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第71章
周禮緩緩道:“你們……很有想象力。”
“想象力?”
仰光發愣, 所以是可以還是不可以。
墨鏡款桑托斯沒被仰光認出來,一直在一旁尬笑。
他平時穿着花枝招展,打扮講究, 短發梳得發亮, 在老板這兒過夜, 自然沒法打扮了,只能穿着普普通通的襯衫長褲, 發型也垮了下來, 存在感有所下降。
再戴上墨鏡,又站在一旁倒茶,他看起來很像舟導的新任助手。
委實說,桑托斯在這裏總感覺如芒在背。
老板不只一次語氣微妙地說過穿着別太花了, 光花時間在表面, 區域計劃沒寫好,怎麽推進下一步工作?
犀利的凝視之下他只能舉手投降。
不知道老板有意無意,桑托斯有時候感覺老板對待他就像對待弟弟一樣,不然也不會管那麽多私事。
而被人管, 對桑托斯這種放蕩不羁的人來說, 是一種另類的幸福。
可是,在桑托斯莫名的大笑下, 仰光不得不懷疑自己。
我們的想法真的離譜了?財團博弈不可能嗎?
周禮放下劇本,反而問道:“你們為什麽會有這種想法?”
桑托斯收起笑意, 這才發現, 是哦,編劇他們無緣無故, 為什麽要構思財團大戰?
Advertisement
只能說想象力過于豐富。不過, 好像也可以接受。畢竟五大財團除了赫爾格和海森堡, 其他的看起來關系不太和睦。
網上經常有人诟病,為什麽不合并起來呢。
理由是……
桑托斯眼神微暗,墨鏡下的視線定在了周禮身上。
崔夢說:“啊,對哦,忘記說了。”
她拿出赫爾格新款平板,翻開紀事本道:“舟導,最近網上流行這個熱點。”
她馬上列舉出網上收集到的財團內容,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海森堡對赫爾格的陽奉陰違,尼伯格對赫爾格的暗中較勁,極光對赫爾格的金融針對,常青藤對赫爾格的人才限制,同時赫爾格也向下限制四大財團。
這些細節不調查不知道,全球財經頻道幾乎沒有針對性地分析過財團間的矛盾沖突。
前幾天,網上有人爆料之後,這個話題才引起衆多網友的關注,還一度上了熱搜第一。當時熱搜榜上全部是五大財團的內容,網友吃瓜都來不及,腦子都要炸裂了。
而陰謀論者還說:“這只是冰山一角,你們震驚,說明你們被蒙蔽了,財團間的對抗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最早還能追溯到十年前!”
崔夢:“我們也是看這個內容新,才覺得可以寫寫文章,財團應該不像財閥,不會對我們做什麽吧?”
李追心:“我們還看了下搜索指數,財團相關的讨論真的很熱烈,大家都在說,有沒有可能,財團之間将要展開競争,開始打架了!”
附圖是全區聯會的財團代表照片,針鋒相對的海森堡與極光,口頭交鋒的尼伯格與常青藤,看起來極光弱于海森堡,因為他們比較少實業資産,但他們控股的公司數量不容小觑,常青藤或許跟尼伯格沒得比,後者是超級互聯網巨頭,但常青藤的人脈很可怕,情報實力僅次于赫爾格。
每張照片都可以是幾百個陰謀故事,網友讨論得不亦樂乎,一會說自己在赫爾格有個朋友,爆料赫爾格要跟尼伯格打官司了,一會說自己在海森堡有個親戚,稱海森堡看尼伯格不爽很久了,證據就是桑托斯偶爾會對羅開複露出不善的眼神。
崔夢:“舟導,這真的是個大話題,全球網友都在關注呢。”
李追心:“我們初步構思了一個商戰的內容,主角是一個漂游在五大財團之間的人,舟導你看怎麽樣?”
周禮:“你們說的話題我并不了解,財團之間的矛盾……”
說時,他視線投向了桑托斯。
桑托斯笑容凝固,連忙搖頭,拜托,我跟羅開複能有什麽矛盾,那家夥成天悶騷,我就調侃他一下嘛。極光?我就是逗一逗封昕啊。
該死,這幫網友怎麽這麽會編呢,一個表情都能寫幾百個文章,這誰頂得住啊。
桑托斯內心千言萬語,但他墨鏡下的眼神逐漸認真,因為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為什麽這些話題突然間熱起來了?
答案肯定是財閥尤其是共榮會的煽風點火,暗中推波助瀾。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不他們也就愛用這種小動作,fake news滿天飛,後期激烈反撲的時候還把老板黑成了外星人。大意是老板的所作所為根本不是正常人類,只能用外星人來解釋,所以老板絕對是外星人,或者至少是外星人的使徒。
桑托斯當時是又氣又笑,認為這幫人的大腦回路已經燒裂了,不然怎麽會這麽荒謬。
話說雖然他覺得荒謬,但不少網友還真信了,認為實在是太有道理了,周總确實不是正常人啊。
他估計老板當時知道了肯定是兩眼一黑,懶得跟他們計較這麽多。你不可能無緣無故跑出來跟網友證明自己不是外星人吧。
沒想到,幾年過去,他們居然卷土重來,還帶着他們嶄新的陰謀論!
仰光作為編劇,成天接觸到這些離譜咨詢,八成思維也被污染,或多或少信以為真了。
他們都這樣,其他網友估計也被帶偏了。
這類謠言雖然不至于對五大財團造成什麽影響,但沉澱久了也不好說,謠言這種東西就像火藥,它或許能點燃,或許不能點燃,它在社媒上扮演着或然性的火藥,總歸是一種威脅。
崔夢一想,突然大叫:“哎!我傻了,舟導不就是海森堡的人嗎?舟導肯定更了解啊。”
李追心恍然,大腦的cpu都在燃燒。
“是哦,我們犯傻嗎看網上的言論,直接問舟導不好嗎。”
這下真是贻笑大方!
他們不好意思地看向周禮。
周禮沉默了半響,說出的話讓桑托斯變色。
“財團相互敵對,倒不是不可能。”
桑托斯渾身一顫,擔憂地看向周禮。
老板誠然有着常人不及的自信,但他同時也有部分悲觀思想,只是不常對人說,而且他的身份也不允許他說這類話,不然幾句話引起股市地震,那還得了?
舟黎這個身份給了老板很多自由。
仰光對此完全沒有察覺。崔夢追問道:“舟導覺得可以寫嗎?會不會引來什麽麻煩?”
周禮:“這個題材不是不能寫,寫了也不會怎麽樣,要看你們具體的劇本。”
仰光他們當然是有考慮的,上一期五部四部都在說管理局,這一期肯定不能了,內容翻新是關鍵,更何況他們還抽到了這麽好的簽,不好好利用怎麽行呢?但也沒想到他們一下放飛的這麽快,看向了財團。
甚至忘記了自家導演就是海森堡的人。
這不是自己搞自己嗎。
仰光內心尴尬,有點擡不起頭。
周禮:“你們可能還不是很了解財團,先再想想吧,不過有想法是好事,拍點不一樣的東西也好,關鍵是先了解清楚了再寫故事,別太聽信網上的說法了。”
“舟導說的對,我們寫的是電影劇本,怎麽搞成追熱點去了?真是本末倒置,忘乎根本!”
崔夢深刻反省,激動道:“舟導,這個想法算了,我們還是寫別的吧!”
周禮:“多想想,這次我們的競争對手很強,我們輸了也很正常,所以平常心對待吧,能寫成什麽樣就什麽樣。”
“是!”
仰光夫婦點頭,随即回去工作了。
這段時間他們身上的壓力是最重的,多放松一下也好。
桑托斯看着他們離開,說道:“也不用說的那麽現實吧?拍點幻想類題材多好?我就喜歡看奇幻世界大冒險之類的勵志熱血電影。”
周禮深思道:“幻想類嗎。”
桑托斯一想,又道:“這麽一想,他們說的財團博弈也算是一種幻想題材吧,基于現實的想象?用電影的術語,是該說藝術創作?”
關鍵,財團也是真打不來。
比方說,桑托斯構思自己如何對付羅開複……難道要在羅開複的茶裏下安眠藥什麽嗎?哦,那家夥也确實缺睡眠,是該睡一睡。
周禮:“幻想是個大類,你再細說你喜歡什麽類型。”
“內容有趣的?最好是我從來沒想到過的類型?”
桑托斯思考道:“對我來說趣味性最重要嘛。所以老板的電影我最喜歡《星舞》,灰姑娘的舞蹈太好看了,偶爾我還會夢到。”
“從來沒人想過的嗎。”
周禮若有所思。
仿佛有了什麽想法。
桑托點點頭:“我想到了,這種應該叫做奇幻類題材吧。”
他因為昨天的區域計劃沒有通過,被強制留在劇組宿舍直到想出來才能走,所以今天還得乖乖地在老板眼皮子底下工作,有時候還得承受季管家的嫌棄眼神。
外面說什麽海森堡要下克上,簡直胡扯,瞧瞧這待遇!說出去誰信呢!
桑托斯心中一堆思想,猝不及防頓時一個激靈。轉頭一看,果不其然,老板眼神微妙地看着他,帶着幾分審視的意味。
桑托斯就知道,昨晚的紅燈區事件還沒有解釋清楚!
他餘光看到,季管家笑得嘴角瘋狂上揚。果然!他就知道季管家就沒給他說好話。
桑托斯緊張這點不是沒有理由的,他知道自家老板的精神潔癖。別看老板現在說話文明,什麽都能寬容對待,老板以前可是沒少當面批擊財閥,桑托斯聽老板說過無數次的惡心,言語和眼神裏的厭惡幾乎實質,好像財閥是世間最髒的垃圾一樣。
瞧瞧這精神潔癖,你要是行不軌之事還不得被厭惡啊。
桑托斯心頭發涼,他不想被老板讨厭啊。
“老板,天地良心!我就是抓周啓和的時候過去了。”
“我知道,我指的是其他事情,你這樣子,平時怎麽照顧好瑪亞。”
桑托斯心想原來是說瑪亞啊。
那老板可就想多了,他別說照顧瑪亞了,有時候甚至瑪亞在照顧他。
幾年前,他想起了當年雪地裏撿到的孩子,就過去了解一下情況。
去之前他還不知道情況會這麽超乎他的想象。
瑪亞在福利院六歲幫院長炒股,以一己之力給福利院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經濟支持。見他一來,馬上就認出了他,然後張口就是能不能領養我,我什麽都不需要,我只想成為你們的助力。
一個六歲的孩子,竟說了這番話,還有這種程度的認知水平?桑托斯已經是被不少人稱為天才了,但是面對瑪亞,還是忍不住要說,真的假的啊,你這小孩芯裏不會是大人吧。
桑托斯猶豫之時,瑪亞幾句話就打消了他的猶豫。大意是她在新聞上看到老板很辛苦很艱難,又知道老板是救了她的人,所以她心中萌生了強烈的動力,想要瞬間長大幫助老板保護老板不受那些人欺負!
這得是多大的使命感,這麽小就會報恩了?
桑托斯當時人都傻了,被這小女娃震驚得無話可說,遂答應了她,但是他有好好說他不是帶小孩的料。
而瑪雅毫不在乎,甚至說,我可以照顧你。
桑托斯曾經調侃瑪亞是他的寶貝女兒,其實回家他才是被調侃的“寶貝爸爸”。但這件事桑托斯從沒跟老板說過,最多是說瑪亞是個厲害的孩子,小小年紀就能自力更生了。
瞧瑪亞對科技、數學、算法等東西的熱情,桑托斯偶爾會覺得自己撿對人了,她若成長起來,肯定會是老板的助手。
桑托斯想了想,只好老實交代,順便也說了瑪亞的領養故事。
“老板,這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我家瑪亞成天觊觎去赫爾格呢。”
“是……嗎?”
周禮自己也驚訝,好像被這個故事轉移了注意力,思考片刻便随口道:“你先完成作業吧。”
桑托斯遂松了口氣。
-
另一方。
共榮會高層特務揣摩着假情報。
“我們最近被假情報忽悠了,唐安從頭到尾都是普通人,倒是他用來拍《導演卡特》的多個場地産權不明,好像是海森堡的,又好像是赫爾格的,這兩個財團産權交互重疊,有時候真是個障眼法。”
“不好說吧?又不是沒有人從小開始僞裝,越是沒有證據證明他的可疑,他或許就最可疑,相比之下舟黎渾身上下寫着可疑的,才是障眼法。”
“你們說,有沒有可能,舟黎底下不知道換了多少人,其實舟黎不是舟黎,而是一個行動符號?”
這個人剛說出口,旁人就以一種你是白癡的眼神望向他。
切爾西感到尴尬,但還是說:“有這個可能啊,他墨鏡加口罩,體型也不是特殊,日常穿衣寬松休閑,一年到頭都是長袖長褲,能掩飾具體的身形線條,底下就算換了人我們可能都察覺不到吧。”
“你要說替身我覺得不可能,不是有一次舟黎缺席《導演卡特》嗎,他要是有替身,有必要缺席嗎,哦,你說可能替身也不便,那就太扯談了,這種日期完全是可以預測的。”
切爾西:“海森堡的高層有幾個替身不奇怪吧?”
其他人依舊不以為然,說:“還是卡在了舟黎身上,我跟x區軍閥的意見一致,也是認為舟黎是海森堡以及赫爾格的特殊任務者。”
“沒錯,舟黎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兩大財團想通過他完成什麽事情。”
不過,比起讨論這個,周啓和近期被抓這件事更應該引起他們的關注。
周啓和相當于象棋盤上的卒子,先出個卒子,試探一下情況,讓他們在後面觀察。
沒想到,桑托斯居然出招這麽快,一下就聯手本區管理局把周啓和逮捕了。按理說,周啓和也沒跟海森堡有多大沖突,桑托斯難道是因為周禮的事情這麽激動?
也是,桑托斯極端關心周禮,不像普通朋友,但說是摯友,他們的關系又難免有種層級差,桑托斯和他所屬的海森堡一樣,對周禮和赫爾格都太友好了,簡直……親如一家!
可是,這兩頭行動都沒有成效,反而白白送棋子和情報。
共榮會的人不緊張才怪。
“都是A區管理局,他們要不是太強硬了,我們根本不至于落到如此田地,綁架個誰都要提心吊膽。”
他們來硬的不行,因為財團的實力太強硬,部分管理局的支持之下,硬搞商戰只會讓共榮會吃不了兜子走。再說以他們目前的情況,沒有倚靠就浮出水面那叫白白送死。所以,他們最近布局起了輿論戰,首先是大範圍的陰謀論鋪墊,然後的重點是……
“《導演卡特》。”
有人突然開口,死人般慘白的臉色引起衆人關注。
這個人是周啓合,周啓和的三弟,比周啓合更受當年的周家家主青睐,脾氣也沒周啓和那般暴躁易沖動。
聽聞他大哥将判死刑的消息,周啓合無動于衷,還翹了翹腿,上等的皮相笑出鬼魅的笑容。
衆人看着他,心裏不得不閃過一絲寒意。
周啓合在共榮會的地位非同尋常,盡管周家徹底沒落了,他這個人也依然不可小觑,傳聞他暗地滲透軍工巨頭,已經搭上了高層。最近幾年,凡是跟他為敵的人要麽死要麽瘋,可見手段非同小可,他如今是個徹頭徹尾的裏世界人,還有傳聞他可能成為元老會最年輕的一位元老。
周家家主有七子,最大的兒子名周晖,是理論上的周家順位繼承人,而周晖也有七子,周啓和、周啓明、周啓合……現在再加上私生子的周疑,算起來是八個了。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赫爾格總裁周禮名義上也是周晖的兒子。只不過後來有說法稱他其實是周晖其他兄弟寄養過來的,所以境況才不同其他人,關于這點,還一直是沒有公開的秘密。
周晖一家,大兒子周啓和是個施虐狂,二兒子周啓明性格溫和,傳聞為人善良,根本不像周家人,三兒子周啓合如他們所見,是個不把人當人的極端變态。
當然變态這點共榮會并不關心。
重要的是周啓合的智商。
或許他曾經被周禮各種層面上按在地上羞辱過,但他廣泛意義上,視界與能力水平仍是高人一等。
被周禮碾壓,雖然令人憤怒,但不是丢人的事情。
這個周啓合幾天前就建議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既然有人拿《導演卡特》制裁我們,我們為什麽就不能用《導演卡特》制裁別人。
滲透財團很難,而且真假情報難以判斷,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赫爾格下套子。
但是《導演卡特》呢,這就是個活篩子,不只演員可以滲透硬塞,導演也可以。
導演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怎麽拍由自己來決定,但是拍什麽,要由他們共榮會來決定。
青銅時代、SUN都是他們背後控股的公司,他們不需要告訴導演任何事情,只需要在編劇環節,在思想上加點私貨,到時候再借機發揮,誰又能說是財閥的手段呢。
周啓合跟他的兄弟周疑不同,周疑極端自我而不顧他人,除非自己在意的人,其他人如若不存在,是死是活又何妨?而周啓合看人心、懂人心,最喜歡玩人性,操縱輿論是他的拿手好戲,當年世紀審判的輿論戰就是他一手策劃的。雖然那場超限戰以失敗告終,但他并不覺得自己輸了,因為後來周禮不是放手互聯網了嗎?
赫爾格退出之後,尼伯格迅速崛起,占據了赫爾格本來的市場份額,還發展壯大,創造了多個全球知名的電商平臺。
周禮明顯吃虧了!
雖然說,赫爾格那之後更專心于核心技術的發展,以高投資高效率在幾年內實現了技術“飛升”,徹底地轟動全世界,讓世界大區都不得不為之側目,但那又怎麽樣,要不是赫爾格全面退出,周禮再不想管互聯網了,尼伯格能把市場份額吃得這麽徹底嗎?
周禮明顯就是因為那次的輿論壓力,放棄了一塊上好的蛋糕!瞧瞧網上多少人為赫爾格惋惜,要是再堅持一陣子,說不定就能成為互聯網科技超級巨頭了。
周啓合不覺得自己落周禮多少,最大的差距是運氣。
周禮這個人能走到現在,運氣絕對占很大成分,不然他怎麽能三次起死回生?
然而,會場內有人對此表示疑惑:“我們暗中利用《導演卡特》,在電影劇本上動手腳,海森堡肯定能發現吧?”
周啓合:“發現又怎麽樣,他們能做什麽嗎,他們難道能幹擾別人的創作?”
對面一聽就懂了,激動道:“誰都知道舟黎是海森堡的人,海森堡如果幹預其他劇組,我們随時可以給他們打壓競争對手的名頭。”
周啓合:“正确,《導演卡特》目前為止題材都很豐富,連管理局都沒有限制他們拍批擊管理局的作品,海森堡憑什麽限制劇組?”
試想一下,海森堡要是真的這麽做了,哪怕理由再冠冕堂皇,別人會簡單地接受嗎?
有的是帽子可以扣!
互聯網的本質是混沌、情緒、沖動,诋毀別人捧高自己是最常見的互聯網行為,越是光鮮亮麗者,越是可能引來一幫瘋子。這麽多雙眼睛盯着呢,誰不想找點海森堡的毛病?
周啓合道:“我巴不得他們發現,然後什麽都做不到!”
共榮會衆人聽他這麽說,當即多了幾分信心,海森堡能以《邱生自傳》等電影點燃輿論,收拾了三大區,而他們同樣可以通過電影抨擊財團。
什麽,財團找不到像樣的污點?
憑空捏造很難嗎?
周啓合自稱輿論戰專家,實戰經驗豐富,被他打下來的名人少說也有一百,有時候還針對管理局發起輿論戰,一手數據工兵,一手出神入化的污名化,無所不用其極。
“人們不管真相,只願意相信自己想相信的東西。”
“財團作為財閥的對抗者紅極一時,而現在我們潛于水面之下,屠龍者成龍,他們哪怕不是巨龍,都要成為巨龍。”
要點是,不要沖動,要慢慢來。
對對對,輿論戰,要的就是鋪墊幹柴,然後一把火點燃,燒死他們。
《導演卡特》第七期電影上映之時,就是海森堡等五大財團末日之時!
周啓合嘴角上揚,仿佛已經預見了不久的将來。
“導演朱莉、樸道基,管他們怎麽拍都好,劇本的框架我已經給他們定好了。”
“人們一定會喜歡這兩個故事的。”
-
而當天,朱莉在看到劇本框架後,跟仰光一樣,感慨道:“財團之間不為人知的惡性競争嗎,這個角度才是沒有人拍過,可以是可以,但我是兒童題材欸?”
同時,樸道基拿着劇本框架,深思了幾分鐘才道:“非要切入這個角度麽。”
-
第二天。
周禮人在赫爾格總部。周禮再忙,每兩周都會有一天在赫爾格總部。
最近赫爾格來了一些新人,中高層也有換血,所以總部的氣氛有點熱鬧。
昨天收到消息周總要來開會,好幾個部門的人都緊張起來了。
馮笑強調別緊張:“周總現在有愧我們,盡管頂撞他,有我在呢,他不敢說什麽。”
新人怯怯問:“周總不是說開會很嚴格的嗎?前輩有提案被批的很慘?”
主管:“周總是有話直說的,習慣就好了,我們都是這麽走過來的。”
新人抓着提案文件,緊張得快胃痛。在他的想象中,周總是硬剛財閥軍閥的大狠人,一句話就能殺人!
如果、我是說如果,萬一我的提案讓周總不開心了,我……
有幾個新人心中驚恐,前輩越是熱情地說沒事,他們越是覺得這可能是陷阱,是赫爾格的新人洗禮!
大部分人心中自信,但人群中總有部分人想法比較豐富,他們進到會議現場後,腳都是發抖的。
會議室的四方全是玻璃幕牆,擡頭一眼,頂上也全是玻璃,你若環顧周圍,還能看見外面的園林風景,這個季節花草繁茂,新鮮空氣透過窗戶進來,令人心情舒暢愉悅,忘記一切煩惱。幾百人安靜地坐在位置上,或緊張或恐懼,從來沒有親眼見過周總的人難免被他傳奇的經歷唬得緊張兮兮。
馮笑看着他們,不覺露出微笑,想起了初見周總的時候。她加入赫爾格是六年前的時候,當時赫爾格已經步入正軌,財閥力量不能對赫爾格造成威脅,赫爾格開始更強調管理。
作為管理型人才的她,正式因為一次對話的契機,才決心加入了赫爾格。
還記得當時是什麽情況嗎。
馮笑回憶了一下。
那是一次會議,來者都是科技企業的人。委實說,馮笑當年并不喜歡科技公司,因為他們一味地發展科技,以高速的産品、技術疊代速度,拉動全社會一起卷。
赫爾格更是其中的龍頭企業。
且總裁是一位沒什麽有人情味的人。
但是,馮笑卻從周總口中聽到了一段她完全意想不到的話。
面對記者問題:“周總如何看待技術發展過快帶來的負面問題?”
周總說:“負面問題是客觀存在的,我們會盡力解決,但不能因為負面問題就停止科技發展,科技發展了或許才能解決這些暫時的負面問題。”
到這裏還好。馮笑其實也知道,對面的記者是特務,是故意找周總麻煩的。
而接着,周總就說:“技術發展已經是社會的強大慣性需求,即使赫爾格不發展,也會有其他的企業發展,其他的企業若是正常企業,我倒是不擔心,但是不正常才是常态。”
“試想一下關鍵性技術掌控在你不知道的人手裏,他們一心只有奴隸人類,操縱人類,你無法約束他們,更無法影響他們,那你就只能任由他們擺布。”
“技術,換言之影響社會的力量。”
要是被財閥、軍閥他們掌控了,其他人還能得了?
還不如自己拼命去占據那高位,壓制那些人,讓他們始終處于技術落後的困境。
“這份力量,我寧願掌控在赫爾格手中,因此赫爾格絕對不會放棄對科技發展的追求,我們只有手裏有劍,說的話才真正算話,真正站得穩。”
他居然毫不忌諱這件事。
誠然,不止企業,各大管理局也是發展科技的主力,你沒有技術,沒有一項拿得出的東西,如何與這些龐然大物對抗?你不争,讓壞人争去了,到時候追悔莫及,徹底落入了被支配的局面怎麽辦?
那些人肆意實驗,瘋狂折騰大自然,給人類帶來巨大的風險同時還隐藏情報,甚至洗白自己,說是故意的不小心。虛僞之極,令人作嘔。
有良知的人不去争,就是沒良知者支配了世界。
有良知才更應該去争,要讓良知擁有力量!
那把劍,我們可以不用,但是絕對有有!
當時馮笑當時心中全是這些想法,回過頭才發覺,自己什麽時候這麽正能量了?企業家又不是良知家,哪擔得上這麽重大的使命。
但她心中已經有一把秤,自己應該往什麽方向努力,而不是成天內耗不止,內心完全沒有長進。
六年過去,馮笑絲毫沒有後悔自己的決定。
來赫爾格是她這輩子做的最好的決定!
但是幾分鐘後,見周禮遲遲沒來,等着的馮笑嘴角略抽,感覺自己要後悔了。
是的,狠狠地後悔!
這什麽總裁啊,老不回公司,未免太過分了吧!
-
與此同時。
劇本再次陷入僵局。
仰光前天才說的豪言壯志,現在就差點要繳械投降了。
越自由越困難。
劇情題材讓他們腦子空空。
一看網上,網友讨論的內容涉及天文地理歷史時事,豐富多彩,他們又覺得自己腦子裏面的內容不夠了,經驗不夠了,怎麽也挖不出好的內容。
崔夢:“要不,我們可以來一次喜劇?”
李追心:“說實話,我很想寫喜劇,不為別的,就為了韓旭仁!”
韓旭仁是誰呢,是世界頂級的喜劇演員!他們驚喜地在《導演卡特》遇見了韓旭仁,這簡直是命運的相遇啊!
仰光被迫離開娛樂圈後,依然對業界念念不忘,尤其是當他們看見優秀的喜劇演員的時候。
有部分編劇是自己有故事,然後給演員演,有部分編劇是看着演員,心中激發了故事,寫完再給演員拍。
看到鮮活的人時,你心中會激發出很多思想,內心嗡嗡地腫脹起來,怎麽能不給他們寫故事呢?
韓旭仁就是很能刺激他們寫作欲的人!
或許他們可以給韓旭仁寫個主角劇本,來個娛樂盛宴,來個主旋律的快樂勝利,但是這麽做有風險,萬一韓旭仁不選我們呢?這不是當場翻車?
如果是前面幾期,他們還可能比較自信。但現在克拉米、朱莉、樸道基等人來了之後,他們可不敢說自信。這幾個導演一個個都是全球級別大牌,多少演員想着跟他們合作?
抛開演員不說,就寫喜劇劇本吧。
可是。
崔夢:“沒有把握啊,喜劇跟其他形式不一樣,比較依賴演員自身的表演水平,歷史上人稱神作佳作的喜劇,無不是最頂級的喜劇演員演出來的。”
李追心:“還得大家都在一種喜劇體系下才行,否則各演各的,根本不好笑。”
《導演卡特》的演員很多,專職演喜劇的有幾位,分別來自不同區域,他們都是各個區域的高手,但是1加1就能等于2嗎?
仰光同時搖頭。
“我們舟導雖然厲害,但不擅于太細的演技指導,喜劇方面……他或許不會指導。”
這是真話,不是能力,而是性情上的不适合。
雖然說很多喜劇大師私下是比較內斂寡言嚴肅不好笑的,但我們舟導……實在是沒有喜劇細胞,或者說幾乎沒有笑點。
舟導表面随意,本質是個嚴肅的人啊。
仰光覺得,自己能看出來的,估計那些世界級喜劇演員也看得出來,他們肯定會謹慎選擇舟導。
“好難啊……思路又卡住了。”
“我們不會又寫不出來吧?”
他們開始焦慮,坐立難安。
而同時,網友們已經開始猜測不同劇組的題材內容。
他們有這項活動已經很久了,要知道,□□公司可是在一開始就開了賭局,《導演卡特》六期以來,有人憑着對舟導堅定不移的信任贏得盆滿缽滿,無數人羨慕不已,跟看球一樣瘋狂分析。
六期的經驗中,人們已經總結出了舟導屢次贏下票房冠軍的關鍵。
是熱度、讨論度!舟導的電影每次都能引起一衆熱議,刷遍全網,特別是近兩期,那可是直接點燃區域熱點,火到燒起,一發不可收拾。
要知道,無論是《邱生自傳》還是《百年教育》,都不是什麽高票房的題材,頂天也贏不過主旋律才對。
可是,它們就是能以廣泛的社會熱度贏得了票房的冠軍以及高評分。
那麽總結出來的思路是什麽呢。
拍社會性的電影!
拍越能引起共鳴的電影!
這就是複刻舟導的成功的關鍵。
網友已經忍不住出謀劃策,說這題材的這類型故事好,拍好了準能票房評分雙豐收。
仰光作為高強度沖浪黨,自從掉進了這個論壇,就很難不被影響。
話說財團這條線還是他們從論壇上挖出來的,當時看大家讨論得非常精彩,就覺得寫這個也不錯,現在一想才發現這完成是熱度腦啊。
崔夢猛地搖頭,随即狠狠地拍了自己的雙頰。
“不,不能這樣!”
“走這種歪道刻意激起大家的情緒算什麽,故事不能這麽寫啊。”
李追心一聽,更揪心了。
那這樣想法全給一一否決了,他們腦子裏還能剩下什麽?!
不能小衆,小衆像《拜欲教》,就完全不是他們的風格,那太自我了。
可是面向大衆的話……他們又如何能寫出讓大家耳目一新的作品呢?
崔夢只覺大腦要裂了。
“為什麽會這樣,什麽都可以拍,居然反而完全沒有頭緒!”
“根本沒有想法,難道我們這一次真的就要翻車了嗎!”
其他劇組人員經過,又是聽見了仰光夫婦的嚎叫聲。
-
宗秋和黃月清對視一眼,有點害怕仰光的精神狀态。在遇到仰光之前,他們還不知道平時彬彬有禮的編劇在截稿期前能多麽瘋狂。
黃月清道:“他們是想寫好才這麽痛苦啊,不逼一下自己,怎麽寫呢?”
宗秋:“老樣子了,相信他們吧。”
-
燈光師陳四默默地望着他們的方向,轉頭在攝影室布置起了光。
他在感悟自然光的邏輯,理解光的本質,這一次他對自己的要求可以說劇增,他有着一種強烈的沖動。
“我好想……拍出全世界最好的電影燈光!”
陳四雙目放光,将決心寫在了臉上。
同一個起跑線上,衆人都在各種實現自己,而他明顯是慢了一步,他雖是一個內向人,工作老老實實,心中沒有太多想法,但這一次他想做不一樣的事情。
他想要拍出令所有人都會贊嘆燈光之美的作品!
-
而同時。
赫爾格會議室現場,新人們的緊張到達了極點,瞬間正襟危坐,繃直了腰脊。
因為,他們聽見了身後處響起的腳步聲。
周總要來開會了!
他們即将見到的是埃爾街傳奇、金融皇帝、財閥死對頭、令軍閥愛恨交加的人物!
有個新人忍不住轉頭看。
然後瞬間就是一記視覺暴擊,愣愣地瞪大了眼睛。
周、周總……!!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