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晉江唯一首發
晉江唯一首發
實時彈幕裏,觀衆們對阮凝的做法褒貶不一。
【終于又見到凝凝用輕功了,好帥!要是能帶着我飛上去看看就好了,也不知道上面的空氣是不是更新鮮。】
【我就知道,區區謎語根本難不倒我們家凝凝,之前就果然沒粉錯人!】
【你們這些粉絲都是什麽眼神,她分明是猜不出謎語,才用這種笨辦法找人的好嗎?】
【可不是,她又搞突然襲擊,節目組這下得着急死了。】
【武力也是實力的一部分,有本事你也用同樣的方法找人啊,不行就別在這兒廢話。】
【嗐,頭腦簡單的人是這樣,只顧自己方便,哪裏還會管別人的死活?為跟拍人員和導演默哀一秒鐘。】
和大家預測的相反,導演在阮凝飛上天的第一時間,就啓動了備用無人機,跟在她身後拍攝。
工作人員對她的行為也都見怪不怪,待看清她的行進路線後,等待在目的地的主持人早就做好準備,來到篆刻藝術館外熱情迎接。
“歡迎阮凝來到篆刻藝術館,也感謝剛才你帶給觀衆們的精彩表演。”
主持人側身讓出通道,含笑介紹:“你的搭檔早已在館內等候多時,我們趕緊進去吧。”
“有勞。”阮凝颔首致意,跟在她身後踏進展館。
“我來介紹一下,這位就是你的搭檔——梁時修,F大學的篆刻專業學生,學習篆刻兩年了。”
主持看向他道:“梁時修,跟大家打個招呼吧。”
“好的,謝謝主持人。”梁時修看向鏡頭,微笑招手道,“嗨,大家好,我是梁時修,今年20歲。”
Advertisement
“很榮幸能作為《刀下世界》的體驗官,和大家一起探索篆刻的魅力。”
“篆刻文化博大精深,作為新時代篆刻學子,我十分期待接下來的環節,相信定會有別樣的收獲。”
他鞠了一躬,露出虎牙又道:“希望大家在感受篆刻藝術的同時,也能拿起刀石,參與到傳統文化的傳承中來。”
【哇,F市大學,那可是名牌大學,聽說他們的篆刻專業非常難進,全校不超過十個人,節目組用心了。】
【節目組肯定花了不少心思,才找到這麽好看又專業的小哥哥,看看這頭身比,我宣布,新的牆頭就此出現!】
【我剛去查了一下,這個人好像是夏氏娛樂的新人,資料也沒多少,希望這位小鮮肉能挺住,不要太快塌房。】
【我不信,他笑起來傻乎乎的,眼神裏全是清澈的愚蠢,這要是能塌,那我只能說他演技不錯。】
【樓上的搞清楚,塌房也是阮凝這個沒文化的先塌,人家這可是專業對口,撞槍口上了懂嗎?】
【真搞不懂阮凝為什麽要來禍害文化節目,自找沒趣就算了,還想污染我的腦子,希望鏡頭能少給她幾個,我怕我撐不到這一期結束。】
“很有號召力的一段自我介紹,我看彈幕上好多人都在誇你,要不要跟觀衆繼續互動一下?”
梁時修早就猜到這種結果,捂嘴裝作驚訝道:“謝謝大家,我就是個普通的學生,沒什麽好誇的,還是篆刻技藝更值得大家誇贊。”
“請大家多多支持《刀下世界》節目,讓傳統文化得到更多關注。”
“說的真好,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一直是我們節目組想要做的。”
主持人擡手指向展館內部:“話不多說,接下來就請大家跟随我們的腳步,走進歷史的長河,了解有關篆刻的一切。”
“在展館的盡頭,有一位篆刻老師正等待着兩位體驗官,請仔細閱讀館內的介紹,待會兒老師會出題考察大家,并計入評分。”
阮凝在她身後,對館內的介紹并不太在意,倒是對這個終于露面的梁時修很有興趣。
她用餘光細細打量起此人,外形俊朗且沒有攻擊性,難怪彈幕中都在誇他。
不過,他剛才說的那番話稍顯刻意,若是臨場發揮出來的,那他就絕不是表面看上去那麽和善單純,或許還留有後手也不一定。
她摸了摸口袋裏的卡片,今日來這裏時狀況不斷,也許都和這個新來的梁時修有關,她得想辦法找出證據,抓出此人的真面目。
“這位就是我們非遺篆刻傳人——秦光奎,歡迎您,秦老師!”
主持人走上前握手,而後介紹道:“這兩位是篆刻體驗官,阮凝、梁時修。”
阮凝聽到她叫自己的名字,迅速從思考中抽離,伸出右手笑道:“秦老師好。”
觸碰到對方右手指尖的老繭,她擡眼看向秦老師,這才發現來人身着長衫,滿是皺紋的臉上戴着一副老花鏡,眼中的神采并未被鏡片影響,精神頭反倒比年輕人還好。
尤其是握手時的力道,讓她瞬間明白,這位秦老師定然是名篆刻老手,待會兒回答問題時,她得悠着點以免底牌亮得太早,讓老師覺察到什麽。
梁時修站在旁邊,也不甘示弱地伸出手:“秦老師好,我來自F市大學,是一名篆刻專業的學生。”
沉浸在觀察中的阮凝被他突然這一撞,趔趄了兩步才站穩,視線無意瞟過他那只白皙修長的雙手,并未發現半點繭子。
果然不是真正的篆刻學生,她對眼前這位搭檔更好奇了。
“兩位年輕人好啊。”秦光奎捋捋白胡須,先後和他們握手,笑得和善,“你們願意來了解篆刻文化,我很高興。”
“能和秦老師學習篆刻技藝,是我們的榮幸。”主持人走到三人身前,躬身提醒,“秦老師,剛才在展館內,我們兩位體驗官大致了解了些篆刻的基本知識。”
“現在您可以考考他們,看是否達到您心中收徒的标準。要不就先從阮凝開始吧,您覺得如何?”
“好啊,那我先問個簡單的。”
秦光奎觑了她一眼,坐在旁邊的竹椅上問:“篆刻三法是指什麽?”
“回秦老師,分別是篆法、章法和刀法。”
椅子上的人依舊眯着眼,開口又問:“那你可知篆刻的步驟?”
阮凝毫不猶豫回答:“每個人的習慣和能力不同,篆刻步驟也有細微差別,但大致分為選磨章料、設計章面、上石、刻制及修正、邊款及拓制、印泥、钤印、钤畢。”
“嗯,不錯。”秦光奎睜開眼,看着她笑道,“記憶力不錯,很少有人能一下子記完,還用行內的說法說出來。”
“這個小夥子是篆刻專業的學生?”
梁時修見他叫到自己,再次擠開阮凝站在他跟前:“秦老師,我叫梁時修,在F市大學篆刻專業,已經學習篆刻兩年了。”
“好,既然是專業學生,那我就要問幾個稍難的問題。”
秦光奎站起身,拿出手中的刻刀道:“篆刻技法主要有哪兩種?”
“是切刀法和沖刀法,初學者應從切刀法開始,便于控制線條走向,刻出來的字更加紮實平整。”梁時修十分自信地回答。
“很好,那我再問你,這個有邊框的印叫什麽?”秦光奎指着身後的展示章又問。
“朱文印,與之相對的是白文印,不留邊框。”
“不錯。”秦光奎點點頭,亮出手心道,“那我手裏的這枚印章,是模仿哪個朝代的?”
梁時修看了看,面露難色,之前節目組給的資料裏并沒有這個問題,而且大一時的篆刻史他還挂過科,哪裏會記得這些!
“你不知道?”秦光奎把印章放在他跟前,提示道,“這枚印章非常典型,你別緊張,再仔細想想。”
梁時修張張嘴,最後還是搖頭,低聲回答:“對不起老師,我實在分不出來。”
主持人見狀,急忙上前打圓場,卻不想站在一旁的阮凝率先開口:“此印邊框規整且文字偏細,風格靜雅秀逸,應該是元朱文印。”
“實際上它起源于宋代,經過發展在元代成型,大家熟知的書法家趙孟頫,就對元朱文成型有着重要且積極的影響。”
“好啊,回答得真好,還得是臨時提問見真章!”
秦光奎睜大雙眼,看向阮凝道:“你是怎麽知道這些的?”
“回秦老師,展館一進門就是篆刻發展史,我看有好幾個紋樣都很特別,就多記了一點。”
阮凝指向身後的屏幕介紹道:“沒想到歪打正着,讓老師見笑了。”
“哎,有你這樣好學的學生,我高興都來不及,怎麽會笑話你?。”
秦光奎翻開她的體驗評價本,蓋上了第一個紅戳:“好學謙虛,篆刻就是需要這樣的态度,這枚印章歸你了。”
說完,他舉起印章語重心長道:“我們學習篆刻,不止是學習它的技法,更重要的,是學習它背後的文化,這樣才算真正把文化傳承下去。”
“梁時修,既然來這裏學習,那就得放下你之前的學習成果,從零開始再學一遍,才能有所進步。”
“謝謝秦老師,我記住了。”梁時修低頭彎腰回應,起身時狠狠剜了眼阮凝,而後迅速恢複無辜模樣,站在她身旁微笑不語。
雖然速度很快,但阮凝還是捕捉到了他的敵意。
她對自己的猜測更加篤定,這個梁時修,肯定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