禮數。”
“師祖,弟子修為不足,方突破至太乙金仙,且與妖族仇怨不淺,貿然前往,恐使師尊和闡教丢了面皮”張燕一直知道元始天尊不喜妖族,便是十二金仙中的黃龍師叔,也被稱為“三無”真人,極度不受其待見,何況天庭呢。昔日未成聖時,天庭立,身為盤古正統的三清,準聖修為,卻被帝俊太一怠慢,失了面皮。如今成為了萬劫不滅的聖人,哪裏會多給天庭面子。元始天尊此舉,便是要表明,聖人之尊,淩駕于天庭天帝。
“無妨,你只需聽你師傅吩咐便是。”
張燕并非未到過天庭,無論是第一世穿越為嫦娥,亦或後來于另一界天庭見到妖聖伏羲的惡屍,然而,上古妖族天庭的大氣輝煌,仍然讓她震撼不已。
星河按照奇妙的軌跡在天庭上方移動着,蒼涼博大的混沌氣息翻湧着,整塊整塊玉髓金精煉制的宮殿群,巍峨錯落,遙立于雲端之巅,仙芝秀樹,玉液瓊漿,珍禽異獸,更有禽鳥、妖狐等族的妖怪化形為仙娥,穿梭其間。南天門後,一口據傳仿照東皇鐘煉制的巨鐘悠然嗡鳴,便是同時,一陣幽雅的琴聲響徹天庭,一時間,鶴嘯猿啼,熱鬧無比。
“貧道廣成子,見過天帝,東皇。”
被一衆仙娥引入主殿,廣成子神色冷淡,無論如何,他代表的乃是聖人闡教,結果接引的,連十大妖将都算不上。而太一神色更加難看,直接點點頭,半句寒暄也無,元始天尊竟然只派一個弟子前來,也太不給天庭面子,不給妖族面子了。
“請。”帝俊心中亦是不悅,卻沒有表現出來,他眸光一掃,元始天尊連煞氣如此之重,不知殺了多少妖族兒女的三代弟子都遣了來,實在過分。做了一個請入座的手勢,轉身往尊位上走去。
尊位在上,與帝俊并坐的是一名身着火紅色長裙的女修,容顏端莊美麗,該是羲和仙子無疑,尊位左右設有兩座,右側的,乃是東皇太一,左側撫琴之人,正是女娲聖人的兄長,羲皇伏羲。伏羲本為妖族大聖,待女娲成聖後,地位便水漲船高,成為了羲皇,他精通琴技,懷抱先天靈寶伏羲琴自混沌中誕生,性情平和穩重,于道祖講道後,斬卻了善屍,成就準聖,福緣深厚。
張燕偷偷多瞅了這位日後人族至關重要的人物一眼,妖聖伏羲,伏羲惡屍,天皇伏羲,的确福緣深厚,只可惜,現在他還不是那位教化人族、萬人敬仰的人族聖皇,而是妖族之人。是敵人。誰有能想到,正是這樣一個人物,竟然因為對人族的恨意而斬出惡屍,成為一方天帝,打壓人族,天道之莫測。
“恩?”身為準聖,對氣機的感應十分敏銳,伏羲停下撫琴,目光一擡,眉頭微皺:“怎得這樣的人,也來參加天帝婚禮,三教的确太過分了。不過因果業力纏身,根本難成仙道。”除了琴技,他亦是除懷抱河圖洛書出生的帝俊外,妖族最精于天機演算之人,當下一掐算,不過小小太乙金仙,哪知竟然測算不出。
太清聖人遣了玄都法師,上清聖人遣了多寶道人,西方二教遣了彌勒佛前來道賀,而鎮元大仙等,皆是親自來此,待諸仙紛紛落座,只聽三聲鐘響,一個清脆的女聲道:“女娲聖人駕到!”
登時,天上紅霞翻湧,一道身影騎在一只金鳳上翩翩降落,不同于昆侖山上二聖的威嚴肅穆,反顯得慈悲和藹,含有一種母性。
“見過女娲娘娘!”在座的所有人,連帝俊羲和太一和伏羲都起身,向聖人鞠躬施禮,聖人之下,任你權勢滔天,皆為蝼蟻。
“不必多禮。”女娲聖人下了金鳳,款款而來,身形上蒙着一層功德金光,讓人看不真切,如玉的手指中,捧着一個紅色的繡球。
“今日前來,只為天帝天婚一事。”她略一颔首,帝俊羲和當即攜手離座,對天盟誓。這是洪荒中,第一次有人結為道侶。
“天道為誓,今帝俊掌天庭,與羲和結為道侶,當立天婚,定男女,爾後陰陽調和,繁衍生息!”随着這盟誓,女娲将手中得自鴻鈞分寶崖的先天靈寶紅繡球向天空一抛,聖人法力牽引天機,一道粗壯的功德金光垂落而下,一分為三,帝俊羲和各得四成,紅繡球得二成,空中呈鸾鳳和鳴之異鄉,一時天庭威儀更甚先前。
喜不自勝的妖族衆人,紛紛現出原形,長嘯清啼,遮天蔽日,鳥獸蟲魚,毛羽鱗鬣。
張燕侍立在廣成子身後,只看他為不可查的搖搖頭,将目光移向三教中另外兩名師叔伯,以及西方二教使者,皆是不見多少喜色,有功德落下,說明妖族正盛。廣成子轉頭看了張燕一眼道:“妖族氣運正盛,我闡教講究一個‘立’字,汝若想成就仙道,需得明白,萬事需順應天命,不可急求,更不可強求。”
“弟子明白。”張燕微微低頭,人族還是太過脆弱,遠遠不是巫妖之敵,如今,只等着後土身化輪回,為巫族賺取天大功德,與妖族争鋒相對。
“此間事了,你可自在山中修行,或尋你來之處,于人族中獲得聲名,積修氣運。”廣成子又補充了一句:“你為人族,又身具福緣,自當珍惜。”
“仙子,您來了。”一群人匍匐在地上,虔誠的行禮,涕泗橫流。
張燕揮出一道真氣将人托起,行走于人族,或許聖人立教的關系,她終于行駛部分教化人族的職能。結繩記事,打獵耕種,搭房建屋,而她最熟悉的,還是許多年前自己曾待過的那個部落。如今,投靠巫族後土部落,一代代繁衍,已有數十萬人規模,其中更有女子與巫族通婚,生育出不少天賦秉異的巫人,張燕的名字,也在人族間一代代傳揚開來。
只是星移物換,生生死死,後土化身輪回,巫妖之間數次大戰,人族亦受到了波及,妖族終于發現,不僅人族血肉可滋養肉身,增長修為,人族魂魄煉制的法器竟然能克制巫族,一時之間,天帝帝俊號令天下群妖,盡誅人族以煉制“屠巫劍”!而發現了這個秘密的巫族,也再不庇佑人族,他們想要搶在妖族之前殺盡人族,讓所有人類魂飛魄散,無魂魄可煉!
“師叔此言好沒道理,你妖族嚣張跋扈難道還不準人說,師侄雖然不才,但撞見那追殺人族的妖們,自然要斬殺殆盡的。天道之下,皆為蝼蟻,上清聖人有教無類,良莠不齊也沒什麽奇怪!”張燕在昆侖山下斬了一只追殺人族的王八,那王八道行不過天仙之境,手中法寶卻是不少,最後報出來歷竟然是上清聖人門下,龜靈聖母的門人。闡截二教同居于昆侖山中,教義頗有不類,兩教又都是護短的主兒,摩擦日盛。而張燕此次的言行,無疑成為了引爆矛盾的導火線。
“好,好,貧道往日見你還曉得些上下尊卑,這才不與你分說,今日,定要教訓你一番。”龜靈聖母怒極,拔劍欲要砍來。她已是得道的大羅金仙,本體乃是一只萬載靈龜,往日也不曾結下甚因果,只是入得通天教主座下,也想廣收些弟子,張燕斬殺的那頭烏龜,乃是出于渭水,修行千年而成妖,與龜靈聖母根腳分數同類,因而得了機緣,成為其記名弟子。兩教弟子從來護短,那烏龜雖時常出水吃人,看在龜靈聖母眼中,卻不是什麽大事,怎容得闡教的師侄将其斬殺了。
“哼,貧道來得恰好,否則,龜靈道友是不是要将我這徒兒斬于劍下!”一座青銅鐘堪堪擋在張燕身前,鐘身晃動,發出一陣迷亂人心的輕鳴。廣成子拂塵一甩,臉上滿是怒容:“你那個所謂弟子,不過是披毛帶角之輩,又濫殺人族,斬了便斬了,聖人門徒,豈是這樣的人物當得的。”
“廣成小兒,你說什麽!你敢再說一遍,誰是披毛帶角之輩!”不僅龜靈聖母,長耳定光仙、烏雲仙等脾氣暴躁之輩,更是雙目瞪圓,大有動手之勢。長耳定光仙本體乃是一只仙兔,烏雲仙本體乃是一只鵬鳥,一聽到“披毛帶角”四字,如何不怒。
眼看解教弟子衆多,大有一擁而上的打算,闡教這邊也不是吃素的,廣成子向天上打出一道清氣,幾個呼吸見,十二金仙竟然就來了五人,太乙真人、道行天尊、赤精子、玉鼎真人、清虛道德真君,皆是手持法寶。而了解事件後,赤精子更是冷笑一聲:“大師兄此言何錯之有,你妖族不修道德,嚣張跋扈,如今張師侄斬殺了一頭吃人的孽畜,分明是大大的功德,雖說三清為一家,但通天師叔也真是,三教九流,無所不收,吾等早就羞與汝輩為伍了。”
“大膽,你竟敢非議聖人!”
事情鬧到這地步,早已非意氣之争了,一大群人吵吵嚷嚷的前往玉虛宮,欲要讓二位聖人來論個公道。
聽罷事情,元始天尊不疾不徐的道:“此等小事,緣何争吵如此之久。”
“師兄,這可不是小事。”通天教主雙目微張,一道精光流轉,似有些不喜:“張燕斬殺那龜之事暫且不論,你的徒兒出言辱及我截教弟子,恐怕三教中,我二教因此不睦。”
“師弟此言差矣,”元始天尊反駁道:“我等乃盤古正宗,便是立教收徒,亦應當寧缺毋濫,你之教義有教無類,所收弟子的确良莠不齊,那龜吃人,張燕斬殺本就無錯,還望師弟日後謹慎傳道,徒弟徒孫中莫再出此等敗類。”
“師兄,你的意思是看不起我門下弟子!”通天教主睜開了眼睛,語氣帶上了幾分厲色,怒氣上臉。
“你之弟子,多為披毛帶角之輩,安能得傳大道。”元始天尊道,卻正是不贊同的意思。
“你——”通天教主怒氣勃發,聖人威壓全開,昆侖山中萬物生靈皆受不住,一下跪倒在地。
元始天尊臉上也露出了不悅,他袖袍一揮,化解了闡教弟子身上的威壓:“師弟這般欺負我門下弟子是何意思,你也不看看,自從你截教弟子越來越多後,這昆侖清修之地也變得吵鬧聒噪,烏煙瘴氣,難道為兄說錯了嗎!”
“好,好,好,”通天教主連說三個好字:“這倒都是我的錯了,道不同,不相為謀,這昆侖山,我是再也不想待下去了!”他望着下首的解教弟子,聲音傳遍整個昆侖山:“截教弟子今日起随我離開昆侖,另辟道場。”
見他如此,元始天尊似也有些後悔,但他生性高傲,絕不會道歉,只能看着繼太清老子于首陽山立教後,又看着通天師弟離開。不過到底是聖人,片刻之後,嘆了口氣道:“罷了,三清雖是一家,立教後,三清分家也是必然。張燕,你且上前來。”
眼見着這般變故,張燕走上前,只聽得元始天尊問道:“昔日吾便說過,你福緣雖不淺,仙緣卻寡淡,你為人族,妖族如今屠戮人族煉制屠巫劍,想必你心中憤恨。只我這裏,有兩條路,一條諸事不理,放下這嗔念,于昆侖清修萬年,聽我玉清大道,萬載之後,當為我道門中人,便是成就準聖也不無可能;另一條,能解如今人族厄難,然此後諸般因果纏身,雖有功德,萬劫難堕,但恐仙緣難再成,不知你中意哪條路。”
這章字數又爆了,唉,大概周四才能結束現在地獄式的生活,請大家見諒,昨天趕作業趕到淩晨兩點,而且沒電,小凡是用手機打着亮寫的。俺真的不會坑的,真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