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番外·晨讀
番外·晨讀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做皇帝的頭兩年,豐烨的日子過得确實有些清苦。
他這個皇帝,可以說是趕鴨子上架。他肚子裏僅有的一點兒墨水,就是小時候在柳太傅學堂裏學的那點兒知識,以及遇到蕭冕之後,跟着他學習的一些兵法。
但作為一個皇帝,這遠遠不夠。
于是,他從柳太傅那裏要了一些關于治國理政的書,每天天未亮就起來看書,抓緊時間惡補一下這些年他落下的功課,接着再去上朝,開始新一天的生活。
最初,豐烨上早朝,只是簡單地憑借着兩條名言來權衡朝臣的提議是否具有可行性。一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條則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沒成想,在這種“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理念的驅使下,他反倒受到了衆多朝臣以及柳太傅的贊賞,稱贊他雖是臨危受命,卻時候為民着想,着實是個好皇帝。
漸漸地,随着每日學習的深入,豐烨對于治國理政之道很快就融會貫通,活學活用。他常常能在朝堂上道出朝臣所議朝政中的不足,說出旁人還未預見的一些難點,并提出建設性意見。畢竟大道至簡,學習了最重要的內容,其他的都能以點帶面,舉一反三了。
柳太傅不免欣慰,道:“陛下還是如從前那般天資聰慧,驚才絕豔,看來先皇做了一個對的決定,陛下果真不負重托,成為了一代明君。”
說起來,這一切還離不開蕭冕的鼓勵和陪伴。
豐烨每日早起看書,他并不想驚動蕭冕,想讓蕭冕再多睡一會兒。奈何蕭冕是個将軍,耳朵十分得靈敏,即便身旁的動靜再小也會打攪到他。
蕭冕曾跟他講過:“為将者必須勤學苦練,洞察秋毫,否則主帥無能,累死三軍。”因此,在少年時,蕭冕就練就了過硬的武藝,以及“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一葉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見微知著的能力,這才得以在戰場上審時度勢,做出最正确的判斷,以免落入敵人的圈套。
于是,蕭冕對他道:“反正我也不困,不如以後我們一起早起,一起看書吧。古人雲‘活到老,學到老,’還有,古人又言‘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正所謂,學無止境,作為大周将軍兼攝政王,也要努力學習嘛。”
于是,兩個人每天天未亮就起床了,一起看書學習。清晨微冷之時,蕭冕會為他披上輕裘;若他讀到疑難之處,蹙眉凝思,蕭冕會為他答疑解惑,撫平他的眉頭;蕭冕還會握着他的手,陪他一起練字,為他研磨……
後來,豐烨才明白,蕭冕并非真的會被自己打攪,也并非真的不困,他只是不想讓他一個人在淩晨秉燭苦讀罷了,于是找了一個理由陪他一起讀書。
其實,蕭冕那雙靈敏的耳朵只有在馳騁戰場時才會發揮見微知著的能力,平時與身邊最信賴之人同床共枕,又何須拿出對付敵人的那套防備心呢?
Advertisement
就這樣,元和帝周翊登基以後,推行了一系列利國利民的政策:推廣科舉,善用人才,減免稅賦,興修水利,設立救濟幫扶貧困家庭……大周逐漸四海清平,海晏河清。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兩年的時光疏忽而過,新一年的除夕夜又到了。
豐烨站在大周皇宮的城樓上,俯瞰着萬家燈火。他的眼睛很清亮,像漫天閃爍的星辰。
蕭冕走過來,道:“小豐,你在看什麽呢?”
“我在看大周。”
蕭冕也望向遠方:“此刻的大周,真的好美。你看那街上的行人,多麽歡樂呀,還有那賣糖人的……”
豐烨面對此情此景,突然有些撫今追昔之感,他不住地回望過往種種,又看了看蕭冕,心道:“從前,你的眼中是山河,我的眼中是你。後來,你對我情深似海,我的眼中也漸漸有了山河的顏色,冕,謝謝你,讓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想到這裏,只聽蕭冕突然道:“小豐,我們去買個小糖人吃吧,我好饞。”
豐烨一笑:“還好我早有準備,給。”
蕭冕剝開糖紙,端詳一番道:“這次的小糖人怎麽這麽特別呀?嘿,這兩個糖人怎麽長得這麽像你我呀?”
“這是我親手做的,算是送給你的新年禮物,為了把他們捏的像,我可是捏了好久。”
“我的小豐真是能幹又賢惠,上得了朝堂,下得了廚房。”
“這麽好看的小糖人,我都舍不得吃了,怎麽辦,我看着它們,嘴更饞了。”
“吃吧,你要是想吃,我就再做。”豐烨一笑,笑得燦爛。
蕭冕将糖塞到嘴裏,小糖人的味道甜絲絲的。
“對了,今晚,薛管家在将軍府準備了一大桌子飯菜,我們快去。”
步行過去怕是趕不上了,兩人直接手拉着手,在屋頂上蜻蜓點水般地輕輕一躍,淩風而飛,須臾之間便趕到了将軍府。
薛管家、彪形大漢、微胖的、高瘦的、廚子……将軍府裏的每一個人都還在,一個不少。
今年,高瘦的還胖了一圈,與微胖的長得越發相似了。
與往年一樣,大夥兒熱熱鬧熱地吃了藏有銅錢的餃子,興味盎然地猜了拳,喝了醇香的美酒,看了漫天絢爛奪目的煙花……
對于豐烨而言,他早已視将軍府為自己的家了,将軍府裏的每一個人,都是他所珍視的親人。而蕭冕,則是他此生唯一的,獨一無二的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