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變了容顏
變了容顏
于瑤沿着既定的路線,出門左拐穿過小巷,下坡,再穿過一條與奶奶家平行的巷子。于瑤記得,這條巷子裏有戶人家養着一條黑狗,總是虎視眈眈地凝視來往的行人,若是靠近,便狂吠不止。小時候的她一般都是爺爺去田地勞作時跟着,經過這裏的時候緊緊貼着爺爺的褲腳,手心濕淋淋的。現在她依舊心有餘悸,在走進巷口的時候撿了路邊的一塊石頭,給自己壯膽。越靠近那戶人家,她腳步越輕,希望不要引得那條黃狗在意。走近發現那戶人家房門大開,于瑤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結果過了好久都沒有黃狗的影子。于瑤松了口氣,突然意識到距離小時候的自己已經過去了十年,黃狗估計也已經年邁了吧。
她穿過這條巷口,輕輕把手裏的石頭放在路邊,向綠油油的田地走去。要到那條小溪,她需要先經過這片田地,再到那條熟悉的“羊腸小道”。這些路沒什麽太大的變化,走起來依舊會揚起塵土。“羊腸小道”上也還是遍地新鮮的羊糞,需要留神避開,一切似乎都沒有變。
快到小溪邊,于瑤才瞧出不同來。原本小道的兩側是空蕩蕩的,現在卻是幾個沙堆。她有些忐忑,不知是否真的像奶奶所說,明晃晃的小溪裹上了厚重的泥沙。
于瑤放慢了腳步,但終究還是走到了河邊。她根本不敢相信眼前的場景,那根本不是小時候可以嬉戲玩耍的小河,而成了泥沙的沖洗機器。她甚至能夠感受到小河的憤怒,水流湍急,洶湧奔騰。就連原本小河旁邊綠茵茵的草地也覆蓋了砂石,完全沒辦法靠近。
于瑤也沒有靠近,她就站在原地,呆呆地看着這一切。她本都打算脫下涼鞋,再一次感受水流撫過腳面的清涼,但現在只能原路返回。她又一次感受到了腦袋的疼痛,先是沉重的鼓聲,後是尖銳的刺痛。等到她再回過神來,已經快走到奶奶家門口了。
“瑤瑤,這麽快就回來了?那水是不是已經不能玩了?”奶奶聽到腳步,從裏屋出來。
于瑤扯掉草帽,嘆了口氣,“是啊奶奶,這是村裏誰家開了泥沙廠啊,把水污染得那麽嚴重。”
奶奶也嘆氣,“這我們也不清楚,應該是那邊村子裏的人。沒事啊瑤瑤,奶奶給你做好吃的,你先去玩。”奶奶似乎從來都沒覺得于瑤已經長大,她還習慣于自己在廚房忙碌,于瑤在院子裏騎着小木馬或者捏着小泥人,玩得髒兮兮、汗津津。
“奶奶不急,您看會電視,我去隔壁的屋子寫作業。”于瑤說着,便進了裏屋幫奶奶打開電視。奶奶家的電視依舊是笨重的、有一個黑色大“屁股”的老式電視機,很多頻道都搜索不到,點進去就是滿屏的雪花或者“無信號”三個大字。奶奶不識字,但好在這種電視機操作起來方便,偶爾播放的一些電視劇節目能幫着她能打發一些時間。
“奶奶不看,奶奶去鍋裏給你熱點水,我看暖瓶裏面沒水了。”奶奶上來阻攔于瑤,“你快去寫作業吧。”
于瑤知道奶奶執拗,便聽從了。搬了個小桌擺到炕上,便開始一樣一樣拿出自己的物理作業。高二就要分班了,于瑤已經選擇了理科,但現在的物理她學起來已經有些吃力,所以這個暑假她要努力補起來。話說,江榕的物理學的極好,之前給她講木板問題特別清晰......江榕...算了,別想他。
晚飯奶奶做的是于瑤愛吃的小米粥和土豆泥,于瑤會在土豆泥上加上紅紅綠綠的辣椒,再碾碎了一勺一勺挖着吃。奶奶見她有了胃口,喜上眉梢,又忙着從西邊的窯洞拿出牛奶熱在竈臺上。
奶奶家其實沒什麽好吃的東西,除了自家菜園裏種的蔬菜水果之外,便是于瑤爸爸帶來的牛奶和餅幹。奶奶胃口很小,這些東西也吃得很慢,餅幹都放的有些松軟,但于瑤卻覺得這是世間美味。
于瑤喜歡奶奶家的傍晚,奶奶會把幾只母雞從雞舍裏放出來,大米灑在院子裏,它們的腦袋便一點一點的,争先恐後地覓食。周圍鄰居的煙囪裏也開始冒出袅袅炊煙,顯示出歲月靜好的樣子。這時奶奶家廚房的燈也會亮起來,成為深藍夜色下一抹溫馨的黃,一部分光從窗戶透出,在院子裏留下印記。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