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31章
架空世界是危險的嘗試, 因為,這就意味着觀衆可能很難帶入你的世界觀。而《此路茫茫》采取的就是架空的世界觀。這一次的主演是林群,故事圍繞着他一個天才武打少年展開。
他們一開始僅用幾句話、幾個鏡頭就塑造了一個等級差別極大, 極度畸形的架空社會。
這裏生産力低下, 無秩序可言, 普通人窮困潦倒,滿大街睡, 稍微好一點的才能住在貧民區。
歷史以及種種原因, 高層富人熱衷于格鬥表演,經常投資大錢展開大型格鬥比賽,培養格鬥明星,在這裏, 格鬥是幾乎他們能想象得到的最好向上晉升方式。
有人說:“窮人要想擡高階級, 只有格鬥這條路可以走。”
故事的開頭,他們用極具對比效果的長鏡頭展現了社會現狀。
再貧苦的家庭的牆壁上也有一張格鬥明星的海報,他們跟拜神一樣崇拜格鬥明星。外人嘲笑他們這裏只有格鬥了,他們嘲笑外人我們至少還有格鬥。
你只要成為格鬥明星啊, 榮華富貴, 應有盡有,你可是能成為富人的保镖啊!
宗秋的鏡頭語言用的極具表現力。
光是語言肯定難以表達他的高妙之處, 但你只要看觀衆的反應就知道了。動與靜、歡喜與死寂、激烈與平靜……他一個短短的鏡頭,就納入了這些多的戲劇性, 将這個架空世界的價值觀植入了觀衆心裏。
能用一個鏡頭說完的絕對不用兩個鏡頭。
有人說, 這個世界也不是完全架空,現實就有這種地方, 只不過階級晉升的方式不是格鬥, 而是其他運動或者技術, 這是一種戲劇化的世界觀構建。
是編劇他們汲取現實的質料,再造了一條可能性的世界線而已。
主角的開局就是在班上,頗有精英色彩地批評着老舊傳武,他說:“傳武只是說的好聽,實際根本不能打,現代格鬥技術有科學解釋,那才是我們真正該走的路,我的夢想是成為拳擊明星。”
周圍的同學對他投以鄙夷、玩味的目光。
Advertisement
主角的出身夾雜在富人與窮人之間,立場游離,他從小展現出了令人矚目的武打天賦,父母為他感到驕傲,将他送入最好的武打學校學習現代格鬥技術,然而他的身份始終低同學一等,在學校總是被萬般嘲笑,說是貧民窟出來的野猴子,也就一雙拳頭能打。
主角沒有告訴父母他在學校的遭遇,有時候還偷偷去黑市打拳賺錢,打拳的時候,他很賣力,加上他對外不服輸的性格,經常得罪對面的打手,但他沒有怎麽在意。
他既學習現代格鬥,同時又有地下格鬥界特有的血性和沖動,被很多同學嗤之以鼻,有人還說,我在黑市看到他了,沒教養的猴子就是猴子,小小年紀就出去賣了!
他忍住了,死死地抓着拳頭,有個同學在他面前辱罵他的父母,他終于忍不住了,一拳揍了上去,終于惹怒老師,被老師找來家長談話。
老師開口就是那個同學是學校高層的兒子,你們的兒子揍了人家,人家要索賠,如果付不起,就轉學吧。
主角雖然是個天才,但這裏有的是天才,打了學校高層的兒子?這事不能算了。
父母頓了頓,表情複雜,擔心兒子,害怕兒子被退學,怕這些年投資在兒子身上的錢打水飄,可對方索賠的錢未免也太多了。
他們咬牙,抿了抿嘴,擡起臉,笑着對老師說:“我們付的起,一定賠!”
主角看到父母招人輕賤卻仍要獻媚讨好,指甲在手心抓出了血,面上是自責、憤怒還有控制不住的暴力情緒。
他不理解,他不理解!
回家路上,主角與父母的沖突爆發了。
主角突然就說他要退學。
母親瞪大眼睛,雙目含淚,抓緊他的手,對他說:“兒啊,你有天賦,你在學校好好練,有一天呢就會被高層看上,加入頂尖的格鬥俱樂部,成為家喻戶曉的格鬥明星,你這麽聰明,一定懂媽媽的話,對不對?”
父親期待地看着他,跟面對老師一樣,擺出了讨好的笑臉:“兒子,忍一忍,要成為大明星,有點曲折是正常的,我們砸鍋賣鐵,都要支持你的夢想。”
什麽夢想?我什麽時候說過我要成為格鬥明星?分明是你們硬塞給我的,包括這狗屁的學校!
主角扭曲了表情,低下視線咬牙忍耐。
“忍一忍總能過去,都是同學,小朋友打架,大人怎麽會認真呢。”
父母回頭望着他,眼裏全是對他的期待。
他沒有再說話。這天晚上,他在家裏坐立難安,借口出去透口氣,其實又是去打拳了。
只有在黑市打拳的時候,他可以肆意發洩,真正成為自己。
然而他再回來的時候。
父母出事了,就在他回來之前,可能也就只有一兩分鐘的錯差,他的父母遭遇入室搶劫,反抗不成被雙雙殺害。
他的瞳孔在顫抖,渾身都在顫抖。
但接下來,幾個鏡頭就潦草地處理完了他的父母的死。
治安者說:“這幾天入室搶劫太多了,我們會盡力調查,你等消息吧。”說話時,他表情的敷衍、冷漠完全沒有掩飾。
“我……”
主角的內心或許正如他那張呆楞的表情。
混亂、無所适從、迷茫、混亂……
他還沒回過神的時候,家裏財産居然就被撩光了。平時父母舉債供他上學,現在人死了,債主第一時間聞風而來賣了他的家。
他坐在街頭,太過突然的意外反而令他難以反應,還懷疑自己是在做夢,不然父母怎麽會突然遭遇這種事?
可是,他還是認清了這個事實,心裏開始發問憑什麽,為什麽。
為什麽平時發生在別人的事情,現在發生在了他的身上。
死的可是他的父母啊。
故事的旋律開始亂了。
層層沖擊之下,這個人的自我開始崩了。
鏡頭盯着他的眼睛,他突然變了眼神,表情醞釀起仇恨,他轉過頭,徑直走去經常打拳的黑市。
然後就是加入黑市的打拳。
他打瘋了,憑着微薄的天賦跟人打,比瘋狗還不要命。
對面雖然也是為了生計來黑市打拳的,但也不想跟這種瘋子打。
“你才多大啊,就這麽瘋,父母不管你嗎?”
“你這麽打沒幾天就會耗死自己。”
後臺的人都這麽說。
然而擂臺的觀衆卻就愛看他這種瘋狗:“打的好,把對面打死打死!”
“加錢,我要加錢!”
“哈哈哈,我喜歡,再多打幾拳,對着頭!诶!沒錯!”
他好像在瘋狂的喝彩中獲得了一點驕傲。
用打拳的錢快活了一陣,一看到周圍有人怕他,他心裏就興奮。
但是很快,這份驕傲也被捏碎了。
有些人伸出兩指,輕輕一捏,就能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那天,他被人廢了。
混亂之中,幾個格鬥高手把他圍在巷子裏,挑了他的手筋,廢了他的雙臂,讓他一輩子都打不了拳。
“沒有靠山還這麽狂,呸!”
“讓老板輸錢了,你就得死!”
“……”
他渾身是血,躺在垃圾堆裏,艱難地擡頭望天。
一道旋律跟着他的視線緩緩升起,好像是他心情的流露。
不甘、憤怒、仇恨……可最終停在了一種複雜的迷茫。
對自身遭遇、自身的命運的不解。
他不理解啊。
不理解為什麽社會是這種面貌。
不理解為什麽父母遭到這種命運。
還有他自己。
他算什麽,給了他打拳的天賦,然後廢了他的雙手。
昏暗的巷子裏甚至沒有一絲光,哪怕他擡起頭,也只能勉強在污濁的空氣中看見一線灰色的天。
鏡頭都仿佛窒息了。
絮絮叨叨的吉他聲也突然地停了。
他往側傾倒,頭靠在挂窗。
住在他身後的人家有說有笑,估計是在看格鬥比賽吧,正在為某個格鬥明星歡呼應援。
他就這樣靜了很久,後來緩緩站了起來,背過身,朝着車流的方向走。
進度條過一半。
就在觀衆已經不忍再看時,突然一道清亮的聲音打破了空寂。
一只手拍在他的背後。
“喂!”
他頓了頓,鏡頭跟着他轉頭,視線撞到了金玉兒扮演的角色。
她很好看。
她背對雜亂灰巷,鏡頭停在她的上身。
到了正午,天上的光才照得入這裏。
她的身上仿佛身上仿佛洋溢着一種生命力。
有那麽一瞬,驚豔了鏡頭前的衆人。
girl meet boy,這仿佛将是俗套劇情的開始。
但她不是衆人初印象的好性格,反而還很粗糙,一秒就破了剛剛的美好畫面,問他要不要搭夥。
他感到困惑。
但她話音未落,身後突然出現了一群人。
“就是她!抓住她!”
她暗道不妙,倒頭就跑。
那幫人一看她剛剛和人說話,就以為那人也是同夥,跟沖了上去追殺。
林群剛被廢了雙手,反應漏了半拍,差點被他們幾拳打暈。
她見狀,頭也不回地要跑。
“可憐的家夥,連你的同伴都抛棄你了。”
一群人憐憫地掃了一眼林群。
下一秒,頭頂意外發生。
金玉兒居然回來了!還拖着林群一起跑!
接着一系列的巷間追逐戲堪稱一絕,想象力極為豐富,更驚人的是還出現了一個名場面。
林群雙手下垂,僅用雙腳騎着單車在巷間飛奔。
而金玉兒竟坐在車頭,對着後面追逐的人狂笑不止,一路嘲諷。
林群的表情是僵硬的,碰見她之後的表情都是僵硬的。雙目瞪大,嘴巴略張,頗像人死不瞑目的表情,要不是他的瞳孔還是會動的,觀衆都要以為是一個死人在騎車。
等等,為什麽他不用手騎車還能控制方向啊!
《豪替》中觀衆非常熟悉的喜劇橋段又出現了一些,劇情開始了轉折,氣氛好像開始轉變歡樂。
不可思議,餐廳內不少人都笑了。
緊繃的劇情終于松弛了一點。
他們開始期待救贖的劇本,希望林群遇見金玉兒之後,故事可以開始逆襲,打翻這狗屁等級社會。
成為格鬥明星才能改變命運?什麽狗屁邏輯,世界不該是這個樣子!
前半段由緊張的劇情拉動的看點轉向了即将柳暗花明的期待感。
在金玉兒的引薦之下,林群認識了不少她那一道的朋友。什麽都敢幹的無業游民,朝不保夕。
他們只要有人給任務,什麽任務都敢接,保準給你辦好。
這些朋友各個都是人才,出場的時候光是造型就讓人笑噴了。看得出來是精心設計的,各種細節都非常有趣,有一種舊時代搖滾明星的範兒。
《此路茫茫》有個地方拍的非常好,上次的《豪替》也是一樣。
那就是舟導喜歡快速地塑造人物,他會讓仰光夫婦盡量在沒有臺詞的情況下展現角色,他的要求是:“能不能讓觀衆看一眼就知道他們的性格。”
這是比較難的要求,讓仰光以及演員都苦惱了一陣子,後來還是黃月清突然說的一句話觸動了他們。
“這不就是動畫嘛!漫畫也是哦,我們就是一張圖就可以體現人設了嘛!”
仰光剛想說不太一樣,漫畫的表現形式更多樣一些,真人的話會有很多局限。
但是,他們還是受到了很大啓發,接下來就按着這個方向進行了下去。
舟導對于角色的表現始終要求着“高效率”,不需要的情節、鏡頭、細節必删,讓所有東西都服務于劇情,那麽他們就一定要按照舟導的要求來!
因此,前面的拍攝節奏就很流暢,正是動作片比較本味的快節奏推進,目的是讓觀衆集中注意力,再有就是他們設計了高密度的信息以及沖突,讓觀衆更加關注角色命運。
周禮特別強調了“流暢”二字,至今仍以外行自居的他始終站在觀衆的立場思考問題。
他說:“我希望我們的情節可以流暢絲滑,讓大家點進去,一看就繼續看下去了。”
仰光夫婦對此的答案是接連不斷的沖突,集中營造緊張感。
當然了,這種東西光是文字是體會不到的,需要分鏡、攝影等多方面的努力,用一些技巧上的東西刺激人的感官等等。
劇情到了下半段。
雙手被廢的林群在自稱朋友的幾人的幫助下,在地下反而活得更開了,他雙手不靈活,想辦法完成正常人的操作,卻屢屢失敗,但最終還是想到了辦法的過程充滿了喜劇色彩。
仰光夫婦對喜劇一大技巧“嘲笑”拿捏得十分精準。
林群前面的“天才”人設跟他現在的窘境也形成了鮮明對比。
劇情處處都是對前半段的回應和反嘲,僅用幾分鐘,林群的角色就仿佛從悲情失敗者轉變成了諧星。
觀衆們看笑了,可回味過來,也知道這是以樂寫哀。
有人忍不住問:“這個林群以前演過什麽電影嗎,在《此路茫茫》表演得不錯啊。”
不過,仰光夫婦在地獄笑話這方面也是上手的,能叫你為了保住功德不笑,可下一秒還是不得不笑了出來。
整這一段子的戲劇轉折,觀衆都在一邊感到抱歉但還是一邊嘲笑林群。
林群在周圍的笑聲中學會了用腳。
沒法用手之後,他的腳被逼迫靈活,他想盡辦法用腳完成一切事,比如做菜、吃飯。
他的父母對他的片段可能并沒有錯,的确,他是個聰明的家夥,他只要去想,總能想到方法。
他意外的發現,腳能比拳頭好用。
接着一段戲,他跟金玉兒在狹窄的廚房裏幫手做菜,他用嘴咬着給金玉兒遞東西,金玉兒總是叨叨,他自父母去世後就沉默寡言,可他的眼神多少還是暴露了一些東西。
這幾分鐘,人們仿佛看見了一對相濡以沫的老夫老妻。
但事實是金玉兒比林群大十歲左右,林群還是個高三學生,只不過,按道理過幾天他就可以畢業了。
林群只有腳的日子,對自己來說可能滿是苦澀,在別人眼中卻是趣味來源。
一個跟在他背後的長鏡頭,拍進了落魄小巷裏的衆生百态,無處不是令人難以直視的細節。
有個流浪漢看見林群,壞笑着問他要不要練腳,自己手上有一門無影腳的絕活,一般不外傳,但是看到他,覺得與其讓絕學失傳,不如給你結個善緣。
林群并不相信,但白給的東西,為什麽不收呢。
事到如今他再不會相信人生會有好運,人能四肢健全地活着就已經萬幸。
他前半段幾乎放棄了自己,內心已經什麽都沒有了,可不知不覺間那塊金玉兒帶他過去的簡陋地下室成了他的心靈寄托。
地下室的人比他那些同學好,他的身份不會被嘲笑,在這裏誰不是“社會垃圾”,誰好意思嘲笑誰呢。倒是金玉兒……林群想起金玉兒總是挂在嘴邊的,好想去城外看看。
可是他們沒有出城資格,出城是要錢的,如果他能參加格鬥比賽賺錢的話,不知道能不能賺到。
其實他更想問,與其出城,買個房子,在城裏體面地活着不好嗎。出城……誰也不知道外面怎麽樣。
但是,林群視線還是落在了表面看起來有點滑稽的無影腳秘笈上。
這段時間,林群還真寄希望在了“無影腳”上面,躲着周圍人偷偷練。
在學校上課的時候他對傳武嗤之以鼻,出場的一開頭就是批判傳武,時過境遷,他竟跟他罵過的那些人一樣,寄希望在了這些東西上。
外面的觀衆見他晚上打坐冥想,手垂在一邊,日複一日的堅持着,有點想笑,但也有點期待。
然而,緊接着,林群周圍走過了不少生死。
引導他的幾個朋友,跟他父母一樣,接連地死了。
他開始還會憤怒,但發生多了,表情和反應逐漸的變化。
後來,林群的演技逐漸讓專業人士也看不懂。
有人說:“那就是一個人成熟的過程吧。”
逐漸意識到自己的無力、無能,意識到自己的能力範圍在哪裏,自己是什麽人,能做什麽事,應承擔的責任。
鏡頭切換很快,但林群每個鏡頭都處理得很好。
這個劇本對他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考驗,雖然人物的經歷跟他本人很像,是仰光夫婦為他寫的,但涉及到的人物情感變化、成長變化等內心戲卻特別多,處理不好的話直接就出戲崩盤了。
但處理好的話,就可能是大成功。
地下室籠罩在一片陰影之中,接着,意外又不意外的事件發生了。
他們有個朋友被打死,金玉兒被綁走了。他們這種混地下的本就朝不保夕,發生這種事情再正常不過。
可是金玉兒被綁走,還被要求贖金,地下室的人難以抉擇。
沒錢是肯定的,其次就算給了,那些人也未必放人。
這可能就是一個游戲而已,用來專門搗死他們的游戲。小時候用水淹過螞蟻嗎,跟那是一樣的啊。
猶豫之中,林群站了出來,說:“我會想辦法籌錢。”
衆人目光齊齊看向他,你哪來的錢?
林群自然是老路子,參加黑市的格鬥比賽。
但是這一回,他沒了手,只能靠腳。用腳怎麽打?
衆人搖搖頭,幾乎沒人信他。
可他當晚就去了黑市。
裏面的人認出了他是當年那條瘋狗,拳打的厲害,但他現在沒了手!哈哈!
嘲笑聲包圍四周。
要是當年的林群,此時肯定會被激怒,打的更兇,但他現在已是無動于衷,開口就是對着當年派人廢了他雙手的老板。
“買我,你會贏。”
全場的空氣都安靜了。
衆人的表情異常精彩。
這個雙手被廢的人,在說什麽鬼話。
老板斜着視線,單手還舉着酒杯,在周圍人的抽氣之中笑了。
“買你,可以。”
衆人一驚。
“輸了,廢你雙腳。”
林群:“可以。”
接下來,擂臺現場的觀衆和現實的觀衆表情如出一轍,驚愕、震驚、難以置信。
林群雖然只能用腳,但真的能打,踢的很漂亮,很有視野,很有智商。
每個對手對他來說都不好對付,他每一場都打的絞盡腦汁,驚心動魄。
在人們以為他要被打死時,他總是最後站了起來。
渾身上下好像繃着一股……難以想象的堅韌、決然。
一個殘疾,面對車輪戰,居然能有這種表現。
要不是親眼目睹,這話說給誰估計都不會信,因為你想啊,四肢健全、經驗豐富的格鬥家面對正常人都是吊打,怎麽可能輸林群這麽一個雙手都被廢的人!而且還是輪着輸了!
擂臺現場的人都傻眼了,本來在罵林群,罵他害他們輸錢,但看着看着,心中也有些動搖。
“這家夥光用腿就這麽強,如果還有手,是不是也是一個格鬥明星?”
然而,下面有人嘲道:“什麽格鬥明星,幹再高也是做保镖,打表演賽,奴才!”
有些人的眼神變了,臺上的打鬥跟臺下的反應形成某種對比,接着最後一場,林群跟老板對打的動作戲更是封神了。
動作設計、人物性情……演的快比真實格鬥大賽還真實,觀衆看下來,完全不覺得自己在看電影,而是在看真實的格鬥大賽。
且更戲劇、更抓人!
看到這裏,可以說,每一場動作戲都沒有敷衍,可能執行上有瑕疵,但想法上絕對用心。
打到後面,林群的動作所表現出來的靈性、寫意更是令人驚奇。
林群的動作設計,完美地體現了他的人物變化,從開始的粗糙、拼命、蠻力,到後來的小心謹慎、絞盡腦汁、攻于技巧,再到他現在的輕松、游刃有餘、充滿想象力。
你只稍剪三個片段動作對比,就能看出他這個人的性格變化。
有人看到這裏,實在忍不住了:“這是在用動作來講故事!”
太有意味了!
畫面中,林群的體力肉眼可見的下降,開始力不從心,身上挨了無數下,嘴上也在吐血。
可他為了減輕劣勢,想方設法利用起了場地。
老板擦了擦嘴角的血。
“我沒見過像你這麽執着勝利的。他們說你以前是瘋狗,哼,那完全是搞錯了。你就是個發洩情緒的失敗者!”
“現在的你,才是真的瘋。”
話到這裏,底下的人都不敢喝彩了。
最終,林群以被割傷小腿為代價,打敗了老板。
他用了心理戰,篤定老板會以為他惜腳,拼了一把,然後贏了。
老板買了自己,錢都輸了。
林群得到錢,轉頭就去找了綁架金玉兒的人。
留下一群呆楞的人們。
“這家夥還是當年那個把成為拳擊明星挂在嘴邊的傻愣子嗎。”
他沒了手,卻變得更強了。
緊接着,任誰都知道,那是最後的高潮。
觀衆緊張、期待、擔心……因為你看,林群走都走不穩了,對面絕不是善茬,你腳傷了還怎麽打?
這編劇也太過分了!傷哪裏不行,為什麽偏偏是腳啊!
林群如果連腳都不能用……太絕望了,他還能怎麽辦。
然而,鏡頭繼續推進。
接下來更是動作戲的爆發,1v1,1v10,群戰、混戰、道具戰、場地戰,節奏簡直起飛!各種名場面、致敬令人眼花缭亂,林群跟敵人鬥智鬥勇,渾身是血,絞盡腦汁,完全不會讓人覺得他開了挂,他的演技活了。
林群與反派對話時的模樣更是好像剛剛從血池裏面出來的一樣,雙目犀利如刀,臉上的表情已經完全褪去了開局時的青澀與幼稚,跟以前判若兩人。
他緩緩踱步,大腿小腿都是傷,走路不時還會踉跄,但反派的人依然如臨大敵。
這個殘疾一人過來,幹掉了他們多少人?
好幾次他們見他殘血要死了,要去恁死他,結果他突然暴起,反殺了他們。
這怎麽可能!
腎上腺素的作用?
但也不至于支撐他這麽久吧!
他的眼神太可怕,叫反派的人感到畏懼。
他們面對着他,見他步步緊逼,竟忍不住退了一步。
突然一道聲音打破死寂,一個西裝革履的人從他們身後走出。
雖然戴着口罩,但眉眼看起來相當俊美。
他緩步走來,如在自家客廳,手上還一直甩着小刀玩。
眼神、動作細節已然交代了他的性格,從容、傲慢、游戲人間。
他估計就是最後的反派。
“簡直廢物。”
西裝青年突然動作,手中的小刀以肉眼難以辨識的态度劃過旁邊兩人的大動脈。
那兩人血濺當場,畫面叫人心驚膽戰。
鑒定官看到這裏時,已經認出來了,這人不是她哥嗎!
她哥怎麽跑去演了《此路茫茫》!
但是接下來,才是真正動作片上的高潮。
空地1v1,林群vs助手。
沒有什麽花裏胡哨,開打,就是招招要命。
人們沒有想到,這個看起來跟偶像花瓶沒有兩樣的反派竟然比至今為止出現的所有人都要猛。
是的,只能用猛來形容!
太猛了,非要比喻的話,就是f1上的跑車,招數沒有一般動作演員那麽大,化繁為簡,只為最高效率的殺人。
他一個人仿佛打破了某種次元壁,将血淋淋的現實甩在你面前。
林群招架不住他,首次連連後退,眼神愈發如狼似虎。
面對這個人,林群心底冒出了強烈的勝負欲。
仿佛他面對的不是一個人,而是其所代表的整個利益集團,他的父母、他的朋友……一切悲劇的根源。
林群爆發了,兩人瘋狂地厮殺在了一起。
過于真實的打鬥叫人心生恐懼。
此時已經無關動作設計,他們就是在厮殺。
分鏡停在了某個地方,像個冷漠的旁觀者,不再跟之前那樣,精彩地展現動作的各個細節。
沒有音樂,也沒有特別的音效,完全是現場收錄的真實聲音。
可就是這種演出,才是全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
反派沒有過多的描寫,甚至也沒有什麽臺詞,他就好像那變态命運本身,漠視任何人,從不講理,從不聽你哭嚎。
林群埋怨過它、仇恨過它,現在只想殺了它。
另一方面,金玉兒回應了前面的伏筆,擺脫了身上的繩子,瘋狂尋找林群。
然後,她找到了林群,在只剩下最後一口氣的反派身旁。
林群心口插着一把刀,不停嘔血,臉色蒼白。
“抱歉啊,我不能跟你去城外了。”
“不過……我有一筆錢。你可以……”
最後,他想起了傳武“無影腳”,那是假的嗎,好像也不一定,因為學着冥想後,他确實變強大了。
面對那個人,他……沒有輸。
接下來的劇情走進了現實。
林群死了。
只留下了金玉兒。
繼《豪替》之後拍的這部竟然是悲劇。
金玉兒背着林群的屍體,出來時剛好天亮了。
遠方高樓大廈,陽光刺眼。
她從矮仄的平樓望過去,還是覺得陽光太刺眼。
拳擊天才在這裏的命運如同草芥。
林群的是死是活,對這世界沒有任何影響。
這是以主演為中心的劇情梗概。金玉兒其實還有支線劇情,比如她是為了林群的手臂治療方法,才不小心被對方綁架。
林群死後她也變了,具體哪裏變了,誰也說不清楚。
“我該去哪裏呢?”
“林群,你在哪裏?”
金玉兒呆呆地望着天空,鏡頭逐漸升高。
片名《此路茫茫》似乎說的是金玉兒的前路,以及她的命運。
但再抽出來一看,這部片中除了金字塔上層的人,誰不是此路茫茫,生死難料。
這一波看完的人沉默了好久,心中的後勁越來越大。
一方面想沖動地暴打編劇,為什麽要寫這種劇情,點亮玄幻技能點暴打反派不好嗎,為什麽寫了一個天才,又要把他毀掉。
“他明明是可以成名的啊。”
可是也有人說:“不然呢,那樣的社會情況,他一個人改變不了什麽,即使父母在,雙手還在,他順利成了格鬥明星,那又怎麽樣?那就是正途?天龍人的保镖罷了!”
還不如這般轟轟烈烈,殺他一場,死得其所!
一時之間大家都罵起了反派。
直到突然有人說:“我們不也是嗎,《此路茫茫》雖然是個架空世界,有高度戲劇化的成分,但裏面發生的各種情況,不正是我們的現實嗎,難道我們的社會就善待天才了嗎,不,不是天不天才的問題,普通人也一樣!”
關于內容的讨論一下起來了。
由于劇情涉及太多話題,家庭、親子關系、社會階級、夢想、愛情,網上一下湧出了衆多的讨論。
不同于懸浮現實上的《梅花夢》、《吸血鬼世家》,《此路茫茫》裏出現的等級差、父母的期待與個人的意志、至親離去如何面對死亡、絕望少年對不公社會的抗訴與發洩等等地方引起了觀衆的共鳴。
誰也沒想到,仰光夫婦居然在一個綜藝衍生劇中下了這麽大功夫,突然展現了這麽多東西。
人們最驚訝的還有林群的演技。
看的時候你可能完全沉浸于林群的表演中,忘記了思考他的演技這回事,這是因為他的表演太真實了,完全演活了主角。
短短一個多小時,他們看見他短暫的一生,開始的平凡、憋屈、隐忍,中期的發洩、憤怒、抗訴,後期的和解、平靜、超脫。
主角雖然死了,但他的一生是圓滿的,所以他最後沒有別的遺憾,唯一遺憾只有金玉兒的夢想,可也幫金玉兒實現了。
這是悲劇嗎,對于旁人來說,可能是吧,但對主角來說,他的最後是平靜的。
人們緩過來之後,細細回味,也都想明白了。
可是一股子的後勁在心裏,怎麽也得發洩出來了!
于是第一波看完《此路茫茫》的人開始了,有人瘋狂發博,有人剪輯了裏面的高能動作戲。
大家取向不一樣,關注點也不一樣,《此路茫茫》或許整體是悲劇,但裏面的喜劇橋段也非常精彩。
主角出場沒多久手就被廢了這點更是傳播□□。
要知道,他們還沒見過這款類型的主角,偏偏他後面還都是打戲。
剪輯號标題一句:這個男人沒有手,用腳打穿了全劇。
路人一看就好奇起來了。
不得不說啊,獵奇心人人有之,可當他們以獵奇心去看的時候,開頭就被精彩的動作戲吸引住了。
《此路茫茫》雖然劇情的成分是有的,但全程還是以動作戲為主,導演用以動作講故事,就不廢話,每一處動作戲的設計都是能夠剪輯下來逐幀分析的猛料,格鬥圈的人見到都看直了眼。
喂喂,這是來真的啊。
《此路茫茫》的對手還以為舟黎會讨巧說是拍動作片實際拍劇情片,但沒想到一出來就打了他們的臉。
人家不屑讨那個巧,跟你說好的拍原創劇本,卻找了大ip改編不一樣,人家就是現寫現拍的,演員不是專業動作演員,你不會想辦法嗎,找厲害的動作指導,逐個設計動作,如果實在表現不了的,你還有鏡頭可以輔助。
《此路茫茫》最關鍵的是它靈活用劇本掩飾了演員的不足,在劇本的描述裏,主角才天才了一陣就被廢了,後面才開始學着用腳。
而說到這裏,就不得不提《此路茫茫》在足球圈的轟動了。
林群在片裏使用的踢技,跟足球技法非常相似,不如說,那正是根據足球技法改編的武打動作,雖然它既适合沒有武打基礎卻有足球經驗的林群,也表現出了十足的戲劇性。
簡直就像個打足球上去踢人了嘛!
太樂了!
衆所周知,足球被稱為世界第一運動,其粉絲的數量是最為龐大的,且包羅萬象,男女老少兼有。
熱搜時不時就會沖上一個足球明星。
而信息傳多了自然就會出現謠,他們聽着聽着,還真以為是哪個足球明星去拍戲了,立馬跑去看熱鬧,再看到林群的臉時,還真有人認出了林群。
這不是區域大賽亞軍隊伍的前鋒嗎!當時他踢的好漂亮啊!
這下子,《此路茫茫》不小心炸了運動界最大的“粉圈”。
不僅如此,《此路茫茫》的動作設計還直接被圈內人評為年度第一動作片,用動作來巧妙塑造人物、講故事的方式啓發了不少行業新人。
當一個東西優秀到一定程度,它就會成為別人的靈感來源。
常紅歸:或許《此路茫茫》不是絕對完美,畢竟它才拍了多久啊,但是它在動作片這塊,是真的……不火太沒天理了!
人們扒出他們請了z區幾千個動作演員後,驚的飯碗都要掉了,難怪動作戲這麽牛,每個配角都叫人驚奇,原來是找了z區的老師傅啊,只能說不愧是舟導啊!無論想象力還是執行力都太絕了。
地鐵、公交上、客廳中,人們在看完《梅花夢》後,關注到了《此路茫茫》。
餐廳中,剛剛看完《此路茫茫》的客人回過神,發現眼前的食物已經涼了。
“哎呀……居然看了這麽久。”
林群的一生,看似悲劇,卻讓一些人心生羨慕。
至少他曾經沖動過、轟轟烈烈過,而自己……
多少人自由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還不是跟林群的父母期待的那樣,上最高的學校,出人頭地,讓周圍人看得起。
他們刷到林群雙手不便後掙紮生活的滑稽剪輯,忍不住地笑了。
但是,這時候的林群活的才是人的日子啊。
而不是跟之前那樣,被社會擠壓、被家庭擠壓……陷入無盡的內耗。
分明是主要看動作戲的片子,怎麽會讓人如此共鳴呢……
不過,熱搜上還有幾個特別有趣的話題#腳藝人林群,#論足球技法與動作演員的适配性,#演反派的演員是誰等。
到這裏,傳播的趨勢就清楚了。
捧起《此路茫茫》的,是來自四面八方的自來水,是被觸動的男女老少。
而不是被營銷方案精準針對的觀衆市場。
真誠的比設計的有力量。
點播量一面倒的局勢開始變了。
三巨頭看到情況生變後,表情是僵硬的,不明白為什麽這麽一部類型的劇也能獲得流量,這不科學啊。
孟希華直接是勃然大怒。
《此路茫茫》別人看了或許就是那些東西,但只有他知道,這分明就是拿來諷刺他的!因為,他當年就被仰光夫婦罵過壓迫天才,林群這個演員也是他親口說要踢出娛樂圈的。
“舟黎……不行,我們還是要想辦法封殺他!這家夥只要在一天,我就不得安寧!”
然而,緊接着,《梅花夢》的增速放緩之後,《此路茫茫》的點播慢慢起來,沒有什麽突然的大增速,它就是慢慢地……登上了最高!
衆多業界人看到這一瞬間,強烈地動搖了!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