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醫用小機器人039
醫用小機器人039
處處溫馨家常的小宅院裏,一個比同齡人都要胖上一圈的胖娃娃哭嚎着在地上打滾,“我小弟都在醫院做助工,我做大哥的不去,像不像話!我要去,嗚嗚嗚嗚嗚——”
正忙着整理物資信息的孟肖媽媽不理會他的哭鬧,忙完了手頭活,才有空處理一下在地上打滾了半個小時的兒子。
“孟肖!你是五歲,不是二十五,也不是十五。你能做什麽?現在醫院忙的都猝死了十幾個醫生,你不要給他們添亂。”
孟肖一下子從地上爬起來,據理力争,“我不能做什麽!我會自己吃飯、會自己刷牙洗澡,我的小內內都是我自己洗的!我上周還給媽媽煎了雞蛋!我除了力氣小一點,什麽都能做!而且,醫院工作是技術活,不是搬貨的力氣活。再有,蔣函都能做助工,我為什麽不行?我還比蔣函大一個月。媽媽不能霸權主義!”
孟肖媽媽被鬧的心煩氣躁,“行行行,帶你去,你要是幫倒忙,立馬滾回來!”
這一幕在許多個家庭重複上演。
最後獲勝的小娃娃有二十一個。
小機器人看小娃娃。
蔣函豪氣沖天,“整個幼兒園都是我朋友。”
小機器人語氣裏全是崇拜,“哥哥好厲害。”
孟肖背着手繞着小機器人轉一圈,問蔣函,“這就是咱妹子?”
蔣函铿锵有力:“對!”
孟肖嚴肅地看着小機器人:“喊大哥。”
小機器人:“大哥哥。”
雖然多了一個字,孟肖還是滿意地拍怕小機器人的頭,財大氣粗:“以後想吃什麽跟哥說,哥請客。”
Advertisement
許多小朋友的小金庫歸爸爸媽媽保管,而孟肖的小金庫歸自己管。
這是一次嚴肅的、持續時間長的、有些小累、需要吃苦耐勞精神的過家家游戲。
小機器人根據小娃娃們的肢體協調能力,進行不同方向的培訓。
一群小娃娃穿着自制的防菌服,烏壓壓地跟在小機器人身後,繞着醫院巡邏,試圖找到重度忙碌區。
被傷口折磨的渾身難受的病人看着這一群萌噠噠的小娃娃,噗嗤一聲笑出聲。
盤旋在醫院上空的陰霾似乎随着這一聲聲的笑聲消散。
守在醫院的小娃娃家長們也感受到了氣氛的改變,相互對視一眼,嘴角不由自主地翹了起來。
無論在哪裏,孩子都是希望,都能給人帶來活力。
小機器人時不時地停下來,讓小娃娃們小口小口地喝一點水,再繼續巡邏。
蔣函歸隊,沮喪,“妹妹,我問了爺爺,咱們還沒有通過資格考試,不能進手術室。”
即使不能進手術室,小娃娃們在小機器人的帶隊下也忙的團團轉,他們要給病人換床褥,要給累暈的醫生護士搬凳子喂水,還要給休息的醫生護士端飯菜。
孟肖幹完一天活,累癱在回家的車上,“我太累。”
孟肖媽媽挑眉,“明天休息?”
孟肖:“現在不是我想不想休息,而是不能休息。”
孟肖媽媽:“哦?”
孟肖:“我現在已經是醫院的重要一員,醫院沒了我不行。”
孟肖媽媽:“我看你是舍不得茜茜的飯吧。”
孟肖認真點評,“妹妹第一次做的飯實在難以入口,還好在我們的強烈反對下,妹妹進行了第二次改進。第二次的味道雖然沒有媽媽做的好吃,但妹妹做的飯比媽媽的好看。”
孟肖媽媽:“用黃瓜給你雕出來一條龍,這手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也就是茜茜露了這一手,她才知道茜茜是小機器人。
孟肖:“這不是手藝,這是仙法,妹妹是下凡的小仙女。”
孟肖媽媽:“函函說茜茜是下凡的小天使。”
孟肖:“我已經讓他改口了。我是大哥,承擔責任的同時也有一定的權利,小弟們得聽我的。”
孟肖媽媽:“那你聽誰的?”
孟肖嘆氣,“媽媽怎麽這麽不喜歡動腦筋呢?這不明擺着呢,小弟們聽我的,我聽妹妹的。妹妹是小仙女,不聽妹妹的話,怎麽學仙法?”
孟肖媽媽:“好吧。我以後盡量多動腦。”
這群小娃娃看似做的都是瑣碎的無關緊要的小事,但的的确确給醫院節省了大量勞動力,無形中福澤到了每個醫護人員。
醫院重歸秩序,所有醫護人員終于排開了班,都有了五個小時的睡覺時間。
離開前,小娃娃們用厚紙箱子和被褥在每個辦公室裏鋪了簡易的床。
醫護人員躺在舒服的床上,深度睡眠五個小時,起來神清氣爽,渾身也沒有坐在椅子或躺在地上的酸痛。
讓院長和心理醫生最為擔心的醫院氣氛,在小娃娃們的活躍下,從死水變成了潺潺流水。
心理醫生:“希望明天小娃娃們還來。”
院長:“你好意思說這句話,他們最大的只有五歲,最小的那個才剛滿四歲。”
心理醫生:“我給你說,讓小娃娃來這裏玩都比你再雇傭十個人管用。醫護人員勞累,情緒失控。那些截肢的病人會遭到各種挫折,心灰意冷。人的情緒會相互影響,惡性循環。小娃娃們在病房裏到處逛來逛去,幫的雖然是削個水果、端杯水的小活兒,給病人的心理慰藉是無法估量的。我昨天跟着走了走,咱們茜茜還給病人進行心理疏導。”
院長:“怎麽個心理疏導法?專業嗎?”
心理醫生:“比我專業。我沒看出門道,病人的反饋是他們很信任咱們茜茜,并打算從明天起跟着咱們茜茜學技能。”
院長:“看來,明天茜茜會更忙。”
心理醫生:“我建議你給小娃娃們家長打電話,邀請小娃娃們明天來醫院。”
為了醫院,院長舍得下面子,挨個打電話邀請。
家長的态度更積極,院長還沒張口,就問能不能讓自家孩子繼續做助工。
他們今天把工作放到一邊,在醫院守着孩子看了一天,看着孩子迅速成長,心裏的那種自豪感無以言表。
小機器人很注重他們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感,他們孩子也表現出在家裏沒有的聰慧和動手能力。
他們這些做爸媽的,在離開醫院前聊了聊,決定把孩子繼續留在醫院,等暑假開學了再送去幼兒園。
小機器人比他們更會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