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掙錢的刀子
……
語言表達的差異,會成為交流的一個阻礙!
一大早上,在水井裏面打上一盆水,用涼水随便抹了一下臉面。忍着饑餓,終于挨到了正午,徐福吃過了中午飯……
好吧,就是一個拳頭大小的窩窩頭。
徐福十分的反感只能是男人先吃飯,女人和小孩子只能吃剩飯的規則。
看着吃一口窩窩頭,看着自己笑一下的瘋娘,徐福心裏面不是個滋味,自己的娘,原來是這家的所有的管理者!
吃喝拉撒,好吃好喝的,盡自己來。
可是如今……
唉!
這個時代真他娘的現實!
瘋了的人,在這個時代甚至被看為是看家狗一類的牲畜!
如果是道德不好的家庭,甚至用大麻繩子把瘋了的人拴在樹上就是同事一只狗一樣!
随便給一點食吃,只要餓不死,這樣的做法,他娘的竟然會被其他人說上一聲良善人家!
令人震驚的是,這種觀念竟然被所有人理所應當的接受了。
這是一個不當人的朝代!
……
Advertisement
“母親,我愛你!”
說完之後,就走出了家門,出去散散心。
徐福如此直接說出句極其挑戰兩千年前含蓄的古代人的心理承受底線的話,旁邊坐着的奶奶,父親徐仲臉皮抖了一下,都有一些不自在,看着正在從門檻跨出去的奶娃,久久無言……
因為含蓄的他們,實在是接受不了如此赤裸裸的說我愛你的話,或者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也說不定……
……
……
徐福的聲音穿過了一條胡同,走到了離家不遠處的一條河的旁邊,這裏風景不錯,适合散散心。
河流的旁邊有一些光着膀子賭博的人。
上面壓滿了幾個銅錢!
這些人就是在河上的纖夫,或者無賴!
為了錢,什麽樣喪心病狂的事情都可以做得出來。
錢!
錢啊!
真他娘的是一個大事兒!
看來老子如果要想活得潇灑,他娘就必須有錢!
徐福這麽想到!
……
……
他一邊走,一邊整合思路:
春秋時代的齊國人當然也采用青銅小片片做貨幣,不過和那些中原地區的農業生産部落不一樣,齊國人民的主要的生産活動是捕魚和圍獵,他們的主要生産工具是刀而不是鏟子,為了體現自己的“文化特色”,于是齊國人就把自己的貨幣給鑄造成刀型。
相比較中原地區的布幣,齊國刀幣鑄造工整,圖案精美,文字清秀,這可是其他國家的貨幣所不及的,可謂是春秋時期錢幣中的藝術品,在春秋戰國時代的絕大部分時間裏,齊國推行的是單一的刀幣制度,鏟子錢在齊國只能算是外彙。
毫無疑問,刀幣的信用值,還是挺堅挺的……
……
……
根據刀幣上文字及其數目,可以将齊國的刀幣分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六字刀、明刀等幾種,此外還有無字尖首刀以及戰國後期的有字或者無字的圓首刀等。這幾種貨幣在外形、材料、重量上都有一定的标準,也都是齊國的法定貨幣,重量均在40克以上,在古代屬于面值較大的錢幣,相當于今天的百元大鈔。
其中,三字刀因為錢文标有“齊法化”三個字,所以也被稱為“齊法化刀”,這種刀幣由于鑄造時間早、流通時段長,流通的地域非常廣,是齊國使用的最主要貨幣——文字中的“齊”是指齊國的都城臨淄,“法化”的意思是标準貨幣。
常見的齊法化刀刀身通長18厘米左右,重46~48克,背呈外凸弧形,刃部內凹,邊廓隆起,身、柄接頭處一線貫穿。、
……
聽着遠遠傳來的喝罵聲。
徐福搖了搖頭,越是貧窮的人,就越希望自己能夠一夜暴富!并且這似乎成為執念!
真是悲哀呢!
徐福繼續沿着河走,摸了一下自己的包,裏面沒有一個鋼蹦,看來掙錢要早一點提上日程了呢,徐福在心裏面默默地想到!
……
……
錢!
刀幣!
銅錢!
他想到這裏,想起了一些關于錢的歷史的記載:
齊國的刀幣購買力相當的強,一枚“齊法化”刀幣可以購買當時的30斤粟或10斤鹽。
齊桓公率白徒之卒,鑄莊山之金為幣,就是說齊桓公率領一大幫子沒有經過軍事訓練的入伍新兵,将莊山的銅冶鑄成錢幣。
其實,對于齊桓公來說,更重要的還不是煉銅,而是“掙銅”,也就是掙錢。
在現代社會裏,假若你是一家經營狀況還行的公司CEO,但凡有點追求的,肯定是想着如何把這家公司給做大做強,然後做成行業第一,最好是做成跨國大企業。咋地也得到香港證券市場或者美國證券交易所去風光一把,要是只想着在中國的A股上市,你都有點不好意思說出來——要不,怎麽體現你的“人生價值”和“偉大理想”呢?
齊桓公上臺的時候,正是這樣一位年輕有為,有理想、有志氣、有抱負的CEO。
不過,只有志氣、理想和抱負是不行滴,關鍵是要有實現的途徑和方法!
大家都知道齊桓公是“春秋五霸”裏第一個稱霸的,歷史書上告訴我們說他搞了“尊王攘夷”,于是就第一個稱霸。
爺要稱霸!
我不管!
我就要!
如果這樣都能稱霸,徐福在想,現在扯開嗓子猛喊幾句“我要當世界首富,我要當世界首富!”等徐福喊完了,再睡一覺起來,就立馬就變成世界首富了?!
可笑!
其實,在春秋早期那幾十個諸侯國之中,齊桓公為什麽能夠第一個稱霸,是因為他能把自家的那把刀耍得得心應手,武功天下第一,所以才能當了老大。
哪一把刀?
自然就是剛才說到的,齊國的青銅刀幣!
大家都曉得,大領導、高級領導乃至齊桓公這種頂級領導,并不需要懂多少專業知識,關鍵是要有“禦人之術”——按照現在流行的說法,叫“懂管理”。
齊桓公是稱霸的霸主,但齊國稱霸的核心人物卻是個小商販——管仲。
管仲這人呢,別的沒有啥,就是有才,本來他輔佐的是和齊桓公争奪王位齊國公子糾,當初還差點一箭射死了小白同學,小白同學争奪王位勝利之後,就馬上把他給抓了起來。
忘了說了,齊桓公還沒有當齊國國君的時候名字叫“小白”,要是知道二千多年後這個名字風靡網絡聊天界,他估計會提前申請注冊專利的……
咳咳咳……
大禮不辭小讓,大行不拘小節!
上臺後的齊桓公聽軍師鮑叔牙說了管仲的才華,原諒了他當初差點一箭射死自己的恩怨,拜管仲為相,虛心向他請教富國強兵的辦法,當然,這其中也不知道這過程中是不是發生了一些什麽不為人知肮髒的交易!
總之,兩個人從此成為了好基友,經常抵足而眠,撿沒撿肥皂不知道,但據說很是琴瑟和鳴……
領導只要有胸懷,不怕下屬不賣力!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管仲知恩圖報,向齊桓公承諾:30年之內讓齊國成為北方霸主!