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11章
30號上午,由于選拔賽不對外開放,花滑訓練館裏此時只有參賽的選手和陪同教練。
沈秋拿着抽到的簽回到了候場區,她抽到了最後一個出場,拿到的簽上郝然寫了一個‘11’的數字。
沈秋略有些失望地撇了撇嘴。
她倒是希望抽到第一個出場,早點比完了事。
如今最後一個出場,也就是說她前面有十個人,每個選手的短節目2分40秒左右,最少也要半個小時後才輪到她上場。
雅麗娜知道她是不太想在這裏等着,不過既已如此,她輕拍了拍沈秋的後背,“沒事,坐着看看書,很快就到了。”
說着遞給她一本英語書。
這是沈秋最近經常不離手的東西,也是她用來打發零碎的空閑時間的唯一工具。
自從雅麗娜做了她的教練之後,沈秋深覺多掌握一門外語的重要性。
“嗯。”沈秋點了點頭,淡定地坐到了觀看區的位置。
沒過多久,廣播響起了第一個出場的選手名字,是陸芷寧。內部的比賽一般不對服裝有要求,她只穿了一件月白色的裙子,沒有任何的水鑽點綴,甚至連考斯滕都算不上。
但她的長相卻是相當标志的,再加上年紀小,白皙的臉蛋上像是能掐出水來。
雖說花滑是最不缺高顏值選手的運動,但她這個長相放在整個花滑圈子裏,也算是相當出彩的了。
很快,音樂響了起來。
陸芷寧在國外參加過花滑的特訓,技術上比國內大部分同齡的小朋友都要紮實,滑行的速度也很快,動作十分優美。
“小陸這個心态跟跟沈秋有的一拼啊,第一個上場,看起來還蠻穩的,表演曲目《紅磨坊》是一段探戈舞曲,她之前也有探戈的底子,力量控制和流動感都很不錯啊。”
冰舞教練孔歡站到了沈秋和雅麗娜旁邊,用流利的英語跟雅麗娜讨論道。
她雖然是冰舞的教練,但同樣作為花滑的一個小項,國內的冰舞和單人滑都面臨着同樣的尴尬場面,種子選手太少,導致能派出去比賽的就那麽幾個,若是賽前出了什麽意外,有時候連個頂上去的都沒有。
所以看到這一屆的女單除了沈秋能突出來之外,還有陸芷寧實力也不錯,她倒是挺高興的。
競技運動嘛,就是要有對手和競争,才更加有拼勁。
雅麗娜不是夏國人,對于夏國花滑的發展倒是沒有孔歡這麽操心,她更看重的是這些選手之間的實力差。
每年的大獎賽只有在分站賽中總積分排名前六的選手,才能進入總決賽,而分站賽總共有8站青年組,每名運動員最多可以參加兩站分站賽[注],只有在國內的測試賽中拿到第一名,才能獲得兩站分站賽的名額。
因此對于這次選手們的實力,她自然是要關注的。
沈秋原本是心無旁骛地低頭看書,這會兒也忍不住地看向冰場。
陸芷寧在這套短節目中的三組跳躍分別為2A、3Lo和3F+3T,後面的這組是一個三連跳,由于3F+3T基礎分達到9.4分,所以也被稱為高級三三連跳,能跳出高級三三連跳的水平在國內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她表現力一般,不過穩定性不錯,動作技術都圓滿完成了。”
雅麗娜看向旁邊的沈秋,想到沈秋這次不僅編曲跟陸芷寧相撞了,編舞的動作技術難度竟然也差不多,如果沈秋在跳躍動作上沒有太大的失誤,兩個人的技術分上應該不會相差太遠,就看節目內容分上能不能超出一些分數了。
不過就算短節目的分數不太理想,運動員們還可以在接下來的自由滑上反超回來。
畢竟短節目只是相當于初試,更側重于考核選手各方面平衡是否達标,能讓選手發揮的餘地不多,而自由滑能編排的動作和內容相對豐富,分值占比也更高。
所以單人滑比賽中,沒有比到自由滑,誰也不知道最後的結果怎麽樣。
相反對于陸芷寧來說也是一樣。
接下來,沈秋沒有再看其他人的比賽。
不過她從孔歡教練在一旁觀看的評價聲音中聽得出來,其他的小朋友們或多或少都有些失誤。
等到沈秋上場時,她只穿了一件輕薄貼身的黑色修身長褲,襯得她雙腿筆直纖細,線條比例十分完美。
六分鐘的練習時間結束,沈秋滑到冰場中央,擺出開場的動作姿勢。
當音樂聲響起的瞬間,在場的衆人都愣住了。
——她短節目的編曲居然也是《紅磨坊》,跟第一個出場的陸芷寧撞曲了!衆人都忍不住朝着陸芷寧的方向看了過去。
雖然說《紅磨坊》也是花滑比賽中比較經典的曲目了,但撞曲絕對是運動員們都不想遇到的事情,畢竟誰滑得好誰滑得差,一眼就能看出來。
這對于抽到後面上場的選手的心态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只見此時冰場上的沈秋有條不紊地踩着音樂的節奏,以流暢絲滑的步法在冰面上滑了半場,随後,她加快了滑行速度,向前滑行而後右刀齒點冰起跳!
旋轉三周!
後內點冰三周跳(3F跳)!
落冰後她又再次左腳點冰,縱身起跳,接了一個3T。
3F+3T!
“這個三三連跳太完美了!這小姑娘心态不錯啊,在剛才前面有人沒有任何失誤地滑了同樣曲目的情況下,還能絲毫不受影響,只專注自己的動作,不錯不錯。”
不遠處的國家隊總教練陸方謙誇獎道。
“是啊,動作技術都很規範。”
他身邊的另一位教練也點了點頭,随後又說:“而且她這個身高對于這個年紀的女單來說,也是剛好,不會太高,也不會太矮,穿上冰鞋,身材比例恰好合适。”
沈秋她爸和兩個哥哥都是大高個,沈秋卻遺傳了她媽的嬌小骨架,14歲的她如今身高153cm,就算成年後再蹿高十厘米,也不算太高。
陸方謙好奇地問道:“這個體型适合雙人滑啊,怎麽不讓她練雙人滑?”
他旁邊那年輕的教練顯然已經把沈秋的情況摸清,“小姑娘叫沈秋,是L省青年組的小朋友,今年14歲,據說之前L省那邊的江總教練也有意向讓她跟省隊另一個有潛力的男單組隊,不過小孩直接當着江總教的面拒絕了,還說要靠單人滑拿世界冠軍。”
“喝,有志氣!”陸方謙有些刮目相看地贊許道。
不過他也只當做小孩的夢想罷了!
他們國家女單都多少年沒有在世錦賽上拿過獎了,靠單人滑拿世界冠軍,可不只是單純地靠嘴上說說,沒出去參加過比賽,恐怕還不知道國際上的女單競争多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