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騎樓
騎樓
在清晖路上,有兩家果汁冰店。一家門面光鮮,門前常常大排長龍,點單小弟恨不得長出三頭六臂,另一家卻是門庭冷落,老板娘倚在門口與隔壁茶葉店的阿婆聊到飛起。
“我們可以去人少的那家,其實他們是同一個老板。”我悄悄對周亭說,“人少的這家用來承接另一家外溢的生意,有時候客人沒有耐心等,就直接過來這家買。當然,這家的用料會少一些。”
“這都被你知道了。”周亭附耳贊嘆,故作神秘。
我噗嗤一笑,對老板娘說:“姐,我們要兩杯草莓冰。”
老板娘認出了我:“阿妹,你交男朋友了?這個後生兄,架勢過好。”
她誇周亭長得好,氣場足,仗着周亭聽不懂方言,我厚着臉皮說“我也覺得”。
經常光顧這家生意,老板娘給我下的料都是放足了的。手起刀落,草莓對半分開,連着碎冰一起投到攪拌機中,一陣機器轟響後,果汁冰就做好了。新作的草莓冰往櫃臺一擺,數瓣草莓堆坐在冰沙上,新鮮欲滴,賣相極佳,入口細滑綿密,沁人心脾。
老板娘笑得情真意切:“阿妹帶朋友來,優惠價給你們,兩杯三十元。”
晚上,我們開車去附近鎮上吃牛肉火鍋。昨晚已經預定好包廂和菜單。
老板李叔是我之前的客戶,熱情上前迎接:“謝律師,你來了。之前一直想請你吃飯,你都在忙,今天終于有空過來。給你留了包廂,備好酒水了,今晚放開吃喝,我請客。”
“這哪能行,您做生意不容易。您要是免單,我下回就不敢來了。對了,小李最近怎麽樣?我聽馮阿姨說,他去上班了,工作很認真,上司也很賞識呢。”
“多謝記挂。經過那事,他也長教訓了。人懂事多了,和以前那些狐朋狗友也不來往了。謝律師,你們年紀差不多大,但是你能力、為人都比他強太多了,他也聽你的,有空你和他多聊聊。”
“您過獎了。虎父無犬子,小李肯定也是能幹的,前途光明着呢。李叔,給您介紹一下,這是我朋友周亭,他從外地過來,說要來吃牛肉火鍋,我說那肯定得來您的店。”
“李叔,您好。”周亭站在旁邊,适時露出微笑。
“你好。”李叔上下掃了周亭一眼,“一表人才啊。謝律師,是你男朋友嗎?”
Advertisement
“嗯,朋友。我們先上樓啦。”我笑眯眯地,拉着周亭往樓上走。
“李叔,要把小李介紹給你嗎?”周亭看了我一眼。
“你很聰明。”對周亭的贊美,我信手拈來。
“李叔不但認可你的工作能力,還很認可你這個人。”周亭作真誠狀,語氣卻帶着調侃,“這說明謝律師不但聰明,還很迷人。”
“嗯。我不但本職工作做得好,人品也不錯。就連走在路上要暈倒了,都有好心人施以援手,一點都不怕自己被訛詐。今晚,還有好心人要請我吃飯。”
周亭看着我笑,“這樣的好心人很難得,你要好好珍惜。”
太會了。順着杆子就往上爬。
服務員來上菜了。紋理細密美麗的雪花牛肉,分布着白色筋脈的五花趾,肥瘦相間的吊龍等,牛的各個部位分門別類,切成薄片鋪在盤中,放入翻滾的清湯,三起三落後,裹上沙茶醬,送進口中。一頓火鍋,慢慢地吃,美人在旁,霧氣缭繞,從視覺到味蕾雙雙綻放,這樣的氛圍讓人格外愉悅和滿足。
最後一顆牛肉丸進了周亭的肚子,他發出一聲飽足的喟嘆。我給周亭續了茶,他一邊手指敲桌以示回禮,一邊感嘆:“本地的牛肉火鍋,果然名不虛傳。今天熱量超标了,但很值得。”
我的裙子更緊了,無人能抵擋牛肉火鍋的魅力。我安慰他:“控制熱量的事,明天再說。”
周亭表示贊同。
進店時只有寥寥幾桌,九點多離開時已是人聲鼎沸,客似雲來。上了車,一下子隔絕了嘈雜的聲音。周亭坐在副駕上,已自覺系好安全帶,問我:“下一站,我們去哪裏?”眼睛亮晶晶的,一臉躍躍欲試,讓人看着很想上手捏他的臉。
事實上,我也這麽做了。手收回來時,周亭還有些呆呆地看着我。
“對不起,沒有征求你的同意。”我忍着笑看他,“你可以捏回來。”
周亭看着有些委屈:“像對小狗。”看到我笑容未收,他說,“那我也想這麽做。”
他也輕輕捏了一下我的臉頰。
手放下了,他不說話了,只是靜靜地看着我。
車載音樂輕輕地流淌着,從敏敏處順來的香氛散發着一股淡淡的水果香氣,清新可口,甜而不膩。明明片刻前,我還是調戲周亭的人,眨眼間局勢陡轉,不自在的人變成了我。
臉頰的溫度還在升高。我避開他的眼神,說:“下一站,我們去騎樓區轉轉吧。”
夜晚十點,我把車停在西岸的停車場,在這裏可以望到連接西城區和江濱區的跨海大橋,在沉沉的夜空中,大橋的景觀燈不斷變換着顏色。
西岸一帶正在改造升級,除了一個新建的紀念性公園和停車場,其他早已夷為平地。車門打開,海風撲面而來。“你怕不怕狗?這裏很安靜,可能有狗出沒。”
“不怕,我喜歡狗。”周亭說,“以前想過養狗,但平時經常不在家,對狗不好。再過幾年,沒那麽忙了,再征求小獅和小虎的意見,養一只小狗。”
“要是他們不答應呢?”
“那就再推遲計劃。貓的壽命只有十幾年,我希望小獅和小虎在我身邊時,能過得開心一點。”
夜幕降臨時,小公園一帶已亮起燈火。如果從高空俯瞰,小公園亭便是騎樓區的中心,“四永一升平”多條街路由此輻射開來。這裏曾是本埠最繁華的商業中心。彼時商埠甫開,萬國樓船紛至沓來,商賈雲集,貿易興盛,南洋華僑在此置地建樓,投資經商,形成融合西洋風格與本地特色的騎樓建築群。随着城市發展重心東移,這一帶原已逐漸荒蕪,近年來經過修繕改造,成為本地最熱門的景點之一。
從西岸停車場出來,到小公園亭去,好比從邊緣前往中心,需穿過騎樓區外圍地帶。外圍的騎樓建築雖已經過修繕,但商業配套還未齊全,游客一般很少來到這邊。我們漫步在無人的騎樓下,廊下挂着的燈籠依次發出光亮,一股熟悉的靜谧的氛圍包裹着我們。
“我們到那邊看看。”深巷裏的騎樓吸引了周亭的目光。幽深巷陌中未經修繕的騎樓,在月光下露出破敗的真容,美麗精致的雕花門窗內,蔓草繁密、生生不息。
周亭用手機拍了幾張照片。“拍不出來。”他給我看手機拍出來的照片,夜景拍攝模式下相機自動調高亮度,照片看起來亮而模糊。單看照片,很難想象出眼前這一片靜寂的樓裏,掩埋過多少歲月,鼎盛時期起高樓、宴賓客,觥籌交錯間,笑語歡聲晝夜不停,而衰落也不過在一瞬間,百年間人去樓空,如夢一場。
夜漸深,當我們走到小公園亭時,游客已散去許多。四面騎樓簇擁着燈火通亮的小公園亭,百年前南洋華僑籌集巨資建起的一座百貨大樓靜靜矗立一旁,如同一顆遺落的明珠,在歲月的塵埃下泛着淡淡的珠光。
“你數一數這座樓有幾層?”
“六層。”周亭數了數,又退了兩步望,“是七層。”
這座曾繁華一時的百貨大樓,有七層高,分別經營百貨、餐飲、住宿,頂層是西餐室。建築設計別具一格,低層出挑,外帶露臺,高層向內,圍以白色欄杆,兩端修建有造型別致的塔樓,一側塔樓連着空中走廊,銜接建築主體。[注]
“小時候,我爸在裏頭賣衣服,我經常放了學就來這裏找他。一樓上二樓的地方有個哈哈鏡,每回來我都要到鏡子前照一照。”不知不覺中,我們長大了,終于不用踮着腳才夠到櫃臺,而白發悄悄爬上父輩的額角。到了要為家人遮風擋雨的年紀,才發現,幼時印象中高大的無所不能的父母,當年也像此刻的我們這樣年輕。
“裏頭有全市最早的一部電梯,非常漂亮。”我回頭問周亭,“有沒有興趣和我一起夜探小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